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到飞狐县。黎娘子那日在定县说的话可还作数?”陈安定定地看着她的眼睛问道。
“自然作数,只今日时辰不早,你且跟我一道来。明日我便荐你去见我父亲。”
“有劳黎娘子费心了。”陈安双手作揖谢道。
今儿天不亮他就出发来飞狐县,走了整整五、六个时辰。好不容易在天未黑之前到达飞狐县。
陈安低头看看脚上那双鞋子,脚尖的地方已经磨破了一个口子,露出少许袜子,不由得面露窘迫。
想到明日还要穿着它去见人。犯愁了。
黎雅领着陈安回到家。黎家大堂,黎琼和黎静言都在。黎琼拿着一根木尺缠着黎静言,大约是黎静言不愿意配合,兄妹俩正僵持着。忽见有陌生人进来。黎琼收了收木尺,娇羞的小脸朝来人微微一笑。
陈安愕然,不由得也红了脸。心道,这般官家娘子甚是有礼数。并不因自己穿着不好而瞧不起。对她便有了好印象。
“你们聊吧,我回屋去了。”黎琼扬着青嫩的声嗓,体贴的说道。全然没有刚刚的胡搅蛮缠。
说罢,她轻移莲步,翩然而去。陈安不由得多瞧了几眼。
黎静言和黎雅都没发现他的异常。黎雅正与黎静言说着话,将自己的打算和他说了说。
“今日留宿在家里不妥,还是我去隔壁说一说,让陈兄暂时去西厢房窝上一晚罢。”
“这也行。”她家到底有女眷在,留一个陌生男子住宿终归不好。
兄妹俩领着陈安来到隔壁西厢房。
好在王行之已回家,他们直接来到他的屋子说明来由。
王行之满口答应。安排陈安与小王暂时住一起。
安置妥当陈安的住宿,黎静言和黎雅回到自己家里。
“哥哥,刚刚大姐缠着你做什么?”
“她要量我的脚板。”
“要给你做鞋子么?你怎还不高兴。”
“她哪会给我做鞋子。再说我也不喜鞋子上有繁复的花纹。”
“那应该不是做给你和二哥穿的。可能是给爹爹做得。”兄妹俩都没多想,这事就这么被抛去脑后。
一大清早,黎琼拿着一个小包裹偷偷摸摸来到西厢房。
小王刚好到院子里打水,看见黎琼站在院子门口探头探脑。便迎了上去:“黎大娘有事么?”
黎琼忍着害羞,深吸了口气,招呼小王过来,随将手里的包裹塞了过去,“呐,把这个交给他罢。”
说完也未等小王开口便一溜烟地跑了。小王呆呆的捧着包裹,挠挠头皮,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转身水也不打了,捧着包裹来到自家主人房间。
王行之正坐在桌案前研究飞狐县地形。
“少爷,隔壁大娘子送来一个包裹。”
王行之头也没抬,问道:“黎大娘送来的?可说什么了?”
“她原话是这么说的:把这个交给他罢。”小王模仿着黎琼的话演了一遍。
“是什么东西?”王行之抬头询问。小王当着他的面拆开包裹。是一双男人的鞋子。
“鞋子?那应该不是送给我的。我又不缺鞋子穿。你送去陈兄那儿吧。”
“少爷,估摸着黎大娘本就是送给陈公子的。我瞧见昨日陈公子那双鞋子磨得开了个口子。黎大娘倒是个善解人意的。”
“去去去,别烦我,赶紧送去给陈兄罢。”王行之颇为不耐的打发走小王。心道,小丫头姐姐这般体贴人,她怎就没想过绣个什么送自己呢。
第四十二章 阴差阳错
小王捧着那双鞋子巴巴地来到陈安房里。
陈安正烦闷地看着那双开了口子的鞋,犹豫着要不要向王行之开口,借双鞋子穿一穿。
“陈公子,呐,这鞋子给你。是隔壁黎大娘子一大早送来的。”
“黎大娘子送的?”
“是黎大娘子特特送来与你的。估计她是不好意思亲自交给你。便让我转交给你的。想说这黎大娘子倒是个温柔体贴的姑娘。”小王凭着自己的臆测径自说着。
“真是她送的。如此体贴善解人意的女子,谁人娶回家便是大幸啊。”陈安兀自喃喃自语道。
这双鞋子可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份雪中送炭之情,他铭记于心。后又回想起昨日初见时,她对着自己微微一笑,宛若春花绽放,甚是扣人心弦。今日又亲自送来一双鞋子。莫不是对他……
如此一想,陈安颓丧了大半年的心情顿时神采飞扬。当即换上新鞋子,下地踩了踩,略微偏小半码。
“陈公子,鞋码好像偏小了点,要不我拿去给你松松?”
“不碍事,新鞋子稍微偏小些实属正常,穿个几次便松了。”
“昨日听隔壁黎娘子说你今日要去衙门见黎大人。我先回去不打搅你了。”
“有劳了。”
陈安穿上崭新的鞋子,精神奕奕的出门直奔衙门。
今日黎雅约好了他去衙门给黎崇文过过眼,考校考校。
飞狐县县尉一职一直空缺着,上边也没有再派人下来的意思。黎崇文去信催了两次均石沉大海。他索性也不催了。飞狐县正处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协助他做事。
虽说黎静言和黎如晦兄弟俩也经常来帮忙。但到底不能长久下去,他怕耽误哥俩的学业。
而吴师爷本就是个半吊子,好多事,他根本拿不起来。招揽人才是眼下当务之急的事。昨日黎雅向他这么一说,他便很有兴趣约见来人。
今日一见,经过一番交谈考校甚是满意。当即便录用了陈安。
陈安直言,家中有一老母,他若在飞狐县安顿好了,便要去接老娘过来照顾。黎崇文最是看中人品,其次是能力。直道:“这你不用担心,我定会给你安排好住处。”说着便招来吴师爷,由他去办理。
吴师爷现在成了衙门管杂事的,他虽偶有抱怨。到底也不敢嚷出口。毕竟他年纪不小了,很多事情,黎县令交待下去,他也办不好。就这么打打杂也好,总比失业的强。
飞狐县别的不多,空的房子不要太多。没一会儿,吴师爷便给陈安挑了一户空房。离衙门近,走几步路就到。房子虽不大,到底还结实着,稍稍整理整理,住他们母子二人很是宽敞。
陈安随吴师爷去看了看,很满意房子。当晚下了衙门就去房子里打扫了一番。直到天色擦黑,小王送来晚餐,又帮着他打扫了一番。这才有了住人的模样。待他空闲时,再添置些日常用品便可直接入住。
陈安在飞狐县安顿好,挑了个休沐的日子回了一趟定县。将自家老娘接了过来。
黎崇文很是爱惜这样的人才便交代文氏,让她多多照看着陈家母子的生活起居。
陈大娘接来的那天,文氏便去陈家帮忙。
陈大娘已过知命之年。因常年生病,看上去显老许多。家里条件不宽裕,穿着也很是破旧,补丁叠着补丁。好在衣裳浆洗的很干净。身上也打理的清清爽爽。
陈大娘见着文氏,态度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很有礼数,并不因为自己的窘迫而局促不安。
文氏颇有好感。领着陈大娘添置一些常用的家伙什。
第四十三章 称兄道弟
五月下旬,恒王的军队终于抵达北边。吉林路知州早几日便来到飞狐县,下属得报,道恒王殿下再过一个时辰便抵达飞狐县。知州赵大人率领着周边几个县的县令亲自等在飞狐县大路口迎接恒王殿下。
一干官员左等右等,一个时辰过去了还不见人来。随派人去恒王府探看消息,不多时便来回报道:殿下早已进府。一干官员又急急忙忙往恒王府赶去。
而恒王高元钧和王府下人并幕僚早一个时辰就抵达飞狐县,由王行之领着入驻了恒王府。
王行之与恒王自三年前收归北燕投降军相识并相互赏识。两人同是出众之人,几番交手后更是心心相惜。如今既是好哥们,又是上下属关系。
是以恒王很放心派遣王行之前来了解情况,做大军抵达之前的准备。哥俩勾手搭背亲亲热热的往恒王府里走去。
“你可算是来了,我让你带的东西可带来了?”两人私下就跟兄弟一样相处,从不分尊卑。
“大齐第一公子的命令,本王岂敢忘。放心,我早早便遣人去采办了。”高元钧也闹他。两人本就年纪相仿,私下又爱开玩笑,互揭对方短也是常有的事。
“行了,别老拿第一公子损我。快把我要的东西拿来。”
“你这大齐第一公子名头可是我父皇亲自封的。我怎么损你了。”高元钧边说边招来随扈,吩咐他将王行之要的东西拿来。
“在这儿,我已不是第一公子,喊我王行之罢。”
“王行之?珩之,你为何将自己的表字拆了用?我喊惯了你的表字,突然改口不习惯。”
高元钧一直搞不懂他三年前突然离家投军的缘由。如今看来他不止是不愿做京官,连家族姓都要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