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平原小草3)



这时的葫芦沟很深,两边长着一礅一礅的红荆。就是有人路过,不特意往葫芦沟里看,也发现不了她们。

“咱在这里拔草啊?”王晓华望着深深的葫芦沟和寥寥无几的苇子草,咧着嘴问。

葫芦沟确实是拔草的好地方,但需在夏天草长起来以后。现在是春天,青草还没有长出来,没长红荆的地方,长着一些臭蒿和灰灰菜,为数不多的苇子草早已被人砍走了。

春天里草长得慢,只要砍走了,七、八天长不起来,这也正是春天里草难拔的原因。

腊梅笑笑:“为了避人耳目,我从这里领着你们去白头发老奶奶那里。你们不要好奇,也不要乱走,跟着我走过一个绿色通道,就到了。

“见了那里的人,你们谁也不要言声儿,拔多半筐咱就回。咱三个人不要分开,以免迷糊了!”

两个人点点头,手牵着手,由腊梅在头里领着她们走进绿色通道,来到了现代中。

“哇,这么多!”两个人望着脚下的苇子草,都震惊了:绿油油的苇子草、老杠苗长满地,一点儿也看不出有人砍过的痕迹。

再望望地里的庄稼,大小与自己那里一样,只是这里长得整齐一些,知道这里也是农村。

“难道这里没人拔草?”王晓华禁不住问。

腊梅:“这里的农户不喂牛,没人拔。”

王秀春:“生产队里也不喂牛吗?”

“这个……我也说不清楚。”腊梅只好转移话头:“咱赶紧拔草吧,要不一会儿天就黑了。记住:拔多半筐咱就回去。”

王晓华:“这草人家不让拔?”

腊梅:“让是让,反正长着也没用,秋后一把火烧了。不过这是人家的地盘儿,咱不言一声儿就拔,有点儿‘偷’的意思,最好别让人看见。”

两个人点点头:东西是人家的,人家有权不让,尽管在他们手里是废弃物。

两个人赶紧蹲下砍草,能骨丢着就不哈着腰,尽量缩小目标,不暴露自己。

用了十几分钟,每人就砍了多半筐。这在队上已经是最多的了,腊梅只好让二人打住,装筐赶紧走人。

整个过程就像做贼一样,王晓华和王秀春感觉新鲜又刺激,收获又丰厚,高兴得了不得。

第二百九十二章 带伙伴儿到现代拔草(二)

“有人问我们,就说找到了一块好草地,对谁也不要说。”腊梅嘱咐道。

二人点点头,心领神会。

一过秤,有十斤的有十一斤的,三斤一分工,哪个也挣了三分多。由于草好、鲜嫩,还受到了饲养员的夸奖。

“太刺激了!”王晓华高兴地说:“腊梅,你只要在家,下午放学以后咱就去拔,怎么样?”

王秀春也添火加油:“就是来回走的功夫,一顿饭的时间就能拔多半筐。”

王晓华:“下次咱多割点儿,拔满筐。”

腊梅:“你一晚上挣五、六分,人们眼红了,也就到了长斤数的时候了,岂不害了别的拔草的。

“咱每次就拔多半筐,在拔草的人里面,咱挣最高的分就行,不要超过整劳动力,队上也说不出什么来。”

王晓华不好意思的笑笑:“腊梅,你怎么考虑的这么多呢?像个老太婆!”

腊梅心道:“你要是在我这个位置上,你也会想这么多。”

为了不让现代的人看出来,腊梅尽量一天换一个地方,尽量避开人们的视线。

如此坚持了三、四天,倒也一切顺利。

尽管三个人谁也不说在哪里拔的草,腊梅和小伙伴儿拔草的事儿,还是被郑存梁知道了,跟屁虫劲儿上来了,非要跟着腊梅去拔草,并且还要带着好朋友崔桂兴。

自从在大队部闹了那一场后,郑存梁和崔桂兴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又因为腊梅在医院里救了他俩,崔桂兴一家十分感激,崔桂兴也把腊梅当成了好朋友,经常与郑存梁一起到十一队找腊梅玩儿。

带着王晓华和王秀春,腊梅觉得很轻松。二人也没对空间通道产生怀疑,甚至觉得这就是去白头发老奶奶的道路,她们拔草的地方,就是白头发老奶奶的所在地。

也远距离看到过现代的人,由于服装、发式不一样,她们认为看到的是白头发老奶奶这里的仙人,回来后还悄悄对腊梅说:

“仙人穿的衣服都很好、很鲜亮,比咱们身上的老粗布可强多了。”但也只是在三人之间交流,没有一个向外喧嚷的。

有了带她们的经历,腊梅觉得把郑存梁带上也不是不行。郑存梁很听她的话,叫他保密,他就不敢对外说。

崔桂兴有些调皮,但自从上次救了他,他对白头发老奶奶崇拜的五体投地,对腊梅也十分尊重,并一再向腊梅表示:凡是白头发老奶奶不让向外说的事,他绝对不说。

碍于郑存梁的面子,腊梅也同意带崔桂兴去。

王秀春的母亲陆金满是王贵安奶奶的娘家侄女,王贵安母亲见王秀春和王晓华每晚都能拔一筐草,挣三、四分儿,就让王秀春也带着他儿子王贵安去。

是亲三分向。陆金满看在自己姑姑的面上,便要王秀春带上王贵安。王秀春架不住母亲的唠叨,把这话对腊梅说了。

腊梅对王贵安的印象一开始并不怎么样。一看见他,就想起他把自己摁在胯下当马骑的情景,后来还多次慢骂她。

但自从腊梅被“白头发老奶奶罩着”叫响以后,王贵安对腊梅的态度大有改变,还有意讨好腊梅。

去年秋天,在地里发现了一颗野葡萄,王贵安把最大的拣了一大把,送给了腊梅。

野葡萄紫紫的,圆圆的,颗粒有纽扣般大小,吃起来甜中带着一股酸味儿,比真葡萄口感差多了。

在大饥荒之年,却是为数不多的能找到的可食用的野生果实。腊梅十分感动,从此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小孩子嘛,又是大饥饿的时候,有了吃的想着你,说明他心里有你,对你敬重。

尤其对腊梅,从一开始的侮辱到送东西,说明他不再把腊梅当“小傻妮儿”,而是当成了好朋友。

既然好朋友王秀春说出来了,碍于情面,也为了补偿送野葡萄的情谊,腊梅同意带着他。

好在白头发老奶奶已经被叫明,而现代中的青草又很多,拔之不尽。多去个人儿,多拔过一些来,为现实解决点儿饲草问题。

像嘱咐王晓华、王秀春一样,腊梅对三个男孩子说:“看见什么也不要好奇,谁问也不要说话,只管低着脑袋拔自己的草。拔到多半筐,咱就回来。”

三个男孩子频频点头。

腊梅把他们领到村北一片盐碱地上。

这里今年还是盐碱地,明年就开始挖渠。而前世现代,则是一条水波荡漾的灌溉渠,两岸长满了苇子草、老杠苗,还不容易接触到现代的人们,是多人拔草的理想去处。

腊梅让五个人手拉着手,由她在头里带着走过空间绿色通道,来到了前世现代的水渠北岸。

“哇!这不是大河吗?”

五个孩子都好奇地叫起来。

这里是大平原,王店村周围除了葫芦沟就是坑塘,还没有条像样的小河。这条河是在六一年才开始挖的,今年是六零年,所以他们不知道。

“我们是来拔草的,只管拔自己的草就是了。”腊梅也不解释,用话打消了他们的好奇,命令赶紧拔草。

时间跨越五十年,好奇的事多着呢,解释也解释不清楚不是。

何况对他们说是来到了白头发老奶奶这里,神仙住的地方,新奇事自是多,她也没必要解释。

河坡上不种庄稼,人迹罕至。腊梅本来找的是僻静处,但她却忽略了周围的环境:

灌溉渠北面二里开外,有一条乌由县通往临县的公路,汽车的引擎声喇叭声不断;

水渠的东边有一座小桥,桥北是一条水泥硬面田间小路,是王店村向北去的必由之路。

小桥上不时驶过小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电动三码,这些都是现实中没有的车辆。

三个男孩子好奇心重,被汽车的鸣笛声和马达声撩拨的心里痒痒的。

第一天,忍住了,第二天,也忍住了,到了第三天,崔桂兴出了个幺蛾子:

“你们三个女孩儿往西砍,我们三个男孩儿往东砍,这样谁也不抢谁的草。”

腊梅见他们头两天乖的很,也就放松了警惕,欣然同意。

第二百九十六章 王贵勇怀疑(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被他发现了。

这天,郑存梁和崔桂兴有事没来,腊梅领着王晓华、王秀春和王贵安,到前世现代来拔草。

由于人少,腊梅选在了王店村南的葫芦沟南头。葫芦沟上面有一条田间小道,现在农活不是很多,很少有人经过。

王贵勇骑着自行车到处转,发现葫芦沟里有人,便过来看。老远就看着像腊梅。虽然穿着一身过时的旧衣衫,头上还戴着老伴儿顾欣茹送给她的那顶太阳帽。帽檐儿虽然拉的很低,熟悉的小身影儿还是告诉了他一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