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蛮子也不敢确定,探不清里面的虚实。“据我们的探子回报,大部队确是调往上饶了。”
“那这战鼓声和号角声是怎么回事。你再看看他们城楼上,墙上站满的士兵。”
“头儿,要不我们再等等,再探探虚实?”
游牧蛮子不敢盲目进攻,只得在城楼外徘徊。城楼里的人毫不惧怕他们,依旧气势高涨的俯视着他们。
为首正中间的王行之穿着盔甲笔直地站在城楼上。毫不畏惧的俯视着敌军。
城楼里没有因为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而松懈。
城墙外的游牧蛮子却越发觉得密报有误,“这城楼里不像是只有几千兵力啊。”
“废话,还用你说,老子没眼睛看还是没耳朵听。”蛮子首领已开始暴躁。狠狠地甩了他一耳刮子。
那人肿了老高的脸,嘴角流了不少血,却不敢去擦。
蛮子首领不耐烦的扯着马缰来回走了几圈。
突然手一挥,大吼道:“撤。”
首领一声令下,底下的人当即调头往回撤。
城楼上的人不因为他们在往回撤而松懈,依旧站得笔直,俯视着他们。等到游牧蛮子的军队渐渐消失在大家的视线里。才让绷紧的那根弦松了松。
他们知道,这一战算是躲过去了。
至少阻止了游牧蛮子主力部队的强攻。
王行之撤下了城楼上一半的兵力,迅速会餐。
黎雅三人来找王行之。
“王大人,游牧蛮子已退兵,县里的人如何安排?”
“暂且不动,维持现状。”
“他们不是已经退兵,难道你担心他们会杀一个回马枪?”
“二哥,行之和殿下定有另外的打算。我们就听他的,维持现状,暂且不动。”
“虽然蛮子现在退兵了,可我们还没有解除危险。是以,你们呆在城楼里不要出来。麻烦两位继续安排好县里的人。”
“王大人且放心,我们自会安排妥当。”陈安和黎如晦自去安排了。
黎雅注意到王行之并没有因为游牧蛮子的撤军而松懈下来。他一直注视着天色,看着时辰。
“行之!”黎雅仰着小脸担心的看着他,知道他还有任务要去完成。王行之牵过她的莹白小手包裹在大掌里,保证道:“不要担心我,我答应过你会毫发无损的回来。”
她沉默了,她害怕的。她猜到他和恒王还有其他的布局。她阻止不了他的行动,可也不想让他担心。随展颜灿笑:“行之,我相信你。你一定会信守对我的承诺。你一定会守护我们的家园。击退游牧蛮子。”
“对,守护我们的家园。”他嘴角含笑,宠溺的看着她。是啊,只要有她在的地方就是他的家园。
两人又腻歪了一会儿,王行之看看天色已擦黑,满月高挂,“雅儿,去找你二哥。耐心的等我回来。”
“行之,待你回来,我有礼物要送给你喔!”说着,小丫头跑开了。
王行之目送她纤细的身影消失在自己面前。这才转身,亲自去点了两千兵,趁着夜色掩护,冲出城门,疾奔而去。
这一战,游牧蛮子惨败。高元钧和卫珩两方人马前后夹击,将游牧蛮子的两万主力部队打得溃不成军。更是活捉了他们的首领。歼灭敌军八千余人,俘虏五千人。而第七军仅有少数几人阵亡。
这一年,北边六县终于不用再以北方谷子当主食。白白胖胖的包子,顺溜的面条终于摆上北方百姓们的餐桌。
发展北方六县正式提上日程。北方六县凋零荒败的景象将一去不返,未来的繁荣指日可待。
第七十七章 水稻收割
收拾完游牧蛮子,时间正式进入十月,黎家种植的三十亩水稻已成熟。近期就可以收割。
水稻种植成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被传了出去。北边从来就没有种植水稻成功过。也不是没人试种过,只是都以惨败收场。是以,在北边百姓的认知里,北边是种不出水稻来的。可黎家种植成功的例子再再打破了固有的认知。很多人都不信,直言不可能。
三十亩水稻,只要人够多,收割起来也是很快的。黎家决定趁着这几天天气晴朗就开始收割。
这日,恒王殿下特特来到黎家,顺便蹭个饭。
饭后他抓着黎崇文,好一通夸赞:“本王一直以为北边只能种植麦子等耐旱的作物,却不想还能种植水稻的。你们家够牛逼的,总是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殿下过誉了,不知殿下今日特地来有什么事要说。”经过这么多次的接触,黎崇文已经摸清了高元钧说话方式。虽然奉承的话谁都爱听,可这个皇子殿下向来是带着目的而夸赞的。
“黎县令果然爽快,那我就直说了。你们家以后要干什么事雇什么人只管找我第七军。”高元钧很是豪爽的拍拍胸脯说道,还没等你欢喜完,他又道:“但是明年我第七军下种的麦子要你们黎家来出,且还要教会他们如何种植麦子提高产量。”
家里的一切农事安排和来年种植计划,黎崇文并不清楚,他道:“殿下,说来惭愧,家里的事儿都是儿女一手安排,下官并不清楚。且让雅儿与你细谈。”
高元钧甚是诧异,心想,黎家又是种蔬菜又是种寒瓜,还种着几百亩的麦子,甚至连人家从未种成功的水稻也被他们种出来了。这般种种,竟都出自一个女孩子的安排。他有些不太敢相信。
黎崇文将黎雅叫了过来,她却一点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坐下来便与高元钧侃侃而谈。
“殿下,来年的麦种及种植方法,甚至是今年我们种植成功的稻子,以后都可以教你们。但是我们黎家以后需要用到人力的地方有很多。请殿下优先给我们支持。”
“你且说说看。”小丫头贼精明的。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的说。此时,他再无半分怀疑。认定这个女孩子有这样的本事。
“我相信,以后飞狐县一定能成为北边最富有的县城。且会成为北边和南边贸易的经济中心。我们需要殿下的第七军参与建设。明年,我们黎家还要创办一个大型作坊,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蔬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也会越来越多,需要的人手也会越来越多。”
“小丫头,算盘打得贼精的。你这么多计划,岂不是要把我四分之一的士兵都奴役去了。”
“殿下且放心,待日后这些项目全部运作起来,自然不会少了第七军的好处。”
高元钧惊叹小丫头的野心竟然如此大,她所考虑的事情早已超出了现有条件。可就像她说的那样,北边以后一定会繁荣起来。甚至不会比南边差。依着现在朝堂复杂的局势,说不定以后北边将会是他高元钧的老本营。建设好北边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他深知要建设北边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资金。可朝廷目前的发展方针不在北边。且受他牵连,以后的建设项目要想让户部拨款,几乎成了幻想。
钱他是没有的,可人力他多得是。“行,就按你说的办。今后你需要多少人,直接找行之要。”
“谢殿下。”
“不必谢我,咱们各需所求。我只管我的第七军能安置的很好。即便朝廷以后不发军饷给我们也能生活的很好。”
“只要我们把这里给建设起来,殿下的所有担心顾虑都将不是问题。”
高元钧怔怔地看着她,小丫头在诉说未来的规划时,自信满满,整个人像是会发光似的,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中进行。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
——
稻子收割的时间就安排在明天。中午黎雅去西厢房送饭的时候,便向王行之要了百来个人。
虽然有第七军的人帮忙收割稻子,可黎家还是雇了孙大郎等十人帮忙。黎家收割稻子的消息传了出去,前来围观的人远胜当初收割麦子那会儿。
更因为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黎崇文连隔壁几个县都告知了。另五个县的县令原本打算派下面的人去飞狐县意思意思,装个样子即可。听说收割的人全是殿下的第七军。便想到或许收割那日,殿下本人也会到场。于是全部亲自上路,各县县令带着几个亲信,乐颠颠地来到飞狐县。
被安排来黎家收割的士兵都是南边的人。王行之特地挑那些原本就是在家务农,收割稻子的好把手。
割稻子对他们来说算是轻松的农活了。收割那天,黎家早早就将收割用的工具:镰刀,捆绳和石篓,扁担一应俱全地摆放在田埂上。待收割的人一到就能下田干活。
黎雅托陈大娘喊了一群妇人帮忙收拾百来人的吃食和茶水。
黎家水稻田埂上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有特意跑来取经的庄稼人,也有过来证实传言的人,更多的是跑来凑热闹的。
第七军百来个身强体壮的士兵,动作利落的下田,三人一亩,一人割七八行,割得又快又干净。身后的人紧跟着捆扎、堆放,再挑到晒谷场上。配合默契,干活利索,效率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