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风风光光地回去,还要让沈忠才马氏他们没脸才行。
虽然沈玉海没有直说,但她此时也猜出发生了什么事,沈子健那个家伙,以前就是好吃懒做的主儿,再加上沈玉海的话,就更不难猜出他们之间的龃龉了。
陈香娥在外边切肉,婉儿又在院子里追鸡撵鸭了,玩得可高兴了。
他们原本是打算去镇上店里的,不过因为沈玉海突然来到,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听要留他吃饭,沈玉海简直受宠若惊,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本来媳妇儿闺女在这边住着就够打扰了,现在连他也留下来吃饭,他们也太厚脸皮了。
见他不好意思,陈香娥也不客气,直接扔给他一把斧头,让他去把院子里的柴火砍了。
沈玉海十分痛快地应了,没两下就做完了。不得不说,这男人虽然对待媳妇儿孩子有些糊涂,但是干活儿却是一把好手。
把柴火整齐地码好了,他又看见鸡窝的顶子有些松了,就主动割了些干草把顶子补了补。
婉儿一直跟在他身后,又是帮他递东西又是给他擦汗的,爷俩儿相处得其乐融融。
余竹君留在屋里缝补衣裳,沈玉海马上就要去镇上干活儿了,她心里实在是放心不下,就赶紧打开他带来的小包袱看了看,里边除了几件换洗衣裳就什么都没有了。
没分家的时候,他们家里的钱都是交给马氏保管的,两口子能有几十个铜板还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余竹君把那二两银子放进自己随身携带的小荷包里,这些银子是要留着买房子的不能随便动。至于剩下那几十个铜板,她一个没留通通装进了沈玉海的包袱里。丈夫一个人出门在外,一时半会儿肯定不容易找到活儿干,这些钱就留给他以防万一。
沈瑶也坐在她身边,静静看着她给沈玉海放钱,又把所有衣裳上边的扣子缝补结实,不由地叹道:“嫂子,你真是个贤妻良母啊!”
余竹君噗嗤一笑:“什么贤妻良母?我要真的是,你大哥也不至于……”
也不至于不待见自己了。不过这样的话没有说出来,因为他们现在的日子显然已经重新开始了。
沈瑶想了想,问道:“大哥能干啥?”
余竹君抿了抿唇角,将沈玉海的话跟她说了一遍:“你大哥说想去抗麻袋。”
她也知道自己男人没什么本事,但是扛麻袋真的来钱挺快的,而且听说店里还给安排住的地方,他们只需要每天自己掏钱买吃的就行了。
沈瑶眉头紧锁,抗麻袋倒不是不行,只是太累了。
“嫂子,大哥有没有什么拿手的本事?总不能一直抗麻袋啊!”
余竹君也知道一直这样不行,可是她实在是想不出来自己男人能干啥了。
等下!
余竹君放下针线,蹙眉道:“我记得刚跟你大哥成亲的时候,他好像说过小时候曾经跟人家学过木匠活儿。不过那会儿是学徒,干得多却不给钱,你大伯他们就不许他再学了。唉,若是能学成了,没准儿现在你大哥也有一门好手艺了呢!”
学木匠活儿就是这样,头两年当学徒的时候是没有工钱拿的。不仅如此,没准儿还会受到师父和师兄们的欺负。但是熬过了这两年,就能自己接活儿挣大钱了。
这个社会有钱人不少,就算是一般人家,也会在成亲的时候置办一整套新家具。这说起来,木匠活儿真的挺挣钱的!
“这样啊!”沈瑶略略一沉思,正好听到婉儿在院子里兴奋地拍手大叫:“爹爹好厉害啊!爹爹真厉害!”
透过窗子缝隙瞧外边,沈瑶就见到原本还歪歪斜斜的鸡窝此时已经稳固得很了。看来余竹君的话没说错,这沈玉海果然有当木匠的天赋。
中午饭是熬肉菜,馒头是前两天刚刚蒸好的,放在锅里一热就成了。
赫连翊说有事,这两天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所以中午吃饭的就剩下沈瑶娘俩儿和余竹君一家三口了。
看着碗里那肥腻腻香喷喷的大肉块儿,沈玉海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怪不得媳妇儿闺女在这边住了这么几天就明显胖了一圈,敢情她们的伙食这么好啊!
这样实惠的肉菜和白面馒头,在沈家的时候也只有过年那天才能吃到一顿啊!
“爹,你多吃点儿肉。奶奶做的肉可好吃可香了!”
要么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呢,婉儿一拿到碗,还没来得及自己吃一口就给沈玉海夹了一大块儿肉过去。
沈玉海心里热乎乎的,高兴地哎了一声,又从自己碗里夹了一块儿肉喂到了闺女嘴里:“婉儿也吃。”
这还是爹爹第一次喂她吃肉呢,婉儿兴奋地小脸儿通红,吧唧吧唧吃了个干净,又夹了一块肉送到了爹爹嘴里。沈玉海高兴地吃了,也送了一块肉喂给了闺女。
爷俩儿你来我往,别提多高兴了。
余竹君看着这一幕高兴地嘴都合不拢了,这样的日子已经只能在梦中幻想一下,没想到今日居然成真了。
陈香娥给几人拿了馒头,还把自己过年前腌好的腊八蒜端了过来。西凉是没有腌腊八蒜的习惯的,这些都是沈瑶提议的。
别说,这腊八蒜还真是挺好吃的呢!
沈玉海头一次吃到这么好吃实惠的肉菜,吃了一大碗还有些不尽兴,不过也不好意思再去盛第二碗,还是陈香娥又给他盛了一碗。
231、媳妇儿我错了(3)
他把两碗肉菜吃了个干干净净,还吃了三个大馒头,吃到最后都打饱嗝了。
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沈玉海嘿嘿一笑,主动要求自己去洗碗。
不过他一个大男人哪里做过洗碗的事?陈香娥心疼自己的碗,坚决不同意让他接手。
沈瑶却是笑道:“大哥,我看你刚才弄得那鸡窝挺好,听嫂子说你以前学过木匠活儿呢,要不你再捡起来重新做?”
做木匠是沈玉海小时候的愿望,若不是他爹娘心疼银子,只怕此时他已经成了闻名十里八乡的大木匠了。
说起这个来他就有些埋怨爹娘,不过家里的情况他也明白,此时也只能叹息一声:“那都是成亲以前的事了,我现在早就忘干净了。”
“忘了可以重新学嘛,反正你有底子,又喜欢做这行,回头去找找你以前的师父,想来这次不用很长时间就能出师了。”
余竹君也希望丈夫能有点儿一技之长,总比去卖力气抗麻袋强多了吧!
“瑶瑶说的是,你这次去镇上先去问问,若是师父还肯收你,你就跟着学两年。我和婉儿你不用担心,大不了咱们回娘家生孩子去。”
让媳妇儿回娘家生孩子,这是无奈之举了。
沈玉海紧蹙眉头,此时突然有些后悔那么草率地分家了。
不过看着媳妇儿殷切的眼神,他连声道:“好,下午我就去镇上找找以前的师父,等我有了落脚的地方会让人给你捎信儿的。”
余竹君点点头,沈瑶便道:“你要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可以去镇上早点铺子里住着。”
之前余竹君已经跟沈玉海说过沈瑶娘俩儿开了铺子的事了,听她这么说,沈玉海其实是不想去的,一是自己不想再麻烦沈瑶了,二是听说店里还住着两个姑娘,六子是栗子的大哥,一起住着无所谓,可他毕竟是个外人,住进去难免会受人闲话。
摆摆手,沈玉海谢绝了沈瑶的好意,跟婉儿玩了一会儿就拿着小包袱到镇上去了。
余竹君不舍得丈夫,牵着婉儿的手一直送到了村口才堪堪停住了脚步。
沈玉海回身望着媳妇闺女恋恋不舍的目光,浑身都是干劲儿,再次挥挥手便大踏步地走了。
沈玉海能有此改变,沈瑶陈香娥两人也十分开心。
当天晚上,余竹君便跟两人商量了起来:“我和婉儿在家里白吃白喝地住着总不是个事儿,给你钱你也不肯要。这样吧,我去店里给你帮忙吧,正好也让婉儿长长见识,光在村里憋着她也没意思。”
沈瑶心疼她怀着孕,不想让她来回奔波。
不过陈香娥却能理解她的心意,说道:“你在家里住着怎能算是白吃白喝?你不是还帮我干活儿了吗?不过,你们娘俩儿总是在家里憋着,我确实不放心。”
说起这个来,陈香娥便把之前发生的一件小事告诉了沈瑶:“前两天我见到老癞子了,他又在咱们家旁边转悠呢!”
老癞子?
若不是陈香娥提起,沈瑶都忘了还有这么个人了:“这个老光棍儿又来干什么!是不是上次吓得他还不够?”
见她快要炸毛的样子,陈香娥赶紧按住她说道:“我猜他可能是看咱们家这几天热闹起来了又起了歪心思,所以,我才担心让她们娘俩儿独自留在家里。”
陈香娥说的不错,那老癞子正是看沈瑶家最近多了几个女人,一颗心又开始躁动了。
沈瑶危险地眯了眯眼睛,把老癞子的事记在了心里:“嫂子,我和娘也不是经常在家里,店里的生意也挺忙活的,这样吧,你和婉儿就直接搬去店里住。这个破院子也没啥好留恋的,娘你以后也在店里住吧,省的被那个老癞子占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