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沈尚书连连拍着桌子,恨不得把沈舒南骂个狗血淋头。
人家那边修着大门娶媳妇,这边还拿着你上赶着送上来的好茶招待客人,这……这简直是没有天理欺人太甚!
“好啦,尚书大人不是因为你生气,别怕,先下去吧。”梁首辅看着跪在地上的半大小子被吓得瑟瑟发抖,忙出言安抚了两句放他下去,然后又给沈尚书续了盏茶,劝道:“你也控制些,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没弄清楚呢,怎就气成这样。”
沈尚书瞪眼,“没弄清楚?还要怎么清楚?!没听说嘛,那边正修着大门呢!可怜我那个傻弟子,到现在还没心没肺地傻笑着,也不知这卫家小子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
“什么迷魂汤呀?”伴随着文老太君中气十足的声音,前厅的房门被推开,广阳公主扶着文老太君走了进来。
“怎么,咱们府上的茶水像是迷魂汤?”广阳公主在文老太君身侧落座,含笑看着脸色不善的沈尚书。
“臣不敢。”沈尚书忙起身告罪,梁首辅也起身见过公主和文老太君。
“二位大人不必多礼。”广阳公主示意他们入座,问道:“不知二位大人今日怎会有空过来?”
沈尚书稳了稳情绪,刚要开口说为了卫简的婚事而来,可话刚到嘴边,门外就传来家仆的通传声:“启禀老夫人,沈公子与冯员外来了!”
相较于文老太君和广阳公主意料之中的平静,沈尚书却不能淡定了。这是父子俩上门来讨说法来了吗?好啊,正好一起了!
见文老太君的脸上划过一瞬间的为难,沈尚书立刻开口道:“怀熙是我的弟子,冯员外也不算是外人,我今日登门说来也与怀熙有关,不妨将他们父子一并请进来吧。”
文老太君一听脸上露出喜色,“原来二位大人也是为了怀熙和小七的事而来,那就没什么不便了,快,将冯员外和怀熙请到这边来!”
门外的家仆爽利地应了一声,不多时就将人给请了过来。
房门一开,沈舒南看到坐在厅上的梁首辅和恩师,微微诧异,忙上前问了礼,又极为随和自然和文老太君广阳公主见了礼,看起来竟亲近得很。
想到隔壁正热火朝天重建着的公主府大门,沈尚书的心里愈发不是滋味了。
沈舒南知道恩师与梁首辅私交甚笃,现下二人再此,正好省得他稍后再跑一趟了。
“首辅大人,老师,学生本想稍后去府上拜访,顺便向您禀明这件喜事的。”
沈尚书一愣,“什么喜事?”
沈舒南脸颊微微一红,“学生的婚期正式定下来了,就在下个月初八,届时还请老师莅临。”
婚期?!
沈尚书险些喷出一口老血,就连一旁的梁首辅也听不下去了,脸色沉了沉,问道:“你与哪个的婚期?”
“自然是我与昭宁的婚期啊!”沈舒南被问得一懵,随即恍然,“怎的,陛下还没和您二位说吗?”
“说什么?”这回连梁首辅也被绕迷糊了。
“皇上明明说过,卫简女扮男装的事他会亲自向您二位说明的,难道是政务太忙,一时忘了?”沈舒南猜测着,再抬头,只见首辅大人和他老师都惊呆在当场了。
“这件事说来话长,容学生稍后再详细禀述。简而言之就是,昭宁她本是个姑娘,因为种种不得已的原因才会化作男儿,皇上很快会恢复她的身份,并且为我俩赐婚。”
“皇上还没赐婚呢,你们的婚期就定好了?”沈尚书觉得自己还不算老,连这样一桩连着一桩的意外消息都没能击倒他。
听沈尚书问到这个,广阳公主看了眼脸颊又红了两分了沈舒南,笑着替他回道:“我家小七急着成亲,这才禀明了皇上,先选好了吉日,到时候皇上让人拟旨,将‘择日成婚’的‘择日’换上下个月初八就行了。”
急着成亲?!
这句话从女方长辈的嘴里说出来真的好吗?
沈舒南赧笑着嗯了一声,“反正都要成亲,早一些也好。”
沈尚书默默无语和老友对视了两眼,忽然觉得眼前的情景莫名让人羡慕嫉妒。
“家里有客人?是哪位……
前厅里一时陷入安静,隐隐竟听到卫简熟悉的声音,果然,不一会儿,门口就传来卫简清晰的声音:“祖母,二位大人,我进来啦!”
房门应声推开,卫简逆光站在门口,一身笔挺的飞鱼服衬得她挺拔英武,此时看来真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卫简先后见过厅上几位长辈,而后自然而然地坐到了沈舒南的身侧。
沈尚书适才还惊艳于卫简在逆光中的英姿,一错眼的功夫就是眼前这副大马金刀的坐姿,顿时额角发痛。
这样的媳妇儿,他那文弱书生的弟子吃得消吗?
第107章 番外二(完结)
酉时三刻,京城的天就已经黑下来了。刑部向来是六部之中开笔最早的衙门, 虽然过年期间也有人轮值, 但依然积压了不少的公务,这不, 就连上元节也拖到了这个时候才散衙。
沈舒南自山西回来后可谓是喜事不断,先是和卫简火速定了婚期, 接着又受封连升两级,从正四品的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直接升到了正三品的刑部左侍郎,紧跟着皇上又公布了卫简的真实身份,并在大朝会上亲自赐婚二人, 短短一个月后,两人就正式大婚成了亲。
婚期虽仓促, 但场面却至今让京城百姓津津乐道议论至今,很多人也是在大婚当日才知道,原来新郎官的背景也不简单,生父竟然是江南首富冯乙伦。不过,在大虞开朝以来第一位女侯爷面前, 这都不够一提。
没错, 弘景帝亲自出面为卫简说明, 是他授意卫简乔装在外行走的,目的嘛, 当然是自有隐情。
堵住了朝臣们的嘴还不算, 弘景帝借着平定山西边关的大功又破例封了大虞朝的第一位女侯,加太子少傅。为此, 几个老御史险些当廷撞了龙柱。可面对山西边关至少二十年的无战之功,除却那几个老顽固,来自朝臣们的反对声比弘景帝预料中的小很多。
对于这场大婚,上到朝中百官,下到民间百姓,大部分人都以为沈舒南应当是个上门女婿,但浩浩汤汤的迎亲队伍从广安东街顺阳胡同的沈府出发,到庆国公府接到新娘子后绕了多半个皇城最后又回到了沈府,狠狠扇了不少人的酸脸。当大婚第三日回门,广阳公主府修缮一新的正门上蒙着的那块宽大的红绸终于在一阵爆竹声被沈卫夫妻俩联手揭开,两块御笔亲题、制式相仿的鎏金门匾又险些闪瞎一众人的眼睛。
威远侯府。
沈府。
至此,这一门双府就成了大虞京城赫赫有名的景观之一,大虞正史中的记录不过寥寥数笔,但野史和民间话本却将它和沈卫两人的故事演绎得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卫简斜倚在马车里,手上正捧着这么一本,出自京城这两年风头正盛的热门话本作者梁梦生,写的是他们情定同州城的那一段。卫简看得并不专心,一来里面的桥段扯得太邪乎,完全脱离了客观事实,二来她的心思一大半用在了别处。终于,衙门口隐隐传来脚步声,卫简将手里的话本随意丢在桌上,抓起一旁放着的大氅就跳出了马车。
刑部散衙的官员们三两一群低声交谈着往大门口走,刚绕过影壁就看到了候在门外不远处的威远侯。头束紫金冠,身着玄色大氅,内里是石青色特赐麒麟服,端得矜贵非常。
虽然卫简站得位置离衙门口有些距离,从里面走出来的一干人等还是绕过来陆续同他打过招呼,然后才强忍着回头看的欲望磨磨蹭蹭地往自己的官轿挪动。
沈舒南落后众人几步,正和恩师沈尚书一边走着一边商讨着手上的一件陈年悬案,忽的听到恩师浅浅地哼了一声,顺着视线看过去,正好见到卫简冲他挥了挥手。
“你先走吧,明日咱们再详谈。”沈尚书鳏居多年,两个儿子又都外放在任上,这会儿看到小弟子和他家媳妇眉目传情的场景觉得异常刺眼,不耐烦地挥手撵人。
“老师,您还是和我们一起过节吧?”沈舒南早在几日前就提过两次,均被老师婉拒,现下又再次提起。
沈尚书知他心意,却还是摇了摇头,“我呀,等哪天梁老头致仕回老家了,我再去你那里过节!”
梁首辅的情况和沈尚书一般无二,这两人虽然在朝政上时有互掐,但私交甚笃,搭伴过节已是常事。沈舒南也不好勉强,同老师告了别便步履轻快地朝着卫简奔去。
沈尚书看着他朝气焕然的背影扯了扯嘴角,眼底掠过笑意和欣慰。看来,这两人的小日子过得不错。
卫简冲着沈尚书行了个正式的揖礼,而后和沈舒南并肩向正街的方向走。
“广兴楼这会儿估计是没座位了,咱们先回家吃饭,然后再去赏灯吧。”现下的京城,也就署衙聚集区这块的道路清净,卫简也没上车,跟沈舒南两人慢悠悠地走着。
沈舒南的神色与在衙门内办公时截然不同,轻松得双眼熠熠生辉,仿佛只看到身边的卫简,“凤凰大街的灯会开场早,咱们不如去街角吃碗馄饨,顺路早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