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丑妻来种田:山里汉,别太宠! (豆豆匠)



  一说起二房那边的事儿,小豆丁滔滔不绝。

  覃宝山紧抿着唇,默默地听。

  夏梓晴暗叹,没说话。

  一串串脚印在村道上延伸,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

  走到岔路分开时,小豆丁突然回头:“三哥,大哥他说你……”他咬着嘴唇,迟疑。

  覃宝山抚摸他的顶额髻,轻笑:“山子,只要你愿意,我永远都是你的哥哥。记住了吗?”

  小豆丁的眼霎时亮了!

  “嗯。”

  他点头如小鸡啄米:“三哥,我记住了!”

  二人相视一笑。

  “快回吧。天冷,记得多穿些衣服。”覃宝山叮嘱。

  “知道了啦!”

  小豆丁没心没肺般挥挥手,蹦蹦跳跳往家走,欢快得很。

  等二人回到家,虎妞和二娃的糖人,少不得又让何三娘连声道谢。

  夏梓晴不以为许,把自己做米花糖的想法说了,大家都举双手赞成。

  按她的意思,就买麦芽糖回来自己做。

  可何三娘却一拍手:“覃婶儿,我前儿不是还说,我家茅草屋被大雪压垮,家里那些小麦都发芽了吗?这不正是瞌睡遇到枕头,正好用来做麦芽糖?”

  这下还得了!

  纪氏和邱氏两眼放光:“不错不错,干脆咱们多做些。这样一来,买糖的银子也省下了。”

  做麦芽糖要等麦芽长到一指长,尚未变绿时使用。

  何三娘取出麦芽,时候倒是恰恰好。

  淘糯米下锅加水煮熟,捶烂麦芽,放入依然烫手的糯米饭里,密封放到火道上保温,剩下的,便等明儿一早起来过滤出糖水,再熬制成糖就成了麦芽糖。

  麦芽糖容易做,就是没多少人家舍得浪费粮食。

  勺出多余的麦芽糖,加入爆米花和黑芝麻搅拌均匀,再倒入提前准备好的模具里定型,米花糖就做好了。

  眼看婚期近了,覃宝山拧了些米花糖去了族长家。

  覃老夫人是二人的大媒人,主动包下了成亲所需的定制家具和果酒、红烛等。覃宝山前往,就是做最后确认,家具是否做好完工。


第409章 添妆

  族长对覃宝山和夏梓晴原本就存着拉拢之心,眼下二人成亲,这等好机会,他自然不会错失。

  准备一套家具,已经赶制好,只等暖新房那天送进去。

  覃宝山一人去,回来时,却变成了三个人。

  覃老夫人和族长也来了。

  “原本打算明儿过来一趟,正好山子过来,便跟着过来了。提前来给晴儿添妆,也算我老婆子的一点小心意。”

  堂祖母居然如此客气,夏梓晴完全没料到。

  赶忙敛膝答礼:“堂祖母说笑了,晴儿能得堂祖母厚爱,让晴儿惶恐……”

  “嗨,你这孩子客气啥,来来来,咱们坐下说。”

  堂祖母拉着她的手,挨着纪氏坐下,少不得对着她一阵猛夸,各种赞美词都不重样儿。

  纪氏坐在夏梓晴另一边,见此,也琢磨开了。

  按理来说,何氏身为堂祖母,要走礼,也应该走覃宝山这边,毕竟宝山是覃家子孙。可眼下她却选择给晴儿添妆?让她有些看不透了。

  实际上,堂祖母为夏梓晴添妆,就直接添了八抬。

  覃老夫人分外感慨:“晴儿这孩子我老婆子瞧着就喜欢,一看见她,我就好像看见了自己的孙女。好在她嫁进了咱们覃家,做了我的堂孙媳。否则,老婆子我拼了这张老脸不要,也要抢进我老覃家来。”

  说完,又惹得众人一阵笑。

  堂祖母带来的清单里种类繁多,夏梓晴对这里的习俗不懂,根本看不明白。

  可纪氏和邱氏都懂,只眼一扫,都愣住了。

  这老多的东西,怕是足足有六抬。

  “这……是不是也太多了点?”

  纪氏迟疑。

  “嗳,多啥多呀。”

  堂祖母把夏梓晴的手一阵轻拍:“堂祖母把你当自己的孙女在疼,给自己孙女添妆,怎么都不叫多?晴儿,你先看看这清单,也省得同样的东西添置太多,浪费了银钱。以后你们小俩口生活,要花银子的地方多着哩。”

  夏梓晴还在发愣,连纪氏都说太多,是不是真的太多了点?

  这清单都有好好几页纸哩!

  “你也太客气了。”

  纪氏见夏梓晴发愣,忙催促:“长辈赐不可辞。既然是你堂祖母给你的,你就拿着吧。”

  她想明白了,既然何氏有心给,那就让晴儿收下。

  山子的身份闹开了,谁知道将来如何。得给山子留点退路才行。

  “多谢堂祖母。”

  得了指点,夏梓晴便心安理得把清单收下。

  说起发嫁的地方,覃宝山一脸都是笑:“原本按祖母的意思,花轿就从家里抬出,上马去县城。可老师却说,这终究不妥,最后提议从老师那边发嫁。晴儿也同意了。”

  族长双眼一亮,连连点头:“这办法是好,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小福子既然是你恩师,让晴儿从他家出嫁,于情于理正好适合。”

  晚上少不得要留客,覃宝山把福伯请来,众人围坐一桌,一直畅饮到深夜才散去。

  第二天,距离婚期还有三天,陆陆续续前来添妆和送礼的乡邻就多了起来。

  一家老小忙得脚不沾地,不断招呼客人。


第410章 满堂彩

  乡邻来了,送礼大都是一块花布,一竹篮鸡蛋,或者别得家中值钱些的东西。

  也有个别乡邻拧着一升米、一竹篮地瓜或一袋子玉米面就来了,覃宝山都一视同仁,乐呵呵地把众人迎进房里烤火,少不得答谢一番,之后记在账本上。

  按照规矩,这些以后都是要找机会还礼的。

  若是大户人家,不管是前来添妆,还是来送礼喝喜酒,都会从三天前开始吃,一直吃到婚礼当天,有得更是连续宴请三日。

  覃家的底蕴不足,纪氏的意思,就宴请一日便够了。

  可这些前来送礼的客人,也要好酒好菜招待。

  好在作坊那边,以覃家的名义,送来一头大肥猪。

  原本纪氏家里就喂养了一头肥猪,一直没宰杀,就留着做席面用。

  眼下又送来一头,众人闹吼吼,嚷嚷着要杀年猪。

  要杀年猪,还得专门去圩集请杀猪匠。众人便想起了猪肉荣:“猪肉荣的猪杀得好,就请他。保准一个时搞定两头猪。”

  覃宝山对猪肉荣熟悉,当即便使了个手脚麻利的小伙,去圩集请猪肉荣。

  猪肉荣得知是办喜宴杀猪,二话不说,便屁颠屁颠来了。

  见了二人不住道喜打躬,恭维话不住的倒。

  “洒家是个粗人,旁得事儿帮不上忙,这杀猪嘛,尽管来叫俺猪肉荣便是。”

  “那就有劳大哥辛苦了。”

  覃宝山抱拳道谢,又赶忙塞了个红封过去。

  猪肉荣用手捏了捏,发现里面是个银馃子,当即笑得见不到眼。

  他梆梆拍着胸口打包票:“放心,洒家懂得。包准这大肥猪,一刀倒。来一个满堂彩!”

  猪肉荣之所以这么说,是这里对杀猪有一套评判标准。比如,不能亥日杀猪,亥日属猪。比如,必须一刀杀死,不能补刀。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如此种种……

  得了丰厚的赏钱,猪肉荣做起事情来,明显欢快了许多。

  招呼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儿去抓猪。

  按照习俗,夏梓晴躲在屋子里没出来,却偷偷躲在窗户边偷看。覃宝山也没上前抓猪,只站在窗前不远大声吆喝,敞亮的嗓音传出老远。

  “哦!——杀猪啰,杀猪啰!”

  一大群小屁孩欢快地笑着唱着,围着院坝兜圈子。

  很快,肥猪饱餐一顿后,被带到了屋后,几个小伙在猪肉荣指挥下,揪住了大肥猪。

  猪肉荣不愧是吃这碗饭的人,很快肥猪便惨叫起来,时间不长,一大盆猪血被端进了屋,这就是今天的主打菜,刨猪汤了。

  随后,滚开水一壶一壶被送出去,众人忙忙碌碌,欢声笑语一片。

  夏梓晴嫌窗户看得不过瘾,几次想出门看热闹,都被邱氏拦了回来。

  只得又坐回床边,继续绣盖头,心思却早就飞远了。

  中午果不其然,正是刨猪汤。

  刨猪汤名字不好听,实则是用粉肠、猪肝、血旺、瘦肉一锅烩做成,里面还添加了干黄花、小木耳、白萝卜、葱花等配菜,众人个个吃得欢快。


第411章 想得这么入迷,嗯?

  乡下人油荤少见,甚至很多人家,除去逢年过节能见一点油荤外,一年到头做菜都不放油,直接用水煮菜。

  实则还有不少地方,管用荤油炒的素菜叫荤菜。

  更不要说面前摆着一大盆的刨猪汤,任随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