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管家刚在你这吃了一碗,说是味道不错,小姐也想尝尝,便托我来买一碗。”那小丫头坐到条凳上歇了起来。
兰巧连忙盛了一碗绿豆汤递给她“姑娘,这凉粉是我家祖传手艺,京城仅此一家,卖的还挺俏的,你家小姐若是想吃,明天我给她留两碗便是。”
京城最不缺的就是达官贵人,兰巧不想得罪人。
那丫头喝了一碗绿豆汤“姑娘,你是个爽快人,明儿个这时候我来拿。”
兰巧笑了笑,“不知你是哪个府里的,我刚来京城什么规矩也不懂,还望姑娘莫要见怪。”
“哇,那不是秦玉瑾秦公子吗?”那姑娘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人群中,根本没有听到她说的话。
正文 第50章偶遇秦公子
秦玉瑾?这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兰巧在脑海中搜索起来。
“秦公子!”那丫鬟小声喊了一声,只可惜人来人往淹没了这声音。
人群中闪出一位俊秀的公子,这公子身穿银白色锦袍,漆黑如墨般的青丝用墨玉发冠束起,脚下蹬着同色马靴,手中随意的摇着一把折扇,正闲庭漫步的逛着集市。
一袭白衣的他,在人群中是那么的耀眼和醒目,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好一位风流儒雅的公子哥啊,兰巧正在花痴着,那公子不经意的朝着她们这个方向瞥了一眼。
我去!竟然是他!
这不就是在顾家庄住过宿的秦公子吗?
一愣神的功夫,这公子已经走过凉粉铺子。
那姑娘还伸长着脖子,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兰巧好奇的问道“姑娘,你认识他?你和秦公子很熟吗?”
那姑娘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了她一眼“京城的姑娘哪个不认识秦公子?京城的哪家小姐不盼着嫁入秦府。”
想起之前那张板着的脸,兰巧有些好奇的问道“秦府一定特有钱吧!”
丫鬟鄙夷的看着她“长安城有钱的人家多了,秦府算不上有钱,秦公子相貌堂堂,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父亲是镇北将军,姑母德妃育有齐王林皓辰,这皇亲国戚哪个不想攀附。听说秦公子至今尚未定下亲事,家中不仅没有纳妾就连通房丫头都没有,这样的公子哪家小姐不喜欢,听说秦府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踩烂了。”
我的个娘亲啊!
兰巧惊得嘴巴张的老大,堂堂齐王和镇北将军之子,竟然夜宿过我们家,还吃过我煮的饭!
“哦,原来这样啊,兰巧初来长安啥也不懂,让姑娘见笑了。”兰巧尴尬的笑了笑。
那姑娘一副了然于心的样子,一看她这身打扮,就知道这是刚来长安城的土包子。
她不动声色地放了一块碎银在桌子上,“明天记得给我多留几碗。”
兰巧也不介意,喜笑颜开的拿起银子,“要几碗?我好给姑娘找铜板。”
“不必费那劳什子,这是本姑娘赏你的,明儿个留五碗我来拿。”那姑娘起身拍了拍裙子整了整衣服。
“好的,姑娘你慢走,还不知道姑娘是哪个府上的?”做生意就喜欢出手大方的主顾,今天简直是开门红啊。
那姑娘头也不回的说道“户部李家,我是李家大小姐的丫头绿鸳。”
兰巧将她送至路边“绿鸳姑娘你放心,明天我一定给你留着。”
奶奶已经和隔壁阿婆打成一片,两人正在姐姐长妹子短的话家常。
“大姐啊,你在长安多年听说过叶宝昌吗?”奶奶急与找到自儿子。
阿婆想了片刻“叶宝昌?你们是来长安城寻亲的?”
“是啊,昌儿三年前被人掳走,听说是长安城来的。”奶奶的叹了口气。
“妹子啊,我一辈子没有离开过皇城,并没有听说过叶宝昌,你要不找别人打听打听。”阿婆同情的看着她。
兰巧连忙走过去问道“阿婆,那你有没有听说过百香阁?喻娇娘?”
阿婆笑了笑,“‘百香阁’的脂粉,十年前在京城可是赫赫有名,东家正是姓喻,喻娇娘倒是没有听说过。”
兰巧喜不自胜“阿婆,不知‘百香阁’在哪里?我们这就过去找。”
那阿婆摇了摇头“听说‘百香阁’的脂粉质地越来越差,四年前就关门了,喻家四分五裂不知所踪……”
奶奶大脑一片空白,“昌儿啊,娘要去哪里找你啊?”
“妹子啊,我看你们这个凉粉铺子倒还赚钱,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不如一边开着铺子一边找人。”
兰巧不想放弃“阿婆,不知喻家在京城的宅子和店铺在哪里?也许还有喻家的人。”
那阿婆叹了口气,“朱雀大街上的‘魏记银楼’就是之前的‘百香阁’,听说喻家曾涉及一桩命案,喻家大宅已经被官府查封。”
兰巧愣了,奶奶傻眼了,长安如此之大,要找人无疑与大海捞针。
买绿豆汤的人并不多,想着家里的豌豆粉已经不多了,辣椒粉还得再采购一些,太阳越来越毒辣,便打算早点回家。
将剩下的绿豆汤送给隔壁的阿婆,兰巧一家开始收摊,东西都放到马车上,可这桌凳是个问题。
正在发愁的时候,阿婆发话了“居徳坊有一间废弃的破旧祠堂,我这桌凳都是放在那里的,你们的要不也放到那里?”
兰巧简直求之不得,哪有不答应的道理“能找到地方放再好不过了,还烦请阿婆带路。”
桌凳放好东西收拾了,一家人赶着马车去逛街,弟弟妹妹看到这么多新奇好吃的东西,看的都舍不得回家了。
想到今日收获不错,兰巧打算犒劳大家一番,买了糕点、糖人、割了斤新鲜猪肉买点菜……转到上次买辣椒的波斯商人那里,把剩下的五六斤辣椒全部买下。
回家盘点了一下铜板,除掉所有的开支,今天竟然还剩下六百八十二个铜板。看着这铜板,大家暂时忘了没找到爹爹的不快。
有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弟妹们简直比过年还要高兴。兰巧更是开心,照这样下来一个月攒下十两银子不成问题。
可想起波斯商人的话,兰巧就像泄气的皮球,整个大康没有人识得辣椒这东西,东西市和朱雀街就他一个人有卖,统共就这么点辣椒全被她买下了。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辣椒粉提味,凉粉的味道就大打折扣。凉粉也最适合夏天吃,秋冬季节天气冷了就不适合。
看着这金贵的辣椒,兰巧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可以自己种一片辣椒?到时候再传授食用方法,奇货可居小赚一笔不成问题。
奶奶做饭,慕智和慕诚在磨豌豆粉,兰巧拿出剪刀将干辣椒剪开,将里面的辣椒籽收集起来,等到来年春天育一片辣椒苗,就不愁没有辣椒。
正文 第51章断袖之癖
想在这皇城扎下根,光靠这凉粉铺子显然不是办法,兰巧一边剪着辣椒,一边想着有什么买卖可以做得长远。
一个大户人家的丫头,随手就能丢出银子赏人,看来只要有好的点子,不愁赚不到银子。
衣食住行,最赚钱的莫过去吃食,作为资深吃货,兰巧想着自己有若是开家酒楼,定能赚得盆满钵圆。
仅凭自己手上的几十两银子,想要开酒楼俨然是不可能的。
做什么生意稳赚不赔呢?
她突然想起一个笑话这年月恐怕只有做豆腐稳赚不赔的,水多了豆腐脑,水少了豆腐干,薄了豆腐皮,没豆腐了还可卖豆浆!就算卖不出去臭了,还可以做臭豆腐!
“对,就卖豆汁(豆浆)、豆花(豆腐脑)顺代经营早点。”兰巧暗叹自己聪明。
大康豆腐并不是很普及,长安卖豆腐的也只有几家,豆汁和豆花更是闻所未闻。
可是这豆汁和豆花不像绿豆汤和凉粉,需要火炉才行,市场上似乎没有现成铁炉卖的。
以前的家乡每逢流水席,就会用油桶做简易铁炉,下面放木柴上面架口大锅,用来蒸炖煎炒方便又好用。
兰巧一拍脑袋,自己也可以设计个这样的炉啊,正好巷子口有家铁匠铺,好让他们帮着打一个。
第二天兰巧带着大哥和二弟去西市卖凉粉,奶奶带着两个小的在家,把昨天的豌豆粉捣细。又把采购的花椒、孜然、辣椒等佐料用文火炕得焦香。
用擀面杖一压即碎,再放到石臼里捣成粉,一股麻辣鲜香的味道扑鼻而来,这就是凉粉的精华所在。
西市对岸的小河边,翠绿的杨柳提岸上,两位衣着华丽的公子正在漫步,两人皆是俊俏不凡,身着青灰色锦袍的正是秦玉瑾,穿绛红色祥云蜀锦遍地撒金朝服的,不是齐王又是谁?
“表兄,今日进宫看母妃膝盖红肿不堪,几乎不站立,实在是忍无可忍!母妃一辈子谨小慎微,从来都是明哲保身,对皇后更是敬重有加,没想到还是落到如此下场。这两月父皇为了南方水患苦恼,去母妃那里多歇了两夜,赏赐了些珠宝、字画和布匹。
哪知道就被那妒妇嫉恨上了,昨日硬是鸡蛋里挑骨头,说母妃有失礼仪眼中没她这个皇后,让母妃在翊坤宫外那冰冷的鹅卵石上跪了一宿,真是欺人太甚!”
相似小说推荐
-
拐个王爷做夫君 (风车火苗) 鲸鱼阅读VIP完结现代孤女一次落水中穿越,爱上了三王爷,如愿相守。“睡了本王的床榻,别想再离开。”...
-
肥女重生:拐个王爷做相公 (安勒) 掌读看书VIP2018-02-16完结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花轿里,稀里糊涂地嫁给了一个恶鬼王爷,从此以后,苏小北的生活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