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前真不知道他过的这样苦,现在想来,还是忍不住想杀了那些个作贱我儿的恶仆!”
“不过我儿是有福气的,或许是老天都看不下去他受苦,给了他一线生机。他院子里长着一株奇怪的东西,那东西表面是一根长藤,但那叶子却可以食用,更不可思议的是,它底下的根茎块也可以食用,并且非常美味。我儿就是靠着这些东西才能活下来。”
“我拿到这些东西算了一下,这东西好种又不费事,良田种得,沙土地也种得,而且一亩地可以结至少两千斤的果实!”
“是一亩地至少两千斤!只种上一亩,普通小户就能吃一年了!”
底下是一阵不可思议的抽气声,明珠又接着说,“因为这东西是从地底刨出来的,所以我儿给它取名叫地瓜。在听说今年的冬麦不景气后,我儿自愿把他今年种的地瓜拿出来,当做种子送给大家,只希望大家不再忍受饥饿之苦。”
明珠说的十分煽情,他话音刚落,庄子上的人瞬间热泪盈眶,“四少爷是好人呐!”
“不,四少爷是菩萨派下来拯救我们的!不然这天赐地瓜怎么单单被少爷发现?”
“少爷宅心仁厚,心地善良,将来必有福报!”
“愿菩萨保佑长生少爷,今后不再受苦。”
……
魏长生脸皮薄,有些撑不住,他实在当不得这些人的称赞,明明是爹发现了这样的食物,却非要借他的名义告诉世人。爹说这是为他造势,可这样一来他不就贪墨了爹的功劳吗?即便他年纪还小,但也知道这种亩产几千斤的粮食意味着什么,这是能留名青史的、改变国计民生的功劳。世人可能不会记得一个毫无建树的皇帝,但一定会记得这种救万民于水火的功臣!
所以魏长生自觉受之有愧,那些人的赞扬让他烧红了脸,而庄子上的人却觉得四少爷做了善事却不骄躁,对他越发有好感了。
在明珠的努力下,不出几天,镇国公府四少爷魏长生,发现了一样可以亩产几千斤的食物一事,迅速传遍天下。百姓震惊的同时,魏长生的名字也第一次走进了世人的耳朵。
明珠一边指挥着庄户们育苗,一边留心着宫里的动态,不过宫里一直风平浪静,没听说有什么事发生。
然而,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才是最让人担忧的。明珠知道这次的事有些冒险,可是他却不得不这样做。为长生造势只是其一,还有就是,他也听说了徐农士的预测,今年的冬麦可能会颗粒无收。接连两年地里收不到东西,朝廷又不肯赈灾,这百姓的日子还怎么过下去?他赶在这档口放出地瓜的事,就是希望能在明年春天育好足够的红薯苗,好让灾区百姓有个退路。
时间紧迫,即便会引来魏谌猜忌,他也顾不上了。并且,他认为魏谌不会傻到,在他们父子名传天下的时候做什么小动作,不然他也要考虑是否能承受百姓的怒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皇帝的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一直到腊月二十九,宫里才有了动静,从御书房直接发出一道圣旨,嘉奖魏长生的善举。都是一些假大空的话,同时还有许多赏赐,却并没有什么重要的。
这就足够了。
明珠松了一口气,魏谌既然承认长生的功劳,那就说明短时间内不会对他们做什么。不然直接杀了长生,趁事态还没到不可挽回的时候,直接贪墨这项功劳不是更好吗?
既然长生的功劳过了明面,以后再想做什么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虽然不知道魏谌为什么这么轻易的就松了口。
第19章 又混又浪老纨绔19
大年三十的宫宴上,消失三个月之久的镇国公魏明珠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虽说这些日子有关于明珠大人的话题从来没有断过,像是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一般,但真正见到他还是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众人竟觉得三个月未见,明珠大人仿佛年轻了似的。
明珠表示,他只是修了胡子,整理了往日不修边幅的仪表,努力拯救一下已经掉线的颜值而已。
落座之后,明珠老神在在的端坐在自己位子上,闭上眼睛,一副本大爷谁都不想搭理的模样。
众人果然识趣的没有来找他搭话,虽然所有人都心痒难耐的有许多事情想问他。
左手边的杨国公轻笑一声,“明珠大人这是怎么了?三个月不见,我等都入不得您的法眼了?”
明珠眼睛睁开一条缝,认出说话的是杨国公,朝廷里公认的老好人,脾气像面团一样,从来都是和稀泥的那个。他与原主是先帝册封的八公中,唯二活下来的两个。原主是因为装疯卖傻,这位则比较走运,他是今上的老丈人,唯一的女儿正是如今的皇后娘娘。
明珠笑了一声,“杨大人这话就外道了,那些人在打什么主意你又不是不知道,都是些闻着腥味就往上扑的主,没得扰了杨大人的清净。”
杨国公不置可否,握在袖笼里的手抬起又放下,定了定,压低声音说了一句,“明珠大人最近风头太盛,还是收敛点为好。”
明珠意外的看了他一眼,在原主记忆中,杨国公向来是个独善其身之人,任外头闹的翻天覆地,只要不牵扯到他身上,就绝不会出头!没想到这次竟然会出言提醒他,着实出乎意料。
他也知道自己最近风头出的太大,可这个风头不是他说不出就不出的。不过杨国公可不是个喜欢多管闲事的主,他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不是一般的事。毕竟他是魏谌的老丈人,有些自己不知道的内幕消息也说不定。明珠心里思索着,面上笑着朝杨国公一拱手,“多谢杨大人提醒,某心里有数。”
杨国公好像没听见,面上一派坦然,似乎刚才跟明珠说话的不是他,明珠笑了笑,也不再多说。
有人见明珠睁着眼,准备过来搭讪,然而就在这时,外头有太监拉长了嗓音唱道,“淮南王到。”
这一声尖锐的唱礼,打破了席间的喧嚣,文武百官瞬间安静下来,齐齐向门口望去。
大殿门外,一名高大的太监推着一个轮椅慢慢走近,轮椅之上,那一袭白衣,淡漠的仿佛高岭之花的美男子,可不就是魏南衣?
明珠暗暗磨牙,这煞星怎么来了?不是向来不参加这种宴会的吗?
魏南衣进来之后,直直的朝明珠这边走来。明珠绷着脸,随手行了个礼,算是打过招呼。魏南衣依旧一脸淡漠,微微颔首,然后在明珠身边落座。
明珠这才发现,他的座位与魏南衣紧挨着。
魏南衣几乎是掐着点进来的,他刚落座,外头又是连着三声唱礼,“皇上驾到!”
“皇后娘娘驾到!”
“太后娘娘驾到!”
文武百官惊讶了一下,才俯首跪拜,兴元帝气势威严的坐在龙椅之上,抬手道,“众卿平身。”
等众人都落座之后,兴元帝才笑道,“今日双喜临门,不仅是年三十,连母后也从皇觉寺回来了。”说着,又转头对着太后亲切道,“这些年母后在寺里礼佛诵经,儿子百般请求都不回来,叫儿子很是挂念,总担心母后在那里吃不好睡不好。”
太后神色淡淡,“皇帝有心了。”神情不悲不喜,一副古井无波的模样。
太后萧氏,自先帝驾崩后便沉迷礼佛,原先只是在宫里设佛堂,日日吃斋念佛,后来干脆住到了皇觉寺,好与佛祖更亲近。
算起来,太后已经七年没有回宫,也怪不得百官乍听她回来,会如此惊讶。
兴元帝与太后说了好一会儿家常,上演了一出母慈子孝的戏码,惹的文武百官纷纷盛赞,皇帝仁孝。
明珠对这样的场景腻歪的很,可也不得不陪着他们演戏。
“太后是你请回来的?”一道清冷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明珠一面假笑着,看着上头表演,一边压低声音道,“王爷是在跟我说话?”
魏南衣不说话了,明珠也不在意,他最坏的打算都做好了,也不怕魏南衣突然捅出什么事来。
不过太后确实是他请回来的。
萧氏是先帝发妻,这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人,当年打天下的时候,就是她鼓励先帝带兵起义,反出朝廷。后来又多次给先帝出谋划策,屡建奇功。她心思缜密,胸有丘壑,若不是女儿身,必将大有作为。这样一个人,在先帝建朝后,急流勇退,放弃一切权利,安心在后宫做一个母仪天下的贤后,相夫教子。后来先帝驾崩,太子圈禁,她便开始沉迷礼佛,仿佛不问世事了一般。
今上不是她的亲子,甚至可以说是仇人,按魏谌一贯的斩草除根作风,不应该容忍她活到现在,可她偏偏活着,还活的好好的。
有人说是因为先帝给她留了一队暗卫,手段通天。也有人说,是因为她手里握着先帝的一道密旨,所以魏谌才不敢动她。
不管怎么说,只她是长生的亲祖母这一条就足够了。
魏谌抢了她儿子的皇位,还间接害死了他,那想必让孙子再把皇位抢回来,她应该非常乐意吧。
事实证明,明珠猜的没错,他只告诉她,魏桓还有一子活在世上,她就立刻从皇觉寺里回来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满朝文武擒盗妃 (笑无语) 潇湘书院VIP2018-05-12完结一场意外将她带到异世,二十一世纪的神偷慈善家不改老本行,依然盗富济贫,乐此不疲。...
-
小幸运 [金推] (一碗麻辣烫) 2018-06-13完结在旁人眼里,席梁和童昭是现实版的《大灰狼和小红帽》,故事的结局一定是:小红帽被大灰狼吃的连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