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不喜欢阿玛?”弘曜问。
石舜华:“你们大伯啊。你们十四叔的额娘,还有你们三叔和三婶啊。”
“那我们不出去啦。”弘晏和弘曜互看一眼,“长得像阿玛那么高再出去玩儿。”
石舜华可不想把俩儿子养成井底之蛙:“你们跟着皇玛法,他去哪儿,你们就去哪儿,有皇玛法保护你们,没人敢把你俩藏起来。”
“对啊。”弘晏眼前一亮,“额娘,我们去找皇玛法。”
石舜华连忙拦住:“不急。离明年去五台山还有一百多天呢。先吃饭,吃了饭去跟弘晋和弘皙说声谢谢。还有啊,这事不能告诉他俩。他俩得看书识字,落下太多功课,师傅会生气的。”
“师傅生气会打板子。”弘晏听弘晋说过,“儿子不讲。”
“真乖。”石舜华看着俩儿子吃好饭,先去弘皙那儿,接着又去找弘晋,才回正殿等着太子回来用早膳。
石舜华闲下来,便问:“阿笙,太后还没去给四公主添箱?”
“没有。”阿笙道,“主子,崔掌柜昨儿跟你说,有工匠要试着做西洋镜,想再招一些洋人教他们。你跟崔掌柜说您得跟爷商量商量,您可别忘了,崔掌柜那边还等您回话呢。”
石舜华道:“爷回来我就说。”
“爷快回来了。”阿笙看了看自鸣钟,没到一刻钟,太子就进来。阿笙立刻出去吩咐膳房人摆饭。
石舜华把崔掌柜的打算告诉太子。
太子想笑:“你从哪儿找的掌柜,整天琢磨怎么给你赚钱。
“买的。”石舜华道,“每逢大灾大难,总会有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妾身会亲自去街上挑人,十个里面总能挑出一个品行不错的。爷,崔掌柜的意思,他可能会找几十个洋人。这事要是被告到汗阿玛那里,汗阿玛会不会乱想?”
“想什么?叛国么。”太子道,“孤明儿就跟汗阿玛说一声。”
康熙此时最担心的不是东宫夺权,而是太子可能还活不过他。以致于康熙听到太子妃的铺子又要招洋人,想到的不是太子妃图谋不轨,而是太子妃又有钱了。小儿子们出宫,有钱的太子妃又会送几千两银子的东西。
康熙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第二天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康熙不忘跟太后说,太子妃的铺子真能做出西洋镜,就叫太子妃送太后一面穿衣镜。
太后很清楚巴掌大的西洋玻璃镜有多贵,听到康熙的话吓一跳,直呼不用,不用,她年龄大了,用不着了。
康熙见太后还跟他客气,便说,这事就这么定了,他回头就跟太子说。
太后不由自主地想到太子妃请她帮个忙,她还思前想后的,总觉得对不起太子妃。于是,就趁机跟康熙说她给四公主准备的东西。
康熙听太后说完,才说:“皇额娘,您得再添四样。小四此去喀尔喀蒙古意义重大,咱得让蒙古王爷知道咱们有多看重小四。”
太后:“那哀家就多添点。这几天天气不错,明天又是个双数,哀家想明天去给小四添箱。”
“嬷嬷去就行了。”康熙道,“她一个小辈,用不着您亲自过去。”
太后笑道:“哀家闲着也是闲着。当初小三出嫁,哀家就亲自过去了,小四这边必须得过去。你刚说过,小四下嫁意义重大。”
康熙:“那就依皇额娘。朕还有些事,就不陪您用午膳了。”
“皇上有事尽管忙去吧。”太后送走康熙就使心腹去请苏麻喇姑。
第94章 以次充好
十月十二日, 天气晴朗, 碧空如洗。太后走出宁寿宫, 暖呼呼的太阳洒在身上,不禁感慨:“这么好的天儿, 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多舒服啊。”
嬷嬷试探道:“要不奴婢去, 您在院子里晒太阳?”
太后瞪她一眼,“小瞧哀家是不是?今儿哀家就把话撂在这儿,小四的妆奁的事, 哀家管定了。内务府那群包衣奴才, 不给他们点厉害瞧瞧,都快忘了这天下的主人是谁。”
“奴婢是怕您到了公主所,跟四公主说几句话,再把这事给忘了。”嬷嬷道。
太后抬抬手:“放心, 哀家忘不了。”
四公主出嫁,妆奁得从宫里抬出去。内务府筹备好妆奁, 必须送到公主所。而四公主原先跟石舜华说, 内务府九月底会把妆奁送过来。实际上,九月的最后一天,内务府确实把妆奁送齐了。
太后到公主所, 见到四公主就肯定得问:“妆奁都送来了?”
四公主:“都送来了。”
“送来就好, 送来就好。”太后往四周看了看,没在院子里, 也没在廊檐下, 想必是放在屋里, “哀家听说额驸敦多布多尔济快到了。说起来他还跟哀家一个姓,算得上是一家人呢。”
“皇祖母,您坐下歇歇。”四公主心想,他若能跟你是一家人,我就不用嫁过去了,“喝点茶。”
皇太后道:“不坐,不坐,哀家不累。小四啊,妆奁在哪儿呢?听说内务府准备了八十台,是不是真的?”
“没有那么多。”四公主道,“在东厢房里放着。本来说是八十台,但嫂子和弟妹们对我太好了,内务府再准备那么多,可就没办法运去归化城了。”
太后看她一眼,心说,对你这么好,你还想把“陪嫁嬷嬷”的事赖到人家太子妃身上,真够没良心的:“带哀家去看看。哀家得瞧瞧内务府那群偷奸耍滑的奴才有没有以次充好。”
四公主一愣,转向太后,见她不像是开玩笑,又不像是知道什么,便说:“他们可不敢。”
太后边走边说:“那可不一定。你年龄小,不知道内务府那群人,胆子大着呢。他们啊,连哀家都敢糊弄。”
四公主心中一凛,连忙问:“皇祖母,您是不是听到什么?”
“没有。”太后说着,一顿,转向四公主,“你想知道?那哀家就跟你说吧。哀家早些天就被内务府的人给糊弄了。”
三公主出嫁前,太后亲自去给三公主添箱。四公主看到太后亲自过来添箱,也就没觉得意外。可她一上来就说妆奁,四公主有种不好的预感:“皇祖母,内务府是怎么糊弄您的?”
“哀家听说鸭蛋煎着吃好吃,就想吃鸭蛋。”太后道,“嬷嬷找内务府采买,内务府的奴才跟哀家说一个鸭蛋一百钱。其实呢,一个鸭蛋只要五文钱,你说他们的心黑不黑?”
“不,不会吧?”四公主惊讶道,“一个鸭蛋才要五文钱?”
吃鸭蛋这事是苏麻喇姑的主意,太后觉得不靠谱,“吃鸭蛋”怎么跟妆奁扯一块?可她自己没主意,只能听苏麻喇姑的话。
后来太后得知采买的奴才黑她那么多钱,险些气晕过去。如今再听四公主的话,一向反应有些迟钝的太后问:“采买的奴才管你要多少?”
“一个鸡蛋二十文。”四公主道,“我有次想吃核桃调蛋,膳房里没鸡蛋了,就请采买的人出去买五个,跟我说一百文。皇祖母,鸡蛋比鸭蛋小,民间的鸡蛋几文钱一个?四文还是三文?”
太后:“两文钱。等等,采买的奴才收你这么多,你就真给他们这么多?”
“不给哪行呢。”四公主道,“为了五个鸡蛋闹得人尽皆知,多难为情啊。”
太后瞥她一眼,心想,你知道难为情,所以就想把“陪嫁嬷嬷”的事推到太子妃身上?太子妃也是要脸的人。
“主子,门开了。”跟着太后很多年,很了解太后的嬷嬷瞧见太后看四公主的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么,怕太后一秃噜嘴说出来,坏了大事,“您不看四公主的妆奁了?”
太后:“看啊,哀家来都来了。小四啊,叫你的奴才打开,给哀家瞧瞧那群胆大妄为的奴才到底有多大胆。”
“这……”四公主迟疑道,“他们应该不敢。”
“不敢更好。”太后说,“内务府若是真敢在妆奁上做手脚,哀家叫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四公主心中一突,太后今儿是有备而来?她老人家要做什么?难不成要拿她当枪使,借她的妆奁惩治糊弄她的内务府?
“皇祖母,内务府没这么大的胆子。”四公主笑着说,“他们啊,也就敢在鸡零狗碎的事上做手脚。”
太后叹气道:“小四啊,哀家都说了没有更好。有啊,你也别怕,哀家给你做主。来人,打开。”
“主子?”银杏拿着钥匙,看了看太后,又看了看四公主,“奴婢打开。”
“打开啊,有什么好犹豫的。”太后说,“出了事哀家担着。”
银杏走向前,把离她最近的箱子打开就看向四公主无声地问,真要开啊?
事已至此,四公主又不敢拦着太后,也不敢把她轰走,只能点了点头,心不甘,情不愿:“打开吧。”
银杏把大箱子里面的小箱子一一打开。太后往前走两步,入眼的是一顶红宝石朝帽,嵌有东珠,朝帽旁边是金镶珊瑚头箍一围,金荷莲螃蟹簪一对等等,不禁有些失望:“这边的箱子也打开让哀家看看。”
“主子,您不看看这个?”跟着太后的嬷嬷指着近在咫尺的朝帽。
太后扭头看向她,首饰有什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