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夫子还很开心,曰“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切不可不懂装懂。
继祖“……”
所以家里的事告一段落后,重心就要放到读书上来了,要是考不中,又要等三年,又要苦三年?太悲崔了!所以一定要一次就中!
第二十九章
此时,继祖和几个同窗在成都府准备乡试。同来的有三姐夫赵师兄,族长家的俊哥儿,还有同族的树哥儿峰哥儿,另还有两人,一共有七个人。两年前,族长夫子请了位以前的同窗来族学教课。据说这位同窗在科举之路上走得比族长夫子远些,不过家里没什么钱,做了几年小官没什么建树还愁得半白了头发,干脆辞了官给人当夫子去了。还别说,十来年下来,还教出了不少举人进士的,算得上是位“名师”了。这回也是族长夫子亲自去请,人家还是看在国窗的份上才来的。
别说,这位许夫子来了后,继祖和赵师兄他们的进步相当快。族长夫子学问还是扎实的,只是,那啥,什么时候都少不了“应试教育”。族长夫子主要是教他们学问,关于考试方面的就没法教了,他也没经验啊!许夫子学问也好,而且人家教学经验丰富,乡试经验也丰富。
这年头也没个标准答案,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考得好不好,一要看学得扎不扎实,还得看运气,还要看对不对主考官的味口。许夫子主要教的就是这些。
在族长夫子和许夫子的共同教育下,唐家族学学子们的水平提升的很快。就是继祖,原来六七分把握的,涨到了七八分。夫子看了他的文章,中是八九不离十了,只看名次了!老太太听说后,非常激动的给族里捐了不少东西!
此次几人到成都府参加乡试,就是许夫子带队,族长另安排了常来成都府的可靠的族人同行打点。继祖还以为族长要亲自来的,不过族长说,不能给考生们太大压力,他就不来了。
不过要继祖说,是族长压力大吧。族长管唐家族学有小二十年了,以前最多就是过了童生试中个秀才罢了。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就没有压力。现在有希望了,还是很大的希望,压力就大了。许夫子可说了,赵师兄和继祖都是八九不离十的,俊哥儿和峰哥儿和另外两个学生努力一下,若是运气好或许能中。树哥儿?树哥儿就是去见识见识的,想中?或许三年后有可能!
族长激动啊,若是能中,那可是族中大事,他的名字能写入族谱中世代流传了!赵师兄不是唐家人?可那也是唐家族学出来的唐家女婿啊!
许夫子和族长安排跟来的两人,办事很靠谱,继祖几人只管安心温习应试便可。三场考下来,继祖几个狠狠睡了一回,醒来便精神抖擞了。
几个聚到许夫子的屋子里,把考试的文章默写了下来。树哥儿见几人认真默写,摸摸鼻子跑了,许夫子见了,笑笑不管他。
“不错,”许夫子仔细看了几人的文章,看上去很满意,“赵轩的文章最好,名次应该不错。继祖的差些,上榜是没问题的。文俊和天清的文章,两两之间不好说。文峰和天明,你们两个回去要努力了!”
天清和天明就是另外两个族人了。许夫子这么一说,高中的几个都很开心,没中的也没多难过,本来就是来长见识的。
“不过,这只是我的判断做不得数的,还得等放榜。”许夫子又说了。
“那是自然,”族长安排来的两人中的一人说:“夫子,那我们是现在就回去还是等放榜了再回去?来前族长说了,可等放榜了再回去,这几日可到处逛逛,和其他考生们熟悉一二。”
“多和其他举人多认识也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你们以后会试也是好的。”许夫子赞同过几日再回去。唐氏一族不算大富,几日的吃住还是没问题的。
赵师兄和继祖相视一笑,一会说能中一会说不一定,看来看起来淡定的夫子也不淡定了!其他几个听说可以在成都府玩几天,都很开心。他们中,除了赵师兄和继祖,都没怎么出过门!
放榜日,族长安排的人,脚下生风般的跑进了客栈,冲到继祖他们那一桌。
“中了,中了,跟夫子之前说的差不多。”赵师兄给他倒了杯水,这人喝了接着说:“赵少爷名次最好,四十五名,祖哥儿在九十二名,俊哥儿和清哥儿都中了。”
“好,好!”许夫子满意的说。几个考生们也放心了。虽然夫子说了能中,到看了榜,才真正定下心来!
“官府应该派人去报喜了,巡抚大人会摆鹿鸣宴,你们几个准备准备。文峰和天明,特别是你文树,不可乱跑了,等鹿鸣宴后,我们就回去!”
树哥儿:“我没怎么着啊,一直乖乖的呀!“
几个忙起身乖乖应了!
鹿鸣宴后,唐家赶考团的众人回家了!刚到镇口前的茶棚子时,早已等侯的唐氏族人,点了鞭炮,吹吹打打迎了众人到了族学。
族学里,族长夫子和族里德高望生的老者发表一通感人肺腑的演讲,要求族里的年轻人,以继祖和文俊天清等为榜样,发奋图强,为壮大唐氏家族而努力!族长还公布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听得大伙儿热血沸腾!就是不知是为了唐氏还为那不斐的奖励!
第三十章
族学里的欢迎仪式好不容易结束了,晚上族里还要摆席庆祝,中间有段空档,继祖赶紧回家了。老太太没来,小吴管家来的,说是老太太有些不舒服。继祖吓一跳,老太太好些年没吃药了,突然一下子就病了?别是有什么大不好吧?以前听人说,老人家平时好好的没痛没病的,一不好就是大病!族长他们讲话的时候,继祖都心不在焉的没仔细听。
继祖快步前面走,小吴管家抱了族学里发的奖励,辛苦的跟在后面。
“祖母,我回来了,您怎么没去族学看我啊?您病了吗?”继祖边说边进了老太太院里。
老太太看见孙儿急慌慌的进来,笑笑说:“没有病,就是没啥精神。我听齐二说了,你可没你姐夫考得好啊。”
“嘿嘿,三姐夫比我聪明呗。”继祖仔细看了看老太太脸色,好像没什么,就是没精神的样子,也有心情和老太太瞎白话。
“什么比你聪明,明明就是你懒。”老太太让继祖逗笑了!
继祖又给老太太说了些在成都的好玩的事,老太太开心不已。
继祖见老太太开心了,便说:“祖母,可是家里出什么事了?你不跟我说,我去问问吴叔他们也能知道的。你就跟我说说吧。”
“唉,也没大个事,”老太太叹气,“宗哥儿病了。”
“宗哥儿病了?怎么会病了?现在怎么样了?”继祖赶紧问。
“唉……”
太太院里一帮人怎么看不好一个小孩子?宗哥儿不是调皮的,怎么就病了?
前两年,老太太一口气买了好些人。太太院里是一对姓周的姐妹,进府后改了名字叫秋菊秋雨。老太太院里进了三个丫头,分给四五六三位小姐,都跟他们主子差不多的年纪,以后也是陪嫁了,他们的主子商量着取了名字春兰春草春梅。还有就是郑家祖孙三代七口人,在厨房做事和负责府里的大小杂事。郑家小孙子才三岁,就在太太院里陪宗哥儿玩儿。
太太院里有蒋嬷嬷林姨娘秋菊秋雨,杂事又有郑家做着,就算太太身体不好,宗哥儿身边照样不缺人,怎么就病了?
“也不是什么大病。前几天宗哥儿醒了,屋里偏没人守着,他自己下床爬到窗子边玩着了凉。秋菊回去见了,就给他穿厚实了,还喝了姜茶发汗。不知怎的,竟发了高烧,请了大夫吃了药,三天了还不见好!宗哥儿底子太差了,你小时候难得病一回,就算病了,喝两碗药就好了,好养活得很!”老太太也愁。宗哥儿也是她孙子哪能不疼?
继祖听说便说:“我该去太太请安了,顺便看看宗哥儿。老太太别担心了,小孩子难免小病小痛的,请了大夫吃了药好生看着就会没事的。”
老太太还是担心,都三天了药都吃了两付了还没退烧,怎么不担心。再说,现在还是秋天不算多冷,在窗边玩了半柱烟的功夫,就病成这样,宗哥儿的身体太差了。才生下来本是好好的,养了两年反而养差了!还不是因为他娘带得太仔细了!两岁的娃不给吃饭食只吃奶,奶娘都换了四五个了。走个路怕摔着了,随时抱着,到现在走路都走不稳。如此种种,两岁的娃娃还不好别人一岁的娃娃。
老太太亲自跟太太说过,小孩子家家的,太仔细了不好,唐家前头几个小姐少爷都没这么仔细,可都长得好好的。
太太嘴上应得好好的,回去反而抱怨,说唐家嫡子嫡孙,金贵得很,可不能马虎了。还说什么老太太是偏心庶出的大孙子,不想给嫡亲孙子花钱,还拿了自己的嫁妆儿银子出去采买,可把老太太气得够呛,以后就全不管太太院里的事了。
老太太不管太太,可是太太院里给小少爷请大夫,郑老头跑的腿,回来后就告诉了郑婆子,郑婆子立马就跟老太太说了。老太太就让郑家儿媳留意着,有什么事儿赶紧回去她。宗哥儿几天了不见好,老太太忧心得很,也没心思去族学看继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