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需要姐夫担心,”沐澜不想透底,她一个女人不想风头太劲,只能扯了乾源商行这张虎皮,也好让九州药材行对她放松警惕。
施克卿颔首,心里却在嘀咕,她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弄到一批止血药材吗?
“还有一件事情,姐夫千万不能疏忽了,”沐澜沉吟片刻,又将担忧说了出来,“夏天快到了,虫蚊也多,有些病不是鞑靼人进犯也会有。”
施克卿好像想起了一些事情似地,忙站了起来,他让文砚赶紧去商行取了过去五年的账本过来。
一刻钟后,闻言捧着账册过来。
施克卿慌忙查验了一遍,道,“我记起来了,这些年北边儿并不太平,有一段时间特别缺药材,我还琢磨北边守城的那些将士能不能抵挡得住。”
“我瞧瞧,”沐澜接过账簿,随意翻了几页,便很快就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她把楚生叫了过来,问起此事。
楚生闻言,面露畏惧之色,“疆州和孟州,我们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青州每年夏季和冬季都会发生瘟疫,打我记事起,身边的陆陆续续地死了,死了还不能土葬,只能火葬,后来我们不得已离乡背井,在这边安身下来,北边儿人越来越少了。”
说完,他神色凝重,好一会儿没回神。
沐澜细思极恐,每年都会发生的瘟疫让北边的人口越来越少,物质上的产出就会减少,就算是朝廷派兵驻扎了北边三州,可物资跟不上的话,防御能力也会相应地降低。
要说是巧合,沐澜是不会相信的……
正文 第931章 凤求凰
“沐澜,你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沐澜的未雨绸缪让施克卿敬佩不已,对她又多了几分敬重。
刚才那念头,沐澜只是一闪而过,她打发了楚生,微笑着对施克卿说道,“眼下姐夫想找到可靠的人,回头我还会来找你。”
见沐澜不愿意多说,施克卿还是克制住,不再问了。
回府的路上,沐澜没有坐马车。
夜幕降临的晚上,小摊小贩都收摊了,行人也行色匆匆地回家吃饭了,沐澜走在空旷的街上,思路格外清晰。
若瘟疫不是意外,那就是人为,若是人为的话,那可有得查查了。
一夜过去,第二天,沐澜在丫鬟们的悄声细语的聊天之中醒过来,她悄声下了床,披了件衣裳轻手轻脚地走了过去。
“公子对姑娘可真好,你瞧着这些东西,真真是值不少钱呢,”春花满是唏嘘,好像天上掉了馅饼似地。
沐澜还想听下去,不料外头没了声响,随后帘子一动,春雨进来了,“姑娘,公子又送东西来了。”
沐澜不自在地扯开了唇,她随着春雨走出去,便看到院子里头好几个大箱子,这里头又是什么?
丫鬟们打开箱盖,里头大大小小四四方方地摆了不少玉料。
她不懂玉,只知道成色不错,水头润泽。
“这是疆州的和田玉,公子说姑娘喜欢什么样儿就告诉奴婢,奴婢找人刻了摆在屋里观赏,”春雨笑着将北宫良垣的原话说了出来,接着又取出一直精致的黑漆长匣子,打开后送到她的面前,“这是公子花了半天时间亲自雕的。”
沐澜望着这通体泛着莹润光泽的簪子,心狂跳了起来,她抖着手拿起簪子,发现是是凤与凰的形状,凤与凰引颈交额的模样活灵活现,十分生动。
簪子下边还有一块红色绸布,她展开一看,赫然入眼的是熟悉的字迹,‘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思之如狂……”沐澜喃喃低语,脸色有些发热,他现在居然会这么直白地说出了他的心意。
几个丫鬟乐坏了,有低头耳语了一下,春花还云里雾里,问道,“姑娘,你怎么了?脸那么红。”
沐澜嗔了她一眼,心情更加复杂了,吩咐收好玉料,拿着簪子回屋了。
除了凤求凰那半截诗之外,什么话都没有,倒是有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感觉。
收到他的东西,沐澜倒不如往常般烦躁了,他还有闲心雕刻玉簪,说明北边儿局势稳定,不然哪有时间做这种事情。
“北边最快什么时候会有消息?”已经过了一夜,春雨应该已经联系上马帮了,想要一点消息,怕是不难。
可是春雨摇头,很困惑道,“奴婢问过了,还没有消息。”
不应该啊,马帮一向效率高的,这么重的玉料都运过来,怎么连个消息都递不过来呢?
唯一的可能就是马帮不愿意透露任何消息。
不愿意透露消息,那是不是等于那边情势有变?
正文 第932章 不妙的预感
沐澜坐立不安,隐约有种不妙的预感,但是当着的丫鬟的面她有不好多说什么,玄秋平那边也不敢表露太多,就怕崔氏知道了也跟着担心。
也罢,她再多等一天也无妨。
第二日,沐澜让人专程去山鸡坪把唐伯请过来。
唐伯很意外,到了澜府时,卑逊地给沐澜请安。
“唐伯请坐,”沐澜在耳房里请唐伯说话,这是她忐忑了半日不得已将唐伯请过来,因此十分过意不过,“把您叫到这边来,实属无奈之举,还请您莫要见怪。”
唐伯摆手,“应该的。”
沐澜稍稍安心些,问起了这些年青州瘟疫的事情来,“我听楚生说青州那边没到夏天和冬天,瘟疫来的特别凶猛,您还能想起一些什么来么?比如说这些瘟疫会带来什么病症。”
唐伯的脸色当场就退了颜色,好像是沐澜问了什么恐怖的事情一样。
不是沐澜狠心让他回忆这种残忍的事情,她有自己的打算。
等瘟疫发生了再去医治的话,人肯定是有损伤的,可若是很预防起来的话,肯定很减少伤亡和灾难的。
“姑娘呐……”唐伯眼眶湿润,无奈地长长叹了一口气,开始回忆前半辈子在青州的事情,“我们唐家以前也是大家族,经历了十来年的瘟疫,如今只剩下寥寥数人,若不是姑娘收留,怕是现在都要断了后了……”
沐澜点头,耐心地听着他说下去。
“我记得第一次瘟疫是十年前的夏天,那一天天气异常,风沙凶猛,春耕种下的庄稼都被毁了,之后,很多人的脸上出现了红疹子,就如当年您给我们医治的一样,一开始我们并不当成一回事情,过了秋天,另一波瘟疫又来了,天寒地冻,死得人更多了,时间一长,我们扛不住了,只得离乡背井,到处寻找安身之所呐。”
沐澜听着心里发憷,北方地多人少,南边很多人就奔着北方的土地而去,希望能种出养活家人的粮食,刘大壮就是其中之一,不知道的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的。
照理说,冬天和夏天是极冷极热的两种天气,就算发了瘟疫,也不可能是同一种病症,若是其中没有猫腻,她是不会放心的。
快要夏天了,她不得不防啊。
当初给楚生他们治疗疹子时的病历还在,配出药方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她得先找了施克卿才行。
下午,沐澜去了乾源商行,施克卿放下手上的事情出来相迎。
沐澜跟着进去,忽然发现博古架上多了尊水头极好的和田玉送子观音。
“这是北宫公子早上差人送过来的,说是送给三弟成亲的贺礼,”施克卿偷偷瞄了沐澜一眼,说明了这送子观音的来历。
沐澜错愕,阿垣什么时候和施灏卿这么交好了?还特地送了这么好的贺礼。
沐澜抿唇笑,“他送这么好的东西,可真是令我难做了,这要是不送个千把脸银子,还被他给比下去了。”
施克卿温和地笑,坐下后,将打听来的消息说给沐澜听……
正文 第933章 未雨绸缪
“我知道你担心,特地让人跑了一趟,说是那边局势还稳定,两边都没有开战的意思,我还想问问你呢,需要这么快就把药材送过去吗?”施克卿看上去一点儿也不着急,对他来说,派出几名得力的管事,那就会让商行的日常运行受到影响,时间一长,影响更大。
沐澜一听,有些不悦了,“若是姐夫手上没人,那我将我鹤延堂的大管事拨过来好了。”
“我不是哪个意思,”施克卿讪讪然地笑,管事一旦去了北方,那他只能在柳州城坐镇,出去才卖药材的之类的事情便只能耽搁下来,他是担心药材不够,“其实三弟和顾明秋的婚事定下来了,我同他们那边买药材,问题应该是不大。”
沐澜心里冷哼,敢情是对她没有信心呢,所以才想到了药材的事情,她便不给施克卿任何保证了,只问道,“就算九州药材行不计较,愿意给你药材,你敢用吗?”
简单几个字问得施克卿一愣,脚底板窜上来一股寒气来,他心虚地不好意思看沐澜,不得不赔着笑道,“我也是太担心了而已。”
“药材的事情姐夫就不用担心了,”沐澜正色道,“你将府中的丫鬟婆子拨一些给我使唤,我有事情要让她们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