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姑娘在这样的境遇里还有怜惜弱小之心。崔县令心头一叹,觉得很是难得。就是墨璞也惊讶,却是觉得郡主出面护着她们,总归没有护错了人。这样的品性,总是值得人敬重的。
崔县令叹道:“本官已发文往相邻州府去询问了,若是实在找不着,便送去慈幼局里吧,总归饿不着他们就是了。”
几个姑娘相互看了一眼,那姓黄的姑娘咬了咬嘴唇,迟疑着开了口:“若是果真找不着,能不能请大人,把这几个孩子交给我们抚养?我们立了户,若是有个兄弟,将来……我们姐妹也算有个娘家兄弟。”
她这般说,虽有私心,但也是真舍不得那几个在劣境里相处了十多二十天的孩子。总觉得与其交给不相识的人或者送去慈幼局,还不如留在自己几个姐妹身边安心些。
崔县令叹了口气道:“你们也还是孩子呢。再说几个小娘子在世间过活,本就艰难。你们也才五人,最小地也才九岁。那五个孩子委实太小,真要把他们养大,说着容易,行起来却难啊。”
几个姑娘的脸上却显出了坚定的神色。那黄姑娘道:“五个弟弟妹妹,总归不会真的一个人都找不着家的。就算是,他们五个,我们也是五人,便是一人养活一个,总归饿不着他们就是了。再则在义学里,他们也有机会读书识字。他们五个……聪明又乖巧,虽说便是找不着家人,有大人按排总归不会错待了他们,只是……我们相处到现在,也算是有缘份了。我们姐妹也知道不是件容易的事,可……到底不放心。”
余下几个姑娘也跟着点头。
墨璞觉得这几个姑娘的品行皆难能可贵,便想帮上一把,在边上道:“几位姑娘心善,若是方便,还请大人应下。我们郡主最是怜幼惜弱的,几位姑娘在义学堂里倒也方便照顾那几个孩子。我们郡主也会帮衬着的。还请大人放心。”
崔大人便点了头。
墨璞道:“几位姑娘立户的事情,就请大人去办了。我去趟义学按排一下,待午后,便来接几位姑娘去义学,如何?”
崔县令应了下来。
换了个环境,以后又是自己几个将长期生活的地方,几位姑娘虽然努力表现的镇定些,可到底不安。
墨璞哪里看不出来?便安慰道:“几位姑娘也不必担心,义学里原就请了婆子帮着先生们做饭的。那位婆婆也是个和善人,到时候我请她帮着照顾几位姑娘。义学里的山长陆先生是举人,为人极好,是我们郡主特意请来的山长。几位先生虽有外头聘来的,却有几位是燕氏族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姑娘们不用担心。”
几位姑娘感激的给墨璞行了礼,黄姑娘道:“姑娘救了我们姐妹的性命,虽说大恩不言谢,可我们姐妹还是得与姑娘说声谢,还不知道姑娘的尊姓大名呢,请姑娘告之,往后我们姐妹给姑娘立长生牌。再则,也感谢郡主的援手之恩,待我们姐妹安定下来,再去给郡主磕头。”
墨璞笑道:“谢便不必了,长生牌我可受不起。我是郡主殿下身边的护卫,你们叫我墨璞便好。我这就去了,你们也收拾一下,我午后来接你们。”
墨璞离了县衙,去了义学堂里找陆清。
这会儿学生们还未开学,学堂里除了看门的和打杂的,也只陆清和另一个外聘来的先生。因新年未回家,留在了学堂里过新年,墨璞到时,陆清和那位先生,正在下棋打发时间。
听墨璞说了事儿,陆清在京城时便和墨璞熟悉,何况又在燕家住过一段时间,便开起墨璞的玩笑来:“墨璞姑娘这回是做了一件大善事儿呀。你们郡主可赏了你?”
墨璞笑道:“我这哪儿算是什么善事,不过是听郡主的吩咐罢了。逝水先生问我赏银,莫不是还打算讹我酒钱不成?不用先生讹我,只要先生回头照顾些那几个小姑娘,墨璞定给先生送两坛子好酒来。”
说的陆清眼前一亮。
“郡主的酒?若是你能送来,那几个小姑娘我定照顾好。”
墨璞道:“成,郡主的酒。郡主的酒都是白脂姐姐帮着酿的,我在白脂姐姐面前讨两坛子酒的面子还是有的。”
陆清便带着墨璞,指了给几个小姑娘住的一处小院子,离着上课的地方不远,靠厨房也近些。重要的是和先生们住的院子中间隔着上课的学堂,毕竟是小姑娘,如此倒也可避些嫌。那处小院外便是雇来做饭的婆子的住处。有婆子帮着看顾,小姑娘们自己也安心些。
院子是新院子,只是里头除了必要的床和桌子,别的什么都没有。
☆、1052.第1052章 节
墨璞对院子很满意,但是里头的东西却得去买些,总不好叫那几个小姑娘过来后,连个睡觉的被子褥子都没有。
再则这院子因没人住,虽然做杂事的婆子隔些天也来收拾一回,到底觉得冷清。这会儿又是冬天,几个小姑娘就这么住着,怕也受不住。
告别了陆清,墨璞便上了街,去给几个小姑娘买些生活用品还有碳火什么的。
还好她今天出门身上揣了银子还有张银票,买些生活用品还是够的。
墨璞自己也是姑娘家,当然知道小姑娘家都需要些什么,因此除了给五个小姑娘各买了一床被褥,洗脸盆,洗脚盆,还有取暖用的碳外,连茶水杯子,洗脸用的巾子,甚至胭脂水粉的,都各买了一套。再就是几个放东西到的箱子柜子什么的。
后来又想到那五个孩子,便又添了一套东西。路过绸缎铺子,想着那几个姑娘怕也没有相样的换洗衣裳,便又给她们买了几匹冬天和春天的料子,小姑娘家的,针线至少会做,买成衣还不如买料子让她们自己动手做来的合适。天又冷,墨璞干脆又给买了些上好的新棉。
想了想,连茶叶也买了两斤。
等把东西都买好,让铺子里送到义学堂,她跑到百家食肆里用午膳。
以前过来食肆里帮忙的吴叔吴婶还有管账的吴小伍见到墨璞,也很高兴:“今儿怎只姑娘一个人来了?”
墨璞笑道:“我帮郡主过来办些事儿,忙到现在觉着饿了,便来了咱们家的食肆里午膳。吴婶给我弄些好吃的。”
吴叔夫妻两的儿了管着食肆的帐,天天都能见着,倒是女儿小花在云畅身边当差,是云畅的贴身丫鬟,难得见一回,心里自然惦记。吴婶手脚极快的去厨房里给墨璞端了碗面来:“加了兔肉辣酱,快趁热吃,我让厨房里给姑娘再摊两块鸡蛋饼子来,一会儿就能上。”
墨璞笑着道了声谢,一边吃一边与吴婶闲话:“小花妹妹也惦记叔和婶子呢,下回再进城,我叫她来看你们。婶子也不用担心,咱们家二姑娘脾气最好的,万事不用小花烦神。小花妹妹也得二姑娘信任,且咱们二姑娘管着家里的账,便是我们拿月钱也都过小花妹妹的手,家里谁见着小花妹妹,不得笑脸相迎?得罪了小花妹妹,把我们月例给扣上几天,我们找谁哭去?”
说的吴婶笑起来:“就小花那猫胆儿,哪里敢和姑娘们淘气。都是你们这些做姐姐的疼她呢。”
又道:“我原想抽些空儿回去一趟的,只近来生意忙,也不得空闲,郡主又不大往铺子里来了,却是有个事儿,劳烦姑娘帮我们在二姑娘或是郡主面前代个话儿。”
“婶子说吧,我定代到。”
吴婶子笑道:“是这样的,我们家小伍也十七岁了,街头有户人家看中了小伍,想把他家的姑娘嫁过来。小伍的亲事,没有府里主子作主,我们哪里敢应?我原是没多想的,只那家着人倒心诚,来说了几回,也知道我们是燕家的下人,他家倒是不在意小伍是奴,说是看中了小伍的为人。那姑娘我也熟识,却是个温和勤快的,被这么说了几次,婶子倒是有点儿心动了,实在是姑娘人好。我便斗胆求姑娘回去帮我问一声,看成不成。”
燕家下人不多,象小伍这般得用的,原该家里配个丫鬟才好。
不过家里几个姑娘身边的丫鬟都没到许人的年纪。二姑娘云畅身边的小花是小伍的妹妹不用说,三姑娘云蔚身边的小果儿才九岁,离着许人还早着呢。表姑娘身边的丫鬟倒有几个,但再住在一处,那也是表姑娘的人,没有自家做主的道理。
至于郡主身边的,她和白脂翡翠与别的丫鬟不一样,她们的亲事得慎之又慎,其实若想在郡主身边当差,不成亲是最好的。至于宫里来的兰芝几个还有阿烟阿霞,也还有两年才满十八呢。都不着急。再则,郡主身边的人,是不可能许给食肆的帐房的。
家里的丫鬟们都不可能配人,那就只有点心作坊里的那一众姑娘了。这些姑娘,因涉及到手艺的问题,大概是不会往外头配人的。
不过这些事情不是墨璞考虑的事儿,墨璞笑道:“成,我定帮婶子把话代到。”
墨璞用了午膳,也没给银子,只挂了云朝的账,出了食肆,便往县衙里去了。
崔夫人和崔如意因听说云朝帮着解决了几个小姑娘的难处,也怜惜几个小姑娘不易,崔夫人和崔如意便着人送了几个小姑娘不少的东西,虽是旧物,却都是几个小姑娘正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