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把家管的有理有序的,一点都不用大丫操心,而梅子在大丫的授意下,隔三差五的出门,回来的时候会带一个,或两个十岁左右的丫头,这些丫头都是有卖身契的,契书都由梅子收着。
这些女孩子都是由梅子亲自挑选的,胆大心细还聪明,学什么一学就会,最重要的是品性好,挑这些丫头可不容易,早在大丫生了小尘尘后,就开始安排了。
为啥买这些丫头,就是给梅子当徒弟,手把手教她们,大丫的心愿就是每个城,都是一家妇科医院,她不跟那些大夫抢生意,只负责接生方面的事宜。
主要还是她以前在大明朝看到,好多女人因为生孩子丧命,于心不忍,如今弟弟已在大明朝的各府城设立的分部医院,那她这个姐姐也要在这里设立,让妇科医生代代相传,救治更多的孕产妇女。
大丫没有菩萨的心肠,只是单纯的身为女人,而为女人着想,顺手能做的就做,随心去做,不因念佛就去做佛事,而是想到就去做,人无完人,佛也有他想不到的地方。
村民们也有想不明白的地方,为啥别人地方树长得老慢了,为啥他们的这个地方树长得这么快,还不到一年,小树已经有一个成人胳膊粗细了,三四人高了呢?
想不通就归根到了这里水源的原因上,可能是水里有了鱼,这里的水有营养对树木花起了大的作用,再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这个村长是个修仙之人,身怀小世界,池塘的水都是配着空间水浇灌这里的作物的。
麦子收了,粮食堆了好几个仓库,李雨带着每天都在地里忙活,麦子收了,李雨和大丫商量了一下,百亩的地一半种了玉米,一半种了旱稻,又分出挨着宅子最近的五亩地,种了一些新鲜的时令蔬菜,宅子那边没有弄菜地,现在的菜都是买的,想以前在李家庄吃的新鲜菜,所以李雨决定还在自给自足的好。
在那些还没长高的小树林里,种了几十亩的谷子,几十亩的玉米,红薯,花生,黄豆,绿豆,红豆等等,收成以后吃不了可以拿到城里去卖。
李雨又弄了一个小型的牧场,养了几十只鸡鸭,几头羊,家里的耕牛也放到牧场,还有几匹马,又养了两头猪,这些都是供家里平时用的,因为大丫告诉他了,不打算再做其它生意。
这些都需要好多劳动力的,所以也为村里和周边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好多人家想找工作了,就会先来他们日落村看看缺不缺人手。
想想暂时只有这些了,家里目前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了,就是一些小物件需要外面采购,其它都可以不出门就有了,那些一个月去采购一次就可以,不需要经常,现在一家人就窝在了日落村,真正的隐居起来。
而大丫终于过上了清静的生活,每天带带孩子,和阿婆喝喝茶,看看书,有时间去看下梅子他们,相夫没有,但是教了还是可以有的。
从六月开始,天气就变得干燥严热,家里的凉席,挂帘都弄好了,为了防止蚊虫,大丫把屋里带院里,整整布置了好多的驱虫粉,只要不下大雨,这些药粉就可以保持一年的药效。
阿婆跟着大丫真的很享福,冬天暖暖的,夏天凉凉的,吃的好,睡的香,就是这里的空气不是太好,一刮起风来只能躲在屋里,漫天黄土,如果再不改善那离风沙不远了。
不过比刚来的时候好多了,有时候也下雨,不过都是过路雨,下几点就走了,不得已大丫还得晚上趁着天空的乌云没有散去,利用水属性元素和风属性,催化乌云,这里也会偶尔上几场雨,对这里的环境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转眼到了九月,大丫家的小尘尘已经满一周岁了,已经学会走路了,会走的孩子太累人,必须抽出一个丫头看着他,不然一会儿就跑没影了,除了这个他还学会淘气,专门躲起来跟别人藏猫猫,让家里人找,大丫带弟弟妹妹三个人也不如带他一个人让人操心。
不过小尘尘特别聪明,会说好多的话,有时候还能连成一句,语气神态,都是模似大丫,冷冷的,特别有威严。
现在村里的事大丫都让他们找李雨,她则抽出身来专门照看孩子,首先,孩子的体质,要给孩子劳劳的打好基础,虽然他现在小不能练什么功,但是可以一点一点改善。
在空间大丫种了不少的灵草,用了将近一百多种灵草配制的药液,每天配着洗澡水给小尘尘进行一项漫长的脱胎换骨的工作,又在后院,挖了一个十米长十米宽的大坑,四周全部都是用青石,打磨的很滑润,做了一个小型游泳池,这样不会伤到孩子皮肤,也干净。
才一岁的小尘尘,每天晚上由大丫带着在游泳池里游泳,当然顺便也让孩子凉快一下。
并且找了能工巧匠,做了一辆木头的小自行车供他玩耍,现在是四轮的,等孩子大了,就把后面那两个轮反掉,骑两轮的了,孩子每天可以在宽厂的院里子尽情的玩耍。
一岁的小尘尘已经断奶,可以吃一些食物了,除了平时的牛奶,大丫还给他制定了专门饮食,教给厨房的婆子,每天按食谱做饭,孩子精神头太足,每天都得让吃饱了做些小运动消消食,不然的话就等着你费尽的找他吧。
到了金秋的十月,又一个丰收年来到了,今年比去年的收成更好,全是靠了那几场夜雨,粮食收了,药材收了,药材被拉到县里卖到了药铺,粮食留了一半,其它都卖掉了,眼看着冬小麦种下去,冬天就悄悄的来临了。
今年的树木不用再保暖,省了好多的人力,冬天是庄户人家的休养期,这个冬天,也没啥工可做的,好多的妇女在家里带孩子做女红,给家里人添置一些衣物,或是做些绣活拿到城里去换些零花钱。男人则是每天砍柴把家里的门窗修修,自己打一些简单的家具。
第一百二十一章 妇科医院
柴火都是从树林里砍的树枝,家具都是自家小院里种的树木砍了以后做的,现在村里好多人家开始学着种起树来,有了水源,他们也喜欢把家里小院布置的绿意荫荫。
在风越国呆了一年多了,大丫也服了这里的天气,不怎么下雨不说,连个雪也是很少下,水源真是贫乏的很,再这样缺水下去,整个风越国将来变得跟楼兰古国一样,到处风沙慢慢演化成沙漠,怪不得别的国家都是开荒三年免税,这里要五年免税,朝廷只鼓励百姓开荒,难道自己就不能采取一点措施?
这样下去跟自然亡国有什么区别,她也不可能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换地方改造风越国吧。
这段时间她偶尔会坐着太极去别的地方看看,有的地方还不如日落村,好多地方都开始风沙化了,有些人家为了活下去,都已经开始控制生孩子,孩子越多,越养不起。没水源,他们就是再勤劳,也是于事无补。
大丫叹了口气,先暂时这样,等孩子稍大一点,她再想办法吧,要找到一条长久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总靠她来当搬运工,运送水源。
冬天的干冷,狂燥的大风,让家里人都躲在屋里,象一只过冬的熊,连门都不想出了,为了盖住这狂风中的黄土,大丫又再次选一个阴云密布的日子,利用人工降雨的原理,为这里降了一次好大好大的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这次终于有了在李家庄生活的感觉。
雪住了,风也停了,村里的老老小小都出来赏雪了,这场雪太罕见了,听老人说,很久以前,风越国也经常下雨雪,自从水源渐渐干枯,这里的天气就慢慢变化,很少再下雨下雪了。
大丫一家也都穿得厚厚的带着所有人,锁好门子,在村路上走着赏雪,哪儿都是银装素裹分外好看,整个村庄,百十号人,都在赏雪,孩子的笑声,打闹声,为这个安静的小村庄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这样的日子一连过了两年,再加上来这里的一年多,又是三年多过去了,小尘尘已经三岁了,已经到了上幼儿园小班的年纪,小家伙的腿脚灵活,跑的很快,总是累的看着他的丫头直想哭。
两年的洗经伐脉,已经让小家伙脱胎换骨,以后欠缺的就是文武,这些还要等几年,现在是小家伙最快乐的日子,大丫想要他好好的享受快乐的童年。
这两年日落村变化很大,到处都是绿树,荒地变良田,再也不是以前那样的漫天黄土,日落村周围方圆几十里,都种了树木,树木的和植贝的根劳劳扎在土里,再也没有了粉尘。
地里的树和山上的树已长得很高,档住了狂风,那些爬墙虎已在山上撤底安家,到处都是,因为有了大丫的恩准,好多村里人养了牛羊,都可以到山上吃草,也因为有了爬墙虎这种植贝,乱石山也变了大样,泥土不再流失,树木花草都可以这里安家,一些小动物也悄悄的入驻到这里。
有时候会跑到池塘边来饮水,村里的好多人都看见过,还向大丫做了汇报,每到过年的时候,大丫都会把池塘的鱼分给村里人,一家都可以得到十条,家里养的猪过年杀了,每家也可以得上五斤,这样的村长哪个会不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