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骂了,既然已成定局,那便如此罢。”
“你怎一点都不在意呢?”黎琼逼问。
“这有什么好在意的。省试结果又不是最终结果。还得看殿试如何。倘若我在殿试上表现优异,同样可以转败为赢。”
“对,你说的对。走,你赶紧去罢。争取在殿试上大放异彩,狠压那个吴勇一头。”黎琼比陈安本人还要在乎结果。她对这个执念已近疯魔的地步。
陈安暗自叹了口气,自他俩成亲以来,他发现妻子的性格并没有他想得那么贤良。“我会尽力而为。”
“不是尽力而为,是一定要在殿试上夺得头筹。”黎琼不满他的态度,纠正道。
她下嫁给陈安已觉得委屈至极。遥想当初在喜宴上,父亲当着所有人的面和她断绝了关系。这口气黎琼一直憋着,她发誓有朝一日定要风光回去,让父母后悔死。
是以黎琼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陈安身上。她断不允许陈安失败。
——
卫珩回京的这段日子除了走亲访友,其余时间也没歇着。他在来之前就和高元钧商量过,定要把陈王和庆王府的底细给摸清楚了。
这不刚从二姐那里出来,他又去赴昔日同窗为他办得接风宴。卫珩没去北边之前,常常和同窗友人约在京城最大的皓月楼聚会。今日这帮人亦在皓月楼定了一间包厢给卫珩接风洗尘。
“珩之啊珩之,可算把你给盼回来了。”几人都是国子监读书时关系不错的朋友。
“我们还以为你要在北边落地生根了。”
“京城才是我的根。”
“这次回来可还回北边?”
“自然是要回北边的。我只请了几个月探亲假。”
“哎,当初听闻你要从军,我们都以为你在开玩笑。直到你去了北边,才晓得这是真的。”
“珩之啊珩之,当真是可惜了。你不晓得当初陛下给你留了集贤院的位置么。”
“这都是过去的事了,承蒙陛下抬爱,是我让大家失望了。”
“珩之啊,你若留在京里,想来如今定已是陛下身边的大红人。怎么着也该是三品以上大官了吧。”
都是同窗,年岁也相差无几。他们几人都已成家立业,反倒是当初最为耀眼的那个两两都不沾。当初虽是要好的朋友,可谁都不是心甘情愿窝在卫珩耀眼的光芒下。那会儿也没少嫉妒他。如今看到卫珩既没成家也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只混了个六品小官。心里顿时就平衡了。
“珩之,听说你与永秀郡主已定了婚事?”
“还没呢。”卫珩答道。
原本听说卫珩与庆王府的永秀郡主定亲,他们还羡慕嫉妒恨了一阵子。如今听到他本人否决了这门亲事,一下子又找到了平衡感。随就有了和卫珩聊八卦的心情。“哎呀,好在没成。这永秀郡主可不是外人看到的那么端庄贤淑呢。”
“怎么说?”
“我听说啊,永秀郡主在京郊别庄养了一个男宠,当然这是极为隐秘的事,一般人断不会知道。”
“那你是如何晓得的?”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那永秀郡主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京郊外的别庄住几天。好几次被人看见她与一名年轻男子在别庄里偷偷幽会。”
“你也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说的好像是你亲眼看到似的。”
“我自然没亲眼看到。但不都说空穴不来风么,想来是有那么一回事的。”
男人八卦起来的威力绝不输给村里的长舌妇。卫珩和这群昔日的同窗聚会了一次,便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回到家,卫珩将这几日打探来的消息一一写在纸上,做各种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便是永秀郡主此人将会是陈王和庆王府关联的点。
卫珩看着自己分析出来的结果,思考着要如何从永秀口中挖出有用的消息。
看来是时候与她见一面了。
翌日,卫珩去寿缘堂请安,顺便央祖母去庆王府下帖子请永秀前来一叙。
卫家早上送去的帖子,下午永秀便带着婢女前来赴约。
看来她比自己想的还要迫不及待啊。
那日,卫珩不曾回避,就待在祖母的寿缘堂里。
胡氏领着永秀来到寿缘堂。永秀郡主一眼就看到了端坐在老太君身旁的俊美男子。她与卫珩虽从未正式打过照面。但卫珩曾经在京城可是响当当的名人。更是陛下亲封的第一公子。京城里多少高门贵女欲一探第一公子风采。她自然也不例外。
永秀郡主偷偷打量着卫珩,只见他一双修长白皙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把持着紫砂壶,将壶里沸腾到刚好的茶水倾注到茶碗里,那茶碗里的热水冒出缥缈的白烟缭绕在他面前,显得他像个谪仙似的。
永秀小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暗道:果然是第一公子,随便一个动作都能将她的魂勾了去。
“郡主!郡主!”胡氏悄悄伸手拉了拉她的衣袖。永秀这才回过神,略有些尴尬。
“老太君!”永秀上前几步,来到老太君另一侧,拉着她的手撒娇。时不时偷偷瞥上另一边的卫珩几眼。
“郡主!”老太君拉过永秀的手,又侧过身为她介绍道:“这是我孙儿卫珩。你可见过?”
“不曾呢。”永秀娇羞地偷看了卫珩好几眼。
“上次郡主来卫家,本该招待你,只因临时有事便失约了,还望郡主见谅。”卫珩解释道。
“不妨事,不妨事的。”
“原本该是珩之去庆王府给郡主陪不是的。可因他不日便要回北边,身边事太多。这才冒昧请郡主前来卫家一叙。”
“啊,你这么快就要回北边了。”永秀表现得很是惊讶。
“我跟殿下请了探亲假,再过几日便要回北边了。”
老太君拉着他的手,很是不舍得。“你说才待了没几天就又要走了。祖母是真舍不得啊。”
“老太君,要不咱们也跟着珩之去北边看看,您也好瞧瞧他在北边是如何生活的。”
“这倒是个好主意。”老太君很是心动。
“祖母,您身子不爽利怎禁得起远途劳累。”卫珩劝道。
“哎,我这身子老了,不中用了。万一在半途上出点什么事,岂不害了孙儿。”老太君有些黯然。
“祖母,孙儿定会经常回来看您。”
“此番路途遥远,一来一去就要花上几个月。如何能常来啊。”老太君很想去北边看看孙儿生活的地方。
永秀一听,脑子转的很快,说道:“要不让我跟着珩之去北边看看,待我回来就把珩之在北边的生活环境说给老太君听。”
“好是好,可你父王定不会答应的。”
“我会跟父王说,是去北边游玩,我长这么大还从未去过北边呢。想来父王不会反对的。”
“既是永秀跟着去,那我便放心了。”
卫珩在离京之前去看了黎静言和黎如晦。黎如晦把京郊的水泥分厂经营的有模有样。黎静言在翰林院也是如鱼得水,混得很好。
第一百五十三章无缘殿试
省试名次被人做了手脚,陈安并不在意。因为他有自信在殿试上一定能扳回来。是以,在等殿试的这段时间,陈安比以往更加发奋读书做学问。
陈安和黎琼已进京一年多,两人这一年多来又无任何进项,已是坐山吃空。可京城里的物价极高,出门在外样样都要花钱。当初从飞狐县带来的现银已所剩无几。
黎琼看着越来越瘪的荷包唉声叹气道:“夫君,你可得争气啊,这次定要夺得状元呐。要不然咱们连回北边的盘缠都凑不出来了。”
“让夫人受委屈了,我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夫人对我的厚望。”
“如此最好,你若能得状元,咱们才能风风光光回去。我也才能在父母兄妹面前抬头挺胸。”黎琼一直幻想着自己风光回去的那一天。
这些话黎琼几乎逮着机会就要和陈安说上一遍。这给陈安无形中施加了更多的压力。陈安更是日夜苦读,以期在殿试那日能表现出色,得陛下青睐。
如此这般,殿试的时间很快通知下来。
因殿试之前会在保和殿进行一轮简单复试。是以省试通过者在这一日,五时不到便要去贡院大门外集合,步行前往大内皇宫。
陈安三时刚过便起身,仔仔细细地穿戴整齐,这才信心满满地前往贡院集合。
这大早上,天还没亮,街上半个人影都没有。陈安一人疾步走在大街上。不料,前面巷子口突然蹿出几个人影。他还没反应过来,便被当头一记棒喝,瞬间昏迷了过去。那些袭击的人趁没人发现,将昏迷的陈安拖到了一处僻静,空置多年的老屋里锁了起来。
待他幽幽转醒时,已是好几个时辰后的事。刚醒过来的陈安脑子还有些迷迷糊糊,等他瞧清楚目前的处境后,焦急万分。看外头洒进来的日光已近西斜,想来已过了晌午。陈安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门口使劲地推门,却发现门被外头锁得死死的。他这是被关起来了。他在屋子里急得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