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还小没事。”石舜华抬腿坐在他腿上。
太子下意识搂住她的腰。
石舜华见状,摇头失笑:“妾身的身体妾身自个知道,不会摔下去的。”
“那你知道御史会参你么?”石舜华僵住,太子嗤笑一声,“孤还以为你这么厉害什么都知道呢。”
石舜华抬头看向他:“听爷的意思,您比妾身知道的多?”
“当然。”太子把查到的事全部告诉石舜华,末了不忘说出令他十分困惑的事,“朝廷不缺能吏,纳兰明珠的年龄也不小了,还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孤真想不明白汗阿玛为何留着他。”
石舜华:“那是因为爷想复杂了。你是太子,赫舍里一族是你母族,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汗阿玛都得扶持赫舍里一族。但叔公贪得无厌,因为你汗阿玛又不好打压他,就扶持一个纳兰明珠跟叔公打擂台呗。”
“就这么简单?”太子眉头紧皱,表示难以置信。
石舜华:“有些事看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有些事表面上简单,其实很复杂。比如妾身这次被御史参一本。你不派人查,我也不敢相信,知道我只要不缠足的宫女的惠妃没有和,八竿子打不着的荣妃是始作俑者。更想不到这次居然不是大哥的手笔,是纳兰明珠一人办的。”
“先别说宫女的事,先说说你怎么能确定汗阿玛留着明珠是为了制衡索额图而不是别人?”太子问。
石舜华:“妾身问爷,除了索大人,明珠还找过谁的麻烦?”
“明珠很会做人,除了叔公一派,跟每个人都很不错。要不是这样,当年他的罪名里面也不会有结党这一条。”太子仔细想了想,“也只有碰到和叔公有关的事,明珠才会——”
“净出昏招?比如这次么。”石舜华笑说:“爷如果舍得,不妨在汗阿玛面前抱怨索额图几句,汗阿玛明儿叱责索额图,后天就会敲打明珠,反之亦然,公平得很。”
太子:“那孤留意一下。对了,还有那个赵谦,咱们只是送给老三两车贺礼,他就帮着孤,孤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你是太子啊,我的爷。”石舜华道,“汗阿玛送贺礼,因为汗阿玛不但是三妹的阿玛,还是蒙古部落的主子,他没什么表示,蒙古部落会认为汗阿玛想把他们赶出蒙古大草原。你不送礼,三公主的婆家不会多想,毕竟你只是储君。对三妹和布贵人来说不一样。下一代君王心里有她,三妹不用担心一朝天子一朝臣,她的生活跟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而你的贺礼还能让驸马对三公主高看一眼。
“布贵人没皇子,年龄大了也争不过年轻庶妃,心中唯一惦记的可能只有三公主。赵谦的夫人是她嫡亲妹子,爱屋及乌,赵夫人也会担心远嫁的外甥女。假如赵谦和他夫人感情好,听他夫人说起你送了贺礼,帮你一把他没什么损失,还让下一代君王记住他,这种两全其美的事,换我我也干。”
“孤就知道跟你说准没错。”太子低头亲了亲她的唇瓣。
翌日早朝结束,太子听到康熙留下索额图,心中一凛,慢慢走到殿外就急匆匆往家去。
胤禛跑着跟上来:“太子二哥,干么又这么急啊,等等我。”
“孤今天真有急事,你回家吃去。”太子扔下一句继续往讨源书屋去。
“不去就不去。”胤禛昨儿帮石舜华一个忙,想借此要个礼物或者要个承诺,见太子神色焦急不像作伪,怕他后院出事,并不想看太子热闹的胤禛顿时不敢继续跟过去。
太子一进后院就问:“福晋呢?”
“今儿爷下朝有点晚,福晋就先用膳了。”谢嬷嬷道,“在西次间书房里。”
“张起麟,守在门口。”太子推开书房门就问:“福晋,汗阿玛今儿把索额图一个人留下,你觉得会因为什么事?”
“索大人最近有没有那个?”石舜华问。
太子:“你想说他贪污受贿或者渎职?没有。孤之前跟他说过,汗阿玛对他最近的行为很不满,索额图从不怀疑孤的话,他最近很安分,在朝上也没跟纳兰明珠叨叨过。”
“那就只有一件事。”石舜华道,“以索额图对爷的关心,他即便不喜欢妾身也会派人查清楚‘缠足’一事是谁在背后捣鬼。”
“咱们查到明珠,等等,你的意思是索额图参明珠?”太子说着,一顿,“孤想起来了,索额图今儿的确递折子了,汗阿玛翻开看一眼就递给了梁九功,叫他先收着。”
石舜华叹了一口气:“汗阿玛昨儿特意说此事不准再提,他怎么听不懂人话啊。”
“……你说话真难听。”太子瞥她一眼,“孤现在该怎么做?”
石舜华心想,嫌弃我就别问我啊,“这两天你没找索额图,也没机会跟他接触,汗阿玛又没叫你留下,说明汗阿玛相信参纳兰明珠这件事跟你没关系。至于索额图,爷不用担心,汗阿玛最多骂他一顿。哪天汗阿玛把明珠抓起来,你再担心他吧。”
“装作不知道?”
“该装傻时就装傻。”石舜华说着,话锋一转,“爷有没有什么想买的?”
太子心里还在想着索额图,乍一听她的话,愣了一瞬:“买什么?”
“再过两个月就入冬了,我打算用闲钱买几处庄子,回头在城里城外各开一家蔬菜店,冬天卖蔬菜瓜果,春秋卖干货,夏天卖冰饮。”石舜华道,“到时候爷想要买东西就只能用金子了。但京城人都喜欢用银子、铜钱或者银票,很少有人用金子买东西,我怕汗阿玛会注意到。”
“冬天种蔬菜?”太子好奇,“你也懂?”
石舜华反问:“我为什么不能懂?”
“孤以前听孙嬷嬷说只有皇庄和内务府的人才会。”
石舜华叹气:“你被孙嬷嬷骗了。早在汉朝就有人在冬天种出绿油油的蔬菜。妾身以前在杭州时,那边冬天冷,也会下雪,冬天没多少青菜可食,但有点闲钱的地主冬天都会种点蔬菜。
“冬天种蔬菜对百姓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辛苦罢了。可干什么都辛苦,你身为太子,昨儿还被汗阿玛吓出一身汗呢。”
“那就按你想的做,别太累。”太子说着,一顿,“不对,去年冬天汗阿玛赏马齐一篮子菜,孤记得马齐都快激动哭了。”
“马齐?”
太子:“户部尚书马齐,也姓富察,但他是镶黄旗人,你额娘是镶蓝旗。”
“上三旗的大臣?”石舜华挑了挑眉,“看来京城传言是真的啊。”
“什么传言?”
石舜华:“坊间传当初旗人入关时圈了很多地,看起来很富裕,但不会打理,没过几年就把地卖掉,后来还得向朝廷借银子度日,好些大臣现如今还欠着朝廷的钱没还。”
“现在还欠朝廷的钱?!”
第31章 太子催账
石舜华点了点头:“对啊。我家若不是开了金玉满堂店,可能也得向国库借钱。”
“你家!?”
“我额娘不善经营。”石舜华道,“她的嫁妆丰厚也有用完的一天。”
“这事……”太子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替那些王公大臣感到丢人。
石舜华见状,就说:“借钱这事吧,按理说应该很丢人。但借的人多了,也就变得正常了。”话音一落,见太子一副“你在说什么”的模样,“你别这么震惊,多大点事啊。”
“满朝文武管朝廷借钱不还,国库没钱,遇到荒年可能连赈灾的银子都拿不出来,你居然还说是小事?”太子气得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你说什么才是大事?”
“对妾身来说顺顺利利生下小阿哥就是最大的事。”石舜华老老实实回答。
太子噎得直打嗝。
石舜华看见顿时觉得她有些过分。国库有多少银子只有康熙和户部官员知道,太子接触不到,不知道也很正常,“爷,别气了,我就随口一说。”
“别理孤。”太子冷着脸说:“离孤远点。”
石舜华心说,你来找我还叫我滚远点,咋好意思说出口的。于是,石舜华起身走人。
太子瞥石舜华一眼,目送她离开。待他意识到石舜华可能生气了,又连忙追上去。谁知到门口却听到,“把早饭端书房里,爷还没用早饭。”
“福晋……”太子脚步一顿,脸微红。
石舜华回过头,明知故问:“怎么了?”
“你进来,孤跟你说点事。”太子说着,转身回书房里。
石舜华真想说,你不是叫我离远点?但这话说出来很没意思,便主动递个台阶:“什么事啊?”
“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管国库借过银子?”太子问。
石舜华:“户部没有石家人,我没听家里人说过。不过,十个满大臣至少有七八个管国库借过钱。”
“为什么叫满大臣?”太子说出来就意识到,满人以前在关外靠天吃饭,除了放牧便是种田、捕鱼,十个满人九个不懂经营。来到繁华的京城,在关外存的那些家底可能还不够买一个自鸣钟的,只能坐吃山空,靠借钱度日,“索额图也借过?”
石舜华摇头:“没听说过。爷想知道就去户部看看,反正你是储君,除了汗阿玛的寝宫,想去哪里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