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除了头疼眼冒金星,她就是不晕。
毕竟自己这样下狠手,还是有难度。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她急得跺脚。
北翼。
整整一年了。
时值盛夏,东境这边,烈日炎炎,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树上的知了,无休无止地聒噪。
苏木一身盔甲,一匹烈马,巡视边境。
他从马上下来,李尚书和萧栎端了些酒菜过来,摆在地上。
萧栎手里还拿着些纸钱,他跪下去,点燃纸钱。
苏木忽然眼眶发红,滚滚而落两行泪水。
“皇上……”李尚书和萧栎想劝慰,却止不住为皇上的悲伤打动,侧头擦拭眼泪。
蔓过世已经整整一年,苏木依然心如刀绞。
这么久了,他还是不能相信,她真的已经离去了,他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她还会回来,像从前一样,在他绝望的时候,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一年前,她香消玉殒,他不敢相信,她是真的死了,他不敢埋葬她的尸体,又怕这尸身腐烂,便将她冷藏在北翼的千年寒冰洞里。
东陵随即百万大军,大举进犯,太上皇放言,为了替北翼新皇杀死东陵太请罪,已经皇后赐死。
不料此举不仅没能让东陵退兵,反而令他们更加猖獗,甚至派来使臣,要求北翼将皇后尸身,献给东陵,否则永不退兵!
第184章 紫菀和亲
苏木宁愿御驾亲征,也不允许任何人动皇后尸身。
西陵财力兵力相助,然而西陵上个月却提出,要与北翼结为姻亲。
苏木远征东境,朝中事物,依然太上皇做主,不待苏木知道消息,太上皇已将两岁半的紫菀,作为和亲公主,送往西陵。
等到苏木得知消息,紫菀已经到了西陵宫中。
苏木心里着急,却山高路远,无可奈何,只得请求太上皇,让耿跃跟随公主,保护公主周全。
好在耿跃传来消息,西陵的太比紫菀大两岁,唇红齿白,聪明伶俐,对新来的紫菀妹妹极其保护,两人玩得很好,他才放下心来。
“蔓,等战事结束,我会去接紫菀回家。”他喑哑低语。
“皇上,下官昨天抓了一名俘虏,审讯他时,听他,东陵盛传,北翼皇后美若天仙,皇帝得一画像,日日揣摩,得了相思病,发誓一定要将寒冰洞尸身抢去,一睹芳容。”李尚书心翼翼禀道。
苏木皱眉,怒火中烧,问道:“这画像是怎么到他们手中的?”
“下官不知道,审讯那人,那人也不知道。”李尚书摇头。
苏木气急,蔓的画像,怎么能让东陵那个老贼,日日揣摩!
“朕想去一趟东陵!”他冷声。
李尚书急了,忙阻拦道:“那怎么行,皇上,太危险了!”
苏木沉吟一会,看着满目苍夷的边疆,道:“这场仗没完没了,不如朕深入虎穴,宰了那个老东西,一劳永逸!”
“皇上,深入深宫,谈何容易,您武功再高,怕是也难敌宫中大内高手,难以接近那老贼!”李尚书道。
萧栎也点头道:“皇上,尚书大人得对,这样做太危险,而且也太不现实。”
苏木想了想,道:“朕可以乔装打扮,混进宫中,伺机杀了那老贼。”
“乔装打扮,化妆成什么人?什么人又可以随便出入宫中?皇上,这可不是儿戏!”萧栎皱眉。
苏木没话,他这一年,打仗之余,一面学习着老爷留给他的医术,虽然没有蔓的西医厉害,但中医方面,他已经达到一定境界。
还有老爷的驻颜术,不老术,他已经将丹药炼制学会,靠着这个,或许可以打入皇宫内部。
“朕决定了,今晚便混入东陵,李尚书,你的那个俘虏在哪?”
李尚书着急盯着他,想再劝劝,“皇上,这事再商量商量……”
“不商量了,朕一想到,皇后的画像在那老贼手里,朕一分钟都不能安心!”苏木紧锁眉头。
“唉!”李尚书焦急叹气。
“你们不用担心,朕自有分寸,你们只要好好守住边关!”苏木笑笑。
他随李尚书去了俘虏营,将那名军官提出来。
苏木来回打量那人,命人将他衣服脱下。
他回到自己帐篷,换了衣服,拿碳灰将脸涂黑。
“晚上朕假装东陵逃兵,逃出边境,你们胡乱放一阵箭,不要将朕射死便好。”苏木对李尚书和萧栎。
“皇上保重!”李尚书忧虑看着他。
苏木拍拍他肩膀,笑道:“你们放心,朕会平安归来。”
萧栎叮嘱:“皇上,您一定要心,不要冲动行事。”
“四弟,朕知道!”苏木转头,郑重看着他,忽然吩咐李尚书,准备笔墨。
李尚书赶忙备了笔墨,苏木走到桌前,写了一份手谕,咬破手指,按上他的手印。
李尚书和萧栎,吓得跪了下去。
“皇上……”
苏木拿了手谕,道:“朕现在将青墨立为太,朕若是回不来,太的成长,便全权委托于四弟和李尚书了,太上皇健在,由太上皇掌管朝政,若太上皇……不能再管事了,两位摄政王,一定要辅佐太成人!”
“皇上——”
“皇上——”
李尚书和萧栎跪地大哭。
“青墨从没有母亲照顾……”苏木想到可怜的青墨,大概连母亲的样都忘了,不觉哽咽。
萧栎哭道:“皇上,不如将青墨接去弟弟府中,让王妃照顾,王妃性格纯良温柔,一定会视若己出。”
“好,朕再写一封书信,让太上皇将青墨送去王府,烦请王妃照看。”苏木噙着泪点头。
“皇上放心,王妃定然不敢有半分疏忽!”萧栎点头。
把事情交代好后,苏木静待天黑,至三更时分,他带上盘缠,在夜色掩护下,出了营地,跨越边境。
一阵乱箭之后,北翼这边便没动静了,苏木快跑一番,逃至东陵。
他将那套衣服脱了,变成普通老百姓打扮,继续潜逃。
奔走一晚,过了一条大河,又走了几十里地,他终于到了安全地带。
天亮后,他抵达一座镇,镇上颇为热闹,还这么早,卖菜的卖早点的,都已经吆喝开了。
苏木饥肠辘辘,先买了几个大肉包,填饱肚。
他在包店坐了一会,等街上的店铺开门营业。
成衣铺开门后,他先去买了两套粗布衣服,去鞋铺买了双布鞋,然后买了个篾篓背上,便成了一幅地道的庄稼人打扮。
他没有急着赶路,而是逗留在当地,学习当地的语言。
他白天上山采药,晚上留宿镇上客栈,几天下来,采集了不少药材,都送去镇上的医馆,换了银钱。
不觉半月有余,他已经初步掌握了当地的语言,才背着篾篓,继续东行。
一路采药,一路学习这边的语言习惯,等到他进入东陵京都,他已经肤色黝黑,一口流利的东陵话,成为一个地道的东陵药农。
一路采药卖药,积攒了些银两,他进了京都后,直接找店,准备开医馆。
京都有家春晖药店,生意红火,苏木打听过了,京都的达官贵族,大都在这家医馆看病,医馆的钱大夫,三代太医出身,经常行走宫内,在京都颇负盛名。
他家医馆开在东街尽头,占了四个门市,苏木没有这么大本钱,便在西街,租了一个门市。
他给医馆取了个招牌名:仁心医馆。
挂上大招牌,他又竖立起两块招牌,介绍医馆的驻颜养生丹。
打理好一切,他站在门市外边,回想那年冬天,和蔓初到北翼京城,一起开医馆的点点滴滴,心头漫过忧伤。
第185章 医馆开到东陵
医馆开了将近半月,寥寥接诊了几个病人,生意非常清淡。
苏木有点着急,他把采集的药材处理好,在后院秘制丹药,丹药制好了,却不知道怎样去推销,他总不能上街,拦着人家大姑娘媳妇,来医馆试试他的灵丹妙药。
虽然店门口挂了牌,但大都数人路过,就那么瞄一眼,根本没兴趣进来看,都把他当卖狗皮膏药的了。
他有点焦心了,这样下去,该如何打开医馆局面,如何把生意做到宫内,他又何时有机会混入宫中。
他忍不住去春晖外边转悠,看看有没有他们家治不好的病患,他拉回来治治。
春晖医馆里边,钱大夫坐在诊台边,伙计进来禀报:“掌柜的,那个外地佬在咱们家外边转悠呢。”
钱大夫沉吟不语,伙计:“多半想来我们这边抢生意,哼!”
“让他抢,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能耐。”钱大夫冷笑。
这时外边有人进来,扶着病患的女人:“我男人刚刚追赶家里跑掉的猪,突然头晕眼花,大夫,您快给瞧瞧。”
钱大夫瞅一眼他们,道:“跑累了呗,喝点水,休息一会就好了。”
“您给瞧瞧吧,我看他不大好,您看看,出了一身汗,还发抖呢。”女人哭丧着脸。
钱大夫皱眉瞧瞧他们,不耐烦地:“谁跑一圈不出汗呀?快扶着回去歇会儿,我这里忙着呢。”
外边停了顶轿,一名雍容的女人在几名丫头搀扶下下了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