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还余光瞥了瞥继祖。
继祖:“……”我又不是考官,您老也不是在答题,好不好!
“我也不懂这些,不过,我觉得赏罚分明很重要。”
唐县令点头:“对的。”
继祖又想起一事:“爹,林夫子来了,给他安排个什么位子合适呢?本想说给你请个师爷的,可是林夫子很能干的样子,做师爷太失礼了吧?”
“嗯……要不就县丞吧,正好那位子空子,林夫子进士出身够格。”
“我看行,那等林夫子来了,你再跟林夫子章叔叔商量下。”
“好!”唐县令很高兴,儿子提的那些问题,他都能说上几句,县令也不难做嘛!
“???”如果继祖知道他爹的心情,肯定懵。
唐县令亲自去把林夫子接了来,继祖这边把房子收拾好了。以前王县令拖家带口的,占了整个县衙的后院。唐县令没什么多家属,县衙空空的,就给林夫子准备了一个小院子,比原来做县丞的那个小院大些,林夫子带了家属应该能住下。唉,忘了打听林夫子家有什么人了。
不大会儿继祖听到门口有动静,赶紧出去迎接。
只见门口除唐县令和林夫子外,还有一位中年妇人,一年轻女子做丫头打扮,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子,像是小厮。那位中年妇人应该是林夫子的太太了。
继祖赶紧过去:“夫子好,学生来迟了。这个想必是师娘了吧?快请进。”
林太太含笑冲继祖点了点头。继祖看这位林太太,端庄大方,一身的书卷气。再看林夫子,不说话的时候,就是读书人的样子,和林太太无比般配。一说话,刺头一个!不晓得林夫子在林太太面前是个什么样子。
林家丫头和小厮忙着搬行礼,林夫子和林太太没架子跟着一起拿,唐县令和继祖也一起帮忙,门口两个衙役机灵的过来帮忙。
林夫子把行礼搬到屋里后,就拉着唐县令去前面,迫不及待的要开工了。继祖想留下来帮忙,不过自己一男的好像不合适吧?只好跟唐县令一起出去了。林太太冲几人一躬身,婀娜多姿,说不出的好看又大方得体。
这就是所谓的大家闺秀,当家太太了吧?
继祖先去找了吴婶子去给林太太帮忙,等到书房的时候,唐县令和林夫子已在喝茶了。不过两人都没说话,气氛有些尴尬。
继祖进去,先给两人拱手行礼,才跟林夫子说话:“夫子,您和太太只带了一个丫头一个小厮,怕不够用吧?”
林夫子不屑地说:“人多了你这里住得下吗?我平时不住这里,中午休息时或者晚上晚了才住一下。”想了想,人家也是一片好意,就好心的解释了一下:“知道西门紧挨着的那个巷子吗?中间一座种了很多葡萄的院子,就是我家了。”
“啊?”继祖吃了惊。那座宅很大吧,以前路过的时候,感觉应是平安县数一数二的宅子了,比县衙都气派!
继祖吃惊,唐县令也有些不安,这么有本事又有钱的人来给自己当县丞?当县令都委屈人家了!
林夫子见着唐家父子吃惊,心里略得意!
继祖定了定心神又问:“师娘刚才已见着了,不知夫子家的师兄师姐们……”
说起孩子林夫子挺开心:“你师姐是老大,嫁到安远县去了。下面还有两位师兄,都在西宁的书院念书。”
继祖和唐县令:“啊!”
安远县是大县,继祖他们的商队一直在安远县卖,离平安县不远,快的话,大半天能到,所以林小姐应嫁得不错。
林家两位少爷更厉害了。林夫子没说是哪家书院,不过西宁能省略了直接叫书院的,那就是西北第一书院青云门书院了。那可是每年都不少举人进士的地方,用现代的话说,那就是高考的升学率贼高!
唐家父子再次惊讶的看着林夫子。
好半天继祖找回声音:“夫子真能,那话怎么说的?‘虎父无犬子’。”
这马屁拍到林夫子心坎上了!林夫子脸色可好了,和颜悦色的问唐县令:“大人可有什么计划?”
唐县令看了看儿子,继祖冲他点点头。继祖不能一直留在平安县,唐县令要学着自己处理。
“我想着,给夫子安个什么名头。知道夫子不为名不差钱,只是有个名头办事方便。你看啊,我这当了县令原来县丞的位置就空了,要不就委屈你当个县丞了?”
林夫子有些意外,原来是不是说唐家想找个师爷吗?不县丞体面些。师爷一般都是当官的私人请的,一切听主人家的吩咐。县丞就体面多了,好歹是正式的朝廷官员。
林夫子没说话,笑眯眯的端了茶喝了口。
什么意思?唐县令正想问,继祖踢了踢他椅子。唐县令忽然开窍了。
“那我一会儿就把文书写好递上去。”文书工作,唐县令熟!
第四十二章
闲话过后进入正题。
林夫子有意看看唐县令的水平,先下手为强:“大人此前在县丞位上做了两年多,想必对平安县非常熟悉,不知大人有何打算。”
唐县令被新上任的林县丞的家底震惊到了,此时被问到,立即调整状态。因为提前和儿子商量过,此时倒也说得头头是道。
林县丞听了点点头:“衙门这边好说。他们平时也出了血吧?”
继祖扭脸看唐县令。
“林兄,确实如此。比如说张主薄,他家是开酒楼的,他经常送些米面肉食到资善堂。”
难怪原来的王县令放任手下不管。其实平安县县衙上下,虽说散慢了些,但是正事没误啊,也没有仗势欺人的。都是平安县或周边县上的人,乡里乡亲,有的还连着亲,真不敢欺负人。
林县丞愤愤地说:“见得他们要死不活的样子,得把规矩定来一个个的都打起精神来。”
虽然不是说的自己,唐县令还是有些怕怕的点头,仔细想想,自个儿好像有时候也会偷个懒什么的。忍住抖了抖,又点了一回头。
然后就是资善堂了。
资善堂就是朝廷的面子工程。在平安县,那是朝廷的面子县令的骨肉。别误会,只是县令出钱供养的意思。还是一样的情况,朝廷有拨款,就是从赋税里扣。可是赋税从来没收齐过,可不得一把手贴了。
林县丞说:“资善堂是为孤苦无依又无法养活自己的人设的。现在那里头住的,孤苦无依是真的,可是好手好脚好身体的多的是,老的小的都有。以后,能干活的都打发出去干活。房子可以给他们住,不过要收钱。等那些小的到了十六,通通赶出去。”
唐县令还商说话,继祖先说了:“好!但是我们要多带些人去!”
林县丞说:“当然,等把那帮衙役们□□好,我们就去。还有,放出话去,资善堂里能干活的都放出去,另选不能养活自己又无亲戚可投靠的来。以后每年都甄选一次,不能让人混吃混住,更不能让真正孤苦的活不下去。”
高啊!这么一来,那些想闹事的也没法闹了,朝廷不是不管了,是让资善堂更能发挥做用。资善堂里有几个刺头,王县令不想跟他们闹就随他们去了。资善堂里有吃有穿有住,可不是好吃好穿好住,那点抛费,王县令承担得起。
可是继祖不想花冤枉钱,必须得改!
继祖崇拜地看着林县丞,县丞大人得意一笑!
唐县令:“……”
最后是学堂。
林县丞不说话只看唐县令,那意思,我都说了这么多了,该你说说了。
唐县令:“首先得考试,入学要考,期末要考,考得好的给奖励,考得不好就扣衣裳扣伙食。年纪到了就去考秀才,一年考不上就再考一年,要还是考不上,就退学!”
唐县令把跟继祖商量的办法一股脑儿的说了。太简明了吧!
继祖补充:“有些家里穷不能给孩子启蒙,我们就设个学前班,只管教不管饭不管衣裳,也不收学费。学个一年半年的,通过入学考试就是正式学生了,该有的优待一样不少。等到了年纪,夫子考核后就去秀才。考中了咱们给些补贴送去大书院接着读。若是两年都考不中,要么自己出学费读,要么就退学。也可以办个学手艺的学堂,比如帐房啊药师什么的,就是教他们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资善堂的小子也能来学。”
林县丞听着新鲜。一般帐房药师什么的,都是师傅带徒弟,在学堂里教还是头一回听说,想想,还是个好主意!
几人把基本方案定了,就开始完善和执行了。继祖不是衙门的人不好直接参与,好在林县丞能干又凶残(?)把衙门上下指使的团团转。林县丞还在平安县还是个名人,好些人都认识他,他出面,基本都能办成。少数办不成的,衙役们排排站,杀威棒点地,闹事的立刻怂了!
衙门里头,有那懒散惯了这会被奴役的不满,有人来找唐县令说理。
“大人,大家都忙,而且是正事,我等自是没话说,只是章县尉呢?等得不见他来做事?”此人当然知道章县尉干什么去了,只是不满找事罢了。
林县丞和继祖预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