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九倾地并不在古庄,而是在城东临淮河那一片儿,如此一来,水源就不是问题。哪怕有三倾荒地,过个几年,也能养成上等良田,那淮河边上别的没有,淤泥可多着呢,这东西用来改变土质,是最好的。且还可以种大豆,种蓿萺或者种紫云英这些农作物来改良土质。
且油坊也已经开了,等九叔回来,云朝想劝九叔想法子在新买的这田庄那边再办了养殖厂,有豆渣豆饼,还愁养的猪牛羊鸡鸭,没有饲料么?
养殖厂只下的畜禽肥,刚好可以解决肥料的问题,有了肥,地就能增产。
而且有了这么多的地,花生向日葵芝麻也就不愁没有地方种了。
往后就是能再找到新的蕃邦农作物的,也有了大面积试种的地方。
云朝上次听陈嘉茗说起爪哇国,便动了心思。她记得,爪哇国可是盛产水稻和玉米的地方,如果能让陈嘉茗帮忙,找些爪哇国的农作物种子回来,就好了。
想到这里,云朝打算下次等哥哥们回来时,务必让云北哥想法子再请陈嘉茗来家里做回客。到时候她找机会与陈嘉茗好好谈一谈。上回祖父过生日,陈嘉茗倒是和叶良辰王四崇一道来贺寿,只可惜那会儿云朝也没机会私下里和他说话。
如果能找来玉米种子,大齐一年得增加多少的粮食产量啊。
云朝自己是见识过荒年里易子而食的情景的,那不是电视和小说里才出现的情景,不是隔井看月一声叹息的感概就能过去的。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惨象真真实实的发生在自己眼前的人,是不能明白那种噬心之痛和无能为力的绝望的。
祖父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她未必会有什么兼济天下的伟大的理想,可如果她在保证自己家人的幸福和快乐的基础上,为穷苦到没有出路的百姓做些什么,她也是愿意并且希望能做到的。
“我们家也置办了十倾地,与五叔父你们几家的靠的极近,其实原也有咱们古庄附近来一些成片的地可以买,不过侄儿想了想,这附近的地连成片的不多,且,,便作主买在了临淮河的那片。虽是分了两个庄子加一片荒地,不过将来也可以想办法连成一个大庄子。反比在古庄附近要好。古庄附近的地,侄儿也出面买了些,用作族里的祭田。”
燕宏扬和燕宏峰俱点头赞道:“如此极好,你想的周到。”
他们几家的地离着村里远些,又未出本县,这才好,既能省去各样麻烦,且离家不过十多里的路,也便于管理。
☆、244.第244章 节(中午十二点一点各一更)
因两家的庄子靠的极近,燕展昌索性再卖了个人情:“晴五弟忙着油坊的事,昫七弟又帮着五族叔和元娘妹子建宅子,明九弟不在家,映八弟和昭十弟还得准备秋闱,这田庄的事情总不好劳动五族叔您和七族叔,左右我家那片庄子也得去梳理一翻,两位叔父若不是弃,这佃农和秋种的事情,便先交给我来处理。只是秋种要种什么,两位叔父和几位族弟,先商量个章程出来,侄儿也好去准备。”
自己家一时还真没有人,燕展昌这个提议,倒是解了燃眉之急。
燕宏扬自然同意,燕展晴笑着道了谢。
燕展昌道:“原是一族兄弟,正该互相帮扶,若哪天我有用到几位族兄弟的地方,难不成你们还不帮忙不成?五弟可别说什么谢不谢的。如今油坊里要用豆子,我听说这一段货源紧张,那些地种豆子,一来可以养地,二来自家田庄上种的豆子,择好的用也放心,也少了些多外头购买的成本。只是侄儿实在是叫这荒年吓怕了,侄儿想着,就拿一半的地来种油菜和豆子,另一半,还是种粮食的好。家里有粮,遇事不慌。前些年若不是以为天下承平,少了警惕,族里没什么存粮,只好往外逃,如今族里何至于此,侄儿每想到那些故去的族人,这心里真正是疼……两位叔父觉得侄儿这提议可成?”
燕宏扬和燕宏峰两个老兄弟都点了头:“昌大侄想的周到,就这么办吧。”
云朝倒是想起来前些天钱二福回了话,说是能买到大批的花生种,那荒地用来种花生是极不错的。还有向日葵和芝麻也可以种些。而且那地临着淮河,也十分好养田,便开了口:“爷爷,七爷爷,昌大伯,那荒地,朝儿倒是有个想法,不知能不能说。”
燕宏扬视云朝如孙,这丫头素知深浅,这种场合,若是没什么要紧的话,她也绝不会胡乱开口插长辈们的话头,便点了点头:“说吧。”
得了祖父的首肯,又看了一眼七叔祖父和昌大伯,见两人也点了头,云朝这才道:“我之前种了些外头得的种子,就是那长生果,也叫花生,荒地倒是可以种,这东西对地不太挑。不过左右现在也种不上,我想着,不如把那荒地先翻一下,若是能雇到人去淮河浅水段的挖淤泥,挑洒到荒地上最好。这样要不了两年,那地便能成良田。那么些荒地,也不能全覆盖上淤泥,等到了秋天,没上过淤泥的,便把荒地上的草都烧掉,草灰也能积肥的,也省的找人去割草,烧了草,再翻耕,冻上些日子,初冬时种上油菜,明春四月里就能收一季油菜籽上来。收了油菜,刚好种豆子,种了豆子,再种长生果,那长生果对地的要求不高,可这东西不仅能作口粮和菜肴,榨出来的油也是上品好油,如此,既能养地,又有收成。不知道我这想法,对也不对?”
用淤泥养地,屋里的人眼前都是一亮,如今正入夏季,找人挖淤泥,并不是难事儿。只是这淤泥养地一说,却不知云朝哪儿来的,可仔细一想,这淤泥,可不正是积年之淤?确实是可以用来改善田地的肥力。
而且照云朝这么一说,这地倒能收种三茬农物了。种豆子还能养地,虽养三茬,也薄不了田地。
燕展昌点头道:“若是真能种上三季作物,那荒地的收成,只怕也不比二三等地差。至于淤泥,咱们雇短工来去挖,还有,这每年夏秋两季都要清理河道,我去和县尊大人商议一下,看那清理出来的淤泥,能否给咱们。大不了,咱们花钱去买就是了。”
燕宏扬听了,就笑着摇了摇头:“你去和崔县令说,河工不易,这闹了几年荒灾,只怕县衙里也拿不出什么来,河工又多是服徭役的,不给工钱不说,吃不好也睡不好,咱们也帮着县衙里减减负担,今上咱们给做河工的人,每天提供三餐,外回每天的凉茶水,另外给河工们也搭上草棚歇脚,只是那些淤泥,得给咱们一部分运到地里去。运送淤泥的,咱们也不白使人家,给开工钱。”
燕展昌一听,如此一来,倒不必自己再雇人了,那些河工本就是没钱抵徭役,才出来做工,若给开工钱,岂有不干的?这却比外头雇短工还省些。再说,燕家给那些河工三餐,还送凉茶工棚,河工们自然会感激,做起活来也会卖命,且还落得个好名声呢。就是县衙里自也会千肯万肯。
花一点儿钱,买了好名声之外,自家得了实惠,县衙里也少了负担,三方都满意,自是可为。
“快到了防洪涝的日子,清理河道估计也就这些天的事儿,侄儿明儿就去趟县衙里找崔县令商议。”
云朝便笑道:“昌大伯,能不能再雇那些河工,顺便帮着拓些土坯出来?”
盖养殖厂,建些土屋子给佃农,都需要土坯的。
燕展昌也未多想,便答应了下来:“有了河里的淤泥,拓些土坯也不是什么难事,回头雇了河工,我吩咐一下也就是了。”
这拓土坏,但凡乡间务农的的男子,就没人不会的。
议完事儿,天色也晚了,燕展宏留了大家在家里用饭。
云朝忙去厨房里看了下,安嬷嬷知道今儿老太爷必是要留人在家里吃饭的,早吩咐了小叶儿她们准备了一桌席面。
云朝又亲手做了几个菜,端去了席上。
等用了晚膳散了,云朝回去洗漱,见就云畅正在屋里等着她。
“姐,这几天蔚儿和夕儿都没好生吃饭,我瞧着好象瘦了不少,是不是两个小东西苦夏呀?”
这才初夏,还没到真正热的时候呢,苦什么夏?
“他们没好生吃饭?”云朝想了想,自己最近实在是对弟弟妹妹少了关心,“羊奶有喝么?”
云畅摇头:“说是天气热,不愿意喝呢。”
“那明儿煮些甜豆桨给她们喝吧。热的不愿意喝,放井里湃一下就是了。那羊奶给七爷爷家每天送一些去,还有小十叔每天早上也得喝一碗,都说科考最是折磨人,得有个好身体才成。两个小东西的三餐,我回头亲自准备。若是胃口不好还罢了,若是调皮,看我不揍他们。”
说的云畅不禁暗翻了个白眼,好象她平时对两个小的有多严格一样。
☆、245.第245章 节
第二天云朝果然早早起床,练了一会儿武,便去了厨房里。
小叶儿奇道:“姑娘今儿怎么进厨房里来了?”
云朝笑嗔:“小叶儿你可真健忘,不记得你这厨艺和谁学的了?今儿早膳就煮些豆桨粥吧,再摊几锅子鸡蛋饼。绿豆粥也煮些,白日里当凉饮就是了。蔚儿和夕儿还有谨言的早膳我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