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零养家记 (北佚)


  “爸,你多会儿进来的?我们都没听见声音…”
  无论是罗妈妈还是许妈妈,都只会送一次吃的进来,还往往在他们刚坐下写作业的时候,而许父和罗家和因为工作的原因都回家较晚,平时也一般不进儿子的屋子,许罗二人自然平时也就不锁门。
  毕竟家里就这么两个人,锁了门,万一家长突然要进来,岂不是要起疑。
  当然,平时他们还是很警醒的,看《蜀山》的时候外头都是包着别的书的皮的,画稿因为打着“切磋画技、学习温作家”的名头才敢拿出来,但平时也是故作镇定没叫两个妈妈起疑,只今天突然被许父逮了个正着,一时慌乱才做了这么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
  许父看着两个少年惴惴,心下暗笑。
  他早就进来了。
  今天下班早,一回家正好撞上许妈妈要给两个孩子送吃的喝的,想着自家儿子好不容易有个朋友,自己又难得下班早,许父也就来慰问一下。
  谁知敲了半天门,屋里两个孩子也没应声,许父以为两个孩子学习入了迷,便不请而入,谁知一进门,就见两个孩子正拿着张纸沉思。
  许父上前一看,只见一男一女正对视,想必是一对爱侣。
  许父倒没有因此就立即出声斥责两个孩子,毕竟许父也是从年少时期走来的,当然明白情有可原。而且看笔触像是自家儿子的作品,人物面容显见是模仿了红星杂志近来的封面,总体而言,有所长进。
  许父暗自点头。
  但令许父挑眉的是,画中无论男女,都穿着古时的衣裳。而更令许父吃惊的是,画中男人竟然梳着道士发髻。
  这……
  许父倒不生气这副画,只是觉着惊奇。
  不生气是因为许父见得多见得广,而且作家和编辑本该有着丰富的创作思想和新奇点子,却因着十年浩劫而不得不全压在心底,十年之后,曾经的灵气已经散了大半,现下一时半会儿叫他们写个新奇文章也是写不出来的。
  更何况,许父消息灵通,已经隐隐得知上头今年要有所动作,最近忙着也是因为这事儿,如今办好了,这两天才闲了下来。
  惊奇则是因为这画看着只是一副小儿女的图,实则却隐隐表达了对于世俗的反抗和挑战。
  梳了发髻的道士不能娶妻生子,却偏偏要让他跟一个女子一见钟情,不是反抗世俗又是什么?
  更要紧的是,这样一个题材在现在,可算得上是头一个了。
  许父相信这画是许昀画的,却不相信这内容是眼前这两个半大不大、未经世事的少年能想的出来的。
  在十年浩劫,文化断层之后,什么时候居然出现了这样一个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作家――
  许父眯了眯眼,随即对两个少年缓缓、缓缓的,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
  日转星移,很快就到了八月下旬。
  这天,温向平一家背着一个大包裹,跟苏承祖老俩告了别,便跟江家五口一起坐上了前往沽市的火车。
  两家人的位子自然是连在一起的。
  火车上的人不算多,却也不算空荡,火车里弥漫着一股各种吃食汗味夹杂着火车特有的味道,并不算好闻。
  但好在一行九个人都没有不适应。
  大包裹里头,温家一家四口,各自有各自随身带的东西。
  甜宝的是之前过生日时温向平给她买的连环画和花头绳,还有一个巴掌大的木头打磨的小姑娘,甜宝平时宝贝的紧,一口一个“妹妹”的叫,还叫妈妈和姥姥帮忙做了小衣裳,连晚上睡觉也要放在枕头边才行。
  温朝阳和温向平不约而同装了几本书,好在火车上打发时间,毕竟要坐两天多。
  苏玉秀就带了个毛线团和几根针,打算在火车上把甜宝冬天的毛衣打出来。
  江家,李芝龄和江河清不时谈着话,或看着窗外飞速后移的景色。
  但漫漫长途,书总有不想看的时候,话也总有不想聊的时候,疲倦更是来的长久。
  于是,温向平便给几个被长途旅行折腾的不行的孩子讲各种各样的新奇故事,也算是让几个孩子重新又有了精神,剩下的一天车程便很快就在故事中过去了。


第56章
  温向平一行人到的时候, 正是上午十点左右。
  一出站,就看见罗家和举着个牌子站在出站口, 牌子上既没有写“温向平”也没有写“温知秋”, 而是写了“罗家和”, 毕竟凭着《纽扣》和《大惠山》,如今在沽市,温知秋这个名字可算是广为人知了。
  罗家和旁边还站着个年级相仿的男人,看起来是和罗家和一起的。
  想必就是那个刘组长了。
  温向平想。
  在得知温向平要来沽市以后,罗家和和杨主编都分别给他来了信询问他到沽市的日期,温向平想着在沽市人生地不熟, 还是有个熟人带路的好。
  但是也不能一个拒绝一个答应,毕竟红星杂志是他的东家, 杨主编是东家的一把手, 温向平也不能下人家面子, 于是就都回了信,当然, 在给罗家和的回信中,提到了杨主编来信的事。
  因此, 罗家和便不意外的和刘组长一同站在这儿等着接人。
  罗家和眼尖, 一眼看见温向平拖家带口的从人群中挤过来,连忙接上前去。
  见了温向平一行人, 罗家和还没开口, 旁边的中年男人已经抢过了话头,
  “哎呀,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温作家吧,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我是红星杂志的编辑刘和,久仰久仰哪――”
  说着伸出手就要跟温向平握手。
  倒不是刘主任认识温向平,只不过这一行九人中,江河清一看就是个莽夫,两个女人和几个小娃更不可能,剩下的就只有疲倦不掩书卷气的温向平了。
  温向平一手背着包裹一手牵着甜宝,实在腾不出手来,于是笑了笑略表歉意。
  刘主任讪讪的收回了手。
  罗家和心里暗暗摇了摇头,只伸出了手要帮着提行李,
  “坐了两天车,可累了吧。”
  确实很累,整整两天都被禁锢在小小的座椅上,不说五个孩子,就是江河清这样的壮汉也受不了,温向平就更是腰酸背痛了。
  温向平推辞道,
  “不用了,我们随身就带了这一件儿,不重――”
  罗家和还是接到了手中,
  “还是给我吧,远途无轻重,何况还有几个孩子随行,腾下手来也好照顾孩子。”
  刘组长也跟着附和,就要去接罗家和手里的行李,罗家和瞥了他一眼,也没阻拦,顺着他去了。
  “咦,这两位是――”
  罗家和之前去探望受伤的温向平时,就知道他有一儿一女,只不过未能得见。如今只见一个玉雪可爱的女娃被温向平抱在怀里,一个差不多大的男娃则被随行的大汉抱在臂弯里,还有三个男孩分别牵着两个母亲的手,一时之间不禁有些疑惑。
  温向平笑道,
  “这是我的好友,也是多年乡亲,他妻子也考上了沽市大学,我们两家就一块过来了。”
  “原来如此,”
  罗家和点点头,对江河清夫妻二人友善一笑算是打招呼,
  “一路辛苦了吧。”
  江河清和李芝龄都是大人,纵使身上不舒服也能笑着回应,几个小孩子就不行了,尤其是才四岁的甜宝和五岁的江笃之。
  甜宝坐了这么久的火车,累的小脑袋倚在温向平的脖颈上,只想能尽快有炕让她饱饱睡一觉,一边不由得小鼻子皱了皱,抬手打了个秀气的哈欠,江笃之却趴在父亲怀里已经睡了过去。
  见大的小的都是一脸疲色,罗家和也就不再废话,又帮江河清去提行李。
  江河清也只提了一个大包裹在身边,见罗家和来接,连忙摆了摆手。
  “别跟我客气,我给你分担点,咱们就走的快点,就能早点歇息了。”
  江河清爽朗一笑,
  “谢谢您了,不过我能提的动。”
  罗家和见江河清一身腱子肉,也就不再客气,转身走在前头带路,
  “沽市大学离这儿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咱们先放了东西歇歇脚,睡一觉,再吃点东西,剩下的事情下午再说。”
  刘组长在一边不甘落后的道,
  “是啊是啊,温作家,到时候可要好好尝尝我们沽市的本地菜。”
  温向平抱着甜宝点了点头,笑道,
  “那我们今天也算有口福了。”
  虽然离开学还有一段时日,火车站附近的人却颇不少,温向平便让苏玉秀和李芝龄两个牵着孩子紧跟着罗家和走,自己和江河清走在最后,防止一行人被人流冲散。
  到底是沽市。
  温向平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潮,不由得感叹一句,毕竟晋省的火车站可没有这么多人。
  罗家和走在最前头带路,一路上时不时回头看一看,防止人走丢了,刘组长却只跟在温向平身边,寸步不离,不时跟温向平说两句话,看出来温向平一脸疲色,说了一会儿也就识趣的不再开口了。
  罗家和二人定的旅馆是“兴和旅馆”,离火车站不远,想必是体谅到了温向平拖家带口、长途劳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