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深吸一口气,说道:“这个道理我当然明白了,但是你可知道,老三这人过于狂傲,他这次损失了十万蒙古精兵,我给他一巴掌算是轻的了!这样也能让他冷静一下,一把锋利的宝刀如果不能接受磨砺,早晚会变的迟钝,这个教训必须让他谨记才行!”
赤老温点点头,然后说道:“大汗,四王爷现在又去了郑州,恐怕还是因为上次输在了郑州而心有不甘,这次肯定是要夺回来的,一旦得到了郑州,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发兵南下了?”
“老四其实也是一个倔脾气,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没有人能一直胜利,如果不能接受失败,只会让自己变得更愚蠢!恐怕这郑州也不是那么好容易拿下来的,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好了,况且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宋人打宋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铁木真想的很周全,他现在以不变应万变,只要自己的大军不动,大宋各地人马就会恐慌,然后让这些宋人自己窝里斗,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赢得胜利!
而此刻大宋的中坚力量也所剩不多了,叶小楼手里的十万人马勉强一战,林冲手里的十万人马也能做做样子,杨家手里的八十万禁军只剩下了五十万,而且都还龟缩在东京城内不敢外出。
宋徽宗最近寝食难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整个人都身子都消瘦了不少,就连后宫佳丽三千人也不怎么吸引他了,现在干什么都没有心情,整个人都得了精神抑郁症!
“杨将军,我们这五十万人马还能支撑多久?到底能不能支撑的住啊?要不然咱们离开东京吧?临安城其实也不错,蒙古人应该一时半会儿打不过去的!”宋徽宗早就有了迁都的想法,只不过之前很多老官员根本不让,觉得有违体制,现在就是想迁都也很难了!
杨五郎也不知道该怎么给宋徽宗说,因为他心里也没有普啊!
按道理来讲,现在的蒙古大军总人数不到三十万,与大宋的兵马比起来根本不占优势,但是蒙古骑兵凶悍,十几年来没有遇到过敌手!一旦真的打起来也是胜负难料啊!
再加上前几日被洪水灭了三十万大军,大宋士兵的士气已经落到了最低点,想要再提升起来已经很难了!
“杨将军,你倒是说句话啊!”宋徽宗着急上火的逼问道。
“回禀皇上,我们获胜的把握只是在五成左右!就算真的迁都了,也只不过是有了暂时的安居之所,如果蒙古大军一心还要南下攻宋,到时候结果也都是一样的!现在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东京城外的各地官兵了!”杨五郎认真的回答道。
“哎,别提那些地方军了,朕什么都知道,昨天两个老太监还在商量着要偷偷溜出宫门呢!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地方军早已经归降了蒙古人!据说人数不下百万啊!”
宋徽宗越想越气,他当皇上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手底下有这么多兵马啊?为什么这么多人打不过蒙古区区几十万人?
可是现在后悔也已经晚了,宋徽宗还能说什么?是不是只能坐着等死了?
“皇上,地方军也不全都投降了,至少叶小楼叶姑娘的人马还在拼命抵抗,而且取得了多次的胜利!”杨五郎在一旁宽慰道。
211.第211章 思想风暴
提起叶小楼,宋徽宗瞬间来了精神,这个女人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杨将军,你能不能跟叶姑娘取得联系啊?朕想跟她说说话,见到她朕的心里就能踏实一些,否则根本就睡不着觉啊!在这么下去,朕这一次恐怕真的是撑不下去了!”
宋徽宗现在就是寂寞空虚冷,没有人能安慰他,没有人能给他安全感,除了叶小楼之外,他谁都不相信,他现在宁可不做皇帝,只要能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即可!
但是这种只是宋徽宗自己的想象而已,一个皇上岂能是说逃走就能逃走的?所以,这些压力必须由他继续承担,根本没有人能接替!
杨五郎其实也很想念叶小楼,而且他觉得,当初如果让叶小楼留下来的话,八十万禁军就不会伤亡这么多人!
“皇上,微臣也暂时联系不上叶姑娘,微臣已经尽力派人去打探了,不过只要叶姑娘取得大胜仗,就应该会有消息传过来的!”杨五郎继续安慰道。
宋徽宗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又在龙椅上来了葛优躺,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而此刻的叶小楼其实把部队隐藏了起来,因为现在外面的叛徒部队太多了,上百万的官兵都听命于蒙古人,一旦发生冲突,只会让叶小楼和宋人出现损失。
“岳大哥,现在外面的局势如何了?”叶小楼问道。
“咱们周围有二十万叛军,东京外围的叛军已经有五十多万了,而还有一批非常忠心的狗腿子直接跑到了铁木真的大本营,估计至少有三十四万人,所有的兵力加在一起应该有上百万了,而且局势还在进一步的恶化,蒙古四王爷四处散布谣言,搞的人心惶惶啊。”
听到岳飞这么说,叶小楼也是很无奈,现在最大的困难不是蒙古人,而是这一百多万的叛军很难处置!
如果把这些叛军全部处死,那么大宋就算赢了也是惨胜,在想发展壮大恐怕就很难了。
但是如果对于这些叛军置之不理,那么只会让这些无脑的家伙更嚣张,最后也是加速大宋的灭亡啊!
正所谓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如果没有这些大宋自己的叛军,叶小楼现在已经攻到了铁木真的大本营!
可见四王爷托雷也是非常懂得驭人之术,这家伙一点儿也不像是个蒙古人,精明的跟猴一样!叶小楼真的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全力以赴的把这个祸害给除掉!
但是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叶小楼的十万大军窝在不知名的深山老林里暂避风头,想着尽快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将这些事情早日摆平。
“岳大哥,现在如果跟叛军正面交战,那么咱们获胜是肯定的,但是叛军的伤亡太大,吃亏的也是咱们大宋的子民,所以必须绕过叛军,直接进攻蒙古骑兵,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叶小楼这些天仔细想了这个问题。
想要做到这一点,要么培养一支机动迅速高能力的特殊作战部队,要么就只能采用特殊的手段和技巧攻击。
第一种虽然可行性很高,但是叶小楼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培养一支特战队。
第二种情况虽然简便,但是叶小楼现在所有的无敌值基本上都花光了,连一个烤鸡翅都无法兑换,根本不可能搞到高科技的玩意儿,所以,还要琢磨别的法子。
“叶姑娘,上次我们缴获的几十门火炮威力挺大的,这东西能隔山打牛,如果我们能摸清蒙古人的方位,就可以直接绕过叛军打到蒙古人的老巢了!”
岳飞突然想起他这里还有一批军火物资,所以就提出了这个想法。
叶小楼摇摇头,之前她就想过这个事情,但是现在的火炮太过于笨拙,移动起来不方便,精准程度和射程都达不到要求,若是给她一定的时间,她倒是能加以改良,但是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个工夫,所以只能作罢。
“叶姑娘,不如这样,我们多些一些文章,调动大家都爱过情绪,毕竟都是宋人,他们蒙古能策反我们宋人,为何我们不能唤醒自己的同胞?”
苏轼这些日子一直跟在叶小楼左右,他们这一大堆的文人到了战场上才知道什么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
平时这些富贵子弟锦衣玉食的被人伺候惯了,这个时候拿起刀枪却喊打喊杀也不现实,有的人见到血就想晕倒,有的人看到人多的时候就尿急,能文能武的人基本上没有,让这些人当军师参谋又太过于文绉绉,说的话下面的人根本就不理解,虽然写的了一手好文章,但是真正意义不大,因为老百姓们听不懂啊!之乎者也对于普通人来讲真的太难了!
不过,苏轼的话却给了叶小楼很大的启发,当初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靠的就是这种顽强的革命精神,现在大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一种用于反抗的精神!
国人自打数千年前就是逆来顺受的思想,想改掉这种思想就必须来一场文化风暴,让每一个人都真正的觉醒!
“老苏,你今天终于搞了一个有用的好主意!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你负责搞地下运动,目标不要局限于那些叛军,对于老百姓也是一样的要说服教育,只有发动群众的力量,我们才能站稳脚跟,不用这么的畏手畏脚!”
能得到叶小楼的肯定,苏轼高兴的不得了,不过接下来又有些为难的问道:“叶姑娘,我们要怎么宣传啊?平时说话开导别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写文章的话,估计老百姓们很难看懂啊,就算是叛军也没有几个识字的人,我们……”
“你这样,文章局限性太强,不会深入每一个人的人心,但是如果换成朗朗上口的歌曲就不一样了,我这就给你们准备几首军哥,这样就能唤醒大宋的子民了!”
一听这话,苏轼不得不再次佩服叶小楼了,对方真的是文曲星下凡么?为何随便一想就能想到好的诗词歌曲?
“你拿纸笔记好了,我先给你唱一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