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走进院门,只见一大家子,十几口人正在院子里坐着,挨声叹气,一见村长来了,都赶紧的起身,把村长让到主位上。
大丫坐定后淡淡的问了一句“怎么,你们这不去地里做工,都在家做什么,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现在可以跟我说说”
这个王家的一家之主,对于村长能亲自到他家来,还是十分激动的,因为岁数大了,激动的有点说不出话来,他们村长现在可是成了方圆百里内的名人,现在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到的,大多数的时候村长都不出现。
还是王家的王老太太说了原委,原来这王家的第四代人一共六个孩子,而王家的老人也是六口,而第四代的孩子只有二个婚娶,所以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出现的分岐。
仔细听他们说的,好象也不是他们不孝顺,他们也是想孝顺,可是这一下六个老人,两个要让准备另立新宅的新人无法分配,关键中间还是老人不愿拖累孩子,这让一家人有点范难,所在聚在一起想商量一下。
“哦,原来是这样”大丫低着头想了想,“这样吧,我说个意见,你们听听,合适你们就照着做,不合适咱再想别的办法”
“好,好,村长您说”
“你们看,这个院做为主宅,你们的孩子也都可以做活了,不拖累人了,新人就分出去,每年向祖宅交一定的粮食的银子,奉养老人,老人要是病了,需要来照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如此下去,弟弟们再婚,也是同样,这样,六个孩子共同分担,也不劳累,你看如何”
他们听了心中一亮,就是哦,之前只想着六个老人要跟着哪个孩子一起生活,没想到这一点,这样孩子们都不累,这样婚后他们还可以过自己的生活。
大丫见他们对这个意见都满意,笑了笑,站起身“好了,我看你们也愿意,就在我的办法之上,再仔细想想,我就不打扰了,正想着去地里看看,你们忙吧”
不喜欢客套的大丫,起身就迈步离开了,一家送到门口,才高兴的转身回去。
都走了好远,大丫才希虚了一下,差一点想歪了,以为人家不孝敬老人呢,做为一村之长,有必要完善一下关于老人的问题了。
于是在去了地里,园子里之后,回到家在书房里,写了好一大篇文字,内容就是关于老有所依的问题。
这不光是一个老有所依的问题,在古代的农村,孤苦无依的老人很多,有的象吴阿婆这样的,没有孩子,有的是一辈子也没有个儿子,最次的就是不孝被虐待的老人。
所以大丫想在村里立一项规矩,就是不赡养老人的赶出村,虐待老人的赶出村,同时,为了更显现出,生女孩儿跟生男孩儿的女人都不会遭受岐视,特地和李雨商量了一下。
等收了玉米后,在村里自家地里划出了五亩田地,盖了一所养老院,这个养老院是大丫出资所盖,就是针对村里所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需要照顾的老人,而老人平时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开支则是由康乐村所有村民每月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和银子。
然后在村里找了六个有家闲着的村妇,给她们开工钱,专门侍候这些老人的生活起居,并为他们在养老院里设立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健身,教他们下象棋,打太级拳等,都是一些有益养生方面的。
愿意去养老院的欢迎,不愿意来的不免强,但是这集资必须的,因为是全村的人事,一个村就是一个大集体,我荣你荣,我败你败。
这就是大丫想让他们从中学到的知识,不光是要孝敬老人,更要大家学会齐心,让村里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团结在一起。
从这件事上,第一,可以看出人心的美丑;第二,可以让那些生不出儿子的父母们看看,就算女儿们都嫁了,一样有人养他们的老,还有那些没有儿女的,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后半生。
这一系列的措施,在村里的大会上分布后,引起村民们好大的反响,家里有老人的肯定特别支持,可是家里都是壮年的就有点不乐意,总觉得自己吃亏了似的。
村里的大会上,大丫只说了一句话“虽然你现在年轻,将来不会老嘛?况且将来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天天惦记着自己那点小九九,有意思嘛?要说吃亏,你们谁有我吃的亏多?哼,这是一项行善之事,你们整日里去烧香拜佛,不如做点实际的,这才是真正的善事”
村民被村长说的一句不哼声了,一个一个低着头,最后还是老葛带头在大丫写的那张纸上按了手印,之后才一个一个的去按了。
这项有意义的事情就被大丫几句话顺利的解决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还欠我酒喝
这手印按了,地里的庄稼收了,也种上了冬小麦,而养老院也建成了,前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养老院的条件特别好,首先住进来的是那些孤单的没伴的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再接着就是一些没有儿子养老的,还有一些是和家里人都商量过,同意后也住了进来。
等他们住进来,才知道,这里可真好,每顿饭,每人都是二个菜,一碗饭,一碗汤,没事了可以下下棋,棋是由学院里的学生教的简单的,拳法是尘尘教他们的。
这里老人多,也不闷,互相还可以聊着天,养老院就挨着村,家里有事也可以直接回家处理,特别方便。
这一下,村里人心里的那份不情愿一下就烟消云散了,主动的来上交粮食和银子,场面就象朝廷征税一样,貌似好象康乐村就象一个小型的现代城市了。
大丫这次又为康乐村做了一件大好事,刚想好好休息下,然后养足了精神,到晚上再偷偷留达出去,去外面野几天,就听见丫头来报“大姑娘,外面有人来找您,说是您的兄弟”
大丫脸上一片茫然,心里想“我的兄弟,不会吧,我的兄弟还在大明朝,要是来也会在信上说明的”这是哪儿冒出来的假冒伪劣产品?
“人呢?”
“他们在客厅”
“他们?”
“来了有三人,好象一个主子两人随从”
“嗯,我去看看”
说着抬腿就奔客厅,到了客厅门口,大丫的眼睛就瞪了起来,心里话,”泥妹滴,真是阴魂不散,“但是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上前一步,”真是希客啊,肖兄弟快请坐,来人,把我最好的茶上上“
肖靖然听到有脚步的声音就从椅子上起身了,就站着向门外看,他想看看这个李大哥究竟在家是何模样,终于,看到了人,听见了声音。
只是,只是这容颜怎么不一样了?难道易容了?这穿上女装的李大哥,肿么这么好看,肿么这么年轻,说她三十有五,谁信?打死他,他也不信。
跟随的两个随从,倒没什么,见主家来了,忙退在肖靖然的身后,肖靖然第一见李大哥的女装模样,一下就惊呆住了,不紧紧是大丫美丽的容颜,更主要是那样的娇颜比自己更年轻许多。
同时着女装的大丫身上那份清冷和好听的女音,跟她一身男装时候的扮相相比,无论从外貌还是从本质上,那简直就是两个人。
大丫见他发呆,也不理他,直接做到主位上,这时丫头们已上了好茶,大丫品了一口,才然白了他一眼才说”怎么不在京城好好的呆着,跑我这里来了“
听到大丫再次说话肖靖然才回过神来,只见肖靖然,暴爽的大笑起来”我说李大哥,你让我好找啊,本来我肚子不舒服,过了三天好了后去找你,你竟然人去楼空,你还欠我一顿酒喝呐,这不,我不远千里来讨债了,哈哈“
还别说,自从那天气完肖靖然之后,大丫回了康乐村,肖靖然好了之后,真去了客栈找大丫,结果人却走了,正好去涞水城康乐村打探的探子也回来了。
这位李大哥真的没和他撒慌,要说唯一没说的就是性别的问题,其它都是一模一样,今天真的三十五岁,还有三个孩子,住在千里之外的小村庄里。
而这个村庄的名声都传到了京城,只是他一心带兵,不在意罢了,如今认识了大丫,所以也就上了心,原来这位李大哥就是创建康乐村的人,那里如室外桃园的景色,就是这位李大哥一手创造的。
本来从那晚解了他的毒之后,他的心里就莫名的对大丫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对她就象一见面的老朋友,可之后听说他是女人时,又莫名的欢喜,可再听说他已有孩子的时候,却莫名忧伤,现在听探子说她是寡妇时,他又一下心中跳跃起来。
哎呦,不得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因为一个女人,小心脏怦怦的呢,在想了又想之后,他决定去一趟康乐村,去找她,什么事没有比遇到一个让自己上心的人更重要。
于是把军务上交到定国候府,由他爹代管,然后去向皇上请了假,说是师父重病,要马上去看望,才得已脱身,如果他师父真的听到他徒弟这样咒他,估计死了也会从坟里爬出来找他算帐吧。
他一个人带着两个随从,马不停蹄,日夜赶路,只用了十天,就到了这里,一到这里就找了一家客栈,还别说,这里虽然没有那些豪华的建筑,那风景真是特别的好,空气也好,比京城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