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珩也停了下来,一只手把玩着空了的酒杯,却不给自己倒酒。
“抱歉。”这种事,他本不必说抱歉,可到底自小长大,所以他说了一句。
“这种事,没什么好抱歉的,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是我自己束缚住了自己,才失去了机会。”
看向季珩,庄不知苦笑着,“以前我还同你说,要等自己取得了功名,在朝中有了地位,才会跟长公主表白,现在想想,才知道自己有多蠢。”
“不管是什么事情,总是不会等人的,可我却还痴心妄想,所以才有了今天,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恭喜你,希望你们幸福。”
给自己又倒了一杯酒,这一次,他不是自己喝,而是举到了季珩面前。
季珩同样斟上一杯酒,跟庄不知碰杯,“不知,谢谢你。”
“到底,你我多年情谊,若因为这事儿有什么,反而是可惜,况且,殿下必定不希望,你我之间因她有什么间隙。”
将杯中酒喝光,庄不知放下酒杯,“不能再喝了,再喝我就醉了,等到你们大婚之日,再醉一场吧。”
“我打算……等之后请求陛下,允许我前往湘北。”庄不知说着自己的打算,却见季珩皱起眉来。
“我知道,湘北那边情况恶劣,并且常有匪患,正因如此,我才要去,眼看着太子殿下就要登基,希望等到殿下登基之时,我能将湘北治理的好一些。”
元承的四位伴读,各有各的特色,也都很有能力,只不过,眼下在京城之中,其实施展不出什么来。
早在之前,庄不知就有过这样的念头,他想去湘北,将湘北治理好。
只不过,因为元蓁,他一直没有开口请求。
如今,元蓁跟季珩有个好结果,自己留下来神伤,倒不如去外闯荡闯荡,实现自己早就有的理想。
“你打算……何时跟陛下说?”见庄不知心意已决,季珩开口问道。
“大概,就这几天吧,等到圣旨下了,我就离开。”虽然知道,已成定局,可他还是想要看到圣旨发出,心中之事,才算是彻底了了。
“再喝一杯吧,虽然明儿个要上朝,但再多一杯,应当无妨。”听庄不知说完,季珩给彼此倒了杯酒,举到他面前。
庄不知点头,端起酒杯,跟他一同一饮而下。
“行了,回家吧。”说完,放下酒杯,起身向外走去,季珩连忙跟上,看着庄不知向着饭庄外走去,给柜台扔了一小锭银子,这才追了出去。
他出去的时候,庄不知已经翻身上马,他冲着季珩摆了摆手,脸上露出笑意来,“季兄,多谢款待,我先走了。”
季珩还想再说些什么,他已经调转马头,向着家里的方向而去。
瞧着他的背影,季珩放下手,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上马,往庄不知相反的方向而去。
“你刚才说,想求朕为你赐婚?求娶朕的长公主?”
御书房内,看着跪在地上的季珩,周璟挑了挑眉。
这个结果,是早就知道的,但瞧着季珩,周璟还是觉得有些不爽。
自己的掌上明珠,也不知什么时候,就被这群臭小子惦记上了。
若非瑾之一再叮嘱,不让他太过,他真的很想揪住季珩,先收拾他一顿。
“下午,陪朕活动活动。”按捺了几次,还是没按捺住,周璟吩咐一声,季珩连忙回应。
他就知道,皇上这关不好过,反正之前跟元承已经切磋过,如今换成跟皇上切磋,也没什么差别。
最多……就是自己跟元承平手,到了陛下这儿,可能会被揍一顿。
可谁让,这是自己未来的岳父老泰山呢……揍就揍吧,能同意赐婚就成。
见季珩很痛快的应下,周璟点头,冲着他挥了挥手,让他午后再来找自己。
“你胆子倒是大,竟然要跟我父皇切磋。”等去了上书房,就听到元承开口,一脸的幸灾乐祸。
“殿下,若陛下真的伤了我,到时候心疼的可是殿下。”虽然这一句话中,带着两个殿下,可两个殿下所指的人,却是不同的。
元承瞪了他一眼,“别想着我帮你求情,心疼就心疼吧,不收拾收拾,怎能让人顺了心里这口气?”
皇家的公主,岂是那么容易娶的?就算知道元蓁可能心疼,他也不会去父皇那里,给季珩求情!
瞪完了季珩,元承转过头去,不再看他。
元蓁那边,也得到了消息。
“殿下,您不打算跟皇上求情?”欧阳珊坐在她身边,见她手中拿着书,却没有看进去,便笑着问道。
“我父皇的性子,若我亲自去求情,只怕季珩会更惨,还不如我装作不知道,至于我皇兄,他才不可能帮着季珩求情,元稚……他不去捣乱就不错了。”
“再怎么说,父皇也是长辈,我相信会有分寸的。”
第813章 番外64
虽然嘴上说着,自家父皇身为长辈,是有分寸的,可到了晌午,元蓁还是忍不住,去看了周璟跟季珩的切磋。
说是切磋,倒不如说是吊打,季珩的功夫,在同龄人中,算是很不错的,可到了周璟这儿,却是远远不及。
到底是顾及着元蓁在,周璟还是留了几分情面的,所以季珩的状况,不算太惨。
瞧着倒在地上的季珩,再想想自己的身手,庄不知忽然觉得,心里舒服了几分。
切磋了一番,出了气,第二天,赐婚的旨意便发了下来,等到元承大婚之后,才会为元蓁举行婚礼。
赐婚旨意发下不久,庄不知同皇上请求,自愿前往湘北,将湘北平定。
周璟问过元承的意见之后,下旨批准。
九月,登基大典如期举行,元承成为了大周的先皇,周璟跟顾瑾之,一个成为了太上皇,一个成为了太后。
晋国之中,一切都还在筹备着,晋皇跟皇后打算留着阿姀在晋国过一个年,之后才会让她离开。
阿姀自然是没意见的,等嫁到大周之后,她再想回来陪着父母过年,将成为一种奢望。
毕竟,去了大周,她便是大周的皇后。
元承这边,因为刚刚登基,许多的事情忙碌着,但他没忘记跟阿姀通信。
已经知晓,等过了年,上元节之后,晋皇跟皇后,为提前为她举行及笄礼,随后,晋国送亲的队伍,将从京都出发。
从京都到边关,少说也得走上三四个月的时间,再到大周的边关,又是数月。
从大周的边关,回到大周京城,天都冷了,离过年也不远了,略微准备一下,就可以大婚。
大婚的日子,已经确定好了,就定在大年初一的那一天。
那一天,是新一年的开始,也可以是帝后成婚的大喜日子。
元蓁的婚事,定在同年六月,等兄妹俩的婚事都办完,周璟就会带着顾瑾之一起,走遍大周的山山水水。
至于说元稚,他会先留在京城,暂时进入朝中。
等到十五岁之后,婚事定下来,才会前往他的封地。
元稚的封地,靠近边关,倒不是周璟跟顾瑾之不心疼他,也不是元承对自己的弟弟有所亏待。
实在是元稚自己想去边关,要不是拦着,只怕他要取代魏闫或者周钰,成为边关的主将。
虽然文试上,魏闫跟周钰差了点,但两人武试是优秀的,驻守边关,成为主将,两人资格足够。
有魏闫跟周钰在,顾安之终于轻松下来,带着妻子跟儿女们,四处的游玩。
若有需要,一道调令,他还是会回到京城的。
新的一年到来,因为大周新皇登基,今年的新年十分热闹,各国都派了使者,包括晋国在内。
等之后,大周跟晋国之间,关系将更加紧密,所以晋国给大周送来的礼,都是重中之重。
新年过后,正月十五,晋国京都皇宫内,晋皇跟皇后为长公主晋姀提前举行了及笄礼,之后,亲自送她出了京都,看着队伍远去。
大周这边的京城,元承是掐着时间的,等阿姀差不多到了晋国的边关,他这边才会出发。
到时候,周璟这位太上皇,就得帮着他镇守京城,朝务什么的,自有元承的左膀右臂们处理。
除非是极大的事情,不然的话,是不会送到周璟面前的。
自从当了太上皇,周璟越发自在,他跟顾瑾之没有住在京城之中,而是一直住在京城外的庄子里。
或许在旁人看来,这样的生活实在是无趣了些,可对于周璟跟顾瑾之来说,却是他们一直很向往的。
“算算时间,元承也快回来了吧?”秋去冬来,周璟跟顾瑾之回宫住了几天,两个月前,曾收到消息,说是元承接到了晋国公主。
京城跟边关有一定距离,他们收到书信的时候,想必迎亲的队伍,已经往京城来了。
就算速度不是很快,再有些日子,估计也差不多了。
“应该是。”周璟应了声,“等他们回来,就离咱们出京的日子不远了,走遍大周之后,我再带着你去大周之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