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山水食香 [强推] (姚风白)


  李氏哭笑不得的拍了她一下:“日后你们就打算这么忽悠我和你爹是吧!”玉芝忙上前撒娇道:“那哪叫忽悠呢,我定把爹娘的痒痒挠的舒舒服服的,这才叫孝顺呢!”


第89章 年轻的老陈头
  不管玉芝再怎么会拍马屁,到了正月二十这天她都拍不出来了。玉芝坐在赵氏怀里,被她死死用身体箍住,伸出两只手固定住玉芝下意识乱摇的脑袋。
  李氏面上露出在玉芝看来狰狞的笑,一手夹着两个干黄豆在她耳垂上不停的揉搓,一手拿着针在蜡烛上来回烧着。
  带到耳垂被黄豆揉的通红的时候,一针用力扎下去,玉芝眼前一黑,大脑陷入停滞状态。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两个耳朵都已经串上浸了菜籽油的棉线了。
  赵氏小心的拍了拍玉芝的脸喊道:“芝芝,你没事吧。”玉芝这才感觉到双耳的疼,眼里含着一包泪委屈巴巴的道:“大伯母,我疼~”
  可把赵氏心疼的够呛,李氏在旁边也不忍心,小声念叨她:“你在孩子怎么这么怕疼呢,别人家闺女打耳朵眼可没你这么能闹的。”
  玉芝撅起嘴更委屈了,赵氏忙把她抱在怀里拍着哄着,她从赵氏脖子边探出头来,朝李氏眨了眨眼睛吐吐舌头,逗的李氏一时想笑,一时又想把这小磨人精拉过来抽两下。
  老陈头自从得了这管盖房子的差事,那是腰也挺直了,背也不痛了,整个人像年轻了十岁一般,隔一两日就让陈三郎推着他去镇子上寻他那些老朋友商议这盖房子的大事。
  不得不说老陈头真的是面子大,凑着三五个退下来的老匠人,一起琢磨谁家徒弟手艺最好,价格最实在。最后选了小一旬才定下来张家的泥瓦匠。
  他带着一群老朋友和张瓦匠去铺子里寻陈三郎,问他定不定下来,陈三郎恭敬道:“爹寻的自然都是最好的,这个事情全全由爹做主。”又招呼老陈头的老朋友们坐下,给他们一人上了一碗甜豆花,让他们好好歇歇,给足了老陈头面子。
  待众人吃完了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玉芝在旁边偷偷与张瓦匠说:“张叔,我家想做砖房不想做泥胚房,样式嘛就普通的就行了,但是每间屋子一定要够大,还要带一间茅房。”
  张瓦匠吃惊道:“每间屋子都带一个茅房?那不得臭死?”玉芝看到老陈头已经被惊动了看过来,索性放大声音说道:“我二哥在书里看到过,每间屋子都做一个茅房,下面通上管子埋到地里,直接通到沤肥的大坑里就行啦。”
  一群老匠人顿时来了兴趣,围着玉芝问这到底该如何做,玉芝哪里懂那么多,只能大概的说一下用粗管子埋在地里,倾斜些许角度,然后在合适的地方挖个沤肥的大池子直接连到池子里就行了。上完茅房以后用水一冲,脏污自然顺着流到沤肥池里。
  老爷子们越讨论越高兴,这一整个下晌又是争执又是画图的,各持己见吵的玉芝耳朵嗡嗡响。
  吃过晚饭以后老陈头索性让陈三郎给他们在后院收拾出两间房,让他们今晚就歇在铺子里了。张瓦匠到底是里面最年轻的,挨家挨户的跑去通知老爷子们的家人,收获无数白眼。
  好在老爷子们到底都是做了大半辈子泥瓦匠的,这东西本也不难,难的只不过是找准角度与管子的材质。有钱人家用铜管自然是最好的,陈三郎家底没这么厚,几人争执半天决定用陶管,内里上了釉也差不离,外面再用砖包一层,省的碎了裂了的,这样埋在土里能用几十上百年不是问题。
  这砖自然由老爷子们拍着胸脯定了,他们最是知道哪家的砖好了。待到第二日玉芝跟着爹娘来到铺子里的时候,一群精神抖擞丝毫看不出来熬过夜的老爷子们都已经在铺子里吃上早饭了。
  老陈头掏出一张纸递给陈三郎道:“那,这是我们老哥几个给你房子定的价,你看看没毛病咱们就这么盖?”玉芝忙探头去看,前面一堆乱七八糟的材料什么的她也看不懂,只看到最后估价六十两银子,多退少补!
  陈三郎和李氏在心底思量一下,觉得这样的话最多八十两这房子就能住了,琢磨了一下差不离,就对老陈头道:“都说了是爹做主了,爹觉得成就成,我先给爹八十两银子如何,娘不是还得忙活饭嘛。咱们是不是还得雇村里的汉子们打下手?”
  老陈头道:“这些你就不用管了,我去寻村长说。行了,我们吃饱了也该走了。这就去忙活定材料了,定好的东西先送到村里,回头看着没问题咱们再结账。哎哎哎你别送了,别跟着我怪招人烦的!钱一给这事儿就用不着你了,行了我走了!”
  说罢推开欲送他的陈三郎带着一群老朋友高声谈笑着走了,颇有几分少年拉帮结伙过街的气派。陈三郎苦笑着看着自己被推开的手,低头看了看玉芝道:“你爷现在啊,怕是比我还年轻呢。”逗的铺子里人哈哈大笑。
  这厢老陈头定下二月二十三吉日动土开工,那厢大房和三房已经全副心思都放在即将赴考的兆厉与兆志身上。陈三郎已经不让兆志回村了,为了让他每日能多休息一会,把铺子后院最靠里的房子收拾出来给他住,玉芝现在也开始跟着袁厨子学做点心做个汤之类的了,日日炖好一盅汤留给兆志。
  赵氏看着也想让兆厉去镇子上备考,但是一去镇子上的房子才发现,遭了瘟的陈大郎竟然把家里能搬的东西都搬走了!这大半年赵氏没踏入这伤心地,今日为了孩子才来,只一眼这心就凉透了。
  陈家人早就知道这房子是赵氏拿了一半嫁妆与陈大郎挣的没交给家里的钱买的了,却没有人在赵氏面前说什么。现如今看到这么个局面,李氏握着赵氏的手道:“就让兆厉与兆志住在一起吧,他们俩也能讨论学问,我家还有袁师傅,日日备的吃食都是精心的!”
  赵氏擦擦眼泪,下定决心日后再不为那负心人流一滴泪,点头应了李氏的邀请,但是从那以后她日日跟着三房来镇上,给兆厉兆志洗衣服收拾屋子,把两个孩子照顾的竟胖了不少。


第90章 心慌的两口子
  三月初,兆厉兆志要提前一个月去县城准备参加院试了,这院试可与童生试不一样,是由府城派下的学政出题监考的,自然要早早的去访听访听分到他们县的学政的喜恶,免得撞到枪口上。
  兆厉的学堂这一次要去五人,自然先生要陪着去。兆志的学堂只有他自己,林先生也不可能为了他抛弃了剩下的学生们一个月,这次就只能让他跟着兆厉学堂一起搭个伙了。
  林先生羡慕的看着人家先生意气风发的带着一队学生与家长们告别,自己面前却只站着孤零零的一根独苗,忍不住回头恶狠狠的瞪了那几个没过童生试的学生,心底暗暗下定主意,回去定要给他们的功课加倍加倍再加倍!
  袁厨子和玉芝在他们出发前做了许多薄如纸张的煎饼,这种前世著名的山东煎饼不知为何这辈子还没有出现,他们俩研究了一下,一个月前就试验着做了一次,放凉后虽说咬起来颇有些费劲,但是保存周期长,快一个月了竟然都没有坏!
  院试号房里是有一个小炉子可以自己烧热水的,玉芝琢磨了半天,又尝试着做了一次鸡蛋挂面!这可就是考验刀工的时候了,袁厨子手起刀落,切的面条根根比针粗不了多少,看的玉芝叹为观止。
  玉芝晾了半院子的面条,幸好初春没有雨,没几日就干的透透的。收进来以后掰成差不多长短的面条,当天全家人都尝了一碗,纷纷夸这方便味道好。
  赵氏和李氏给两个考试的孩子一人包了一包煎饼一包挂面,带了两小坛子袁厨子特制的猪肉酱,这猪肉酱里加了花生香菇,上面用熟油隔开空气,几个月都不会坏。新鲜蔬菜是没法带了,又各自给他们带了一包干蘑菇。
  两个人商量一番又备出一份来,差小马送去玉芳未来的婆家,详细的说明白了这些东西如何吃,可把婆家人欢喜坏了。之前听闻院试九天,里面的书生们都是啃饽饽就咸菜,到后面几日饽饽都发酸发硬没法吃了,每年都有好多人拉肚子弃考的,还有晕过去就再也没醒过来的。今年陈家送来这些不啻于是救命的东西了!
  送走了去考试的一行人,陈家人心底都空落落的,仿佛心都随着两个孩子一起去了县城。这几日铺子里出错几率大增,什么上错菜了算错账之类的小问题层出不穷。熟客们都知道他们家有书生去考院试了,也都颇为理解,还笑着打趣几句。
  玉芝看着这样下去不行,干脆让陈三郎与李氏回家看两日盖房子去。
  二月底的时候房子就开始动工了,老陈头日日意气风发的站在土堆上指点江山。孙氏被村里婆娘们捧得更是高傲,毕竟帮忙给盖房子的人做饭,一天给十五个大钱呢,这跟白捡的有什么区别,哪个婆娘在家不做饭!而且每日若是有剩下的还能让她们带回去与家里人吃,陈家可是日日都有大肉菜的!
  在使劲享受了一阵子村里人的追捧以后,孙氏点了四个手脚干净麻利的三四十岁的当家媳妇来帮忙。整个工地上是有条不紊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