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平原小草3)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平原小草3
- 入库:04.10
腊梅又惦记起大黄来。
看看天已近中午,给侯万秋说还没破获,正在查找。给他打了中午饭,让他吃了休息。推说家里来电话让回去,便去了餐厅里打包剩肉菜去了。
这是一项非做不可的经常性的工作。否则,现实中的十一队上的人们就的失望,就得挨饿。何况中断了十多天,昨天刚刚恢复,今天说什么也得打包回去。“白头发老奶奶”的形象也只能维护,不得破坏。
打包完毕,腊梅又来到米面加工店,加工了几百斤玉米。
昨天已经做通父母亲的工作,脱坯很快就要开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把粮食预备在父母亲的手下,促其早日动工。
真佩服现代的电力机械化,几百斤玉米,不到半小时就磨完。要是用碾子轧,得用两、三天的时间。只可惜现实中还没有电,要是有了,首先买一台磨面机过去,把人们从碾道里解放出来。
来到王店村时,先到前世租赁的家里看了看,没有大黄,知道还没有回来。
没有狗道,担心大黄回来了也进不了家,又找到前世的弟弟王贵勇,对他说了给狗开洞的事。
王贵勇却顾虑重重:“街上倒是有跑着的大狗,不过不安全。村里经常来偷狗的,给狗扔块用药浸过的肉,一、两个小时后,再来收死狗。
“还有的人给拴起来,就不给了,牲口子没记性,时间一长,就成了人家的狗。”
“再一个就是狗咬着人,得给人家到防疫站打狂犬疫苗。遇见强横的,还得给人家误工费。可罗素哩。”
腊梅自是知道大黄不会易主,也不会咬人,更不会吃生人扔的药肉,但她不能说,只好委婉地要求道:
“我怕我再有个出远门,又给你联系不上,别在饿死在家里。我遛遛它,让它认得家门,训练它不咬家禽,不对人‘汪汪’叫,我想不会出事的。”
王贵勇见她一心想办成,想想村里跑着的也有大狗,也只好同意。
狗洞其实很好开,就是把一个阳沟往高里宽里扩了扩,大黄缩着身子刚能钻进钻出。
这样腊梅就放心不少。大黄自己进不了空间通道,也进不了医院,就是回来了,也找不到自己。
有了这个狗洞,它就可以进家了,自己要找它,也就有了固定地点。
最主要的是解决了它的吃喝问题,现代的人们浪费严重,不拿着食物当好的,哪个垃圾池里也有倒掉的剩饭剩菜,甚至有整袋的过期的糕点和馒头。
大黄虽然是穿越者,归根到底还是牲口,对腐烂的食物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完了这边的事情,腊梅又穿越到现实中。
此时的腊梅,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十一队人们的心,只要看不到她在队部,人们就互相询问:“喂,腊梅干什么去了,怎么没在队部里?”
或者是:“腊梅干什么去了,怎么没见她打饭?”
腊梅不在队部十多天,食堂里一顿混肉菜也没有;仓库和人们的家里,一点儿粮食也没见到。
由此大家才知道:只要腊梅在,白头发老奶奶才在,食堂里才会有混肉菜发放,仓库和人们的家里才会有粮食。
人们都把腊梅与白头发老奶奶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腊梅,是不是又到白头发老奶奶那里去了?多半天了,没见你的人影儿哩。”王馒头关切地问。
“嗯呐。白头发老奶奶那里最近有点儿事,我这几天得勤往那里跑着点儿。起伯伯,有人再问我,你给人们说过去。”
王馒头:“好唻。腊梅,白头发老奶奶没说今晚还有混肉菜吗?”
腊梅:“可能有吧,我见白头发老奶奶让人拾掇肉来着。”
王馒头:“谢天谢地,今晚上我又要扬眉吐气了。”
王馒头把给人打饭看成了自己的责任:如果饭食好,他脸上就放红光,高兴得不行;如果粥稀又是淀粉菜窝头,他觉得自己对不住大家,愁眉苦脸的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人们说:饭食好与赖,光看王馒头的脸就能知道。
“腊梅,白头发老奶奶那里的人真的很多呀?”朱一勺问道。
腊梅:“嗯呐,来来往往的,我也数不清,反正很多。”
尽管腊梅嘱咐哥哥王贵强不要对外说,在人们的追问下,他还是没把握住自己,对人们说了个大料儿:
“白头发老奶奶那里的房子可大可多哩,漂白漂白的。里面的人都穿着白大褂,带着白帽子,蓝口罩,说话都是京城里的口音。一个个都像白衣天使似的。”
“人很多吗?”人们问。
“多,我看病的屋里就有五、六个,外面也有。还有很多去那里看病的人,穿的衣裳五颜六色,比咱这里强多了。”
不过,他也有克制,谁问也是这几句,这更吊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腊梅为了圆哥哥说的话,才有了“白头发老奶奶让人拾掇肉”这一说辞。
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虎子死了
“普奶奶呢?怎么没看见她?”腊梅问。
普奶奶一直在食堂里帮工,对腊梅照顾最多,腊梅已经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进门要是看不见,就觉得冷清,像少了很多亲情一样。
王馒头:“你普奶奶请假了。她妹妹的孙子,哦,也是她的外孙,吃了观音土,肚子涨的嘣嘣滴。
“昨天晚上和今儿上午,你普奶奶光找你了,想让你带她这个外孙到白头发老奶奶那里去看看。没找着你,她就去她妹妹那里了。”
“她外孙怎么样了?”腊梅着急地问:“昨天上午我还与普奶奶在一起,并没有听她说起呀?”
王馒头:“昨天中午送来的信儿,是昏迷以后才发现的。听说今天中午就不行了,这会儿还有没有,不好说。”
腊梅心里沉沉的:没想到为了解决自己家里的事情,在前世又救了侯万秋,一天一宿没露面,却耽误了一个小生命。而且还是最关心自己的普奶奶的外孙。
普奶奶的同胞三妹妹嫁在王店村二队,三妹不生育,普奶奶就把自己的一个女儿王翠伏抱给她抚养。
后来,这个三妹妹又过继了婆家的一个亲侄子,普奶奶的女儿长大后,由三妹妹做主,给她的过继侄子成了亲,小夫妻俩就住在普奶奶的三妹妹家里,王翠伏既当女儿又当儿媳。
这样,普奶奶三妹妹的孙子,也就是普奶奶的亲外孙了。
姊妹俩走的很近,那个老太太经常来十一队走姐姐家。有时也带着她的孙子来。
她的孙子小名叫虎子,长着一对小虎牙,一笑一对小酒窝儿,很白净很活泼的一个小正太。
由于普奶奶的关系,腊梅很喜欢这个小正太,只要来了,都要与他一起玩耍。
大饥荒开始以后,小虎子来的更勤了,为了让他吃饱肚子,普奶奶经常把自己的那碗混肉菜放到腊梅屋里,给小虎子留着。有时让他在腊梅屋里吃,有时让他端回去。
腊梅也没少给小虎子馒头干儿,让他泡在混肉菜里吃。
小虎子今年十二岁,比腊梅大两岁。普奶奶见两个人玩儿的很默契,曾经戏说过:如果不是与郑存梁结拜在先,她一定让腊梅与小虎子定成娃娃亲。
难道说就是这个小虎子吃观音土要了命?
腊梅惦记着小虎子,也惦记着普奶奶,同时还有一个任务:落实二瘸子挖坟割肉的传闻。她与大黄有约定:打听夭折了的孩子消息,然后晚上去蹲守。
既然听说了,又是自己熟悉的小朋友,没有不去的道理。
腊梅又到吴一吱儿屋里,对他说了今晚自己有事,不回来吃饭了,让他把自己的那碗混肉菜打了吃。
吴一吱儿是看门人,人们不见了腊梅,第一个打听的人就是吴一吱儿,尤其是队长王贵兰。
给吴一吱儿说了,也就等于给整个十一队的人们说了。只要人们知道了她的去向,就免了很多猜疑。
从队部出来,背人处闪进空间通道,骑上她的儿童车,快速向二队奔去。
腊梅认的普奶奶的妹妹,但并不知道她的家。为了寻找,腊梅只好一户户转。
好在空间通道能以穿墙越室,腊梅从一条胡同穿到另一条胡同,从一家转到另一家,几乎把二队转遍了的时候,才在一家北房的东里间屋里,见到了与其三妹妹相对而哭的普奶奶。
腊梅心里一沉:看来自己来晚了,小虎子已经走了。
到了西里间屋里看了看,一对中年人相对而泣。腊梅认的那女的,正是普奶奶抱给其三妹的女儿王翠伏。
庭院里静悄悄的,再不见一个人。
这个时期由于经常死人,人们的思想已经麻痹了,死了人,一家子哭哭,街坊邻居帮助抬到坟上埋了,就算入土为安。
尤其是小孩子,用草苫子或者苇箔一卷,两、三个邻居抬出去,挖个坑埋了完事。
腊梅掉了几眼泪,想起自己还有别的任务,忙离开,又到村外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