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平原小草3)



十七、八岁上,偷东西被人发现,让人家把一条腿给打折了,成了瘸子。从此,二瘸子就成了他的外号。

老二王廷树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也隔不长时间就去二亩地,供其吃喝。

老三王廷林是个过日子的人,见大哥、二哥去地,很是心疼。心想:祖、父辈置下这些地不容易,说什么也不能流入外人之手!便对两个哥嫂说:

“你们要去地时给我说一声,我能留下就尽量留下。别人给你们多少钱,我也给你们多少钱。祖辈的地,尽量不外卖。你们什么时候想赎回去,我再原封不动地给你们。”

那两家闻听,觉得比卖给外人强:他家有了,就是摘借也比别人好说话。只要去地,就告诉他。王廷林为了保住祖业,每次都是照买不误。

王廷林的心思和经济,由于全用在回收大哥、二哥的地上了,忽略了盖房子,一家十几口人挤在一个宅院里。

当老大、老二两家把地处理的差不多,老三也全买过来的时候,土改运动开始了。

此时,老大媳妇已经过世,家里就二瘸子一个人,由于有一处宅院几亩破地,被划成了中农成分。

老二由于把地卖掉了,儿子王长润又娶妻生子,家里人口多财产少,被划成了贫下中农;

老三收买了两家的地,被划成了富农。

为此,老三王廷林在运动中被斗身亡;王李氏更是一挨斗就哭诉:“俺这是遭了哪门子孽了?人家把地卖了吃了喝了享受了,成了贫农;我家省吃捡用攒个钱儿买了来,却成了富农。俺冤死了!”

因了这个原因,老二一家与老三一家很是分生,互不来往。老二两口子去世后,王长润媳妇仝桂随娘家也是贫下中农,瞧不起富农成分的三婶儿一家,关系比以前还恶化。

灵棚底下分远近,二瘸子这一死,把两家人聚在了一起。

老二王廷树只有一个儿子,取名长润,娶妻仝桂随。

王长润夫妇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王贵清,今年十六岁,女儿王秀婵,今年十三岁,二儿子王贵田,今年十岁。

老三王廷林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王长水,二儿子王长桥,三儿子王长路。

王长水娶妻陆金满,夫妇俩生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王贵财,今年十五岁;大女儿王秀菊,今年十二岁;二女儿王秀春,今年十岁,二儿子王贵达,今年六岁。

王长桥娶妻柳一枚,夫妇生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王秀秋,今年十一岁,大儿子王贵鸿,今年八岁,二儿子王贵运,今年四岁。

王长路娶妻胡新姿,夫妇俩只有一个儿子,取名王贵来,今年只有四岁。

这些人与二瘸子的关系一般远近。同辈儿的主持丧事,下一辈儿的孩子们陪灵。上至十六岁的王贵清,下到四岁的王贵来、王贵运,男孩儿戴孝帽,女孩儿戴孝带儿,无一漏发。

十多个孩子都戴着孝帽孝带儿,在灵棚里、外侍候着,只要有来吊唁的,就跪下哭,给吊唁的磕头。

按照民俗,有继女,又有这么多叔伯侄子侄女陪灵,二瘸子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怎么也得在家里放三天才能出殡。

腊梅却不干。

她知道他已经感染了尸毒,尸体虽然烧焦,但现在天气热,万一有没有烧透的肌肉腐烂流出尸水,后果不堪设想。

再一个是,她在这里陪灵无法分身,不能去打包剩肉菜,食堂里的混肉菜也就得断。

因为这是王家家族的大事,父亲王长锁的脱坯计划也只能往后推迟。

鉴于这些考虑,腊梅坚持当天埋。

但她人小言微,不知情的人们没人愿意采纳她的意见,反倒想借着过事多吃顿饱饭哩!

——反正腊梅拿出来的钱不少,她也能给白头发老奶奶去要,逮住机会了不吃白不吃!

腊梅一看没人听她的,只好又拿出“白头发老奶奶”说事:“白头发老奶奶说了,我的继父必须在当天出殡。”

“为什么?”人们不解地问道。

腊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白头发老奶奶说,他是煞星,在家里放着对周围的人家不利。”

烧死的属于横死,一般都认为不吉利。一听说是“煞星”,又是白头发老奶奶说的,人们更是信以为真。

“当天埋就当天埋,”王李氏说:“在庭院里停着,虽说有灵棚,晚上谁来给他守灵?白头发老奶奶都说了话了,咱就听她老人家的。”

此时,在这个家族里王李氏的辈份最大,又是二瘸子的亲婶子,说话占分量。

于是,人们又赶紧挖坟坑、做出殡的准备工作。

在谁打幡摔盆上,却有了争议。

打幡儿指的是在给死人出殡时举着幡儿的那个人。送葬时,走在最前头。多用白纸剪成。也叫引魂幡。

摔盆儿是在起杠时摔的一个瓦盆,是打幡儿人要做的一项重要程序。

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送葬队伍随行。

按照民俗,如果死者没有儿子,可以让侄子;没有侄子的,就指定一个近支儿晚辈,为其打幡摔盆。

代价是死者家中的物件,如家具、农具、牲口什么的,得让打幡摔盆者随便挑选一件。

二瘸子的家当全被烧没,唯一值钱的,就是这处宅院了。这也就意味着:谁给二瘸子打幡摔盆,谁?受他的宅院。

第二百零五章 打幡儿之争

二瘸子的宅院是一处标准的农村小四合院儿。北房虽然烧了,还有东、西厢房,拾掇拾掇就能主人。

吃食堂了,过集体生活了,但住房还得自己解决。

何况这是绝户宅,打个幡儿摔个盆儿,就能?受过来。无论是住房紧张的王长水兄弟,还是有两个儿子的王长润,都想把房子归为己有,都想让自己的儿子给二瘸子打幡儿摔盆儿。

女儿也可以打幡摔盆,但必须经过族人的同意。

事实上,一般族人都不会同意,因为女儿是外人,早晚是要出嫁的,族人不会让本族的财产流进外姓人家。

二瘸子叔伯侄子一大堆,自是没有腊梅的份儿。何况腊梅还是继女,是带来的外姓人。

但腊梅却有参与商议的权力,因为这关系到将来回娘家上坟燎草落脚的问题。

“我愿意让贵财哥哥打幡摔盆!”腊梅建议。

王贵财是王长水的大儿子、王李氏的大孙子。王李氏对她有之恩,重生的第一晚上,就是在王李氏家里过的夜,这个恩情她一辈子不忘。

而且王李氏家里人最多,三房儿媳十大几口人挤在一个宅院里,连堂屋都有人支铺睡觉。

又是邻居,来往也很方便,给他家最合适。

王长润的妻子仝桂随却不同意:“论资排辈儿也该不着他呀?老三股儿,我们是老二,他家是老三,怎么着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先大后小吧!

“再说了,让富农分子的孩子给中农打幡摔盆,这不是划不清借机界限嘛!我家是贫下中农,中农是团结对象,正好可以团结他(她也不想想,一个死人,你团结的哪门子?),我大儿子给他打幡摔盆再合适不过了。”

她两个儿子,只有一处宅院,要是?受过来,正好给大儿子盖房娶媳妇。

“这是送葬,与成分有什么关系?他已经死了,你上哪里团结他去?我们两家离着近,平时就有来往,我儿子应该给他打这个幡儿。何况这又是腊梅指定的。”王长水据理力争。

他不得不争,他家是十一队住房最紧张的一户,兄弟仨与老母亲挤在一处宅院里,现在已经住不开了,大儿子已经十五岁,过两年就到了说媳妇的年龄。像这个条件,谁家的闺女会同意!

“腊梅算哪架上的鸡?”仝桂随白拉着眼珠子不屑地说:“她一个带来的野孩子,与这家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不算,现在还不住在家里,她凭什么管这家的事?”

“再说了,现在哪样不论成分?你家要是?受了,就成了富农分子的宅子。哪天再来一次运动,还得充公!”

为了镇住对方,她是哪把壶不开提哪把壶,

王长水气得浑身打哆嗦,指着仝桂随:“别人可以这样说,唯独你不可以。你不要忘了,我家是买了你家的地才被划成富农的,你不要没良心!”

仝桂随:“谁逼着你买来着?还不是你家想当大地主,想骑在人们头上作威作福,才拼了性命地买地。

“现在被斗了,却埋怨起卖地的来啦,真是死不悔改!就欠把你斗倒斗臭,再踏上一万只脚,让你家永远也抬不起头来!”

“你……”在一旁听着的王李氏气得脸色大变,身子也摇晃起来。站在她身边的三儿子王长路赶紧扶住了她。对她说:“娘,这里有我们哥仨哩,你回家歇歇去。”

说完喊过妻子胡新姿和王秀菊,让她俩把王李氏搀扶回去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