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庄主着急问,“拔了种红薯,还有能有20公斤的收成吗?”
伊琳皱了皱眉,“我是说有得情况好一些的,不是说平均,平均是不可能的。”
农庄主的眼神又暗淡下来,但仍旧充满喜悦的看了眼州官。州官连忙请示魏尚书,“您看,这能行吗?关键是能挽回这么多吗?”
魏尚书起身,说了句,“您还能有别的办法吗?好了,今个就看到这里吧,明日再找个情况好点的去看看,再做决断。”
魏尚书晚上亲自到了伊琳的客房,和汪大人两人听了很久,第二天又看了看别处的情况,最终打算博上一把。
伊琳把种植红薯需要注意的环节,包括红薯苗的培植情况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户部命令岳阳州全州试点,开始如此操作。
虫害也就是西北的治理方法。对于下一季度玉米的种植,伊琳对州官说,“我在永业的时候,旺丰县包括省府的玉米种植都用得是我的方法,小麦的种植也一样,从种子的处理到整个过程,西北一些农垦官员和农庄都是知晓的,你们去打听一下,下一季的话请他们过来指导一下,从地里的施肥、育种都要合理化,如果有别的需要,就来找我,我们不能一直待在岳阳,要到下一站了。”
岳阳立马开始准备,并飞鸽传书京城,由京城调派西北的人到东北教授经验。
原本岳阳过后是要往东北方向继续走得,紧挨岳阳的丰拢州州官已经来到岳阳,打算和户部启程到丰拢州。
但被伊琳拒绝了,“丰拢我们就不用去了,情况不会好到哪里去,丰拢虽说比这里温度低点,但我们过去也需要7、8日的时间,到时候和这里的情况就差不多了,就按照岳阳的治理办法吧。没必要去了。”
丰拢州州官等几人一听,立马对着魏尚书跪拜,“大人,一定要去看看,我丰拢万千子民,也是我葳朗国的百姓,去年本来收成不好,民间都知道京城会来人看看粮食种植,都对此抱以厚望,如若等不来京城的人,民怨声声,下官如何面对殷殷期望着的百姓呢?”
魏尚书也点了点头,“恩,也是,哎,那就还是去去?”
魏尚书如此说,伊琳却不赞同,仍旧坚持己见,“魏尚书,不用去了,没多大用处的,就一样的方法,先用上吧,我们改道往南走!”
州官更是焦急地拽住了魏尚书的衣袖祈求,“大人,不能如此,一定要去看看的,就算是有岳阳这样的方法,我们自然是要用上的,但是京城如若来人,对于民间也是一种安抚姿态,民间就不会如此恐慌,如若抛弃了丰拢,会加剧民间的恐慌心理的,民间秩序就无法控制了。”
汪大人也说情,慕容峰也接话,“蓝伊琳,不费几日时间,丰拢的担忧也是对的,去吧!”
伊琳却仍旧固执地摇了摇头,撇下一句,“民间百姓如何安抚不是我的事,是你们地方要解决的事情,跟我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改变路线,往南方走,如若户部决定往北走,本姑娘就没必要跟着了,我就回京城啊!”
伊琳说完转身自顾自地回到马车上,留下一应官员和慕容峰在原地大眼瞪小眼。
伊琳如此强硬,慕容峰看着丰拢官员和两名城主如此哀求,对伊琳如此任性很是不满,魏尚书也叹气,“慕容公子,你看蓝姑娘这脾气?”
魏尚书虽说对蓝伊琳如此有些意见,但在此情况下,户部还要仰仗着伊琳,也就没办法以权压人,逐向慕容峰求救。
慕容峰极为愤怒,转身气呼呼地来到马车边,不客气地掀开帘子,怒瞪着伊琳,口气很是生硬,“蓝伊琳,马上下来,你今个是去也的去,不去也得去,你这小丫头片子真是铁石心肠,怎么如此不通情达理,马上给本公子下来。”
伊琳对慕容峰的威胁不屑一顾,连看都不看慕容峰,慕容峰气急,跳上马车伸手去拽伊琳,
伊琳被慕容峰生硬的从马车上拽下来,慕容峰才放手,怒视着伊琳道,“我告诉你蓝伊琳,丰拢在这东北都是最大的州,人口众多,原本当地的粮食历来不够养活州里的百姓,靠的是朝廷的救济,别说灾荒之年,就算是风调雨顺,收成好的年份,都有穷乡僻壤的穷人家饿死人的情况出现的,这么大的灾荒,你怎能如此轻飘飘得说不去就不去了,本公子真是看错你了,你蓝伊琳以前没忍饥挨饿的时候吗,你是不是有点钱就忘本了呢?以后局面不能控制,哀号遍野你能负起责任吗?别一副有点本事就拽起来的样子,本公子不吃你这套,下一站丰拢!听见了没?”
伊琳也十分气愤,声音也大了起来,“我也告诉你慕容峰,论田间地头的本事,本姑娘在这里就是比你有话语权,丰拢的人口情况和要面临的局面不会因为本姑娘去或者不去就有任何改变。我都说了,就按照岳阳的治理方法,照搬下来就行了。并不是说让朝廷放任不管,安抚民众难道是我的责任吗?你也不用上纲上线。我只是以专业的角度告诉你们,现下不光是丰拢,东北地区就算是再严寒一点的地方都没有时间过去了,我都不会去,现下往南走,更有可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当下的主要问题。本姑娘说了,不去丰拢就不去,往南走,要不本姑娘就回家了,连京城也不去了。”
伊琳吼完就又上了马车,还把帘子狠命地拉了下来。坐在马车里生闷气。
魏尚书一看如此情形,户部几名官员也皱了皱眉头。汪大人小心翼翼地请示魏尚书,“大人,您看怎么办呢?”
魏尚书看着仍旧跪着的丰拢州官员,无奈地叹了口气,伸手扶起州官,不忍地拍了拍州官的肩膀,“永民(丰拢州官的名字)啊,哎,就这样吧,按照岳阳的方法照做吧。汪大人啊,”
汪大人连忙应了声。
魏尚书吩咐道,“你和王闽二人随着丰拢的官员往东北走,一路按原计划往东北走,详细的情况飞鸽传书给我们,并上报朝廷。剩下的人,往南走。”
魏尚书安抚丰拢地方官员,“汪大人去年在西北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蓝姑娘的手法大多已经了然于心,有他跟着你回去,倒也算是对民间有交代了,剩下的,你们还是要请示朝廷的,但也别抱太大的希望,能自个解决就自个解决,朝廷面临的也不止你们一州的困境,怕是到时候顾不得你那了。”
丰拢州官也是极为无奈,但仍旧重整旗鼓,对着汪大人拜了拜,“那就依仗汪大人了,汪大人,王大人,两位请!”
第九十六章 危机来临
户部兵分两路,伊琳这一路主要人马就掉头往南部几州赶。
慕容峰自此,一路上对着伊琳冷嘲热讽,极为不满,甚至鸡蛋里挑骨头,并对伊琳说,“这小丫头如此傲慢无礼,以后看你怎么嫁的出去!”
伊琳也不客气,不屑地回话,“这就不用慕容公子操心了,本姑娘就算是嫁不出去,也用不着你操心,哼!”
到了靠南部的州府,伊琳仍旧执意未下马车,并请魏尚书发话,继续水路,几日后才到了南方万丽州。
万丽和再往南的元和州两州都种植水稻。
今年的水稻因为天气和虫害损失惨重,户部一行到万丽州的时候,瞧着水田里的水稻如此严重的灾害,正寻摸着如何补救,但伊琳连续看了三天各个郡县的情况后,询问了元和州的情况,两州大抵相同,在户部一应官员正在想对策的时候,当着万丽和元和州官的面,说道,“现在快到七月了,万丽和元和州常年夏季温度,就算是冬季的温度也是北方春季般温暖。现下水稻已经种植有快两个月时间,受害很是严重,产量几近没有收成,两州每年两季水稻,水稻四个月成熟。上一季水稻收成也不好,我有个建议啊。”
伊琳迎着众人的目光,开口道,“把受害严重的水稻都拔了,按照我的方法,重新种植,按理来说万丽和元和的气候条件,种好了水稻可以每年三季播种收割。如果现在开始着手重新种植,方法程序得当,三个半月就可以成熟,比现在补救要来得效果快很多!”
众人直接楞了,魏尚书更是着急地把伊琳拉到一边,“哎呦,蓝姑娘,万万使不得的,都拔了,就等于这季颗粒无收啊,不行,这个不行!”
魏尚书把头摇得波浪响,任凭伊琳如何劝说都不松口,伊琳这两日也是锲而不舍地做魏尚书的工作。
伊琳劝说着,“魏大人,这季水稻按现在的情况还需要两个月才能有收成,而且受害如此严重,就算是补救,收成也会非常不好,我看了,除了糯米,这里主要种植籼稻,我们都知道糯米好吃,但亩产低,糯米每亩250斤都是极好的,籼稻就能达到300来斤。要是朝廷下令都种成籼稻,产量就会提高。而且方法得当,相信我,籼稻500来斤是可以做到的,您想想啊,只需要三个半月,不过如果您要等两个月后开始种,那就不行了,到了九月末十月初以后,就慢慢到冬季了,就不行了,也就耽误了最佳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