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招娣刷碗,沈若兰发了很多面,一部分留着明天早上烙馅饼吃,另一部分,准备尝试着做蛋挞和面包……
第二天下午,张二勇果然带着张兴旺来了,父子俩都没空手,拿了一块儿肥猪肉、一尾鱼、一袋子炒好的五香花生米和几封点心。
一进院儿,张兴旺就哈哈笑道,“老二啊,你这是发达了咋地?咋还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了呢?”
沈德俭一看张兴旺来了,很是高兴也很是欢迎,“哈哈,张大哥,想不到咱们老哥俩在这儿见面了,说你来就来呗,还拿啥东西呀?”
张兴旺开玩笑的说:“又不是啥好东西,你现在发达了,可别嫌弃哥拿的这些东西不好啊!”
沈德俭笑道:“哪就发达了呢?机缘巧合租着这么个相应的房子罢了,要是发达就买下来了,何必租呢?来来来,快进屋儿,咱们屋里说去。”
老哥俩说说笑笑的进了屋,穆氏也从房里走出来,跟张兴旺相见了。
张兴旺见到穆氏相貌秀美,举止端庄,谈吐文雅,温柔守礼,一副温婉贤淑的样子,不觉暗暗称赞,难怪这沈老弟能想媳妇想的嚎啕大哭呢,这样的媳妇,确是值得人想!
看到人家的媳妇,张兴旺情不自禁的想到了自己那个胡搅蛮缠的老婆子……
哎,那老东西咋不也丢了呢!
张二勇把带来的东西都送到了西厢房,沈若兰收拾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觉想到了她那个“未来婆婆”了,要是‘未来婆婆’知道他们爷俩又买这么多东西送她家了,不定咋心疼呢,说不定又得杀上门来跟她pk一场!
想到这儿,沈若兰脸皮抽了两下,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了……
正屋里,沈德俭亲自给张兴旺倒了茶,端到了他跟前儿,“张大哥,这段儿时间买卖咋样啊?”
张兴旺接过茶杯,‘咕咚咕咚’的灌了两口,一抹嘴儿,叹道:“开始的时候是挺好的,一个多月就净赚了六十多两银子,可最近这几天有不少地方不要我家的货了,后来我留意一打听,原来是有人也研制出这带味道的花生米了,虽然味道不如我们家的纯正,但是人家卖的便宜,多少把我们的生意给抢去了些,不过还行,还有不少人家还是认我们家的货的。”
沈德俭安慰说:“就是都让他们抢去了也没事儿,没生意了,你就带大勇二勇过来跟我们一起做水晶冻好了,反正我这边做多少人家就收多少,你们一起过来做,也一样挣钱的。”
“哎呦,那怎么使得?哪不是把你们的手艺给学去了吗?”张兴旺把茶杯放在了炕桌上,连连摆手。
沈德俭不以为意的说:“没事儿,咱们谁跟谁啊?往后我闺女还得叫你一声爹,你儿子还得叫我一声爹呢,咱们不是一家人吗?何必分那么清呢?”
“再说,我这条命还是你跟二勇救的呢,要不叫你们,我坟头草儿都不知道长多高了,我媳妇就成可怜的小寡妇,我儿女也都成没爹的娃儿了……”
张兴旺被他说得哈哈大笑起来,拍拍他的肩膀,说:“成,就冲老二你这几句话,大哥那边儿要是真不行了,肯定过来找你!”
两人就这样说定了。
晚饭时,沈德俭提出要请他们爷几个去‘百味人家’吃饭,张兴旺也说知道‘百味人家,’一听说要去哪里吃饭,吓得连连拒绝:“老二,咱都不是外人儿,可千万别整那虚的,那地方一顿饭得多少钱啊?咱们辛辛苦苦的干多少天才能够在那儿吃一顿饭的?不划算嘛,我把肉和鱼都买了,咱们还是在家做着吃吧,又实惠又干净的!”
然而沈德俭却难得的固执起来,非要去百味人家,张兴旺怎么劝都不行,最后,张兴旺盛情难却,只好勉强答应了。
于是,一大队人马,再沈德俭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杀到了‘百味人家’。
------题外话------
谢谢【玲儿与志】投了2张月票
第240章 小赚一笔
百味人家据说是一个胡人开的,酒楼的建筑颇具异域风格,圆形的八角楼,建得又阔又大,每个檐角都饰以黄铜的风铃,没等走近,便可听到叮当清脆的招客之,在街上一溜中规中矩的二层店铺中很是显眼。
进去后,里面更是富丽堂皇,一派奢华,圆形镂空的大厅,有别家酒楼大厅四五个大,大厅的正当中搭着圆形的舞台,三米之外便是食客的桌椅了。桌椅都是酸枝木打造,高端大气,二楼的楼梯和楼上镂空处的一圈围栏,也都是酸枝木的。
顶棚上挂着七八支硕大的枝形吊灯,每盏吊灯上都插着十几只碗口粗细的蜡烛,若是晚上在这里,肯定的灯火辉煌,恍如白昼。
周围的墙壁饰以织毯,窗口挂着锦绣的窗帘,往来的小二都是女的,年轻靓丽,身段苗条,都穿着统一的紧身胡服,身子轻快的穿梭在各张桌子间,独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沈家一行人进去后,都被这富丽堂皇,气势非凡的大酒楼给震住了,一个个好奇的东张西望,眼睛都不够使了,看什么都觉得惊奇,看什么都觉得好看。特别是金存,脑袋转的跟个拨浪鼓似的,让人一眼就能瞧出是乡下来的。
沈德俭也是因为来过一次,才略显得镇定些,不过自己独自带着这些人来,还是有些紧张,表情也不大自然,沈若兰倒是一脸的淡定,打量了几眼后,就不再多看了。
一个漂亮的胡女引着他们到一楼大厅北侧一张大桌儿坐定,带着微笑问他们点什么菜,还随手把菜谱奉上了。
沈德俭不识字,就让张兴旺点,张兴旺却说什么也不肯点,非要让穆氏点,推来推去,最后推到了沈若兰的身上,沈若兰见大家都推让,就自己点了。
打开菜谱后,她的心轻轻的颤了一下,难怪来这儿的食客都是穿着绫罗绸缎的呢,像他们这样的短衣帮确是不适合来这儿。
这里的菜,最便宜的也要百文起价,多的像熊掌,鱼翅这类的高档菜,都要几两银子一道呢!
就算捡最便宜的菜点吗,他们这老些人吃一顿,也至少得吃掉七八两!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都来了,就不用心疼钱,心疼钱的话还不如在家做着吃了。别说他们家现在不差钱儿,就算差钱儿,人都到这儿了,也不能丢了姿势。
“来一道清蒸鲑鱼,一道烤乳鸽;一道蒸鹿尾、一道酒糟鸭……”
一口气点了八个菜一道汤,简单估算了一下大概得七八两银子吧,这她还不是捡最高档的点的呢,不然十两银子都打不住。
胡女记下她点的菜,笑意盈盈的走了。
人一走,张兴旺菜叹息说:“这儿果然是好啊,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头一次来这么好的地方吃饭呢,老二啊,多亏了你来,不然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来这么好的地方享受享受了!”
沈德俭被感激,显得很高兴,面有红光的谦虚说:“老哥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你有三个好儿子呢,谁知道将来哪个能有大出息?说不定,你将来还能上京城最好的馆子去吃饭呢!”
张兴旺呵呵一笑:“那就借你吉言了,我这仨儿子啊,老大是不中用了,老二嘛——”
他看了二勇一眼,又看了看沈若兰,笑道:“嘿嘿,你别说,老二还真备不住!”就算老二不行,不还有二儿媳妇吗?儿媳妇是个好样的,将来老张家能不能兴旺,就看她的了。
至于“老三嘛,暂时还不好说!”
张二勇没听见老爹说什么,这会子,他的视线早随着兰儿的视线,溜到中间的舞台上去了。
舞台上那些表演杂耍的孩子已经下去了,又上来一个说书的,说书的前面摆了一张桌案,上面放着抚尺,只见他整了整衣冠,喝了口香茶,清了清嗓子,就‘啪’的一声把抚尺拍在案上,中气十足的开讲。
“诸位客官,”四个字一出,四下里嘈杂立马安静下来,只听他挥着扇子大声说道,“上回说到游击孙安国贪生怕死,阵前投敌,竟做了我大楚国的叛贼……”
说书的讲的是湛王十五岁出征,勇退乌孙入侵的故事,从他上月开讲,至今已有十余天了,因为他讲的好,不少食客就是为了听他说书,特意来这百味人家吃饭的,这也算是百味人家的大东家一个营销的策略吧。
沈若兰要开印刷厂,要出书,自然会留意些大家都感兴趣的故事,见整座酒楼里的人都像被捏住脖子的鸭子似的,抻着脖子安安静静的听那说书的讲,她便也情不自禁的留意起来了。
“只见湛王手起刀落,寒光到处,又一名乌孙士兵做了刀下之鬼,端的是‘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乌孙士兵虽是人多,见了这天神般的人物,怎不心裂胆寒?眼看着叛贼孙安国就在眼前——”
听到说书的说到精彩处,有人忍不住拍案大叫一声,“好,”周围也是喝彩鹊起,欢声雷动,所有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
一个威风凛凛,叱咤风云的战神王爷被形象的刻画出来了,他尊贵无匹,相貌堂堂,武功盖世,用兵如神,深受皇上的器重和百姓的爱戴,是楚国定国安邦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