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父是老实人,连连点头,表示大舅哥说的都对。
第二天早上,宁一诺带着弟弟妹妹给奶奶,爸爸妈妈,姑姑姑父拜年,哪怕是大姑和大姑父也没空着手,每个孩子两毛钱的压岁钱。
宁妈妈挑眉看了一眼宁大姑,知道这肯定是婆婆私下给的,不过这大过年的,她也不爱生气,索性就装作不知道得了。
宁大姑被自家的嫂子的那一眼臊的满脸通红,比起大姑父来,大姑才是真正的老实人,不知道变通,完全就是一条道儿走到黑的典型。
宁奶奶狠狠地瞪了一眼没出息的闺女,实在是恨铁不成钢,这个死丫头。
当然,她更恼火的是儿媳妇儿,还真以为自己现在翅膀硬了呀?
宁奶奶觉得等过年了她有必要告诉儿媳妇儿啥叫规矩了,这是想翻天了不成?
宁妈妈可不知道婆婆憋着要收拾自己呢,不过他大姑这事儿是挺不地道的,这大过年的糟心不糟心,就不能忍上两天,让人过个消停年吗?
被人嫌弃的滋味儿不好受,看人眼色的日子宁大姑过了十多年了,她又不是真傻,哪儿看不出来嫂子不待见自己呢?
但凡稍微有点儿办法,有个出路,她是绝对不会求到娘家头上的。
当初结婚离开宁家的时候,她自己就发过誓,一定要过上好日子,绝对不能让人给小瞧了。
可惜的是,命不尽如人意,她现在的日子最糟心,谁也比不上,到头来还是求到了娘家门上。
宁大姑自己心里也不是没有抱怨,当初为了这一大家子,把自己推到了火坑里,现在他们都好过了,可谁也没想着要拉拽自己一把,尽都是嫌弃自己丢人的,当她乐意的吗?
谁不愿意过上体面日子?难道是她愿意丢人的吗?
宁大姑越想越是委屈,忍不住地红了眼圈儿,低着脑袋转身进了卧室。
这好好儿的气氛一下子就僵住了,大姑父搓着双手,满脸的为难,嗫嚅着不知道想说点儿啥,最后叹了口气,七尺长的汉子身体一下子佝偻下来了,看着倒是让人生出了几分不忍来。
这罪魁祸首的宁妈妈就显得可恶了很多,不仅是宁奶奶和宁爸爸俩人对着她失了好脸色,就是宁一诺也有些诧异妈妈的举动。
他记忆中那个隐忍的宁妈妈真的随着双胞胎的降生一去不复返了,不过这并不是说宁大姑和大姑父就占了理,宁妈妈这样做虽然是挺失礼的,可真正说起来,她也没做错啥。
理直气壮地宁妈妈耸耸肩,双手一摊,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听着里屋孩子的吭吭唧唧,转身进屋去了。
宁妈妈走了,剩下的人也只能当做是啥事儿也没发生,宁奶奶进屋收拾自己不争气的闺女去了,宁爸爸陪着大姑父看着电视,几个小孩子么,也没人搭理他们就对了。
这种诡异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才算是好起来了。
“三十的饺子初一的面”,宁家早早地就准备了好几样馅儿的饺子,有猪肉白菜的,羊肉大葱的,牛肉胡罗卜的,还有纯素馅儿的,土豆馅儿和三鲜馅儿的,不同馅儿不同的外形,都冻在外面,吃的时候直接拿进来煮就成了。
今天肯定是要吃元宝饺的,里头还搁了硬币,花生和糖果的,按着他们这里的乡俗讲究,前三口能吃出来这些东西的,来年肯定是和和顺顺,财源广进的。
宁奶奶虽然有心作弊,让自己的儿子和大孙子沾了这个福气,问题是这饺子下锅之后还真是看着没啥区别了。
到了最后,这作弊的心思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宁奶奶还挺遗憾的,想着明年一定要弄个明显的标记。
不过也正是这样,在宁一诺第一口咬着糖,把牙快崩断了的时候,宁奶奶是真心欢喜,她的大孙子,果然是个有福气的!
醋碟子里炝了芝麻,搁了花生碎的,配上东湖醋,味儿香的不得了,宁秀和宁千金为了能吃到硬币,虽然肚子饱了,可还会一会儿夹上一个,一会儿夹上一个的,至于其他人么,忙着填肚子要紧,反而不在意硬币呀糖果的。
到了最后,除了宁一诺吃到的这个糖之外,竟是谁也没吃着钱币,虽然不过是图个吉利,可没吃出来,宁奶奶这心里就觉得有些郁闷了。
到了收拾碗筷的时候,宁一诺看着妈妈碗底的硬币,心里飘过的念头是,妈妈也没自己以为的那么蠢……
吃饱喝足了,大过年的,宁奶奶也不会让孩子们动手,最后还是由着宁妈妈和宁大姑去收拾了厨房,其他人看电视呀,聊天的,玩牌的都成。
这两天家里也没人会说教,宁千金几乎要钻到电视里头了,好在这个时候的电视就那么几个节目,演完了之后直接就是个时间走针,那个时候,宁千金才会恋恋不舍地关了电视。
宁一诺也会看电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他都看,当然还会陪着宁秀和宁千金俩看动画片。
聪敏的阿凡提人人爱,宁秀也不例外,盯着阿凡提眼睛就挪不开了。
三十的下午,宁小叔带着媳妇儿,闺女来了宁家来给老娘和大哥大嫂一家拜年,小叔一家对于看到宁大姑两口子表示了极大的惊讶,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宁小叔的脸色就不是很好看,他不傻,当然能看出来这里头有问题。
不过大过年的,也不兴置气,宁小叔压住了自己心中的怒气,先拜年再说。
第61章 对比
宁大姑在看到小弟那一刻, 除了丢人和羞惭之外,还真是找不到别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潦倒不堪被母亲, 大哥看到了倒是可以接受, 或者说她巴不得自己更狼狈点儿,赢得老娘和大哥的同情, 好帮衬自己一把呢。
可是对于弟弟妹妹么, 宁大姑这还是有那么点儿自尊的。
虽然贫贱, 可羞耻心她还是有的。
都说“长兄如父, 长姐如母”, 宁爸爸有没有做到“长兄如父”这不好说,可宁大姑绝对是“长姐如母”的典型。
乡下孩子都是大带小,尤其是像宁家这样失了当家人的家庭就更严重了。
宁奶奶忙活着一家子人的生计问题,这两个小的外加上家里的里里外外就全都是宁大姑的,牵着妹妹,背着弟弟,这样的日子足足有三五年,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 恨不得自己能干点儿, 多干点儿, 然后减轻老娘和大哥的负担。
也是因为觉得严重亏欠了这个闺女, 所以宁奶奶才会在闺女找上门的时候希望儿子能帮衬她一把。
好在现在儿子也给出了承诺,宁奶奶这心情就挺好,在看到小儿子时, 宁奶奶的心情就更好了。
儿女在她眼里当然有偏向,可即便如此,总不能就让闺女穷死吧?宁奶奶不觉得自己就是狠心人。
宁小叔一家子受到了宁大一家的热烈欢迎,磕头拜年,散压岁钱,宁小叔压抑着自己心里的不满,走完了这些程序。
虽然不高兴归不高兴,不过在看到大侄儿的成绩单时,他还是很满意的,这个侄儿,倒真是了不得了。
如果继续这么保持下去,宁家的第一个大学生的名头看来就要落在这个侄儿的身上了。
至于自家闺女,小聪明是有,她自己也勤奋,成绩也不错,不过比照着这张成绩单,闺女就差了些。
宁小叔有些遗憾,就算是父母对她很疼宠,可就是因为她不是男孩儿的缘故,宁小小没少听到别人的遗憾和感慨,所以她非常不服气,也很会看人眼色,看着爸爸现在这样,宁小小连忙表态,
“爸,下学期我也要考第一名!”
她一直都不觉得自己比男孩儿差什么,所以一定要好好儿学习,考个第一名,让他们也瞧瞧自己的厉害。
“成成成,爸爸的小小真厉害,咱们也考第一名!到时候爸爸给你买你想要的洋娃娃,好不好?”
宁小叔是想要个儿子,很想有个儿子,可还是那句话,闺女也是他的种,他也疼。
早原先宁小叔对着闺女也挺严厉的,想着自己就这么一个闺女,能不严厉点儿么?盼着她成人呢。
宁小小对着爸爸是既崇敬又有些害怕,不过现在么,自从决定要生二胎之后,宁小叔的心情就发生了变化,女儿家么,也不用那么辛苦,平平顺顺一辈子就好,所以他对着闺女也软和了不少,这父女之间就更亲近了。
宁爸爸也乐意看着闺女对他撒娇卖痴的,简直可爱的不得了了。
这一套程序走完了之后,宁小小就跟着堂弟堂妹地去玩了,留下了一群大人们喝茶聊天,大家能聊的,能说的过来过去也就是过年的吉祥话儿,问问你家的年过的咋样,听着挺热闹的,却也没啥正经内容。
宁小叔的一杯子热茶喝完之后,心绪算是平静下来了,这才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大姐和大姐夫今年咋这么早就过来拜年了?几个外甥儿呢?咋也没领回来?”
宁大姑这本来就憋在心里的委屈是一下子地就憋不住了,她对着大哥有敬有畏,这有些话就没办法在他跟前吐露干净,可是小弟不一样呀,她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姐弟俩的感情也深厚,所以这立刻地气氛就不一样了,宁大姑也顾不上啥年节下不能哭鼻子抹眼泪的忌讳了,简直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委屈都给哭出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