沈大娘也帮腔道:“对啊,沐娘子你看行不行,咱们两家可以先将亲事定下来,明年开春就成亲。家中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少双筷子,今年乍的一下少了一双,大娘和你沈伯心中都难受得紧。”
别看里正沈伯和沈大娘平日里对不愿嫁人的沈巧兰各种嫌弃,可是现在真到沈巧兰要嫁人的时候,却又有些后悔了!
养这么大的闺女,说嫁人就嫁人,老两口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这件事。
沐初晴沉默不语,没有点头。
她心中有她自己的考量,冬月十三如同一根坚硬的鱼刺梗在她喉咙口,天灾降下,谁知道明年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光景。
天灾不比小祸,在天灾面前,人命都可能变得无比脆弱,更枉谈诺言云云。
沈巧兰拉了拉沈大娘的袖子,小声咬牙道:“娘,那天不是已经说好了吗?怎么你与我爹商量一下就又变卦了?难道你们想将我留在家中留成老闺女,那正好,我现在就去找沐哲说,这门亲事咱家不认了,我也不嫁了。我爹我娘想让我一辈子都守在她们膝下伺候着,让沐哲赶紧找一个更好的,那金器我还没有带过,赶紧给哲子她姐拿过来,哲子说亲的时候还能派上用场。”
听沈巧兰这么说,沐初晴被逗笑了。
沈巧兰看起来文文静静,可是这张嘴也是一个不饶人的。
明知道她的婚姻之事是沈伯和沈大娘心头之痛,就偏偏用这件事来说事,而且说事的方法还是顺着沈伯和沈大娘的意思说。
沈伯听着沈巧兰的话,鼻子都快气歪了。
知女莫若父,沈伯怎么会听不出沈巧兰话中的意思来?
沈巧兰明摆着是说,如果她爹和她娘若执意留她在家里过年的话,那她就不嫁了。还说要将定亲用的东西都给沐初晴退回来,这明摆着就是让沐哲别等她了,赶紧另娶良妻。
里正沈伯和沈大娘本来已经做好咬定过完这个年再嫁女的准备,可是没想到家中立好的旗子已经倒了,真是打脸。
沐初晴‘若有所思’地点头,“巧兰说的在理,我当初盖房子的时候还特意找人算过呢,房子必须在十一月前盖好,因为那处院子是要给新人住的。当日是我出了纰漏,没有拿哲子和巧兰的生辰八字找算命先生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沈伯和沈大娘不愿意今年嫁女,那想必二人算是有缘无分吧!看了东营村和西营村的所有姑娘,我就觉得巧兰合心意,可遗憾的是这门亲事成不了,我只能托县城里的媒婆帮忙留心一下了,看看有没有登对的好闺女。”
里正沈伯和沈大娘的笑容僵在了脸上,沈巧兰脸上的笑容也有些不自在。
她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沐初晴居然当真了,还真要给沐哲找媒婆介绍新姑娘,难道这件婚事就这样吹了?
沈巧兰好像被人卸去了一身力气,双腿都有些发软。明明今日她是跟着她爹她娘来说定亲和成亲这件事情的,没想到居然给说黄了?
明明在家中已经说好了,可是为什么她爹她娘要临时变了卦?沈巧兰想不明白,满头雾水的她看着沈伯和沈大娘,将沈大娘看得心头一软。
沈大娘说什么都没有想到沐初晴会这么接话,常规套路不是这样的啊!
若是放在一般人家,正常的套路难道不应该是她们老两口表达一下对闺女的不舍,然后沐初晴说一下对她们家闺女的喜欢,最后她和闺女他爹多给闺女争取一些东西吗?
沈大娘记得她们家长子沈大郎娶媳妇儿的时候,那媳妇儿的爹娘来了就是这样做的,和戏本子上唱的一模一样!
为什么到了沐初晴这里,她和闺女他爹憋了一肚子要求还没说,人家居然说既然不愿意嫁,那就将这门婚事作废了吧!
沈大娘欲哭无泪,这沐娘子怎么不按戏本子走!
“大娘放心,就算哲子和巧兰的事情成不了,那我们之前说好的给木炭做包装的活儿也还算数,大娘愿意做就来!如果想在家中陪闺女也行,不过巧兰都说不嫁了,那日后可有的是时间陪呢!”
沐初晴眯着眼睛,脸上满是笑容,可是那眸中的笑容却未达眼底。
明明已经说好的事情,想改就能改?未免有些太不尊重人了!
正文 第二百六十章敲定成亲日期!
沈大娘和里正沈伯都懵了,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剧情的展开方式不按套路来?
沈大娘心中那叫一个后悔啊,她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听巧兰她爹的话,好不容易帮闺女找到一个看对眼的后生,两边也都愿意,眼看着压在心头的这块大石头就要落地了,谁知她竟然头脑一热,陪巧兰她爹整出这么一串幺蛾子出来,竟然将闺女的亲事给搅黄了!
不说沐初晴出手有多阔绰,不说那作为新人婚房的院子有多么气派,不说沐哲这个准女婿人品怎么样……单是能让沈巧兰点头这一项,沐哲这样的女婿就太少了!
没看见之前登门提亲的人那么多,结果全都被沈巧兰给回绝了吗?
沈大娘剜了里正沈伯一眼,心中直冒苦水,颇有排山倒海之势。沈大娘知道现在她已经被这个坑闺女的糟老头子带上了贼船,想要下船一定会湿鞋!
如果湿鞋了,那之前打的算盘全都会落空;可如果不下船的话,闺女这门亲事就真的吹了!
难不成真要将闺女养成老闺女,一辈子都不嫁人?
沈大娘见沈巧兰已经红了眼眶,顿时就清醒了!
闺女必须嫁!
不然好端端地闺女真要被她们养废了!
狠狠拧了一把里正沈伯腰间的软肉之后,沈大娘面上带笑走了出来,似是有些埋怨,“沐娘子,你这话说的就让我家巧兰伤心了。巧兰和哲子既然看对了眼,我和巧兰她爹自然是没意见的。不管什么时候成亲,我俩都同意。刚才是你沈伯脑子发热,一大早醒来不起,躺在炕上就抹眼泪,说什么闺女养这么大连个年都不能过就要嫁人了,他心里不痛快,我这才和你说的。”
沈大娘为了保住沈巧兰的婚事和自己的面子,果断没有任何犹豫地将里正沈伯推下了水。
沐初晴‘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自言自语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你们看不上我家哲子了呢!真是让我虚惊一场。”
说完这番话,沐初晴装出一副十分开明的样子,握着沈大娘的手,劝道:“大娘,什么事情都得往好处想。你们只是想着如果今年巧兰和哲子成亲了,那过年巧兰不在家里,可是你们就没有想想,初二你们家就多了一个女婿呀!如果两人争气点,明年过年连小娃都抱上了。”
沐初晴本来是想说明年中秋节的,可是想到二人就算在冬月前就将婚事办完,那才有可能在明年中秋节前抱上小娃,但是那也对二人提出了速度与效率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想想实在是困难,沐初晴只能说是明年过年了!
反正她有诊病手镯在,就算二人身患不孕不育之症,她也能治好,让二人成功延续血脉。
再说了,一般人怎么会患上不孕不育之症,又没有做什么太缺德的事情,不会遭这样的报应的。
里正沈伯和沈大娘被沐初晴的一个‘小娃’说的心动了,虽然二人膝下已经有了孙子,但是多一个外孙更好!
沐初晴趁热打铁道:“再说了,我们两家住的这么近,又不是隔了天高地远,你们两位什么时候想看闺女女婿了,随时都可以来啊!还有,沈大娘,之后给木炭做包装的生意还要你来费心呢,这不是天天都可以见到吗?”
“行吧,你说的有理,听你的!那日子也由你们家来定吧,定亲的日子和成亲的日子都选好,这些日子我们家就准备着。虽然不及你们家需要准备的东西多,但是新姑爷上门,怎么也不能太寒酸了不是?”里正沈伯咬牙应下。
虽然里正沈伯心中还是想要将沈巧兰留在家中过一个年,但是一想到过个年就可能将闺女后半辈子的幸福给过没了,里正沈伯就不敢再坚持自己的观点了。
以里正沈伯的性格,能够在这件事情上让步,也从侧面证明了他们夫妇对于沐哲的看重。毕竟在农村里能够盖那么大一处端端正正的院子实在不容易。
沐初晴微笑着点头,眼前的乌龟壳子显现,只是转了两三圈之后,龟甲卦辞就将沐初晴想要找的两个黄历好日子算了出来。
一个是九月初三,一个是冬月初二,都是大吉大利的好日子。
“沈伯,沈大娘,这日子我已经找人算过了。九月初三和冬月初二,都是大好的日子,您看看怎么样?过两天就九月初一了,九月初三自然不远,虽然时间有点紧,但是东西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明天我让初夏和小姨他们去县城一趟,再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添置的东西,一并都准备好。”
“大后天早晨沈伯和沈大娘带着家里人来就好,我爹我娘也会从东营村过来,就在我家将哲子和巧兰的亲事定了。到冬月初二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呢,院子绝对能够赶在冬月前盖好,屋子里的家具摆件和新被褥之类我已经和镇子上的木匠坊与布庄说好,家中人手不够,那就让他们将做好的东西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