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山里汉的小农妻 (五女幺儿)


  沈若兰道:“好啊,那我就帮你画一个娇梨妆,再给你梳一个拜月髻吧!”
  娇梨妆是《甄嬛传》里皇上给嬛嬛画的妆,很好看,其实的妆容跟之前的差不多,就是眉心多了一朵洁白的梨花,为了衬托出这朵梨花的娇白,她在调粉的时候调的稍微重了点儿,扑在脸上使段夫人的脸蛋儿看起来粉扑扑的,配上眉心那朵洁白的梨花妆,粉的粉,白的白,煞是好看。
  而且,今天化口彩的时候,她要了蜂蜜。用勺子尖蘸了点儿蜂蜜点在段夫人的嘴上,再轻轻地用指尖晕开,然后采取出口彩,仍用指尖蘸了蜂蜜,再蘸了口彩调和一下,往她的嘴唇上涂抹,涂好后,嘴唇莹润亮泽,还带着丝丝的甜味儿。
  段夫人对着镜子看到自己漂亮的嘴唇,立刻想到丈夫晚上亲吻她时的感受,心里更美、更高兴了。
  头发梳的是拜月髻,就是将头发中分为二,左右各编两条辫子,在头顶梳两个拱形的发髻,看起来明艳活泼,要是配上卡通衣服打扮,肯定能事半功倍呢!
  拜月髻不用插戴簪环,只在发髻上间隔着缀上几颗珍珠即可,俏丽活泼,一下子把段夫人从那个素雅艺人的妇人打扮成一个活泼明艳的少女,把段夫人高兴得都不知该怎么办好了。
  “妹妹,你的手可真巧啊!”
  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想象着丈夫晚上回来时看到她的样子,心像被蜜水给浸了似的,心一高兴,人也格外大方起来。
  “妹妹,这个送你吧,算是姐姐对你的一点儿谢意!”
  她随手从妆台上拿起一只白玉手镯,就要往沈若兰手腕上套。
  沈若兰忙说:“这可使不得,这太贵重了,我不过帮您梳个头,化个妆而已,哪能收您这么贵重的东西呢?”
  段夫人却握着她的手,不容她躲闪,硬是把手镯套在了她的手腕上,“妹妹,你就安心的收下吧,与你而言,不过是化妆梳个头而已,可与姐姐而言,你却是救了姐姐呢!”
  要不是她帮忙,自己现在还被丈夫冷落着,还被那些姨娘、小妾、通房们嘲笑着呢,就连外头的野女人也敢踩她一脚。可是现在,自己漂亮起来了,丈夫又重新宠着她了,后院儿那些贱蹄子们都安分了不少,再也不敢在她面前冷嘲热讽了……
  这几天,可以说是她嫁过来这些年过得最舒心的一段日子了,这都多亏了她的帮助了,她就是赏她再多的东西,也是值得的!
  “再说,你帮姐姐设计的那些图案姐姐都相中了,姐姐打算拿到自家的绣纺,照着绣些衣裳、裙子、帕子、绣鞋和肚兜什么的,这些图样那么好看,绣出来也一定能赚上一笔,只给你个手镯,姐姐还觉得简薄了些呢。”
  沈若兰一怔,原来是要拿自己画的图案大规模生产销售啊,这么说来,就只给她一只镯子确实有些简薄了,那些图案能创造的商业价值绝不是一只玉镯能衡量下来的,就是加上她给自己做的那些衣裳也不够呢!
  段夫人看沈若兰怔忪了一下,脸上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笑道:“妹妹,这样的图案你还能画出来吗?要是能的话,咱们就做一笔交易吧。”
  沈若兰心中一动:“怎么交易?”
  段夫人说:“我看令尊租住的地方太简陋了,我在泗水街有一座两进的宅子,前面各四间,前面是商铺,后面是住宅,虽然不大,但是房子还是挺新的,家具什么的也都是现成的,你要是喜欢的话,就把那宅子转给你,你每月帮我设计十二副这样的图案,满一年为止,如何?”
  这样的图案沈若兰想要多少有多少,没想到随随便便画几张画,就能在县城换一栋房子,她傻疯了才不干呢。
  于是,果断道:“好,成交!”
  ------题外话------
  谢谢
  书城【南非】打赏100书币
  【娥】打赏200书币
  潇湘书院:
  【意大利情人】投了1张月票
  【qr2012w88665】投了2张月票
  一家人快要团聚了,正在团聚的路上,大家表急哈


第210章 野丫头下手还真狠啊
  从段家出来的时候,沈若兰身上多了一张房契、一张地契,外加一份合同书。
  段夫人派了一个管家媳妇带着她去了那座宅子。
  宅子就座落在泗水街,不过不是街道中心,而是稍微有点儿偏的街北头,前后两进的宅子,前面一排四间门面,可能是由于位置偏僻,并没有租赁出去,还空着,里面脏兮兮的,窗户也钉着,好像很久没人使用的样子。
  后面的四间正房,里面家具物事等一应俱全,虽然都是旧的,但是比起靠山屯儿家里的那几件破烂儿不知强几千倍呢!
  看完后,沈若兰把宅子锁好了,往出租屋去了。
  至于宅子的事儿,她暂时先不打算告诉她爹,反正他现在已经有房子住了,就叫他们先住在那儿,等下个月他过生辰的时候再告诉他,给他个惊喜!
  这里离出租屋不远,也就两里多的路程,沈若兰一边走着,一边随意的看着街景。
  已经是二月份了,天渐渐的暖和了,走在街上的行人已经不再行色匆匆、拱肩缩背了,他们大大方方的挺直了腰杆儿,不紧不慢的走在街上,看起来格外惬意。
  沈若兰也走得很慢,闲庭信步,边走边逛。
  泗水街倒是很热闹,只是来这儿的百姓都是县城中中下等阶级的,穿的都是短打扮,很少有不打补丁的。
  反观兴华街就高大上得多了,不光是街道两旁的商铺修建的气派,连行人的穿戴和气质都比泗水街的好的多,其中不少还穿着绫罗绸缎的衣衫,带着家仆小厮呢。
  当然,也有衣不蔽体的穷人,都是乞丐和流浪者,一个个面黄肌瘦,精神萎靡的。
  对于乞丐,沈若兰一直抱有两个极端的看法。
  对于那些好吃懒做,宁愿乞讨也不愿意干活儿的,她认为就活该他们挨饿,反正她看到那些膀大腰圆的大小伙子要饭,就是给她磕头管她叫奶奶她也一个大子儿都不舍,还有那些靠乞讨圈钱,甚至残害儿童,利用儿童去乞讨的,她认为是该死,上辈子她就没少收拾那些该死的乞丐头子!
  不过,对于那些真正没有劳动能力,只能乞讨来维持生命的,她还是很同情很关爱的,每次看到残疾人或者年纪大的乞丐,她都会慷慨解囊,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有时候,即便知道他们可能是被人利用,被人操控,她也忍不住要施舍。
  相比于现代,古代的乞丐就多得多的,几乎每条街上都有那么十个八个的,沈若兰一边走一边施舍,她也是看人下菜碟,遇到身强力壮的,朝她伸手时她就狠狠的瞪一眼,一毛不拔的走开,要是遇到孩子、老人、残疾人,她就舍出几文,虽不多,但至少够他们买两个馍馍吃了。
  “小姐姐,行行好吧!”
  一个可怜兮兮的小男孩儿哆哆嗦嗦的走到她跟前儿,伸出了脏兮兮的小爪子,孩子衣衫单薄,一张小脸儿被冻成了青紫色,沈若兰看着很心疼。
  在现代,一家都一个孩子,像这样的小孩儿,可定都是家里的宝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可是在这个生产力低下,有没有避孕措施的古代,弃婴和被抛弃的孩子随处可见,像这样小小年纪就得靠自己讨生活的也不在少数。
  沈若兰看了看那张青紫色的小脸儿,心中一软,从怀里(空间)里掏出一个包子递了过去,“吃吧,姐姐自己蒸的,猪肉白菜馅儿,可好吃了。”
  “谢谢姐姐!”
  小男孩接过包子,扯着干巴巴的小嘴儿笑了,露出一排洁白的小牙儿,随即转过身,举着包子边跑边喊:“奶奶,奶奶,有包子吃了,漂亮姐姐给的。”
  不远处,一个点心铺子前,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佝偻这身子坐在地上,一副疲累不堪,愁苦交加的模样。
  听到孙子的叫声,老太太抬起头,看着孩子跑近,脸上露出了慈爱的笑容:“东儿,谢过人家了没有。”
  “谢过了,奶奶你吃,姐姐说这是个肉包子,猪肉白菜馅儿的,可好吃了。”
  孩子懂事的把包子送到了老太太的嘴边,老太太干巴巴的嘴唇蠕动了两下,转过头:“奶奶不饿,东儿吃吧,东儿吃饱了,好快点儿长大,好能出去找活儿干啊......”
  “不行,奶奶吃,奶奶都一整天没吃东西了,再不吃,就饿坏了。”东儿举着包子,执意往老太太嘴里送。
  “奶奶不饿,真不饿,还是东儿吃吧......”
  祖孙俩正僵持着,点心铺子的掌柜气势汹汹的走出来了。
  “滚开滚开,两个晦气的东西,我说今天的买卖怎么这么不好呢,和着都是让你俩倒霉的死花子给方的!”
  老太太忙说:“您别生气,我们这就走。”
  嘴里说着,赶紧从地上往起站,可是不知是年纪大腿脚不灵活,还是把腿坐麻了,起了好几下也没起来,东儿一手拿着包子,一手卖力的扶着老太太,眼里充满了担忧。
  点心铺子的掌柜看老太太起了几下都没起来,不耐烦了,抬腿一脚就踹过去:“滚你的老东西,这么多地方你不坐,非跑老子门口坐来,把老子的地儿都给坐晦气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