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穿男]科举之路 (从南而生)


  这次出行,大多数人都不是单人上路,叶信芳带着李叔,宋修之带着墨染,刘俊彦带着书童一起,往常抠抠搜搜的一个人,终于阔气了一回,住的起上房了。
  一问之下,如今他刘家都靠着新媳妇养家,叶信芳见他说起妻子时,满脸都是感激,提起这种事也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心下为那个善良大方的姑娘松了一口气。
  “我娘子说,穷家富路,现在是她养着我,等我中举了,就是我养她了,夫妻就该互相扶持,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刘俊彦阐述为什么要上房的理由时如此说道。
  似是想到什么,突然自己就笑了出来,拉着叶信芳道:“我娘子还说,我们是要过一辈子的,不能计较得那么清楚,虽然现在用着她的嫁妆,等以后我出息了,像我这样有良知的人,肯定会数倍还给她,还是她赚大了。”
  叶信芳:……。
  能不能不要秀恩爱了,好烦。
  每当刘俊彦说起他娘子时,宋修之总是一副冷淡脸看着他,久而久之他就只有叶信芳这一个听众了。
  “俊彦,临时抱佛脚也要抱一抱啊,万一没中,你还怎么赔嫁妆?”一开始叶信芳只觉得刘俊彦懂得感恩,听多了才发现这纯粹是个痴汉啊。
  在府学时,就见他隔几天一封家书寄回去,先前以为他是孝顺,现在想想寄的是情书吧?
  “一想到娘子,我就想要出人头地,好好报答她。”刘俊彦一脸痴样。
  叶信芳叹了口气,孩子发痴老不好怎么办,主要是作业太少了,“出题:欲败度格物者。”
  “前面出自《尚书》,后面出自《大学》!”刘俊彦挺直了胸脯,问道:“我说的对不对?”
  “不是问你从哪来,是让你写文章!一个时辰!”叶老师布置作业了。


第61章 乡试(上)
  叶信芳有时候觉得安排考试的这帮人脑子里有坑。
  规矩是回回都在变化,上一次乡试不准带吃食,这一次又必须自备干粮,还不让带锅炉之类,笔墨纸砚全都自带。
  “打听清楚了,好像是巡抚大人的想法。”林云帆分享打听到的结果。
  这位巡抚大人并没有见过,但是上次缴纳房产契税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人存在感很强,叶信芳不解,“他这是闹什么?”
  叶信芳心中想,是考生们交的伙食费让你不满意了吗?还是你家开了糕点铺子?明显是大家都好的事情啊,为什么不愿意。
  “这位章巡抚,曾经在徽省任职,徽省出过一起乡试舞弊案,就是由灶房的人主导的,故而此次不设灶房,一切自理。”林云帆想了想,补充道:“往常都是寅时开始入场,这次要检查的东西多,丑时进场。”
  寅时,凌晨三点。丑时,凌晨一点。
  “城中糕点铺子都涨价了,肉脯也涨价了。”林云帆说起这个就是一脸的气愤,他不是缺那一点钱,而是不愿意就这么被人宰。
  “只要能买到都好。”叶信芳如此说道,有些担忧考试之前众人疯抢买不到这种耐储存的食物。
  “肉脯先买着,糕点这些等到考试前两天再买。”刘俊彦说道。
  “炊饼可以请人帮忙烧,这个做起来简单。也可以买一些果脯之类的,重要的是要耐储存,瓜果之类能带进去吗?还有咸蛋?”叶信芳觉得自己太局限在糕点身上了。
  “我不吃咸蛋!”宋修之一脸嫌弃。
  叶信芳想到进考场时,食物被那些人捏来捏去,宋修之怕是会饿三天吧。
  初五的时候,为了早一点排队进场,许多人提前去考场外等候,而叶信芳一伙人,则是美滋滋的睡到天黑,吃饱喝足之后方才出发。
  整条街道上都是考生,将近五千秀才挤在这里,人山人海,叶信芳几人有所准备,带了小马扎坐着等候,要是站久了身体会疲惫。
  几个人也没有分开,围在一起还能说说话,互相出题作诗,算是考试前最后的练兵。
  八月的天,白天还能忍受,夜晚寒风一吹就有些冷了,但这里人实在太多了,挤在一起,风都吹不进来。
  子夜的时候,前方传来一阵骚动,据说是有人插队,两个考生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
  最后的结果是头破血流双双“化蝶”,考试之旅提前结束,相约医馆康复后一起再战。
  少了两个人,对于队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动,几乎没有往前挪动。
  等到寅时,钟楼上响起了云板的击打之声,一共三声。
  紧接着,叶信芳看见街道尽头的贡院,三扇大门齐开。
  队伍开始缓缓的行动起来。
  一直到凌晨四五点的样子,才排到他们这一行人,个个带的东西都极多。
  检查还是一如既往的严苛,严防夹带,除了规定考生必须穿拆缝衣服,单层鞋袜,另外皮衣不得有面,毡毯不得有里。索性此时还是秋季,多穿几层单衣即可,不需要皮衣之类。又禁止携带木柜木盒、双层板凳、装棉被褥,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须镂空,蜡台须空心通底,糕饼饽饽都要切开。
  叶信芳他们早有准备,除了有个别人带了咸蛋,糕点炊饼肉脯之类都是切好的,叶信芳直接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筷子递给那检查的军士,那军士多看了他一眼,接过筷子没有拿手捏,而是用筷子戳。
  一包吃食,最后上面都是乱七八糟的孔洞,看着有些糟心,但起码可以安慰自己这是干净的。
  秀才试的时候,还需要廪生作保,而到了乡试,只剩下考生之间互相结保,出具一张结报单,待检验过后,方能进场。
  进场之后,还有最后一重关卡,核对考生信息,身份、样貌、年龄这些都必须要对的上。
  叶信芳这些日子表面过得艰苦,每日在府学苦读,实际上家人怕他吃苦,时不时送些糕点吃食,导致他勤奋读书之后反而发福了……
  发胖程度,大概是从两根手指胖成了三根手指。
  “你是什么人,这册子上明明写的是清瘦,你觉得自己是吗?”那带着帽子的监考官横眉冷对,仿若一声令下就能叫军士将他拖出去一般。
  叶信芳讪讪的笑了笑,“年纪大了,发胖秃头这种事总是难免。”
  那监考官恰巧有些秃顶,故而戴着帽子遮掩一二,闻言也不生气,问道:“那你如何继续自证?”
  “当时为防变化,还特地记了胸有大痣。”叶信芳不得不感慨自己的机智。
  考官皱了皱眉,再翻一回册子,果真如此,一开始看错了,以为写的是“胸有大志”,还想着现在这些登记之人怎么连这种话也写上去。
  叶信芳已经没有羞耻感了,直接将衣服扒开,露出那颗黑色的痣,“大人,您看!”
  监考官这才放他入内。
  进场之后,立有一旁等待的衙差指引他去号房。叶信芳刚想感叹位置不错,远离厕所,就见到考棚的角落里放着一个崭新的便桶。
  忙拉着要走的衙差,指着便桶问道:“差大哥,这是何意?”
  那位衙差倒是好声好气的答话,没有丝毫不耐,原来是新巡抚又作妖了,为了防止作弊,此次乡试,考生吃喝拉撒睡全部都待在号房里,便桶都是新做的。院试时还能出来方便透透气,乡试是真的坐牢一样了。
  关键是,对于那些临近厕所的“厕号”而言,这种痛苦要加倍,考生不上厕所,那么多监考人员总要上厕所吧,味道还是一样的重。
  叶信芳真的心疼宋修之,厕所都不能容忍,何况要跟自己的排泄物共处一室三天,到时候怕不是憋出毛病来?
  还是院试时那个熟悉的考棚,不过桌上多了两根蜡烛,说是桌子实际就是一块木板,若是有考生太胖,可以将这块木板与那“床”拼接在一起。
  叶信芳拿出毡毯,包裹严实后,侧身躺在狭窄的“床”上,这床就是一条木板,又当椅子又当床,长度刚刚够一个成人伸直腿,叶信芳想着那些人高马大的书生,怕是睡不好了。
  巳时(上午九点)刚至,又听见一阵猛烈的鼓声响起。
  接着听见多人齐呼,“闭门锁钥,静坐待卷”。
  乡试一旦关门,哪怕里面发生水灾火灾都不会开门,直到考试结束。
  陆续有衙役军士之类发放答卷,连同草稿纸一起。答卷照例是那种红格子宣纸,草稿纸发了十数张,叶信芳心里只感叹,这么大方,恐怕此次的封卷钱不便宜。和院试时相同,依旧是草台班子一样的搬着牌子巡考令考生记考题。
  第一场考题,“生财有大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不能正五音”,“隐恶而扬善” ,这四题分别出自四书,而后三题则出自《尚书》《诗经》和《孟子》:“欲败度纵败礼”、“伐木丁丁”、“好学而不贰”,这些都是要写八股文的,而另有五言八韵诗一首,题为“君子之泽”。
  写文的题先不看,这诗就已经是标准的歌功颂德诗,叶信芳想起现代学者的一个有趣的研究,五言八韵诗在明清两代作为科考内容,又称“赋得体”,本该在这两朝发扬光大,实际上明清的此类诗质量远远低于唐代,而最出名的“赋得体”,恐怕就是人人交口皆知的那首“离离原上草”了,现代的课文里都叫《草》,实际上人家的全名是《赋得古原草送别》。大多数人只能背前四句,实际上后面还有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