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事不过三,秦城走之前隐隐投向她的佩服的眼神,许昕华可没错过,她的“份量”应该是慢慢增加的吧。
送走三尊大佛,许昕华继续投入工作当中。
在法律顾问的指导和见证,他们和两个剧组的投资合同也签成了,许昕华和郁白文把准备好的资金分别转给两个负责人,就没打算再关注了。
倒是赵主任从这件事上“看出”他们办事爽快我,值得相交,后面也给他们卖了不少好。
六月底,欣荣希望小学才算正式竣工。
这里说的竣工,是包括了建校舍和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两部分,教学楼其实早前就建好了,但是桌椅黑板,活动室的摆设和一些体育器材的订购,以及教职人员的选拔,都需要林经理他们去落实。
在和当地接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又发现了跟许昕华他们村小学同样的问题,教学环境艰苦的同时,教学资源也严重缺乏——有些人家甚至舍不得给孩子买练习本!
欣荣第一所希望小学,不仅对被救助的孩子很重要,对公司来说同样重要,它是重要的实验点,将来可能成为以后很多所希望学校的模本,全组成员的精力和心血也都放在这上面,所以在发现问题后,他们立刻汇报上来,想要联系羊城的教育机构订购教材,同时也了解羊城这边的小学所订的课外读物,列了清单出来,想要给希望小学也订上。
所以他们为了准备这些东西,又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现在事情都忙完了,只等着秋季开学剪彩,不过在那之前,许昕华和郁白文还得抽时间去视察一下,顺便为不久后的剪彩做预热。
由于他们邀请电视台新闻组采访剪彩现场的消息,现在还没有得到回复,检查学校进度也就不好再请他们了,许昕华只让公关部联系晚报和另外几家关系不错的报社,请这些记者朋友同行也够了,倒没有想到老油条的赵主任,因为决定要跟他们增进友谊,便主动在这其中出了大力。
赵主任虽然不负责新闻中心的工作,但他是自己人,跟外面的人说话又不一样了,所以最后许昕华和郁白文出发的那天,电视台的“老朋友”也抗着家伙过来了。
这一次,许昕华知道她的“戏份”不会少了,所以新闻播出前很自觉通知了她哥,许大哥和许二哥也就没有错过她的“英姿”。
不过一本满足的许家兄弟,很快又有新的烦恼了,比如为什么是羊城台而不是东省台,他们老家收不到羊城台;而且新闻居然不能刻成碟片,妹妹公司的年会都有光碟,他们家还收藏了一张呢!
许昕华把他们的烦恼定义成甜蜜的负担,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从山区回来便抽时间跟赵主任碰了个头,当然是为了感谢对方的“仗义执言”。
有来有往,关系才能相处好,赵主任跟他们吃过几次饭,就更加“推心置腹”了,这次给欣荣推荐了一个“好本子”。
前两年有个电视剧很火,主要围绕着杂志编辑的工作展开,故事情节有欢笑也有警示,深得男女老少的喜欢,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给了演艺工作者一个新的视觉,这种工作日常的电视剧原来也可能倍受欢迎,然后就有了各种“部的故事”。
赵主任给许昕华和郁白文介绍的剧本,也是一个新的视点,主角是一群追逐梦想的服装设计师。
在这个服装设计行业都是新事物的时代,居然有人想拍服装设计师的故事,许昕华和郁白文不得不佩服编剧和导演胆气。但是要不要投拍,却不是吃个顿饭就能决定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主要是这个剧本不适合单纯的投资,如果参与这个项目,欣荣就一定是独家或是最大的投资商,能够决定整个剧组——说白了出这笔钱的目的不是投资,而是为了打广告,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这么大的事,就算许昕华和郁白文意见一致,肯定还要成立小组,负责去研究和评估这个剧本的价值和广告潜力,用数据说话吧。
新项目调研组的成员也不用头疼,由设计部总监eric和公关部林经理带队。本来让王真真来更适合的,而且公益项目宣传工作已经没有问题了,她也能抽得开身,但调研组成立的前两天,欣荣刚好得到一个不错的机会。
这事同样要感谢赵主任,是他给郁白文指了条明路,然后郁白文找人使了劲,公司的公益项目就得到了上面的关心和重视,领导重视,宣传工作就不用愁了,有人牵头把省电台的人介绍给了郁白文,基本敲定了省电台新闻组去剪彩现场采访的行程,郁白文也投桃报李,决定在省电台买广告了。
就像许大哥他们想的一样,市电视台出了羊城就几乎没人看了,而羊城本市欣荣的名气已经够大,公司当然不会再浪费广告经费,但省电台是全国各地都能收到的,或许影响力不够大,但至少不像羊城电视台一样,基本毫无效果。
再说,一个地方台的广告,谁也没指望它能红遍大江南北,郁白文做这个决定,还能得到全公司的支持,是因为他们都把这当成“敲门砖”,既然跟省电台有了接触,肯定要把这份友谊继续下去,先不说别的,假如马上要开始评估的这个本子确定有投资价值,以后拍出来,省电台会不会成为他们的合作对象?
基于这方面的考虑,王真真便代表公司出面,和省电台商谈合作的具体事宜。
所以林经理就负责评估剧本了。
第104章 变美丽的第一百零四章
欣荣的第一个电视广告很快就谈妥了,广告片还没影儿,跟省电视台的广告合同却已经签下了。
合同签完,欣荣便立即支付了百分之二十的定金,因为广告片最快也要两三个月才能准备出来,欣荣就算财大气粗,也不会片子都没有就急吼吼的付全款。
不过收到定金,省电视台和欣荣的“感情”也迅速升温,派新闻组去欣荣希望小学剪彩的事也毫无悬念了,趁着现在“感情甜蜜”,王真真还让广告部的熟人牵线,请那几位将要与他们同行的新闻朋友吃了个饭。
跟省电视台的感情联络到位,公司也没有抛下市电视台,尤其是赵主任那么个好朋友,许昕华还指望着他和港台娱乐圈那份密切的联系,以后多给他们介绍些一起赚钱的朋友,过了河就拆桥未免太凉薄了点。
许昕华一早就把赵主任的联系方式给了王真真,叮嘱她跟省电视台洽谈的期间,也别忘了跟赵主任联系。现在不像信息发达互联时代,足不出户都可以谈业务,这会儿要涉足不熟悉的领域,没有中间人是不行的,赵主任就是一位很不错的引路人,所以公司找拍广告的导演和团队,许昕华也让王真真去请教赵主任了。
只是导演好找,演员却有点为难,主要是广告讲究实效性,而许昕华只知道未来哪些明星会很火,她的“先知”技能毫无作用,那公司又是第一次选角,大家难免有点抓瞎。
赵主任“一语惊醒梦中人”,当然他是半认真,也半开玩笑的建议,他说除非找那些大明星来拍,那个价格就高了,除非放到国家台去播,放省电台这样的是大材小用了;若是为了经费考虑,请一般的小明星,可能效果还没有他们许总亲自上来得大。
很多人看到许昕华这张脸,几乎第一反应就是“她不去当明星太可惜了”,不过这两年,随着欣荣越做越大,许昕华的职位和能力越来越凸显,已经很少有人为她不去当明星而可惜了。
因为外貌天注定,能力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认可和敬重。
就连许昕华自己,现在也不觉得再有人建议她去混娱乐圈,是在表达对她的赞美了,心态都改变了,更不会考虑自己上场拍广告。
但这也不耽误许昕华采纳赵主任的建议——可以让自己人上,却不一定要是她。
不是许昕华自夸,欣荣真的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小姐姐。大概跟他们从事的行业有关系,毕竟跟时尚沾边的,从欣荣第一家门店起,许昕华和郁白文就有意识的找那种五官姣好的店员。
后来欣荣发展成羊城最有名的企业之一,员工个个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可门店选拔员工的标准依然没怎么变,还是从自己工厂找漂亮又会来事的小姑娘。这就导致很多工人回老家,看到家里有青春靓丽、沾亲带故的小姑娘,总会劝她们来欣荣上班,在厂里待两年进门店甚至进公司,那这辈子就不用愁了。
本身欣荣工厂的待遇就不差,而自从小郁总发狠买了地皮,要给他们建最大最好的工厂后,厂里就更加热闹了。后来又听说老工人按工龄分配宿舍,五年以上就可以分到二居室,能带上媳妇和孩子来羊城住,一开始全车间几乎人人哗然,都不相信,可是这传言有鼻子有眼,后来有人跟小郁总去新厂参观,回来告诉大家里面真的建了间幼儿园,郁总还说不仅会请专业的老师,还会从工人家属中选一批认真负责的阿姨在幼儿园工作,让他们都能放心的把孩子放在自家的幼儿园里!
打工居然也有这么好的待遇?自从建新厂的消息得到确认后兴奋过一阵的工人们,这次是直接沸腾了,不说死心塌地在欣荣干一辈子,但至少这两年里欣荣常年招人,都是因为业务量太大,而不是员工流失导致的。
相似小说推荐
-
穿成男主大丫鬟 完结+番外 (倾碧悠然) 2018-05-10完结醒来发现变成了镇国公世子的大丫鬟,慢慢的发现不对啊!这...这怎么像那个男女主双重生的小说。...
-
穿越之荣华路 (华卿晴) 2018-05-31完结红尘富贵,步步荣华。穿越的她,得到了一样特殊的金手指……PS:本文还可以叫《她那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