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末世列车[无限流] 强推完结+番外 (赵安雨)


  其实今天气氛并不好,几人也是苦中作乐:隔壁新人们像霜打茄子般蔫了。留在根据地的四人凭空失踪,现场完全没有受到攻击的蛛丝马迹。幸存者崩溃之余成了惊弓之鸟,昨晚赶去故宫的壮年汉子说:“梁队长,让我们跟着你帮把手吧,根据地也不安全。”
  这倒也是,确实缺少人手的梁瑀生和队友商量几句便把丑话说在前头:“先说好了,剩下三天一天比一天危险,真遇到精怪鬼魂我们自顾不暇,顶多互相有个照应。”
  壮年男子苦笑着看看其余四人,“那也成,总比单独待着强啊。”
  当下重新分队,剩余五名新人也分开跟随柏寒队伍帮忙;受伤的小雀斑却落了单,索性决定整晚待在医馆观望。
  几个小时之后,站在北京城百花深处胡同口的柏寒静静等待幽州城的第五次降临,身边还有胖子和新人眯缝眼。大黑狗从地底冒出来伸着懒腰,柏寒提醒两人:“小心点,注意安全!”才当先朝胡同里走去。
  这是条东西朝向的老旧胡同,深红碎砖砌成的墙面,远远望去狭长曲折看不到尽头。颇有年头的合抱绿树从路边或者两侧围墙里探出茂密枝叶,织成一顶顶青翠大伞,经年见不到阳光的南墙生满青苔。
  没走几步就有个缝着件男子旧衣的老婆婆,白发苍苍面容慈祥,柏寒忽然想起家中的外婆。“老婆婆,朝您打听个人。”
  老婆婆双手不停,只用浑浊的目光打量三人一眼:“闺女,我也跟你打听个人。”
  哎?柏寒茫然说:“我打听住在这条胡同里的赵蓉娘,她丈夫姓宋,宋振秋。您打听谁?”
  “赵蓉娘啊。”老婆婆用一种“原来是她”的口吻轻松地指指胡同前头,“再往前走十三户就是她家,门前树上有个喜鹊搭的窝。你们从外乡来,见过我儿子没有?”
  她儿子?三人面面相觑,柏寒摇摇头:“没见过。”又觉得不太合适,多问一句:“您儿子叫什么?”
  老婆婆脱口而出,“钱大壮。”又失望地望着她,仿佛柏寒隐瞒真情似的。柏寒只好谢过她匆匆离去。十一十二,第十三家门外果然有棵参天大树,树上垒着个轮胎大小的鸟窝。
  “就是这里吧?”柏寒上前敲敲黑漆大门,“是宋振秋家吗?”
  挂在门角的风铃响动,没多久院里便传来动静,大门很快开了。迎面是个眉目含愁的花信少妇,手里牵着个五、六岁的男童,困惑地说:“你们是?”
  尽管比不上老刘能忽悠,时常经历没头没脑任务的柏寒也善于编造故事了。“我们是外乡人,以前和宋振秋很聊得来,这回路过幽州想来拜访他--你是赵蓉娘吧?”
  赵蓉娘险些落下泪来,退后几步:“我就是他妻子,请进吧。”大概压抑太久,几杯热茶的功夫,她已经对三位“丈夫故友”深信不疑了。“那年朝廷大举征兵西征十日国,我家官人也跟着上战场。我给他擦净铠甲带好干粮,他亲手磨亮铁枪盾牌,临走时说,只要活着就一定回来,这一走就是九百年。”
  九百年前的约定挺感人:影视剧都是这种题材。柏寒抓住线索:“十日国在什么地方?其他的人回来了吗?朝廷有什么说法?你到哪里找过他?”
  赵蓉娘掩面痛哭:“从德胜门出去朝北走三个月才到十日国,我带着孩子没法走去。那次朝廷打了败仗,领兵将军当场自尽,跟他一起的同僚邻居也都没有回来,我们到官府询问却被赶了出来....”乖乖吃糖豆的孩童哄她:“娘,你又哭了,说好不哭的。”
  话音未落,大门传来砰砰响动,外面风铃也清脆作响,是谁?


第129章 苦海幽州八
  2017年月5日
  是胡同口那个老婆婆, 颤巍巍扶着大门:“紧赶慢赶半天....我家大壮和宋振秋一起走的, 既然你们找小宋, 有我家大壮的信儿没有?”
  得, 宋振秋还没影儿呢, 又冒出个钱大壮--平白给了人家希望, 自己却根本帮不了她。有点内疚的柏寒摇摇头, 把对赵蓉娘的说辞重复一遍,“我们也没消息, 想帮忙找找,您有什么线索吗?”
  一老一小两个妇人摇头哭泣, 只说起初还收到过书信,后来便没了音讯;打仗败了北, 幽州城开始还准备再次远征, 后来邻国出面调停,朝廷心生畏惧只好就此罢手,时间久了再没人提起。
  不对啊,兵士在战场死亡就此阴阳两隔很正常;可这里的人都不会死去, 为什么几百年都不回幽州?难道也和张洛生一样被困住了?柏寒百思不得其解, 仔细问了又问,两人只把当年情形仔细说了, 其他却一筹莫展:“这么多年连句口信也没有, 只好日日到德胜门等候....”
  德胜门。受够同名同姓张洛生的苦头,柏寒这次很是谨慎,问清宋振秋“下巴有个黑痣, 左耳少了一小块”,又朝赵蓉娘要了信物;老婆婆也紧着说儿子“脖子长着红胎记”,不容分说塞了件旧衫过来,柏寒只好收了。
  既然没有其他线索,三人便告辞了,赵蓉娘携着男童和老婆婆眼巴巴送到门口:“有了信儿千万说一声!我在家里等!”
  “第一,宋振秋没死,只是被困住了;第二,那个十日国要搞清楚,可我不觉得必须去那里:走三个月实在太远了。”走在百花深处胡同的柏寒匆匆总结,“还有,他们曾经写过信回来,后来才断了的。”
  胖子绞尽脑汁:“会不会他们犯了军规被关起来了?”眯缝眼朝回望去,“这两个一看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消息不灵通,我们去城里打听打听吧?”
  那是肯定,古代不像现代资讯共享,拖家带口的闺阁女子哪儿有什么消息?柏寒灵机一动:“对了,我头一个任务那个周秀才可是读书人,肯定多多少少知道点,走,找他去。”
  可惜周秀才不在家。柳巷周家门口连写着“奠”的白灯笼都没摘下来,大门却怎么也敲不开,柏寒毫不客气的破门而入。院落屋中空无一人,连床底下都空荡荡的,八成这位好不容易收回家传宝物的秀才出门避风头去了。
  无可奈何的柏寒只好和两位同伴约定:“分头打探消息,现在上午八点,中午十二点在城中医馆门口集合,刚好可以看看小雀斑。”
  既然没死掉,宋振秋为什么不回幽州?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呢--肯定有问题。柏寒不停挑着城中年纪大的居民打听,大概脸生的缘故,得到答复都是“不知道”“没听说过”。路过春熙楼时柏寒肚里咕咕作响,有个念头忽然随着肉包子香气飘入脑海:张洛生是个神经病,干脆找那个卖鞋垫的老婆婆试试?反正就在附近。
  说做就做,先去春熙楼买十屉肉包子,又去桂香斋拎了十斤芙蓉糕,柏寒这才去找老婆婆。后者面前依然摆满鞋垫、布老虎之类,笑眯眯做着针线活儿,不时和身畔一位黑衣老者聊几句--头发用木簪挽成发髻,手上戴着扳指,脖颈一圈黑线:那是张洛生!
  柏寒瞪大眼睛,不由自主停住脚步,立刻被两人发觉了。焕然一新的张洛生朝大黑狗翻着白眼,老婆婆倒友好地朝她招手:“你可帮了他的大忙。”
  坐到婆婆对面的柏寒满脸笑容,把吃食双手奉上:“记得您爱吃这个,趁热尝尝。”
  老婆婆乐得见牙不见眼,老实不客气把笼屉拉到面前,又招呼张洛生:“赶紧的,这可是闺女心意。”张洛生依然桀骜不驯地仰头望天,只捏起肉包子塞进嘴里。
  风卷残云般再次一扫而空的老婆婆抹抹嘴巴,“说吧,有什么事找我们?”
  有门儿!柏寒立刻把宋振秋的事情说了:“您说听说过这事么?”
  “哈哈哈哈。”老婆婆笑得前仰后合,“你这闺女也怪,什么闲事都管。宋振秋不在幽州城,以后也回不来了,你劝他老婆赶紧改嫁。”
  柏寒奇怪地问:“他既然好好的,为什么不回来?”
  “回不来了。”老婆婆意味深长地望着柏寒,声音压得很低:“上阵杀敌的将士只要出了德胜门,就必须打原路回来;可既然是德胜门,打了败仗的怎么进的来?”
  德胜门,得胜门?打了败仗的将士就进不了幽州?这个理由荒谬得可笑,可在这个诡异莫名的世界似乎也有道理。柏寒连忙追问:“那他现在去哪里了?”
  “我怎么知道?”老婆婆显然觉得很滑稽,呵呵笑起来:“世上又不是只有一座幽州城,十日国厌火国羽民国三苗国哪里去不得?换个地方照样成家过日子,你说的这个宋振秋八成早就走得远远的喽。”
  不对,既然如此,赵蓉娘和钱大壮母亲怎么天天等得望眼欲穿?柏寒刚要再问,老婆婆显然看透她的迷惑:“闺女,我跟你说的这些等闲人都不晓得:你自己想,天下哪有常胜不败的将军?若是知道了这一条,哪里还有将士肯披甲出征?”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柏寒依然满腹疑问,张洛生冷不丁来了一句:“我家长辈以前官至宰相,自然知道的比你多的多。”
  原来如此。等等,局面更复杂了:在幽州城寻人还有希望,扩大到这个世界其他乱七八糟的城市就完蛋了--愁眉不展的赵蓉娘和吃着糖豆的孩童身影出现在柏寒脑海,宋振秋应该也很想念她们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