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尚书相公养成记 完结+番外 (慕云秋)



“果真是乡野小民,不明是非,二丫姑娘和这个小哥一看便是知礼的,还有这位大嫂,也是个老实人,哪里会犯事。”一直默不作声的差役不忿道。

“多谢差官大叔慧眼,我们一家一直遵纪守法。”

“二丫姑娘,就这么说定了,后日一早我让马车来接你,你若是一个人觉得孤单,可让你哥哥跟着,多谢你了。”周管事看了看正伸头往这边看的村民,故意大声说道。

周管事和差役上了马车,车夫驾车离开后,围观的村民这才陆续着散了,有几个好奇的妇人过来问杨氏,“杨氏,差官来你家何事啊?”

“县尹大人的父亲去世了,想请二丫去唱哭。”杨氏支吾道,她本不想说,可又不会扯谎,只得照实说了。

“哦,原来是哭丧啊!”妇人撇了撇嘴,还当是多好的事呢。

“哭丧怎么了,有铜钱赚还送细布,就怕有人想去,人家还不要呢。”二丫抢白妇人,这些长舌妇就看不得别人好。

“有铜钱赚?还有细布?”妇人睁大了眼睛,一脸的艳羡。

“那是自然,一次五贯钱,半匹细布。”二丫原本想瞒着,后一想,为何要瞒着,这事早晚瞒不住。

几个妇人听的眼都直了,那半匹细布怕是要十二三贯钱,唱哭一次居然能得十七八贯钱物,她家相公起早贪黑的打渔,一个月也不过赚这些钱,妇人们已经嫉妒的红了眼。

第22章 一哭成名

二丫这两日哪也没去,专心在家里编词,上次徐老太太的葬礼没这么复杂,徐老太太三个儿子都没有纳妾,家庭成员简单多了,加上自己敬重徐老太太的为人,上次是真情流露。

这次不同上次,周老太爷子孙众多,周县尹的几个兄弟都是富商,二哥据说在州府是数得着的富商,兄弟四人都是有妻有妾,家里人员关系复杂,唱哭时孰重孰轻,都要面面俱到。

如果说第一次还有帮忙的成分在里面,这一次她可是当成了事业在做,毕竟收了别人的钱,就要敬业。

转眼便到了周老太爷出殡的日子,这日,还未到辰时,周家就早早的派了马车过来,杨氏千叮咛万嘱咐,让俩孩子小心点,别出了纰漏。

一路上快马加鞭,两刻钟便到了县城。不同于别的大家族不分家,徐老太爷的四个儿子早早分了家,除二儿子周仲华在蕲州经商外,其余三子都在蕲水县城,徐老太爷跟着长子周伯华住,葬礼的地点就在周伯华的府里。

到了周府大门,一下马车,周管事和另外一个年龄和他相仿的中年男子,就在门口迎着了,另一男子是周伯华家的管事。

“还没吃早饭吧,先跟着婆子去后面吃点饭,再去灵堂。”中年男子和气的说道。

“伯父,您贵姓?”二丫恭敬的问道。

“免贵姓蔡,你叫我蔡伯就好。”蔡伯和颜悦色的看着二丫。

“蔡伯,我年龄小,有些事怕是不能面面俱到,若是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还望蔡伯多多教导。”

“好,我让婆子告知你。”蔡伯欢喜的看着二丫,如果说一开始他还对这个小丫头有所怀疑,现在则完全打消了顾虑,这孩子说话有条有理,举止大方得体,不输大户人家的小姐。

“刘婆子,你带着这丫头和小哥,先去后面吃饭,再交待这丫头几句。”蔡伯冲着旁边年近四十的妇人说道。

刘婆子应了一声,带着二丫和大牛往后院走去,见识过徐家大宅,再看到周家宅院时,便不会这么吃惊了,周家宅院的格局和徐家差不多,就是大小规模比徐家略小些,也少了些徐家宅院的精致。

一路上,刘婆子不停交代着二丫,什么大老爷的夫人是一般平民出身,二老爷的夫人出自官宦之家,三老爷,也就是县尹周叔华的夫人是秀才之女,四老爷的夫人是商人之女。

二丫听的头都大了,这到底是办丧事还是摆谱?难不成还要按照身份地位排座次吗?

到了下人的厨房,早有厨娘备好了饭食,和上次徐家一样,也是供应的斋饭,因为是早饭,备的是白粥和馒头,还有几碟腌制的小菜。

“刘大娘,还有这个婶婶,你们也来吃吧。”二丫看两个妇人站在那里,有些不好意思。

“小丫头,你们吃吧,我等已经吃过了。”怕兄妹俩拘谨,刘婆子出去了,只剩下一个三十几岁的厨娘。

“小丫头,你长的可真俊,可真白,这是你哥哥吗?为何你们长得不像?”厨娘仔细打量二丫,左看右看。

“多谢婶子夸奖,我长得像娘,哥哥长得像爹,所以我们俩长得不像。”看哥哥脸上有些发红,她赶紧解释,经常被人盯着看,被人夸,二丫已经习以为常了。

穿越两个多月了,第一次吃上白馒头,这美味简直难以形容,家里虽有了一石面,可哪里舍得蒸馒头吃,偶尔抓上一把面勾个糊糊就不错了。

周家的馒头不小,才七岁的二丫吃了整整一个大馒头,本来还能再吃半个,想到若是吃的太饱,反倒没劲哭了,只好作罢。

哥哥正在长身体,正是饭量大的时候,却只吃了一个馒头就停下了,二丫眉头一拧,就知道哥哥脸皮薄。她拿起一个馒头递给了哥哥,哥哥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住了。

厨娘见兄妹俩吃的多,不但没有看不起,还眼含疼惜。都是穷苦出身,自然懂得穷人的苦,“馒头多着呢,等出殡回来再吃,婶子给你们炒菜吃。”

“多谢婶子,婶子,您真好。”二丫放下了筷子,对厨娘道谢。

兄妹俩刚吃好,刘婆子正好进来,手里拿了一件孝衣和一根白孝带。二丫和大牛这次穿的都是没有补丁的衣裳,所以不用换衣裳,直接穿了孝衣、系上孝带便可。

兄妹俩跟着刘婆子,一路到了灵堂,周老爷子的灵堂布置的比徐老太太的灵堂还要大气。一个巨大的“奠”字,挂在灵堂之内,灵棚外三根巨大的丧幡,随风飘舞。

周家子孙众多,灵堂里面跪的都是儿子儿媳和几个稍大的孙子孙媳,跪不下的孙子和重孙都跪在了灵棚内。大牛和府里的下人在灵棚外面守着,不用跪棚。

灵棚外面站了很多亲朋好友,周家四子的朋友和同僚,以及儿媳孙媳的娘家人和其他亲戚,加上灵堂和灵棚内的至亲,不下于几百人。

二丫跪在了灵堂外面靠近棺材的位置。二丫来之前在两个膝盖上绑了厚实的旧布,又找了块稍软的地跪下,酝酿了一会儿情绪,这才放声大哭起来。

“一眼看见灵堂

不由泪水往下淌

敬爱的祖父棺材里躺

孙女儿就要哭断肠

叫一声我的祖父啊

祖父的音容笑貌终身难忘

这一切就像梦一场

二丫一开嗓便吸引了众人,她不光遗传了常欢儿的美貌,还遗传了常欢儿的好嗓子,加上前世的她本来唱歌就好,她这一唱哭可以说是震惊四座。

她这次学聪明了,不像徐老太太葬礼上那样一边哭一边说,她这次是唱哭,一边哭一边唱,她自己随意编了曲子,又将以前听过的哭丧歌改编了一下,她不顾众人的围观和议论,接着唱了起来:

“三拜九叩跪地下

千呼万唤叫祖父

唤祖父唤的孙女儿喉咙哑

祖父您为何不应答

祖父您奈何桥上停停步

祖父您望乡台上再望望家

灵棚外的亲友们,原本还有人在说话,现在全都安静了下来,聆听着二丫的唱哭,有些女眷还跟着抹起了眼泪,二丫稍加停顿,又唱了起来。

“祖父为人最贤良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祖父慈爱眷顾家

儿孙谨孝敬高堂

上慈下孝好家风

以身作则为榜样

祖父的恩情说不完

孙女想您想的心慌慌

您再回头多望望

子孙都跪在您灵前

您怎舍得将儿孙都撇光

跪在灵前把泪滴

哭声祖父您在哪里

儿孙们都想念你

二丫哭的感情真挚,丝毫没有应付的意思,灵堂内的周家子孙被哭的心里悲痛,发出嗡嗡的哭声,女眷们更是一阵嚎啕,尤其是周老太爷的女儿,哭的快要声嘶力竭,据说老爷子在世,最疼的就是这个小女儿。

不断有亲戚来吊唁,每每有亲戚吊唁,周家四子和各自的儿子孙子都要出去接供礼,女眷则在灵堂内陪哭。二丫看了下,有钱人就是不一样,那些供礼不光有物品,还有钞银。

一直持续到正午,管事的来招呼亲朋好友去后院用饭,幸亏周府宅子大,才容得下几百人用饭。除二老爷周仲华在蕲州,其余的两家都带了厨子和丫鬟婆子来大老爷府上帮忙。

刘婆子又将二丫和大牛带到了下人的厨房,兄妹俩到的时候,有几个下人刚吃好饭,看到了二丫,几个小厮直勾勾的看着她,大牛一见便黑了脸,将二丫挡在了身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