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从那些向光禄寺供货的商户入手,想法子让那些商户做人证,或者提供证据?”宁仪韵问道。
乔安龄摇头道:“也是十分困难的,这些商户和光禄寺合作多年,早已宁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些商户往往拖家带口,甚至是家族庞大,子女甚多。
他们全家的富贵都是靠着同光禄寺的合作,一大家子人都要依附于光禄寺。
为了自己的富贵,为了家族的富贵,也为了全家人的身家性命,这些商户绝不会为我们提供证据,反过来对付光禄寺,出卖宁贺。
宁贺才是他们全家的衣食父母。”
宁仪韵抿了下唇,“这么看起来,确实有些麻烦。”
“恩,查贪墨这事儿,不能急在一时,”乔安龄说道,“不用心急,慢慢等等,总有一个突破口的。”
“嗳,”宁仪韵默默点点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许是因为查贪墨一事,受到了挫折,宁仪韵和乔安龄两人都不再说话。
两人手牵着牵,在雪地里走路,脚踩在雪地里,发出极为轻微的声响。
两人身后,两串长长的脚印,一串大脚印,一串小脚印。
突然宁仪韵脚步一顿,她停下了。
“怎么了?”乔安龄回头,疑惑的问道,“怎么突然不走了?”
宁仪韵不说话,抿着唇,唇角却是弯弯向上着的。
乔安龄见宁仪韵唇边漾着笑意,桃花眼亮得恍若星辰,星光点点,透着一股子狡黠和灵慧。
受她感染,他不禁也勾了下唇,轻声问道:“笑什么?”
“嘿嘿,”宁仪韵嘿嘿一笑,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得意之色,“对付宁贺,我倒是有个好法子。”
“哦?你想到什么法子了?”乔安龄瑞凤眼一亮,急忙问道。
“安龄,你知不知道,有一种查案的方式,叫做——钓鱼查案,”宁仪韵说道。
第102 温香软玉挤在一起(二更)
“钓鱼?”乔安龄远山眉一抬,“这垂钓我倒是知道的,不过钓鱼查案,却是没有听说过。
什么叫钓鱼查案?”
宁仪韵眯了眯,笑盈盈的说道:“安龄,我且问你,关于整治宁贺的事情,你是想将他所犯的罪行一一查实,还是只想让他丢官坐牢。”
“这有何区别?”乔安龄问道。
“呵呵呵,自然有区别,”宁仪韵道,“若是想要将他的罪行一一查实,就像你方才说的那样,困难重重,要慢慢寻找突破口才行。
若是只想报个仇,只想让他丢官坐牢,那就容易很多了。”
“就是你说的钓鱼查案?”乔安龄问道。
“你还没有回答我,”宁仪韵说道。
乔安龄远山眉一抬:“是想将他的罪行一一查证,还是只想让他丢官下狱?”
“恩,选哪个?”宁仪韵眨巴下眼。
乔安龄浅笑道:“就算将他的罪名一一查证,目的也是为了让他丢官坐牢,若是有什么法子可以不用费功夫,就能让他丢官坐牢,何乐而不为?”
“嘿嘿,”宁仪韵坏笑一声,随即轻咳一声,“英雄所见略同。”
“那么,你所说的钓鱼查案究竟是什么意思?”乔安龄问道。
“钓鱼,就是放一个鱼饵,让鱼儿来吃,等鱼儿上了勾,收线捉鱼,”宁仪韵说道。
乔安龄想了想说道:“你是说想法子诱骗宁贺?”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宁仪韵点头说道。
“具体什么章程?”乔安龄问道。
宁仪韵道:“安龄,你我都知道这宁贺是个贪财的,我们便设一个局。
我们找个可靠的商人,或者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假扮成商人,让他去跟宁贺接洽。
随后呢,让这个假扮的商人贿赂宁贺,只要诱惑够大,不怕宁贺不上勾。
这个假扮的商人将宁贺受贿贪墨的罪证留好,交给你,现成的罪证就有了。
宁贺以前的贪墨受贿的罪证,查不出来,那我们就做一个贪墨受贿案出来。
只要有这个罪证,那么证据确凿,就可以让他丢官坐牢去了。
用这个钓鱼查案的法子,要比查实他之前犯的罪,容易得多。”
乔安龄思索了片刻,唇角便也慢慢勾了起来:“此计可行。”
宁仪韵接着说道:“这件事情的关键,是要找一个靠得住的人,假扮成商人,此人不仅要可靠,而且要能干,能一边儿诱惑宁贺,一边儿留下相应的罪证。
定安侯身边能人无数,要找这么一个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仪韵在这里祝侯爷马到成功。”
宁仪韵一本正经的模样,让乔安龄忍俊不禁,“好。”
“我这主意怎么样?”宁仪韵豪不掩饰内心的得意。
乔安龄笑道:“有些阴损,不过十分好用。”
宁仪韵瞪了一眼乔安龄:“还走吗?”
“接着走,”乔安龄说道,“钓鱼查案,不急在一时,与你同游却是机会难得。”
他拉了拉宁仪韵的手:“仪韵。”
“恩?”
宁仪韵扭头看他,却又被他偷了香。
抬头时瑞凤眼里的柔情便是一汪春水,仿佛要将人溺毙其中。
“无事。”他答道。
两人在随云山逛了许久,到中午时分,才下了山,坐了马车回到了隆升街。
他们在隆升街找了个酒楼吃了饭。
午后,两人回到珍珑棋馆,黏糊了一个下午,聊天下棋。
宁仪韵发现乔安龄不知何时染上了毛病,喜欢亲她时不时的,会在她脸上的任何地方落下唇。
宁仪韵有些好气,不过也随他去,有时候受不了他,也会瞪上他两眼。
——
转眼已是十一月底,腊月将至。
天气越来越冷。
苏芝如又为宁仪韵做了几身大袄。
屋子里的被子被褥也重新做过,换上最厚的被子,等待腊月的到来。
为了过冬,棋馆也进行了一番布置。
不管是隆升街上的棋馆,还是中常街附近的中常分馆,宁仪韵都在大门上挂上了门帘,这门帘不是珠帘,也不是竹帘,而是用锦缎料子缝制的锦帘。
这锦帘又有其特别之处,不是一层,而是双层的,在两层锦帘之间塞进了不少棉絮。
将这样的锦帘在门上一挂,就像在门上挂了一条被子,可以极好的将外头寒冷的空气同屋子里暖和的空气隔绝开去,保持屋子里的温暖。
宁仪韵不仅在两家棋馆的大门口,连每间雅间儿的门口,也都按上了这样的双层锦帘。
因为这样的双层夹袄锦帘,即好看,又有极好的防风保暖作用,这个法子很快就被传扬出去。
京城的商家们纷纷效仿,许多店铺都在自己铺子门口,按上了这样的门帘,来给自己的店铺保暖。
商户们多会用一些好看的,鲜艳的料子做为锦帘的面料、有的店家还会在锦帘上绣上好看的花样。
各色锦帘便成了今年冬日,街市上鲜艳而独特的景象。
除了门口的锦帘一外,宁仪韵还从铜匠铺子那里,定制了一批炭盆。
在大楚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买到现成的碳盆,都是要去定做的。
宁仪韵在中常街上寻了一间规模最大的铜匠铺子,虽然宁仪韵定的炭盆量很大,但是因为炭盆是常见之物,打造起来十分便捷,而这家铜匠铺子中,也有不少工匠,所以宁仪韵定制的炭盆在腊月之前,全都按时交了货。
除了炭盆以外,宁仪韵还采购了不少无霜碳,用来放到炭盆里燃烧。宁仪韵将这些这些炭盆放在两家棋馆的各个角落。
棋馆的大堂占地大,宁仪韵便在大堂里摆了十几个炭盆:雅间小,她便根据雅间的大小不同,放置一到四个不等的炭盆。
有了炭盆和门口挂的双层锦帘,棋馆中,不管是大堂还是雅间都比屋外暖和了不少,虽称不上温暖如春,但人待在棋馆之中,也舒适许多。
毕竟围棋是一项安静的活动,下围棋的时候,人需得久坐。若是棋馆里冰冰冷冷的,那么久坐着下围棋,人是吃不消的。
如今,棋馆中暖和了不少,来下棋的客人,就不用在棋馆里挨冻。
虽说因为双层锦帘和炭盆的缘故,两家棋馆都增加了一些的成本,但是棋馆并没有因为天气寒冷而减少客人,生意一如既往的红火,因为来的客人多,收的银子也多,增加的这么点成本,也就算不上什么。
当然,宁仪韵在自己的屋子里也摆了炭盆,她屋子里炭盆是同棋馆的炭盆一起在铜匠铺子定制的。
宁仪韵喜欢精致可爱的东西,在定制炭盆的时候,特地嘱咐匠人制几只小巧精致的炭盆。
同棋馆里的炭盆以简单实用为主不同,宁仪韵屋子里的那几只炭盆是铜鎏金的,而且不仅小巧,上头还有纹样,曲水纹从炭盆边缘开始,一圈一圈,延伸到盆底。
炭盆做的考究,深得宁仪韵的欢喜。
这几日,宁仪韵除了弄出了双层锦帘,以及将棋馆上上下下都布置了炭盆以外,她还在做了一件事儿,也是同棋馆布置有关。
宁仪韵自从在中常分馆设置了书房以后,便时常坐马车去中常分馆,在中常分馆的书房里看看账册、处理处理棋馆事务。
相似小说推荐
-
七零养家记 (北佚) 2018-07-09完结苏玉秀人生中第一次违逆她爸的意思,义无反顾的和那个瞧不上自己的知青结了婚,哪怕明知他只是为...
-
屠户家的美娇娘 完结+番外 (空煜锦) 2018.6.30完结年方二八的小娘子贺婉瑜长的肤白貌美,一双潋滟的杏眼更是勾的人心神荡漾。媒婆来说媒:城东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