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此刻必须绷着面儿,不然常平平肯定要笑得花枝乱颤了。亏得以前在帮人家画漫画人物的服装的时候,接触的都是古风,所以对于道德经什么的都有一知半解。以前觉得没啥用,根本没放在心上。
现在没想到居然就派上了那么大的用场,果然,老师从来都没有骗她。学的什么知识,都是有用的。
这时,白蔹又站了起来,朝着常平平拱手躬身。这次明显比前一次出来的时候带了几分尊重。
“敢问家主阁下,既以治世之道不离道德,那么何谓道?”
常平平面纱下不禁莞尔,但事实莞尔下是忍住了想要上去抱着白蔹亲一口的冲动。
简直就是问到她的主场了,什么会问什么,实在是太幸运了。
“粗浅来看,所谓道,人走之路即为道。道虽不同,但纷纷成事,当直道而行。但我认为真正之道,当以境界而论。道,当以上善若水四字。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所与惭愧,真正境界之道,我只窥得皮毛。愿我心所悟,能与君共勉。”
常平平讲了一堆,有种高僧开坛讲座之感。底下鸦雀无声,有人愤愤提笔书写,生怕遗漏了当中的一个字。
白蔹面色微白,双眸略显迷离和震惊之色。就连顺心和顺意都不免震惊。
常平平依旧憋着笑,同时也感叹老子先生的博大智慧。她这般照文搬书自然不觉,可要她自己说出一个道理是千难万难,更不要说老子先生一个人就写着道德经还有论语、老子等这些书。
当然这些书也不全是他亲自写的,更多的都是他说出来的话。
然而就是这样,才令人感叹所谓的智者,真就像是明灯一般照亮每个人的路。
又有人站了出来,这次更是激动的说道:“不知家主,学生盛子秋,求问家主治国之策,可有何见解。”
常平平一听是盛子秋,心中咯噔一下。但抬眼望去,盛子秋双眸明亮神情兴奋,一点都不像是要拿她开涮的思想。
治国之策?和治世之道有什么不一样吗?这个常平平就要好好的想一想了。
盛子秋以为常平平是不屑回答或者不想回答,于是继续道:“治世之道非为治国之道,两者大同小异,但却千差万别。”
常平平灵光一闪,大概是知道盛子秋说的是什么了。
治国,因为国家有很多的贪官污吏啊。
常平平不由得想到了之前蔺晨曦和她说的那个官员世袭的问题,盛子秋能够拜在仓股门下,自然是才华横溢。既然问了治国之道,估计是以后也是做官的料。
常平平眼珠一转,笑道:“治国之道,自然以民为先,首当一字便是‘正’。”
“正?”
“不错,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以前仓股老家主还在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盛子秋快速在脑海中默读了一下这句话,双眸一亮,但还是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学生请教。”
常平平也是一愣,请教?请教什么?话能不能不要说一半啊?
但随即常平平也反应过来,这是要问翻译?见盛子秋没有下文,常平平心道笃定,可能真是要翻译吧?
对啊,之前的也是文言文,怎么没要翻译?
不对不对,怎么能叫翻译呢?明显是要解释嘛。
常平平盈盈一笑,反正就是要把高深莫测的架子给端正了。
“以‘无为’,清净的正道来治理国家,以奇诈、诡秘的方法来用兵,以不去扰民来取信天下。国家的禁忌越多,民众就越贫穷民众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混乱民众的心智和技巧越多,邪恶的怪事就越容易发生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多。仓股老家主的大概意思: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会遵纪守法我无事,人民自然富足我无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人站了起来,道:“若如此,外邦来袭,国家如何抵抗?”
常平平微微蹙眉,道:“若天下皆是以此治国,何来外邦侵扰之患?再者,此乃为民,于兵,自然要不可松懈。”
众人点头。
那人似乎也找不到辩解之处,堪堪坐下去没多久,盛子秋又起身说道:“学生再次向家主请教。”
盛子秋倒是没什么,关键在于盛子秋在说着这话的时候,同时响起四个一模一样的声音。因为除了盛子秋,还有四个人齐齐起身,向她请教。
常平平顿时无语,这尼玛,这个请教那个请教的,还让不让她吃饭了?
常平平微微有些叹息,隔着轻纱看着那些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生们。不知道是回答,还是不回答。关键是这五个人没有一个人坐下去,像是较上劲,一定要问她。
顺心看了一眼掌柜,和掌柜交换了一个眼神后,对常平平说道:“姑娘,今日姑娘想必也累了,便先回去吧。”
顺意也说道:“是啊,若是仍由他们问下去,只怕会人越来越多。”
常平平不禁点头。是啊,这帮人,要是在现代,绝对是学霸,不不不,是学痴。
“姑娘,后门已经备好了马车。”
常平平不禁点头,看着还在站着不罢休的五人叹息了一声,缓缓起身,道:“世间问题繁多,不如一日三省自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说完,常平平伸手平于肩相互叠交,朝着在座的人,行了一个十分有范的礼。
见常平平行礼,那个人敢坐着?纷纷起身,以礼相回。
常平平憋足内心的激动和澎湃,跟着顺心和顺意在掌柜的带引下先行离去了。
……
……
正文 第217章:名声大噪
马车上,箫声远不急不缓的赶着马车,听着里面肆无忌惮的笑声不由得翻白眼。
常平平掀开面纱,斗笠早就甩在了一边,笑得人仰马翻。
“哈哈哈哈……”
“姑娘,您别笑了,您都笑了一路了?”顺意不禁摇头道。
常平平拍着大腿笑道:“没事没事……哈哈哈,等我多笑笑就没事了。”
顺心和顺意也被常平平的笑声所感染,不禁笑道:“姑娘可真是厉害,那个道德,说得实在是深入人心。”
“对,什么女子就要遵从妇德,德便是德,何谓妇德?”
常平平不住的点头,笑道:“就是,我最看不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说什么女子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
“姑娘今日这般威风,恐怕明日便会相传万家吧。”
“那有什么?竹海家主,自然是相传万家。”
常平平不禁点头,道:“对对对,我一定要给后人留很多很多尽是名言,然后再给他们争取一个假期、”
“假期?什么假期?”
“啊?没……说了你们也不懂。”
“姑娘,今日姑娘真是叫顺意和顺心大开眼界,姑娘真当是好学识。”
常平平不禁点头,直起了腰杆,道:“这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海水?什么是海水啊?”
“这你们都不知道?”
“不知。”
“在这个星球……不对,不能那么解释。就是在山的尽头,就是海,一望无际水……”
“啊?”
“这个我以后慢慢给你们说,我还有好多好多的学问没有说呢?”
“姑娘真是叫人惊奇,明明您看着……”
“看着什么?看着那么笨啊?”
“顺心可没有那么说。”
“这不就是孙管事说的大智若愚嘛。”
“哈哈哈,姑娘这是有趣。”
……
待常平平回到竹海在皇城的宅子小听轩以后,孙贤已经在门口等待他们了。
“恭迎姑娘回来。”孙贤躬身道。
常平平重新戴上斗笠,下了车,连忙扶起孙贤,苦着脸道:“孙管事,您这是铁了心要折我寿啊。”
孙贤笑笑,道:“姑娘里面请。”
常平平率先朝里面走去,边走边道:“有吃的吗?我都要饿死了。”
“早就而给姑娘您备好了,姑娘慢点。”孙贤笑盈盈的看着常平平和顺心顺意走了进去,目光一转,看着接踵而至的另外一辆马车。
盛子秋和白蔹下车来,匆匆上前。盛子秋躬身道:“学生拜见孙先生。”
白蔹也躬身道:“学生白蔹,拜见孙先生。”
孙贤不禁摸了摸胡须,看样子今天新家主的表情十分令他期待啊。
孙贤朝着两人抬手,道:“你二人所来,所谓何事?”
“学生特地来拜访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