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他能当上皇帝,他想让史官怎么写,史官就得怎么写,谁要是敢写他一句不好的话,他就斩了那人!
秦容看出他心中所想,缓缓说道:“王爷自然可以用残酷手段进行镇压,可您压得住史官的笔,也压不住天下百姓的嘴。若您连天下百姓都要用酷刑镇压,到那时候只会是官逼民反,还有那些个诸侯王,肯定也会趁机火上浇油。待天下大乱时,群雄崛起,您该怎么办?”
镇南王没有回答。
他虽不屑于文人的酸臭,却也知道文人的眼光,的确比普通人要长远些。
秦容说的话固然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却也不无道理。
他示意对方继续往下说。
秦容:“女帝之所以能获得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的拥护,最重要的原因,是她的血脉,她是皇室正统,由她继承皇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王爷想光明正大地从她手里夺走皇权,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就是等,等她自己犯错,最好是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大错,到时王爷再打着拯救黎明百姓的旗号出兵,必定能号召天下义士,一人起而万人随,定然是势如破竹,无人可挡。“
镇南王忍不住问:“那要是她一直都不犯错呢?”
“那就只能选择第二个办法,联姻。”
镇南王皱眉:“具体说来听听。”
“圣上刚刚继位不久,后宫至今还空着,王爷可以将世子送入后宫,与女帝结为连理,随便生下个一儿半女。待将来册立储君之时,王爷只需稍稍用些手段,就能将自己的孙子推上储君之位,到那时候,天下不就名正言顺地成了您的了?”
“……”
镇南王愣住了。
他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按照秦容的方法,不用费一兵一卒,就将皇位收入囊中。
这简直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
镇南王再次打量面前的当朝首辅,不得不深感佩服:“不愧是大启朝的第一才子,这脑袋瓜子就是比一般人聪明,要是你能在本王麾下……”
秦容微笑着打断他的话:“王爷的好意,我心领了。”
“行吧,既然你不愿意,本王也不强求。”
镇南王看在他刚刚为自己出了个好主意的份上,决定放他一马。
秦容拱手道谢:“王爷大度,在下感激不尽。”
镇南王想了下,忍不住问道:“你既然不愿追随本王,为何还要帮本王出谋划策?”
“其实我也不想这么做,无奈现在局势紧张,若王爷执意开战,京城毕竟要生灵涂炭,大启朝也会受到重创,如此一来肯定会动摇国基。我主动献上这一计,求的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镇南王笑了起来:“秦先生心怀天下,将来必定能名留青史!”
“承您吉言,时间不早了,在下要告辞了。”
秦容站起身,面朝镇南王拱了拱手,随后带着两名护卫走出营帐。
等人走远了,镇南王这才扭头看向旁边的儿子。
“五郎,你怎么看?”
秦朗面色平静:“我也觉得现在不是开战的最佳时机,咱们离开江州的时候,将十万大军全部带走,如今江州等于是无人防守,倘若那几位诸侯王趁机抄了咱们的老家,到时候咱们可就连最后一条退路都没有了。”
说起这件事情,镇南王也皱起了眉毛:“本王原本以为此战必胜,所以没有顾及太多,可刚才秦容的一番话,让本王改变了主意。”
前有狼后有虎,这场战不能打。
至少,不能在这个时候打。
镇南王站起身,走到儿子面前,手掌按在他的肩膀上:“刚才秦容说的话,你都听到了,你……”
最后一句话,怎么都说不出口。
好好一个男儿身,却要进入后宫,与众多男人争夺一个女人的宠爱。
想想都觉得憋屈!
若镇南王膝下有好几个儿子,他也不至于如此纠结。
可现在他就只有秦朗一个儿子,要是秦朗有个三长两短,他就只能断子绝孙了。
怪只怪秦容画出来的大饼太过诱人。
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将皇位收入囊中。
皇位……
一想到那至高无上的皇位,镇南王就心头火热。
他把心一横,咬牙说道:“你放心,虽然是让你入宫服侍女帝,但你依旧是镇南王府的世子,将来等本王百年之后,王位依然是要传给你的。你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前途受损,只要有本王在一天,朝中就一定有你的席位!”
秦朗站起身,面朝镇南王屈膝跪下,恭敬地磕了个头。
“儿子愿意入宫。”
镇南王连忙将儿子扶起来,或许是因为太过愧疚,声音都有些发颤:“好儿子,你是父王的好儿子!”
……
秦容离开镇南王的军营之后,又转道去了一趟武玄奕的军营。
他不仅见到了武玄奕,还见到了秦穆和秦羽。
兄弟三人久别重逢,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可惜时间有限,只能长话短说。
秦容:“我方才已经说服镇南王退兵,但作为交换,镇南王会将世子送入后宫。”
秦穆很疑惑:“镇南王的世子不就是五郎吗?”
“对,就是五郎,但镇南王并不知道女帝就是蜜娘,也不知道我我跟五郎是同母异父的亲兄弟,这件事情你们千万要保密,别让镇南王知道。”
第598章 士为知己者死
"唐蜜整晚都没睡。
她只要一想到秦容身处险境之中,就怎么都睡不着。
直到天快亮的时候,阿歆和阿大终于回来了。
唐蜜立即从床上爬起来,随便披了件衣服,紧张地追问:“你们谈得怎么样?三郎人呢?”
阿歆:“谈判很顺利,镇南王已经同意退兵,夜色已深,秦参知怕惊扰到陛下休息,便独自回家去了,说是明早再来向陛下请安。”
得知秦容平安无事,唐蜜长舒一口气,悬在心头的巨石稳稳落地。
她终于可以安心地睡觉了。
可惜她没睡多久,就被阿歆叫醒。
“陛下,该上早朝了。”
唐蜜整个人都还处在半梦半醒的状态里,她打了个哈欠,从床上爬起来。
宫女们端着热水毛巾等物品鱼贯而入。
唐蜜摊开双臂,像个人偶似的,任由宫女们将一件又一件衣服往她身上套。
这衣服是用明和帝生前没穿过的新衣服改制而成,用的是厚料子,一般是用来制作秋冬着装,穿在身上着实有点闷热。
唐蜜扯了扯衣领,皱眉问道:“织造局还没把衣服送来吗?”
阿歆一边给她系腰带,一边说道:“织造局已经在加班加点地赶工,但大启朝的龙袍都是男子款式,他们从未做过女款龙袍,款式方面需要重新考量,所以需要多花费点时间。”
“别考量了,再考量下去,我都要热晕了。”
眼看就快到端午节了,外面的日头一天比一天猛烈,大家都已经换上轻薄的夏装,只有唐蜜穿着冬装,就好像她跟别人的时差隔着整整两个季节,多奇葩啊!
阿歆安抚道:“陛下别急,回头我就去催催他们。”
好在凌晨的气温并不高,趁着太阳还没完全冒出头,唐蜜匆匆地离开华阳宫,直奔太和殿。
由于先帝刚刚驾崩,热孝未过,不仅是唐蜜,朝廷上下所有官员都披着素色麻纱。
等早朝开始,唐蜜一眼望去,看到的全是米黄色的麻纱。
百官在首辅秦容的带领下,手执玉圭,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在大启朝,君臣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松缓,若非特殊时刻,一般臣子见到君王并不需要下跪,电视上那种见面就跪的画面,在大启朝的皇宫里面并不多见。
唐蜜抬了下手:“平身。”
早朝相当于公司里的早会,各个部门的大佬出面总结一下自己部门里的业绩成果,有问题的就当场提出来,没问题就换下一个。
总结完了之后,老板出面讲几句或是鼓励或是训诫的话。
完毕,散会!
唐蜜起身离开,文武百官也随之做鸟兽散。
只留下六位内阁大臣和定国公没走,他们跟着唐蜜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的椅子比太和殿的龙椅要舒服多了,唐蜜靠在椅子上,目光落在秦容身上:“镇南王当真愿意退兵?”
闻言,其他五位内阁大臣和定国公都不约而同地看向秦容。
秦容不疾不徐地应道:“嗯。”
唐蜜很好奇:“你是怎么说服镇南王退兵的?”
“微臣为他说了一门好亲事。”
“啊?”
“镇南王膝下有一个十六岁的儿子,生得很是俊俏,微臣见他跟陛下很是相配,便提陛下向他提亲,希望陛下能跟他结两姓之好。镇南王也觉得这门亲事非常不错,当即拍板同意这门亲事,既然要做亲家,镇南王自然是不好意思再开战,他愿意退兵返回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