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豆芽菜并不需要什么学问,更不需要有多聪明,只要记住步骤,掌控好温度,七天之后,就可以收获豆芽菜。
夏梓晴也想过,眼下就快要过年了,地头的绿叶蔬菜却不多,这豆芽菜出来,正是季节。
“以后呢,你记得早晚给豆子浇水,还有注意不要让豆芽冻着和烧着。白天,你就在摊子上帮忙。你看如何?”
“成。”
柱子的眼当即亮了:“三婶儿,我都听您的!”
“那就好。”
夏梓晴转身要走,想了想,又回头玩笑着说:“你要是觉得闲得发慌,这里有豆子,你也可以磨豆浆点豆腐。等你挣了钱,分一半给你祖母便是。”
原本夏梓晴就是这么随意一说,不料,柱子却当了真。
当晚不但开始生豆芽,等大家收工时,才知道他居然当真磨了一担子豆浆。
“三婶儿,你看够不?”
柱子笑得分外憨厚。
“没有提前泡豆子,这豆子不好磨。等明儿就好了,我今晚已经把明儿要用的豆子泡上,等明晚再磨,应该就适合了。”
着实让众人都高看了他好几眼。
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卖豆腐。
第565章 合眼缘
买豆腐之所以被称为三个最辛苦的职业之一,就是因为做豆腐工序太多,活太重。
在这个完全依靠人力的年代,着实是辛苦活儿。
“你这孩子……好样儿的!”
覃宝山重重拍了拍柱子的肩膀。
等回了房间,覃宝山也忍不住说起柱子:“这孩子实诚,肯干。能帮,咱就帮他一把。大哥他这些年……不容易。”
覃富贵不同于老覃头的想法多多,覃富贵这人很务实,也很孝顺。许是他是长子的原因,他从小就很独立,几乎没让纪氏操什么心。
连带的,柱子这孩子也像极了他。
“可惜了大牛那孩子……”
覃宝山暗叹。
柱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却是个傻得。不但傻,还时不时发羊癫疯。
“就是小时候高热,救治不及时落下的病根,烧坏了脑子……”
覃宝山虽然才说了一半,不过夏梓晴也知道了剩下的那部分。高烧,肯定烧成了脑膜炎之类,就算好转,也成了傻子,还经常犯癫痫。
“确实,都不容易……”
夏梓晴感慨。
“可不是不容易嘛。你还记得你那时傻傻的,还喂我吃葱油饼不?”
覃宝山的大手,在夏梓晴那头乌黑的长发间穿梭:“同样的一幕,大牛曾经也做过。大牛小的时候很聪明,认字儿看一遍就会了。可老天爷不公啊!就这样的孩子,一夕之间居然成了傻子……”
这话题太沉重,让夏梓晴不好接口。
只能沉默。
“你知道吗?他哪怕是傻了,每次难得吃到饼时,都会喂我吃。”
他转头看向夏梓晴,那双墨眸,在黑暗里冉冉生辉:“就像……当初,你在村口喂我吃饼时那样。”
当初他虽然把晴儿带了回来,只是为了那份懵懂的心动。
可后来她为她吃饼时,那憨傻的模样,居然奇异地和大牛的身影相重叠。
“好啊!你居然说我像大牛?”
夏梓晴可不依了。
当即往旁侧一滚,就滚出了他的怀抱,滚出了被窝。
“那你就去抱你的大牛吧!”
“傻瓜,我是说曾经。”
覃宝山如何肯让她跑,当即大手一捞,就把她抓了回来,与此同时,长手长脚随即缠了上去,把她牢牢困在自己怀里。
凑到她近前,在她的额头印下一吻。用头抵着她的小脑袋:“谢谢你。”
“谢我做什么?”
夏梓晴没明白。
“谢谢你,居然还记得柱子,让他进城。谢谢你的这份心意,我很感动。”
他在谢谢她,居然还记得他身边的亲戚。
夏梓晴恍然大悟!
“我帮柱子,仅仅只是因为这孩子合眼缘,如此而已。”
别以为随便一个阿猫阿狗,她都会收留。
覃宝笑而不语,他的晴儿就是这般,嘴硬心软——外表特别强势,嘴巴说得比啥都强硬,内心却比棉花还柔软。
“尤其是你那帮狐朋狗友,连新婚夜都怂恿你不学好,我可不放心。”
再和那些人混,要是学坏了可怎么了得?
“放心,那几个小兔崽子。这仇,总有一天,我会连本带利讨回来。”
覃宝山发誓。
还别说,等那几个成亲时,果然被覃宝山整得很惨很惨……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第566章 好学生
许是柱子这孩子有天分,第二天一早,还真让他做了一挑豆腐出来。
让众人实在刮目相看。
“不错,不错!”
覃宝山也连连夸赞,干脆让他紧挨着大门边,摆上一张小桌,直接卖起了豆腐。
这孩子做得豆腐实在,压得分外紧贴实诚。一块才卖2文钱,不过才摆上半个时辰,他的豆腐就悉数卖光了,比这边的春联还要好卖。
“三婶儿,您看!”
柱子拿着一大把铜钱,两眼直放光,捧在手里给夏梓晴瞧。
“哟,小伙子能啊,这是挣了不少啊!”
夏梓晴还没说话,旁边一位来买春联的大爷倒是先开口打趣了:“不过小伙子啊,你那豆腐做得太实诚了。怕是挣不了啥钱,也就是挣几个辛苦钱吧。”
这话让柱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有些迟疑的看向夏梓晴:“这、不能吧?”
“差不多吧。”
夏梓晴毫不犹豫和他算了一笔账:“一斤豆子,一般能做3到5斤豆腐,你这豆腐老,算下来,一斤黄豆才做了两斤半豆腐。不但不挣,还亏了人力和时间。”
眼下一斤黄豆就是4-5文钱,柱子卖得如此快的豆腐,就刚刚好回本,可不是分文不赚?
“居然这样……”
柱子明显被打击了,整个人都傻了。
惹得旁侧的众人一阵大笑。
“没事儿,等摊子收了,三婶儿回去再教教你。”
夏梓晴也乐了。
随着年关一甜甜接近,摊子上的春联越来越紧俏,即便他们旁边又增加一个卖春联的摊子,却依然比不上福伯这个活招牌在此。
福伯的那一手好字,就是天生的招牌,还是不怕没人来那种。
等摊子上的货卖光了,趁着他们打扫卫生的时候,夏梓晴带着柱子去了厨房。
“在奇怪那些卖豆腐的怎么挣钱?”
柱子连连点头。
夏梓晴轻笑:“这还不简单。其一,他们做豆腐的时候,有得添加了石膏,份量自然就足。其二,即便用卤水点豆腐,人家的豆腐嫩,一斤黄豆出8斤水豆腐,哪怕一块卖1文钱,也净赚4文钱。还有,你在街上看见哪家老豆腐卖2文钱一块的,一家都没有吧?”
老豆腐人家都是卖3文钱一块,一斤出两斤半到三斤豆腐,一斤黄豆照样能挣4文。
柱子对这些算术完全没撤,头疼得很:“三婶儿,干脆你教我怎么做吧。这笔帐,我真的不会算。嘿嘿,嘿嘿嘿……”
这孩子真是……
让夏梓晴哭笑不得,不过还是将技巧传给他:“点卤的时候是关键,顺着一个方向转动,控制好适合的温度,豆浆要沸不沸时点卤最好。温度太高会冲散豆腐起渣,温度太低影响豆腐形成。出豆腐越多就越挣钱。还有压制的时候,用容器盛上。出来的豆腐看似很老,实则里面水份不少……”
夏梓晴算不上好老师,可柱子却是个好学生。加上他在家那时,原本就会点豆腐。
等第二天豆腐做好,不但数量大了,而且白白又嫩嫩,瞧着着实喜人。
第567章 更上一层楼
日子一晃而过。
这些天大家都过得充实又忙碌。夏梓晴也不例外,感觉整个人好像陀螺忙碌不停。
原本她想着,自己书写春联和剪窗花,多少挣点小钱过年。
不料,住得不远的文灵凤登门后见到覃家的热闹,果断将文家铺子的年货批发给覃家卖,甚至承诺,卖了再结账,尾货归文家。
得了这句话,夏梓晴自然不客气。
大手一挥,将文家铺子里的年货每一样都拿了不少,更是直接将花台里的花移开,在覃家门外两侧搭起架子,摆起了摊子。
兴旺大街原本就是繁华地段,属于寸土寸金的地儿。
住在这条街道上的人,个个有头有脸,无人学覃家这般,拉得下脸来摆摊。
自然让覃家捡了大便宜。
生意是一天比一天还要红火。
也有眼红覃家生意的,背地里嘲笑覃家想银子想疯了,居然在自家门前直接就拉开了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