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官员之前还让他改口呢,他不高兴一直没改罢了。
“这样啊?”豹子一听也不高兴了,说,“要是这样,我怎么觉得,真的是我抢了睿儿哥哥呢?真是讨厌,而且,那不成了你们是两个人,我就单独一个了么。”
“别胡说八道了。”新新拍了他脑袋一下,“你们都是我弟弟,都是亲的。”
“奇了怪了,睿儿都知道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啊?”豹子心想,难道他比睿儿笨么?
“想知道,回头去问问呗。”
豹子一想有道理,只是,“今日不能去吧?皇伯伯正在气头上呢,肯定不乐意告诉我们这件事。”
“那就明天去。”
几个孩子的争执很快就传到李辰轩那里去了。
李辰轩很心累的说,“这孩子真是小笨蛋一个,怎么就跟他娘差那么远,哪有人送不出去钱,还哭的?”
顺顺如今做了他的御前统领,此前刚派人搜查了皇宫,这会还没离去,闻言就说,“皇上,二皇子心性善良呢。”
“哼,朕看是呆。”
顿了下又说,“那两个又太精。”
等沈木棉派来宫中送东西的人回去后,沈兰风两口子也都知道了这件事。
顾老夫人更是心疼的不得了,“睿儿这孩子心性就是单纯。”
“这孩子也是有趣。”沈兰风说,“还怕钱送不出去么。”
“这个小矛盾倒是没什么,几个孩子自己就能处理好,关键还是这些关系,要给他们理一理了。”
沈木棉这时就在想,李辰轩难道真的没有认祖归宗的意思?不能吧!
他在位没人敢说什么,可往后去是要被人诟病的。
朝中可不止她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也都认为,如今功臣封了,太后也封了,该认祖归宗了。
是以翌日上朝,就有人提出了此事。
“认祖归宗一事,朕此前也在考虑了,只是一直没空去处理这件事。既然爱卿提出了,那就让钦天监算一算,哪天是吉日,朕再去跪拜顾家先祖。”
2 第1123章 建议改称呼
“朕的名讳暂且不改了,姓改姓顾,大皇子从小生长在宁王府,名讳也是宁王取的,便也不改了,改回顾姓方可,二皇子同样。至于宁王和荣安郡王……”
他停顿的空间,沈木棉就站了出来,说,“皇上,臣有话要说,宁王改姓名,臣并无意见,但是荣安郡王,暂且不可更改。”
“这……”
“这是为何?”
“是啊,荣安郡王也是皇家子弟,这怎么能不改?”
“……”
“沈将军,你可知道改与不改有何区别?”
李辰轩自然知道沈兰风当日是招赘到沈家的,既然是招赘生的孩子就要跟沈家姓。
但是如今顾家是皇室,这和沈家地位完全不一样了,在他看来,自然是要改过来。
沈兰风是皇家人,怎么能招赘呢?
再者豹子是皇室的孩子,这要不改姓,就成了别人家孩子,地位完全不一样,不是傻么?
“臣知道。”沈木棉说,“但是沈家有族规,臣身为沈家嫡系长女,有传承沈家宗族的责任,大事之前,大皇子为臣的长子,本应交由他来传承沈家,奈何沈家族规森严,族老不认同,臣当日虽和族老妥协,却打着将来说服族老,将沈家交由大皇子来传承的主意。”
“然世事变迁,大皇子如今认祖归宗,荣安郡王便成了臣的嫡长子,那么理应传承沈家。但是皇上的思虑臣也认同,沈家地位自然比不得皇家,所以臣建议,荣安郡王的一切暂且照旧,待来日他长大成人,让他自行选择。”
她说的有理有据,李辰轩也不太好反对。
便道,“暂且依你所言吧。”
“谢皇上。”
这时礼部官员又上来了。
“皇上,臣还有一事启奏。”
“你且说。”
礼部尚书就说,“皇上,这大皇子既然已经认祖归宗,那再称呼宁王和护国夫人为爹娘,是不是就不太合适了?大皇子先前一直住在宁王府,不愿意回到宫中,臣尚能理解,毕竟宫中拘谨。”
“但是这称呼,还有这解禁以后的居所,是不是要按照规制来呢?若是还按照从前,就显得不甚规矩了。”
说起这个,李辰轩也头疼。
别说礼部官员了,他也想让新新改。
可是那孩子脾气硬的很,想去年他刚登基完,封皇子之前,还和新新畅谈了一番,然而你说你的,人家当时什么话不说,过后等他封完皇子了,这孩子该去宁王府住还是去宁王府。
该喊爹喊爹!该干什么干什么!
遇到不高兴的时候,还会冲人喊一声,谁是大皇子,谁承认了?
如今要是硬让他改,估计能翻天的。
想了下就说,“算了,称呼一事,他自小称呼习惯了,以前怎么喊就怎么喊吧。朕尚且称呼仁寿太后为娘,他没道理回家了,就不认养父母了。”
“是!”他都这么说了,礼部官员也不好说什么。
实在是这一朝的皇室子弟身世都复杂。
“至于以后的居所,也随他去,爱住哪住哪。”
2 第1124章 太子必须立嫡
李辰轩现在对他要求不高,别动不动甩脸子就成。
“改姓上玉蝶一事交由宗人府去办。今日,朕还有两件事,要和你们商量。”
“一是,平安侯先前抓了南疆王的王弟,沈将军在南疆的时候他们就来信,想要商谈此事,但是朕认为南疆在前朝时就甚是猖狂,朕不喜欢,便拖了他们一阵子。如今再拖意思也不大,所以朕打算,派位爱卿前去和南疆商谈此事。”
看了众大臣一眼,随即又说,“二是,朕继位已有一年了,如今虽天下大定,可使得前朝颠覆的东洋还在。朕准备将来御驾亲征,然战场刀剑无眼,世事变幻难以预测,便想早日定下皇储君,万一将来朕有何不测,也不至于事态慌乱。”
“且,早立储君,也能避免来日手足残杀。历朝历代,为了这把椅子,哪朝皇室都争夺的头破血流,其中大周朝百里皇室为最重,前朝也不遑多让。兄弟之间无情无义,人前和睦背后插刀,细思极恐,朕愿我大明朝手足和乐,永不会出现这等事情。”
众人心想,您想的太美好了,争夺皇位在皇家屡见不鲜,这就不是能避免了的事。
当然这不是关键。
有的人出来就说了,“皇上,和南疆使臣商谈一事,臣建议云尚书前往,前朝时,云尚书曾和大陵以及北疆使者多次洽谈过边境商贸一事,其巧舌如簧,定能胜任此事。”
对于此人,李辰轩是了解的,不然也不会让他留下来。
前朝的官员他并没有全部留下,只留下那些有才有德的,至于那些摇摆不定的,全部遣散了。
“好,这件事就交由云尚书去办吧。”
“是,臣定当不负皇上众望。”
这件事说完,先前说话的人又继续说,“可是皇上,立储君一事是不是再等等?如今就两位皇子,且尚且年幼,不知您打算立哪一位?”
“是啊,皇上,这两位皇子的生母尚无位份,一国储君怎可身份卑微?臣认为,目前当务之急,并非立储君,而是选出中宫,充盈后宫,开枝散叶,待来日皇子多了,年纪大了,择优选之。”
“臣也认为,太子必须立嫡。”
“臣附议……”
李辰轩对这件事很是坚持,“大皇子二皇子均为嫡出,谁告诉你们的身份低微?大皇子生母为昭文皇后,二皇子生母金氏为金妃,记于昭文皇后名下。昭文皇后灵位将于朕认祖归宗之时,一同进入顾家祠堂。金氏重新葬于妃园。”
此前李辰轩并没有去封这两个故去的女人。
因为封新新的母亲,就得封睿儿的母亲,不然睿儿便从好好的嫡子成了庶子,这个孩子从小长在他膝下,疼的紧,他不愿意他身份突然低了。
可是金氏他并不想高封,想了下便将睿儿记在了新新母亲的名下。
“至于中宫,来年再说。”李辰轩目光沉沉的看着众人,“而太子人选,朕属意大皇子。”
2 第1125章 朝臣反对
“皇上,这万万不可啊。大皇子秉性冲动,如何是一国储君最好的人选?”
沈木棉本不想开口,李辰轩选谁做太子她并不想掺和太多,可他说新新秉性冲动她就不能苟同了。
“水大人,你从何处看出大皇子秉性冲动的?大皇子明明就待事严谨,待人温和。”
水大人乃刑部的尚书,他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家中尚有两个适龄且又待嫁的姑娘。
最重要的是各个貌美如花,德才兼备。
他有意让两个姑娘都参加将来的选秀,只要女儿进宫,将来生下皇子,下一任皇帝是谁,谁又知道呢?
到时争一争,说不定水家会一跃而上呢。
和他差不多想法的大臣大有人在,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齐心协力阻止李辰轩立储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