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好了,从屋子里走出来,卫熠瞧见有马匹,停在了隔离的栅栏外。
他抬脚,向着栅栏的出口走去,估摸着是边关城内来了人,正好他能问问情况。
“卫太医。”果然,出口处有个小将,他来这边,是想要些东西带回去。
虽然这里是隔离病人的地方,但许多东西,恰恰是边关城内,也需要的。
“恩,需要我帮忙吗?”大多数时间,都有人来忙活这些,不需要卫熠亲自动手。
“不用了,有人去拿了。”小将笑着开口,大家都知道,是京城里来的卫太医,及时发现疫病没有被治好,也是他,不怕危险,守在这里治疗病人。
“边关内……如今情况怎样?确实是宣国吗?”因为顾安之的提醒,卫熠搜索医书,找出了疫病恶化的关键。
之后,才根据这个关键,不断的试验方子,终于是找出来了。
若之后,病人仍在持续好转,就说明方子确实管用,就可以给所有的病人使用了。
“确实是宣国,他们派兵来了,就驻扎在边关城外,但一时之间,应当无妨。”
小将虽然不是顾安之身边的副将,可对于边关城内的情况,还是知晓的。
在卫熠这儿,他也没打算隐瞒,“如今,就盼着朝廷支援的兵马,快些到来,咱们底气也更足些。”
边关内,是有将士驻守的,但宣国来势汹汹,只有这些将士,打起来的话,会很艰难。
若是能有兵马支援,就没什么担心的了。
“无论如何,提醒顾将军小心,他是边关城的主心骨,既然对方能想到引发疫病,用的还是如此恶毒的法子,就说明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之前,就是宣国的奸细,想要除掉他,那个奸细,已经被抓住杀掉了。
“是,末将会提醒将军的。”小将点了点头,等其他医者将他需要的给了他,他打了声招呼,骑马离开。
“病人如何了?”说话的功夫,过去了好一会儿,之前的病人,脉象上应该更有不同。
“卫太医,您来瞧瞧,应该就是这个方子了。”之前的时候,有的方子也有效果,但只那么一会儿。
过了时间,病人立刻再度恶化,就得进行救治,不然病人就可能没命。
可眼下来看,昨晚服药的病人,直到现在,情况都很稳定,甚至越来越好,这就说明,这次的方子,是对的。
“继续观察,若两个时辰之后,还是十分平稳,就将方子推下去。”
在这里,还有很多的病人,等待着救命,卫熠心中期盼着,就是这个方子。
若是再找不出来……只怕,又要死掉不少的人,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如果病情始终无法控制,迟早,还会回到边关城内,万一感染了将士们,后果不堪设想。
“是。”医者应了声,继续去忙活,卫熠虽然还困着,却没心思睡觉,回到房间里,继续研究方子。
“想来,消息也快送到京城了。”发现疫病恶化的同时,顾安之就写了折子,派人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这是最高规制的奏折,但凡此种,都会以最快的方式,送回到京城之中。
哪怕那会儿,正是深夜,皇上已经休息,都必须起来,查看此等奏折。
进入三月,顾瑾之开始觉得,胜利在望。
原本,云娘想让她坐足两个月,可经过顾瑾之的争取,变成了一个半月。
如今,一个多月都过去了,剩下不到半个月,想想其实很快。
进入三月,顾方氏就出宫去了,说是出宫,却也没有完全出去,毕竟,云娘还在宫里。
家里的事情,需要人打理,总让管家处理,还是不行的。
尤其三月之后,不少相熟的人家,有过生辰的,有需要走动的,都得顾方氏亲自处理。
白天的时候,她都在宫外,等到了傍晚,她会决定去宫里,还是在家里住,大多数时间,是在宫外住两晚,去宫里住一晚。
如此,不耽误事儿,也能慰劳顾青山的思妻之心。
周璟才刚回凤阳宫,跟顾瑾之正说着话,元宝匆匆走进来,冲着他行礼,“皇上,边关八百里加急。”
一听这话,周璟立马起身,还没等说话,就听到顾瑾之的声音传来,“我都快出月子了,皇上不必担心我,朝务重要。”
周璟点了点头,没忘记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这才随着元宝离开。
边关跟京城相距甚远,这会儿送回来的加急,边关那边,已经过去数日,等到了御书房,周璟瞧见了顾安之的折子。
“没想到,疫病竟会恶化,幸好卫熠发现及时,也不知如今怎样了……”
“元宝,传朕旨意,招诸位大人进宫商谈。”此事,不能耽搁,不管眼下,边关那边是否有办法解决,都必须要派人去看看。
而这个人,需得办事踏实,让人信得过……
第249章 到底是谁
“启禀皇上,微臣愿意前往。”御书房内,顾慎之跪在地上,冲着上首处的帝王回禀道。
前往边关查看情况,所需要的人,必须稳重可靠,足够客观。
顾慎之身为顾安之的弟弟,不算是最好的人选,可权衡之下,他确实是最可靠的,也足够稳重。
“诸卿以为呢?”周璟的目光,在群臣身上掠过,询问着众人的意思,他心里,倒是倾向于顾慎之的。
“回皇上,微臣以为,顾大人是合适的人选。”有大臣站出来,说着自己的意见。
“臣附议。”有人开了口,立刻就有人附和,能被周璟召集到御书房的,皆是足够稳妥的臣子。
他们都知道,顾慎之去边关,未必够客观,但他可靠,若是让他前方边关,必定日夜兼程,不会耽误,毕竟,顾安之是他的亲哥哥。
“既如此,顾慎之,朕就将此重担,交付与你了。”目光重新落在顾慎之身上,周璟一脸珍重。
“请皇上放心,微臣必不负皇上所托。”他心中挂念兄长,恨不得肋生双翼,飞到边关去。
“诸卿都退下吧,顾慎之留下,朕还有几句话,要嘱咐给你。”吩咐一声,瞧着众臣行礼后退下,周璟这才再度看向顾慎之。
他站起身来,走到顾慎之身旁,将随身携带的印章,交付给他。
“边关的疫病,来的实在是蹊跷,虽说朕已经派人,前往边关,可到底如何,现在还不知道。”
“这印章给你,你前往边关之时,可调动周边的军队,以防万一。”
顾慎之跪在地上,双手接过了皇上的印章,小心的收好,“请皇上放心,臣定不辱命。”
“无论如何,你跟顾安之,都要平平安安的。”周璟清楚,虽然皇后很少说,可对于家人,是很牵挂的。
若顾安之跟顾慎之有什么意外,怕是这辈子,皇后都再难高兴起来。
伸手将顾慎之扶起来,周璟松开手,看着他离开御书房。
出了御书房,离开皇宫,顾慎之没有耽误,加紧将一切收拾好,第二天城门刚开,就离开了京城,前往边关。
边关之中,卫熠的方子,经过病人试药之后,确定了方子的有效性。
凡是服用了方子的病人,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并且,没有恶化跟复发的现象。
为了确定是真的有效,卫熠特意让负责的医者,仔细观察了一天一夜,这才彻底确定。
于是,他让人按照方子配药,给每一个患病的病人服用。
“卫太医,您真是太厉害了!”有医者凑到卫熠身旁,一脸的崇拜,“您收徒吗?”
卫熠不由得一愣,看向身旁的医者,瞧着能有二十多岁了。
“眼下,还没有收徒的想法,毕竟,我自己还学艺不精。”
卫熠觉得,自己的医术还不到家,这个时候,不适合收徒。
除非哪天,他能跟淮北云氏一样,只要人提起,立刻就会被知晓,才会考虑收徒的事儿。
或许,等边关的事情彻底解决了,找个机会,他要去一次淮北,拜访淮北云氏。
之前在宫里,有些话想说,却一直没什么机会。
“这样啊,卫太医真是谦虚,你的医术,已经很厉害了,若不是你,这一次,怕是要死不少人呢!”
已经死了不少的人,可这是发生疫病之后,很难避免的。
比起以往疫病的发展,这一次死去的病人,确实是很少了。
“卫太医,那我就去忙了。”年轻的医者,知晓卫熠不想收徒,倒是也不纠缠,又说了几句之后,就去忙了。
瞧着年轻的医者离去,卫熠想了想,伸手想要撸起袖子去帮忙,还没等撸起来,他想到了什么,又给放回去了。
就这样去帮忙好了,等忙完这段,他收拾收拾,回边关城内去看看。
在此处的病人,都是知道卫熠的,瞧见他,纷纷冲着他打招呼。
对于卫熠来说,这是行医者,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自己的方子起了作用,病痛中的病人,因为自己的方子,一个个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