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平原小草3)



“我是说,那孩子晒的也不容易。”

“多半席篓子呢!人们都要,谁要给谁,也不见少,你不要白不要。”

多半席篓子?!

第一个去要的王大肚也说有多半席篓子,分发了两、三天了,还是多半席篓子,难道说她晒了不仅是一个多半席篓子!还是有那个白头发老太太罩着,变出更多的馒头块儿来。

队长想不明白,还有库房里多出来的粮食,他也想不明白。既然想不明白,那就别想了,任由腊梅发放去吧!只要饿不死人就行!

因为,别的队上已经接连不断地往外抬死人了。

“妮儿,能不能给我点儿干馒头块儿?我想带家去,大人孩子饿的直叫唤。”

一日,会计牛瑞喜找到腊梅,羞臊地说。

牛瑞喜没少沾十一的光,一春天,他一天三顿都在十一队上吃,虽然吃不很饱,但顿顿都能吃到粮食,比起他的五队来,又强多了。

五队一春天没蒸过干粮,人们饿的走不动路。老婆孩子冲他只嚷,他没办法,向队长要求,每天都要往家带十几个牛眼大小的窝头。凭着这个,一家人没有一个饿肿腿的。他十分庆幸来十一队当会计。

现在光喝稀粥了,没法往家拿,老婆孩子饿的直出声儿。

腊梅:“行!牛会计,你用什么拿回去呢?”

用什么拿?过去都是用块儿锅屉布,把窝头包在里面夹在胳肢窝里带回去,这个碎,在屉布里包不过来。心一急,脱下衬衫把袖口扎了个结儿,往腊梅面前一撑。

腊梅给他装了满满一袖筒。

腊梅见一队上的人没一个嫌是剩馒头晒的,要到了便如获至宝。这让腊梅十分高兴,便想尽量一碗水端平,让十一队的人们都吃到自己晒的馒头干儿。

王秀春的母亲和奶奶一直没来要。腊梅知道:她家成分高,做什么事都谨小慎微。除非已形成高潮,人人都在做,她们才敢行动。

王李氏对她有救命之恩,这个恩情没齿不能忘。既然大家都吃不饱,也愿意要,何不也给她家送一些去!

用块布料缝了个小布口袋,装了四、五斤,送到了王秀春的家里去了。

母亲马惠恩家也给了几斤。一春天,虽然没少给他们窝头,但母亲舍不得吃,都尽让着孩子们。由于准备盖房,操心卖力气,她与父亲仍然饿的皮包着骨头。

馒头干儿是队上的剩馒头晒的,相信父母亲肯定舍得吃。

事后腊梅了解了一下,父母亲还是舍不得吃,放在孩子们的碗里多,自己只泡上一、两块儿。

伙房里的粥越来越稀,来伙房蒸糠窝头、煮野菜的人越来越多,队越排越长。

人们怨声载道,都埋怨大炼钢铁把锅给敛走了,害得在家里连个野菜都煮不成。

要不然,在家里煮一锅野菜,把粥打回去往里一掺,一家人也能吃个水饱儿。

望着饥黄面瘦的人们,听着人们的埋怨,腊梅心想:到了把铁锅还给人们的时候了!

此时,农村大炼钢铁已经停止,寻找铁矿源也暂告一段落,估计农户里有铁锅也不会再被砸了。

再说,经历了挨饿的人们,会把铁锅看的很重,即便再有收锅事件,也会像宝贝一样藏起来。

腊梅注意拿定,便把锅分了分大小,人多的户给大的,人少的户给小的。每个锅里装了满满一锅玉米穗儿,趁着夜深人静,在空间通道的笼罩下,穿越每家围墙挨家送。

之所以送玉米穗儿,是因为她实在尅不了了。一冬一春,每天晚上都要重复着一个动作:尅玉米。

虽然有玉米穿子,怎奈她人小手小力气不全,三千多斤玉米穗儿尅下来,手掌起膙子,手腕、手指疼痛难忍。

第一百四十三章 “可真是个好奶奶!”

她到前世的医院看医生,不承想还差点儿捅出篓子:

医生看了看她的小手,说是腱鞘炎,并询问她小小年纪干什么了,怎么会得这种病?

她说是尅玉米尅的,把医务室的人们都说愣了:什么年代了还用手尅玉米,几千斤上万斤的玉米穗儿,脱粒机一突突,等时儿就完。

她笑笑说,是尅家里留着吃的玉米,由于少,值不当雇脱粒机。

医生虽然不解,但没再追问。告诉她这是长期重复尅玉米造成的手关节劳损,给了她几贴膏药。并嘱咐她不要再过度劳累,否则会加重病情,小小年纪造成关节活动障碍就不好治了。

当她取了膏药正要回去的时候,却被两个警察揽住了。

“小姑娘,你是哪村的?”一个警察把她拽到一边,不无亲切地问道。

她被问愣了,不解地说:“我没有犯法呀?”

警察笑笑:“有人拨打了110,说你在家里受虐待,手腕儿都累成了腱鞘炎,是这么回事吗?”

原来,在腊梅看医生的时候,在一旁领着自己的孩子等着就诊的一个年轻妇女,见腊梅也就八、九岁的样子,与自己的女儿差不多大小。

自己的女儿还充奶孩儿,这个小姑娘却因为尅玉米被累成了腱鞘炎。现在一切都机械化,哪里还有用手尅玉米的?

这孩子在家里一定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又见没有大人领着,便断定她不是后妈,就是抱养的。一时气愤,便用自己的手机拨打了110。

腊梅摇摇头:“不是,是我自愿的。”

“自愿的也不行。都累出毛病来了,这就是没有保护好少年儿童。给叔叔说,你家是哪里,家里都有什么人?”

腊梅最怵的就是问她的家是哪里,便装萌卖嫩地一歪脑袋:“不给你说!”说完撒腿就跑。

哪知这个警察责任心还很强,几步追上她,并把她抱到保安室里,继续问道:“小姑娘,我们是警察叔叔,告诉我们,你是哪村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为什么没人陪着你来看病?”

腊梅心想:要是把自己带到警察局,非让家长来领人就坏了,必须在这里逃脱。想了想,说道:

“我继父出了工伤,我后妈瘫痪在床,我家里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我要是不尅玉米,我和我后妈早饿死了。

“我不愿意把我们的穷家说给别人。你们要非让我说,就给我两万块钱,只要我和我后妈有饭吃,就什么也不怕了,我就什么也给你们说。”

两个警察笑笑,心里话:人不大,说的话不小,上哪里给你弄两万块钱去。

腊梅小嘴儿一撅:“怎么样?拿不出来吧!拿不出来就别管我家的事了,你们管不了。”

这时,正好有一个老太太在保安室外面走过去。腊梅一指,对两个警察说:“带我来看手的奶奶接我来啦,我得赶紧找她去。”

说完,“奶奶”“奶奶”地喊着,跑出了保安室。在没人处赶紧闪进空间通道。

两个警察见“小姑娘”并没有投奔所指的老太太,出来一问,老太太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家里也没有这么大的小女孩儿。

两个警察迷惘了:

“奇了怪了,小姑娘怎么不愿意透露家庭住址呢?”

“也许真如她所说的情况,既然人家不愿意说,我们也只好作罢!”

“不做罢又能怎样?你有两万块了解情况的费用?”

“一个小孩子,亏她也想得出来!”

腊梅在空间通道里捂着嘴乐!

自此以后,腊梅再没敢去前世的医院看医生。

书归正传:

腊梅的手指手腕虽然很疼,但玉米穗儿不尅又不行。她只好贴着膏药慢慢尅。由于手疼,尅一点儿往外随一点儿。

大队这一强行分粮,她也看出来了,把玉米随到队上已经不再保险:别的队上断顿了,你这里还有粥喝,保不住再来一次大平均。她有多少粮食和钱,也供养不起一村的村民。

倒不如把粮食送给各户,让他们自己保管,这样,大队和别的生产队就“借”不走了。

既然打算把锅分下去,那就随锅带出一些玉米穗儿,让社员们分担一下自己的胆子。

每到一户人家,腊梅就把盛着玉米穗儿的铁锅放在这家的屋门口。怕再被贼偷了走,敲敲门把人惊醒,然后自己闪进空间通道,直到看到家人把锅收进屋里。

每一户开门以后,看到铁锅和玉米穗儿,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然后把家人喊起来,印证自己不是在做梦。

饥饿中的人们见了锅和玉米穗,既惊讶又高兴,黑更半夜送来,这一定是腊梅说的白头发老奶奶了。白头发老奶奶没少给腊梅东西,这一回,终于也罩着自己来了。

主妇们忙把香炉放到天地地下,点上三炷香,磕头祷告一番后,再让全家人给白头发老奶奶磕头。

这可是救命的铁锅呀!有了它,再也不去食堂挨个儿煮野菜了。

还有这玉米穗儿,尅了轧成糁子,煮野菜时搅上一把,就是一锅面糊菜。比光吃野菜强多了。

白头发老奶奶,你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啊,往后初一十五都给你烧香,你一定要常光顾这个家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