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尚书相公养成记 完结+番外 (慕云秋)



“芊芊!”朱棣伸手想要抚上她的脸颊,却被芊芊猛地一下躲开,朱棣的手僵在了那里,唇角扯起了一抹苦涩的笑。

“殿下,保重,我该上船了!”芊芊急忙离开了朱棣,向家人跑去。

一直跟着他们的耀祖,见妹妹回来了,这才松了口气,两人是双生子,自然比别的兄弟要默契。芊芊看见二哥,想到以后很少能见到二哥,她一个没忍住,一把扯住了他的衣袖,伤心地抽泣起来,“二哥!”

“好妹妹,二哥以后会去看你和爹娘的!”耀祖伸出手臂想要抱住妹妹,又觉得男女大防,便收回了自己的手臂,掏出腰间的帕子,为妹妹擦拭着眼泪。

芊芊乘坐的大船,终于起航了,码头上的亲人们舍不得离开,在目送着大船越行越远。

朱棣骑在马背上,眼中尽是落寞,他一直默默地看着芊芊乘坐的大船,直到看不见为止。

李蔷薇看着落寂的朱棣,轻叹一声,不管身份高低贵贱,都逃不开一个情字。

第112章 请辞

李思义将辞表交给了皇帝,整个朝廷一片哗然,李思义不过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他居然会请辞还乡。胡惟庸更是心情复杂地看着他,洪武帝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散了早朝,洪武帝将李思义留了下来,心中万分复杂。他爱惜李思义的才华,却又对他这几个月屡屡违背自己的意愿而恼怒。

李思义任户部尚书的这些年,主张开源节流,水利防汛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修修补补,这些年为国库积累了不少的银钱。做为皇帝,对这样的忠臣贤臣自然是爱惜。

只可惜,李思义这几个月有些不识好歹了,原来的李思义谦逊有礼,即便是反对他的提议,也是温和有度,从不让他难堪,而如今的李思义竟跟个刺头似的,偏偏他还说不出什么,毕竟李思义是为朝廷着想。

眼下,李思义请辞,他虽有不舍,想想倒也算了,户部的李焕文是年初刚选拔的人才,如今已经独当一面,李思义走了,户部照样可以运转。想到此,洪武帝便觉得释然了。

“思义,朕不明白,你正值盛年,为何请辞?”朱元璋探寻地看着李思义。

“回陛下,微臣近年来掌管户部,有些力不从心了,焕文年轻有为,臣自当举贤,而不是妒能。再者,微臣身有旧疾,若是劳累了便会发作,每每令夫人忧思不安,臣于心不忍。”

“思义,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吗?”洪武帝心中突然有些不舍,这样一个不贪不腐的忠臣贤臣,实在是国之栋梁啊。

初次见到李思义,还是在李善长那里,当时的李思义不过二十几岁,清俊儒雅又洁身自好,做人有原则又年轻有为,深受李善长的赏识。短短十几年,再看李思义,不过四十岁的年龄,眼角竟有了皱纹,官帽下的发髻更是白如霜雪。

“多谢陛下抬爱,臣真的力不从心了!”李思义浅笑。

“罢了,若是朕强行将你留下,倒显得朕强人所难了,你的请辞朕准了,朕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和焕文交接有关事宜,朕会给你赏赐,让你和单老尚书享受同样的待遇,到时朕会在朝堂上正式颁布。”

“多谢陛下恩典,臣李思义叩谢皇恩!”李思义行了个君臣大礼,心中顿觉如释重负。

李思义迈着轻松欢快的步履从奉天殿出来,想到从此以后,就可以和蔷薇游历于山水,他的脸上便不自觉地露出了笑意。至于尚书一职,有李焕文接替他,他很放心将户部交给李焕文。

到了午门外,李思义看到了胡惟庸,看样子胡惟庸一直在等着他。李思义上前几步行了个礼,“岳父大人,您在等我吗?”

“思义,你好端端的为何辞了这尚书一职?六部里就属你最恪尽职守,满朝文武都觉得惋惜。”胡惟庸眉头紧锁,眼角的皱纹更深了。

“岳父大人,人各有志,思义的使命已经完成,如今焕文年富力强,我也可以放心了,和焕文交接好,我便和蔷薇回蕲水老家,做一对闲云野鹤。”

“思义,已经决定了吗,事情还有转圜余地,你….”胡惟庸还想再劝劝李思义。

“岳父大人,您的好意小婿心领了,陛下已经准了我的请辞,陛下金口玉言,这件事已经尘埃落定了!”李思义淡淡道。

李思义忽然有些同情起自己的岳父了,这么精明的一个人为何就看不透呢?眼看着胡惟庸的权势越来越大,凡是想升迁的官员,无不想拜在他的门下,现在的朝廷,有一大半官员都是出自他的提拔,相权已经危及了皇权,皇帝起杀机是再正常不过了。

受蔷薇的影响,他对这个岳父并没有多少感情,自己这些年也没有和权势滔天的左丞相亲近,甚至有大臣私下议论,说他和胡相政见不合。

胡惟庸见说不通这个女婿,有些恨铁不成钢,他无奈地摆了摆手,让李思义离开了。

李思义乘马车去了衙署,李庆和谢三将他送到了地方后便直接回了府,李庆将皇帝陛下已经批准老爷请辞的消息告诉了夫人。

李蔷薇并没有感到意外,而是随口问了一句:“李庆,我们过些时候回蕲水,你和锦玉是要留在应天呢,还是有别的打算?”

“夫人,您别让我走,您让我跟着您和老爷吧,我十岁就跟着老爷了,老爷待我情同父子,我舍不得老爷。”李庆眼眶微红,声音微颤。

“李庆,我哪里舍得赶你走,你对老爷忠心,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是觉得锦玉在应天还有亲人,会舍不得她的亲人。”

“夫人您放心,我和娘子说了,她也愿意跟着您和老爷一起回蕲水,您知道的,娘子父母早亡,她跟着叔父婶母长大,婶母待她不好,不然也不会将她卖了做丫鬟。”

“既然如此,你和锦玉就跟着我们回去吧,你那个大孩子都六岁了,也该读书了,到了蕲水,耀宗会开办个学堂,正好让大的进去读书。”

“多谢夫人!”已经二十六岁的李庆,竟高兴的像个孩子似的,眉飞色舞。

“李庆,你这些日子不用忙别的了,你去徐宅盯着点,指点着那些工匠,务必在月底之前将整个内宅妆点好,晾上半个月就要往里搬床具和桌椅了。”李蔷薇交待李庆。

耀祖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成亲,成亲后会住在牧尘和芊芊住的宅子里,那个宅子虽然两年前刚妆点过,毕竟耀祖新婚,重新妆点还是非常必要的。

家里的下人都知道了老爷请辞要回老家的消息,都人心惶惶的,毕竟能在尚书府当差,是件很好的差事,老爷和夫人为人和气,尊重他们这些下人,别说打骂,就连句重话都很少说,若是谁家里有个变故,夫人还会让管家给他们发放抚恤。

李蔷薇将苗管家唤到了跟前,恳切地说道:“苗管家,等我们回蕲水了,我希望您还能照顾耀祖他们,继续给耀祖做管家,您是看着耀祖长大的,他的脾性你也知道,将耀祖交给你我放心。您统计一下,有多少愿意跟着我们回蕲水的,还有多少愿意继续跟着耀祖的,若是有人想另谋高就,就发了遣散费,再多发一个月的工钱,好聚好散。”

“夫人和老爷待我不薄,苗全愿意继续跟着二公子,夫人放心,我对二公子必定尽心尽力。”

离回乡的时间越近,李蔷薇越是觉得焦虑,还有胡家大哥一家的问题没有解决,她最近都在苦思冥想,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该如何和大哥大嫂说清楚,劝说他们离开应天呢?

还有耀祖,也让她放心不下,耀祖在朱棣门下,只有个从九品的虚职,俸禄用来养家实在是捉襟见肘。儿子一个人留在应天已经够可怜了,她不想让儿子儿媳和以后的孙子过得窘迫。

李蔷薇这些年攒了些钱,加上平时牧尘孝敬岳父岳母的财物,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她将这笔钱存在了钱庄,牧尘还留下一间布匹铺子,利息和铺子的收入足够耀祖一家的开销了。

李蔷薇让人将后院打扫妆点了一下,又买了一张喜床,添置了些桌椅,做为耀祖的新房,等他们一家离开应天的同时,耀祖和他的媳妇也要搬去牧尘留下的大宅了,那座宅子就跟个花园似的,住在里面宽敞舒适,这也算是她这个做母亲的能为儿子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李思义已经和李焕文交接完毕,正式卸任了户部尚书一职,只等耀祖成亲后,一家人便会离开应天。

李思义担任户部尚书期间,其他五部的尚书都换了好几任了,只有他屹立户部十年不倒,做为最有钱的户部,稍有不慎便会弄得身败名裂,然李思义却官清似水,御史言官绞尽了脑汁,也抓不住他的错处。

除去了官帽,褪去了官服,李思义少了威仪,多了些儒雅,从午门出来,他掀起了车帘,从马车里观察着街道两旁的景物,心中百感交集。

至正二十年,自己躲避抓壮丁离家投奔朱元璋,除了偶尔跟着队伍行军出去后勤补给,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应天,应天是他生活了近十八年的地方,若说没感情,实在是口是心非。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