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老二呀,把包袱给娘吧,娘看看你给娘买啥好玩意儿了?”到了主屋儿,崔氏拍了拍炕沿儿,示意张二勇把包袱放下,她老人家要验看检查。
张二勇沉着脸,把包袱放在了炕沿边儿上,心里拔凉拔凉的。
离家两年,老娘一没问他过得好不好,二没看他胖没胖瘦没瘦,进屋儿就开始惦记他带回来的东西了,想必,在她的心中,这个包袱比他这个儿子更让她上心吧!
“哎呦,这老些棉布啊,我今年都买棉布了,买了不老少呢,没想到你又买回来这老些……。呦,还有棉花呢,这棉花可真白啊,三勇啊,等回头娘给你做件儿新袄子穿……”
崔氏一边儿两眼放光的翻动着张二勇带回来的布料和棉花,一边不时的发表些看法。
张大勇媳妇儿和张金凤守在跟前儿,看着那一块块柔软的棉布,眼睛都有点儿红了,恨不能立刻抢下来归自己所有才好。今年崔氏是给大家一人买了一块棉布做衣裳装门面,可买的都是最下等的棉布,还是被雨水泡过反潮的,颜色都不均匀了,哪有二勇带回来的棉布好啊?
还有那一大包子雪白的棉花,做件袄子穿肯定很舒服吧?
她们穿的棉袄棉裤都是家里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老棉花,颜色都黑了,一拍打还直往外冒灰,哪儿能跟这雪白柔软的棉花相比啊?
这时,一块黄底蓝花的花布出现在她们姑嫂的眼前,看到那块颜色花俏的布料,姑嫂俩不约而同的产生了占有的想法。
张金凤一伸手,把那块花布拽了出来,稀罕八叉的用手摸着,咧着大嘴丫子笑着说:“这块花布真好看,娘,给我吧!”
张大勇媳妇轻笑一声,说,“你看这花布的色(san)多浅啊,你长得那么黑,根本不适合穿这个色的衣裳,显得你更黑脸更大了,还不如穿点儿素净的色好呢!”
“你放屁!”张金凤被戳到了痛处,立刻立瞪起眼睛骂起来,“你才长得黑呢?前两天隔壁的翠翘嫂子还说我这几天白了呢,我看你是想打这块花布的主意,故意这么说的吧!”
张大勇媳妇不甘示弱的说,“我还用故意吗?这花布是老二拿回来的,就是老张家的东西,你是老孙家的人,我想要我们老张家的东西还用跟你个老孙家人儿打马虎眼吗?”
“我也是老张家人儿?卧室老张家闺女!”张金凤把花布抱在怀里,怒视着李氏道。
李氏撇撇嘴,“你过去是老张家人不假,但是你现在是老孙家人儿了,是老张家的外嫁女儿,跟资格在我们老张家张牙舞爪的!”
“娘,你看她呀…。”
张金凤跺着脚,委屈巴巴的向崔氏告状。不成想,崔氏一探身,一把将张金凤抱在怀里的花布给抢回来了。
“你们俩都是老娘们蛋子了,穿这么好看的衣裳干啥?这花布贵的很,还是留着给三勇媳妇穿吧!”
都到了手的布料被她老娘给抢了回去,张金凤当然不乐意了,拉拉着脸说,“娘,您也太偏心了,放着我们俩大活人你不给,要把东西留给给影儿都没有的人,和着我跟大嫂就不配穿这花衣裳呗?”
崔氏道:“不是不配,就是好东西得用到刀刃儿上,你们想想,三勇现在是童生了,等明天考中秀才,那提亲的还不得踏破咱们家的门槛儿咋滴?到时候就凭三勇这才貌、这人品,咋滴也得找个大户人家的小姐为妻,大户人家的小姐嫁到咱们家来,总不好给人家穿粗布衣上吧,所以这花布啊,留给她穿正好!”
李氏一听,心里边儿就手就泛酸了,张三勇现在连媳妇毛儿都没有呢,婆婆现在就开始偏向了,这要是等新媳妇过了门儿,老太太的心还不得偏到肋巴缝子去啊?她要是现在就忍让退缩了,那将来还能有她的好儿吗?
没好!
于是,她冷着脸说,“娘,三勇现在还没订亲呢,你这就给他媳妇攒东西,是不是早了点儿啊?”
“不早,反正这布料也不像是吃的,搁着搁着就坏了,这布料就是搁一百年都不带坏的,既然现在有这东西,干啥不攒起来?也省得到跟前抓瞎不是?”崔氏理所当然的说着,把布料叠巴叠巴,又放回了包袱里。
李氏冷笑道:“你都说了,三勇媳妇得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我记得大户人家的小姐可都是穿着绫罗绸缎的,人家能惜哒穿你的棉布衣裳吗?别您巴巴的给人家攒着,回头儿人家反倒看不起,那就没意思了。”
崔氏听出了媳妇在泛酸,也一点儿不在意,还脖子一梗,分辨说,“谁告诉你大户人家就一定得穿绫罗绸缎了?我告诉你,越是大户人家的女人就越喜欢这棉布做的衣衫哩?别人不说,就是老沈家那个死兰丫,都跟湛王订婚了,穿的不也是棉布衣裳吗?听说她现在都是湛王妃了,在家里时常穿得,也是棉布衣裳哩!”
张二勇闻言,身子一僵,说:“娘,你说,兰儿她……已经嫁给湛王了?”
崔氏用鼻子哼了一下,“嫁了,连孩子都生了,听说生了个大胖小子,湛王乐屁了,还给咱们这些封地的百姓们免了一年的赋税呢。”
张二勇握了握拳,在南边儿时,他已然听说湛王成亲了,只是不知道湛王妃是谁。南边儿离这边儿太远,那边儿的百姓对湛王不像北边儿这么尊崇,很多人都不知道湛王是谁,对他的王妃知道的就更少了。
他还以为,他娶的肯定是太后给选出来的氏族贵女呢,兰儿在他的府里,充其量是个妾室。
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娶了她,还给了她王妃的位置!
第123章 欺负老张家没人了咋滴
“诶?这两袋子也是我二勇给我拿回来的吧?”
崔氏才不管张二勇此刻想啥哩,翻看完包袱,又把注意力放在了两个长随的袋子上。
两个长随看到老太太那火辣辣的目光,都不敢懈怠,赶着把自己负责的袋子送到老太太面前去了。
崔氏伸出大爪子,一把将一个百十来斤的口袋拎上炕,打开看时,里面是几包果脯,几包蜜饯,几包点心,几包南方的干菜,外加一块冻肉,两条冻鱼和十几个冻柿子二十几个冻梨,都是极难得的好吃的东西。
崔氏一边儿翻,一边口中啧啧有声,“咋买这老些东西呢?这得花多少钱啊?你呀,就是不会过日子,有点儿钱就不知道咋得瑟好了,有买这老些东西的钱你拿回来,我给你攒着娶媳妇多好……”
李氏一看又是蜜饯又是果脯,又是点心又是水果的,赶紧悄悄的撺掇那俩小孩子去找他们奶奶要去。
崔氏虽然抠门儿,但是对这俩孙子却是真的疼爱,一看俩小家伙嚷嚷着要吃,赶紧拆开一封点心,从里面拿出一块枣糕,一分为二,一半塞到大孙子手里,一半塞到小孙子手里。
老张家现在的日子过得比以前好了,但是在崔氏掌家的过程中,家里也仅限于能吃饱饭而已,像枣糕这种精细的吃食,两个小娃子还从来没有吃过哩。
这会子把枣糕拿在手里,吃进嘴里,俩小家伙儿只觉得好吃得不得了,恨不得把舌头咬下来也一起吃了似的,一个个瞪着眼睛大口大口的吃,一边吃还一边瞄着剩下的东西。
崔氏一看俩孙子那虎视眈眈的样子,急忙把那些好东西都藏到炕柜儿里,虎着脸说:“别瞅了,有好东西也不能可劲儿吃,得抻悠着吃,不然一下子吃太多,会闹肚子。”
张二勇知道自己老娘的性子,这些东西要是搁在她手儿,她都能吃上一年,就只好提醒她说:“那些糕点和果脯都容易变质,买货时小二说最多能放俩月,我在道上已经耽误一个多月了,娘你最好再一个月内把这些东西都吃了,不然坏了白瞎了。”
崔氏一听就能放这么几天儿的时间,心疼的直吧嗒嘴儿,“哎呦,忒可惜了,这老些东西,这要是不怕坏的话,抻悠着吃该多好啊……”
张二勇说:“您要是喜欢吃,等回头我在找人给您送回来些,原也不打紧的。”
“别,千万别!”崔氏一听张二勇要专门儿找人给她送东西回来,急忙说:“你有那闲钱还不如给我哩,我好帮你攒着娶媳妇啊?对了,你现在一个月有多少钱的工钱啊,买这老些东西是不是把钱都给糟害没了?你说说你啊,咋这么大了还不懂过日子呢……。”
张二勇如今已经是统领三千人马的小将军了,每月光俸禄就有五十两银子,自然不用像崔氏说的那样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只是,他还不想老娘知道他现在的身份,也不想她知道自己的收入,免得刺激到老娘的贪欲,再对他提出什么不可理喻的要求来。
所以,就扯谎说:“我现在一个月有一两银子的薪俸,军中供吃供穿的,也没地方花钱,这次回来,原是带了些银子回来的,只是路上连吃带住的都花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还得留着做回去的路费,就没钱给您了……”
崔氏一听儿子没钱给她了,心里有点儿不乐意了,不过眼下还指着这个儿子给她把老头子找回来,指着他给自己撑腰呢,虽然不满意,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警告了一句:“下回回来时,可不行买这么多东西了,都给我折变成银子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