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明希点点头,飞身上马,俯视着莫璃:“我走了,照顾好自己。”说罢带过缰绳朝城外奔去。马立成三人也纷纷抱拳与莫璃告别,上马去追赶玉明希。
莫璃望着几人远去的背影,长叹了一口气,所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与他们离开定安城一路辗转来到青淮,转眼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这段时间里不仅仅是玉明希,其他三人也是对她照顾有加。如今他们回了淮庆,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莫名地一阵伤感,脑海里又出现了慕容楚那高大挺拔的身影,一别一个多月,也不知他现在如何。
这脑袋瓜子总是胡思乱想,莫璃敲了敲自己的脑壳,深吸一口气,暗自鼓励自己:从现在开始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加油!
自我鼓舞产生了效果,莫璃迈着欢快的步子朝街里的集市而去,昨晚拟了一张单子,今天要买的东西不少。
临近中午,终于把要买的东西采购得差不多了,莫璃提着大包小包回了家。把东西分类放好,她开始按照之前的计划试着做了几样点心,忙了一下午终于成功地做出了水晶桂花糕、紫薯松糕和芸豆卷,加上之前做好的豌豆黄一共四样,每样装了一碟,用食盒提着又出了门。
将近酉时莫璃到了街里一家名为四季鲜的饭庄,她这几天就已经观察过了,四季鲜虽然不是青淮最大的饭庄,生意也不是最火爆的,但客流却是一直很平稳。跟这种不上不下的饭庄谈生意相对比较容易些。
以前在莱州县城的百香楼,是因为沐青云是那里的常客,与赵掌柜熟识,不然也不会那么顺利就和赵掌柜搭上线。如今在青淮城里,莫璃只能靠自己,所以她选中了四季鲜。象这种生意一般的饭庄比火爆的大饭庄更容易做出成绩来。
莫璃站在四季鲜的门口,深吸了一口气,暗自为自己鼓了鼓劲,这才拾阶而上。门口的伙计挂着职业性的微笑迎了上来:“这位公子里面请!公子一共几位呀?”
“就我一个人。”莫璃进了大堂,大致打量了一下,现在还没到饭口时间,大堂里只有两桌客人。她让伙计帮她找了个相对比较安静的位置坐下,将食盒放到桌上,对伙计说:“小二哥,能不能把掌柜的请来,我有事情想跟他谈谈。”
“公子稍等,我们掌柜的在后面。”伙计见莫璃穿戴整齐,谈吐也不是市井之徒,客气地答道。
莫璃点点头,从怀里摸出十文钱塞到伙计手里:“有劳小二哥了。”小二得了赏钱高兴地揣到怀里:“多谢公子的赏,公子先坐,小的这就去叫我们掌柜出来。”
不多时,伙计跟在一个五十出头身着青布长衫的老者从后面出来,“杨掌柜,就是这位公子找您。”
莫璃起身施礼:“杨掌柜,在下李默溪。”
“李公子请坐。”杨掌柜还礼,与莫璃分别坐到桌子两边,“不知公子有何事?”
莫璃也不啰嗦,打开食盒,将里面的点心一碟一碟端了出来:“杨掌柜,这是在下做的一些点心,不知道能不能入了杨掌柜的眼。”
杨掌柜看着四碟从未见过的点心,不由得探过头来仔细打量起来:“这点心看着倒是新颖,色泽、形状都很好,卖相不错。这些真的都是公子做的?”
莫璃微微一笑:“不瞒杨掌柜说,在下没有什么别的本事,就喜欢研究些美食,这些点心都是在下亲手所做。”
“不知李公子今日带这些点心来,意欲何为?”杨掌柜问道。
“在下想用自己的这点儿手艺在杨掌柜的四季鲜谋个出路。”莫璃抱了抱拳,“杨掌柜不必急着回复,还是先尝尝这几样点心吧。”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杨掌柜从筷笼里取出一双筷子,先夹了一小块紫薯糕放到嘴里,品了品味道,又尝了其他三样点心。
“敢问李公子,这几样点心都叫什么名字?”杨掌柜又将每样尝了一口之后,放下筷子问。
莫璃将每碟点心的名字和主要食材做了介绍。
杨掌柜点了点头:“桂花糕倒是有很多点心铺有卖,可这水晶桂花糕却是与其他家的都不同,口感软糯,甜中带香。其他三样嘛……不瞒李公子,我做了多半辈子饭庄的掌柜,还真没吃过,也没听过。这味道嘛,的确都不错,尤其是豌豆黄,居然能把普通的豌豆做得如此香甜,真让我大开眼界。”
“杨掌柜过奖了。”莫璃心里松了口气,看来这个杨掌柜对她带来的点心还是很有兴趣的。
“不过……”杨掌柜话锋一转,“小店虽说经营多年,但生意一直是不温不火,勉强维持而已,恐怕出不了太高的价钱请李公子。”
“杨掌柜,在下并没有来贵饭庄就职的打算。”莫璃知道杨掌柜是不想花高价特意请一个面点师,微微笑着说,“在下只想为贵饭庄提供点心,销售所得双方分成即可。”
“哦?还没听说过有这样做生意的。”杨掌柜疑惑地望向莫璃,“既然李公子不是要寻个差事,为何不将这些点心送到点心铺去呢?”
“点心送到点心铺去卖看似是正常的道理,可点心铺的客流毕竟有限,况且人家都有自己的面点师傅,实在没有必要再从外面进货。”莫璃稍顿了顿又接着说,“饭庄则是不同,饭庄里虽然也卖些面食之类的东西,但大多是主食,象这种小点心恐怕就没有了吧?”
杨掌柜点了点头:“的确是这样,我们店里的师傅是什么菜式都做的,并没有专门做点心的人。”
第五十七章 默溪哥哥
杨掌柜点了点头:“的确是这样,我们店里的师傅是什么菜式都做的,并没有专门做点心的人。”
“这就是了,”莫璃道,“点心送到饭庄里卖,不仅不会影响到饭庄菜品的销售,还会给饭庄带来一笔额外的收入。杨掌柜可以考虑一下。”
“嗯,李公子言之有理。”杨掌柜思忖片刻,“不过,这种生意我们还从来没做过,不知道到底行不行得通。”
“饭庄不需要拿钱进货,只要把这几样点心写到菜牌里就行。点心全部由在下提供,杨掌柜可是一分钱的本钱都不用出呀。”莫璃抬眼看着杨掌柜说,“这种无本生意,不管怎么说饭庄都是不亏的。”
“李公子是个爽快人,我也就不绕弯子了,这事儿我应下了。”杨掌柜站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李公子请随我到楼上雅间,咱们具体商量商量。”
莫璃离开四季鲜饭庄的时候,已接近戌时,杨掌柜留她用饭,被她婉拒了。双方商量过后,先签了一个月的短期协议。这一个月当中,莫璃每天从她可以做的点心中挑出四样,每样各十份。等到下个月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其实莫璃也不愿意每天提供太多,现在毕竟只有她一个人,多了也做不过来。先试一个月,如果真卖得好的话,再考虑雇帮手。她粗略地估算了一下,目前就单单这每天的四十份点心,如果都卖出去的话,一个月至少也会有十几两银子的进账。
第二天四样点心正式上了四季鲜的菜牌,为了增加销量,莫璃许诺伙计每推销出去一份点心可以得五文钱的提成奖励。开始四个伙计还都不太相信会有这种好事儿,头一天得了十文赏钱的马小五对其他三个同伴说:“咱们试试呗,反正也没损失。我看那李公子是个大方的人人,昨天让我找掌柜出来时还给了赏钱呢。”
其他三人听了也觉得这事对自己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当天便纷纷卖力地推销起点心来。
有了伙计们的大力推销,第一天的销售情况就超出了莫璃的预期,四十份点心居然卖了三十二份。莫璃当场兑现承诺,按每个人的销售量给了提成。剩下的八份点心,留了五份给饭庄的人尝鲜,剩下三份她带去送给隔壁的张大夫一家。
张大娘得了点心,心里过意不去,听说莫璃每天要做四十份点心,便主动带着张玉灵过来帮忙。
莫璃本来不好意思用她们娘俩儿,可张大娘说她们在家只是张罗张罗三餐,收拾收拾屋子,顶多再做做女红,时间多得很,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过来帮帮忙,就当是打发时间了。张玉灵也表示自己在家里实在闷得慌,来帮着干点活倒是比在家做女红强。
见她们娘俩儿这么说,莫璃也就没再坚持,就让她们帮着和和面、熬熬浆,主要的制作还得自己亲手完成。
接下来的几天,点心的销量一直不错,每天都能卖出去三十五、六份。到了十几天之后,居然开始天天售罄。四季鲜的伙计们提出以后不用每天结算提成,让账房记上账,等莫璃和杨掌柜月底结账的时候再一起给。
点心的销量好,高兴的不仅是莫璃,四季鲜饭庄因为出了新鲜式样的点心,客流也比以前增加了。杨掌柜每天出来进去脸上都挂着笑意,现在每天到了晚上,还有等座的客人,风头甚至盖过了青淮城里最大的常兴酒楼,这是自四季鲜开业以来都没有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