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荣华路 (华卿晴)


  “母后……”
  刘玉娘面色微红,可也懂得,她的爹娘为了她的婚事,已经操心许多了。
  只是……
  在心中,刘玉娘猛然之前,想起来曾经的未婚夫谢世恩来。
  其实,谢世恩在刘玉娘的心底,真有不错的印象。奈何,如今两人隔了千里万里,自然不可能了。
  现实就是如此,非是人力能改变什么的。
  而且。
  刘玉娘觉得以谢世恩的年岁,如今怕也是成家立业了吧?
  他们终归只是各自的过客。
  彼时。
  原新罗国最东面的郡城。
  那里正在上演了一场的战争。
  当然,刘长石哪怕是君王亲征,他也只是掌握了中军,任由陆军的总部制定了谋划,按计划行事。
  整个陆军部,已经成长了起来。
  在热兵器和冷兵器混搭的东屠国,整个后勤比纯粹的冷兵器战争,更依耐了后勤。
  因为,火药的消耗,这是大宗的消耗。
  可以说,一场的战争,没后勤的供应压力,这些原来在新罗国东面的势力,早被东屠国的兵力给碾压了。
  为何能苟颜残喘?
  不外乎,对于东屠国而言,一场战争打得是物资的消耗,是金钱的消耗。
  国库存打仗,那是有度量的。
  这支出与收获要平衡,总不能一气就把东屠国的国库,打一个破产吧?
  本来在郡城的守军,已经被打的没脾气了。为何?
  围点打援,围魏救赵。
  东屠国的野战,在有过交战的势力看来,那就是天下无双。
  为何?
  无它。
  近战是步兵的长枪大方阵。以及护了侧翼或是短身接战的刀盾兵。
  中程是刺刀加弓弩。
  远程?更有火炮的威力无双。
  至于补刀者,更有骑兵的守护。
  若非国力有限,军力有限。其实,在合理的布置了军力时,东屠国更有加大了热兵器的运用。如今限制的?
  无外乎钢铁与兵器坊的规坊。
  当然,这更是时代技术还需要进步。
  “报。”
  近身随侍的翰林在接过了陆军部的传令兵,呈上了最新的战报后。就是递到了君王的面前。
  刘长石瞧了一眼后,又是站在了舆图前,看了关于陆军部之前的计划。
  这一看,刘长石就是心中在沉思了。
  目前看来,自然是好消息。
  正因为是好消息,刘长石更没有太多的得意妄行。
  当然。
  这一位君王更不会胡乱指挥什么。
  这等打仗之时,已经行了计划。那么,就是按陆军部的方略进行了汇战。
  一切铺开了,打的是综合的军力与国力。胜利的天平,在刘长石的眼中,肯定属于东屠国。因为,为了这最后的决战……
  东屠国在前面的时间里,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
  以前的优势,不过是为了决战之时,谋得了更多的筹码。
  “报……”
  又是捷报来。
  刘长石大喜。
  当场就是给有功战士,吩咐记大功。
  因为。
  新罗国的疆域之上,最后的一座城池,也是打开了城门,迎接了它的新主人。
  胜利,胜利,胜利。
  这等字眼儿,充满了刘长石的心头。
  万寿节。
  这个万寿节,大胜是对刘长石而言,最好的生辰之礼。
  城池在手。
  一些小势力,不过是秋后的蚂蚱,崩哒不了多久。在纳入了东屠国的统治之后,再是打扫了后续便是。
  目前大局定了,战略赢了最大的筹码。
  剩下来的,就是打扫了战场的事情。
  不光是君王欢呼,所有的将士也是高兴。肯定是要大赏的。
  事实上也是的。
  宣文四年。初秋。
  君王搬师回朝。
  这意味着,曾经的新罗国的疆域,已经完全的纳入了东屠国的统治范围内。刘长石这一位君王,终于有了他统治的国度。
  不再是曾经的一个座小小海岛,而是真正的在大陆上,有了属于他治下的国度。
  东屠国扩张之路,踏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我来,我见,我征服吗?”
  在归途之前,刘长石莫名的想起了,那位“X”先生记忆里,那一位所谓的亚力山大大帝的名言。
  “不,不只是征服,我要这治下的疆域与土地,牢牢成为我的新帝国的基石。”刘长石的野望,可不是一个小小的王国。而是一个辽阔的大帝国啊。


第154章
  蓬莱行宫。
  荣娘正与婆母刘王氏、亲娘赵春花,以及一堆儿的外命妇们,那是聊天打发时间时。
  宫人来报了喜讯。
  “大王领着禁军,已经离汉京城不过一天的路途?”
  太王太后嘴里说着宫人的禀报,满面的喜色。
  “太好了。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儿。”在太王太后身边,凑趣儿的宁国公主王遂娘赶紧发表了自己的态度。
  “恭喜太王太后,恭喜太上王后。大王归来,真是天大的喜讯儿。”
  “恭喜太王太后,恭喜太上王后……”
  “……”
  一堆儿的外命妇,能来了蓬莱行宫参加了小型的聚会的外命妇,自然真是些有门路的。这时候,没人傻得不说了好话。
  在场的人,人人都是喜气洋洋。
  当然,荣娘是真高兴。长子归来了,前线又是早早传了大捷,这等归来。宫里宫外,整个汉京城的热闹,荣娘能想像的到啊。
  “好,好。”
  荣娘也是连赞了两声的好。
  这时候,外命妇自然都是巴结了好话。便是奉国老夫人赵春花,也是乐呵呵。
  荣娘心中就是在算了,长子伯玉归来了。唉呀,大喜讯,如此不光解了家人的思念,更能解了儿媳明月的相思苦。
  甚者说。
  长子伯玉归来,也能赶紧跟儿媳明月早早的制造了小人儿。
  当然,女儿玉娘的婚事,也得有做君主的伯玉给指了婚啊。
  十里红妆,想来又是一场的盛事。
  光想想。
  荣娘就觉得,儿子归来后,又是忙碌了。
  当天。
  外命妇们离开时,自然人人都得了太王太后的赏赐。当然,太上王后也给了赏。
  宁国公主王遂娘是晚些时候,才是从太王太后那儿告辞的。说实在,王遂娘自然也知道了,弟弟、弟妹一直在给侄女玉娘选了夫婿一事。
  可惜……
  在王遂娘瞧来,知源就是年纪太小了。
  若不上,亲上加亲多好啊。
  想着知源跟表兄仲玉、表弟叔玉、季玉,那是相处的不错。王遂娘就是觉得,太可惜了。
  次日。
  就如先头传来的汇报一样。
  君王回京了。
  王后付明月是迎出了宫的。在宫墙之上,望着战袍加身的君王,王后付明月那是不自觉里,泪流了满面。
  那不是伤心,而是喜极而泣。
  当天。
  宫中大宴,犒劳将士。
  君王更是多有旨意下来,有功的将士,人人按功劳奖赏。
  东屠国,什么最重?
  军功最重。
  要知道。东屠国那是军功有授勋外,更有军功计了田产。哪怕是普通的小兵,那也是除了本来的四十亩的田产之外,若有功劳,还会再加赏的。
  这四十亩的田产,是按着小兵和等级啊。可若是在军队之中久了,岂能不升职?
  这升职之后,待遇自然又不同。
  老兵与新兵,这等级待遇,那也是天差地别的。
  对于一只军队而言,老兵与新兵那战力,更是差距甚大。
  爵位与田产,这就是世间最大的诱惑力。前者,能光耀门楣,后者,能传与子孙。
  当晚。
  宫宴之后。
  作为君王的刘长石是喝了一个大醉。可他高兴。
  王后付明月也是这一晚,与夫君再度温存。久不相见,再相见,自然是小别胜新婚。
  次日。
  刘长石醒来时,有些头疼的。
  那是宿醉后的情形。
  当然,这让刘长石起了心思,明白以后不可再醉了。宿醉的感觉,并不好受。
  早膳后。
  君王与王后出了王宫,去蓬莱行宫,给诸位长辈请安。
  太王太后那儿,是聚集了所有的王室成员。对于长辈,刘长石自然是恭敬的,一一行了晚辈礼。付明月是随了夫君一起。
  太王太后见到了长孙,那自然是欢喜。
  “哀家听到了前线的喜讯,心里头高兴。这是大喜事,得召告了祖宗。”太王太后的话,刘长石听后,自然是回应了。
  “王祖母说的是。此等大喜,不光召告了祖先,同时,寡人也会召告了天下。普天同庆,也是宣示了东屠国的赫赫军威。”
  这是大胜,东屠国自然是喜庆一片,肯定要热闹一回的。
  在场的热闹里。
  荣娘是仔细的看了长子伯玉,看得出来,长子精神头不错。整个人也是威势赫赫,想来,定然是大胜之后,作为君王的长子心头高兴。
  不过,那满面之上,那些风霜色,还是瞧得出来。
  长子的个头不变,却是瘦了少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