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奇只觉得像是被人当头打了一棍。
他额头上的冷汗又不断地冒了出来,眼神闪烁间,之前在京城与那一位交谈时候的种种场景再一次回闪到了眼前,让他剧烈地颤抖了起来。
原本就苍白的脸色,这一下看上去更是像张纸!
青衫文士在旁边轻笑:“哎呀,看呼延大人这么紧张,该不会是知道点什么吧?”
呼延奇腿一软,竟没站稳。
也不知怎么,“咚”地一声就坐到了地上去,目中露出无限的惊恐与后怕,口中却一下叫喊起来:“是他,是他,一定是他!!!”
慌乱的声音,传出去很远。
看着他的男人微微皱了皱眉,摇了摇头,只向着不远处走廊上隐藏在黑暗中的一道身影摆了摆手。
那边立刻有人过来,架了呼延奇往房中去。
人走了,青衫文士才挑了挑眉,不怎么看得起地嗤笑了一声:“这也太不中用了,还没让他受什么伤吃什么苦头呢,就吓成这样。不过也好,现在将军不用担心了,这一计一箭双雕,两个目的都达到了。”
“不过是些小伎俩罢了。”
男人却不很在意,也没对文士那“将军”二字的称呼表露什么意见,仿佛早已习惯。他只是转过身来,看着黑暗中的雨幕,目中变幻莫测。
“先生,你说,我们那一位‘大敌’,会如何应付?”
顾觉非?
青衫文士听了,沉默半晌,想了想,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您出事之后,这一位便跟顾太师闹翻了,算是被太师大人逐出家门吧。在雪翠顶一住六年,前阵子才下山,如今正管着议和之后番邦之事。属下觉得,夫人此次出现在保定,可能……”
话说到这里,忽觉得有些忌讳。
他抬眸看了前面看雨的人一眼,也不知怎么,便停了下来。
谁敢说下去?
六年前被个什么都不是的顾觉非算计得差点丢了命,逼得他假死远遁匈奴不说,早已经筹备了多年的大计更是直接胎死腹中!
眼下好不容易得了良机,大夏匈奴之间又要议和!
若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
毕竟怎么说,这都是薛况与顾觉非之间的立场和目的不同,算是公;可如今,顾觉非这虚伪狡诈之辈,收了薛迟为学生也就罢了,竟还与夫人牵扯不清!
这是人能忍的事吗?!
所以过了一会儿,他才补道:“若知道夫人出事,他应该是会来的。只是此人诡计多端,怕也不好应付。”
男人没什么反应。
顾觉非的智计,他早已经领教过了。
六年前那一场惨败,他至今都记在心里。没有明争,只有不见硝烟的暗斗。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都,这一位出身太师府的大公子,下手竟会狠辣到那种地步……
为达目的,当真是不择手段的。
“且等等看吧。”
他最终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收回了看着雨幕的目光,慢慢向另一侧的屋子踱步去了。
青衫文士原地站了一会儿,面上却是少见地凝重了起来。
下雨的夜晚,总是喧嚣里带着沉寂。
即便是繁华的京城,入了夜后,在这样一场少见的暮春豪雨之中,也不得不收敛起了那火树银花,星桥铁索。
太师府,别院中。
时辰已然不早,顾觉非却还未歇下。
桌案上都置着明灯,照得外间亮堂堂的,琴台上摆着一架琴,看模样是新制的,他正调试着琴弦,有一下没一下地勾出点断续的声音。
早两月从大街上捡回来的小奶狗,这时候已经长大了不少。大约是因为它那与它同名同姓的主人喂得好,看上去软软胖胖,毛茸茸的。
此刻顾觉非在那边调琴,它便懒洋洋地窝在他脚边上。
一人一狗,看上去倒有一种格外的契合。
躬身站在屋里的黑衣男子已经将情况禀明,等了许久,也没听见顾觉非发话,一颗心顿时忐忑了起来,额头也见了薄汗。
他有些疑心对方是不是听清楚了他刚才所禀。
于是悄悄抬起头来,看了一眼。
顾觉非还在调琴。
那面上不咸不淡,不显山也不露水,看不出什么深浅来。
过了许久,直到那一根琴弦调好了,他才抬了头起来,看了黑衣男子一眼,淡声问道:“你是说,你们去的时候,匈奴使团的人都已经死光,只跑了一个呼延奇?”
“……是。”
不知为什么,男子回答的声音颇有些艰涩。
当时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他们奉了大公子之命,本是想一路悄悄跟着匈奴使团,在过了边境之后下手,按着大公子的计划完成任务。
可谁想到,第三天就出了事!
他们赶到的时候,那些个匈奴使臣全死了个干净,沾满鲜血或者被砍残了四肢的尸体就横倒在道中,直如人间地狱!
看伤口与出手的狠辣,绝非善类所为。
一开始他们以为人都死了,可对过了名单,才发现众多尸体之中独独少了一人。
那就是呼延奇。
无巧不巧,正好就是他们本要去杀的那个人!
这下好了,大公子交给的任务没完成不说,还发现了这种匈奴使臣被人屠杀一空的情况,简直是小事没办好,还招来了一桩大事!
议和使团在大夏被杀,简直是要捅破天了!
现在这消息还只有他们知道。
但用脚趾头想都能明白,他们是回来得早,待经行之人发现此事,报回京城之后,会掀起怎样一场惊涛骇浪!
议和之事好不容易才落定,如今又将陷入怎样的危局?
这样简单的道理,死士都明白,顾觉非又怎会不明白?
他慢慢地闭上了眼,修长的手指勾住了琴弦,扯出一声有些刺耳的琴音来,心里面已是一片压抑的阴霾。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死士不敢吱声。
又过了一会儿,顾觉非才道:“你下去吧。”
本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关键时刻竟有人先他一步下手,救走了呼延奇,还直接在大夏境内灭掉了匈奴使团……
这分明是宠着他顾觉非来的。
脑海里的念头不断地翻转,又翻转,最终化作了一种近乎不可能的猜测!
他陡然睁开了眼。
灯盏光亮映照下,竟像是燃起了一场大火!
顾觉非十指一下离了琴,直接起身,向外面喊了一声:“孟济!”
“吱呀”一声,门开了。
孟济进来,与方才退出的死士擦肩而过,抬眼瞧见顾觉非神态,只觉得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锋芒显露,可又隐约凝重。
他有些奇怪:“大公子有事吩咐?”
顾觉非只道:“派几个得力的哨探,速去保定。”
第128章 漠然
天亮了。
陆锦惜醒的时候还迷迷糊糊的,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才睡着的,只觉得睁开眼的时候脑袋还在隐隐作痛。
也不知是因为头上的伤,还是没睡好。
雨停了,外面有鸟雀的叫声。
若不是身处的这间屋子依旧简陋,陆锦惜甚至会有一种自己还在将军府里面的错觉,平静而且安宁。
抬手按着自己额头坐起来,她有些口渴,便起身下床穿了鞋,想要走到桌旁去倒水。
没料想这时候门竟直接开了。
陆锦惜听见那声音,几乎一个激灵,差点就吓得丢掉了自己手中的粗陶茶壶!
“你……”
转头过去一看,竟是昨夜坐在她床边与她说话的那个满脸络腮胡的男人,这一时间便怒从心头起。
“进门不会敲门的吗?”
“敲门?”
依旧是一身的黑袍裹在身上,手中还端了一碗热粥,步伐平稳。可在听见陆锦惜这话之后,他却古怪地笑了一下。
“你凭什么觉得,我进来,需要敲门呢?”
表面上听着,这话像是在说陆锦惜不过是他的阶下囚,并没有任何与他谈条件和拒绝他的资格。
可是……
那笑容总让她有一种芒刺在背的不适感,就仿佛这话里藏着什么。
陆锦惜微微皱了眉,看了一眼他端着的粥,要笑不笑道:“倒也是,我险些忘了,如今我不过是案板上那任人宰割的鱼肉。只是不知道,您到底想怎么宰割我呢?”
男人将粥碗搁桌上了。
但他也没走,就随意地坐在了那桌旁,俨然将这屋子当成了自己的地盘,笑着道:“你这么聪明,不妨猜猜?”
猜?
从哪里去猜?
陆锦惜自问脑子不笨,可也没到那没有半点线索就能猜出个二三四五六的地步,昨天套话一堆也没能猜出来,凭空就更不可能了。
她暂没动那碗粥,只继续倒水,喝了点水,润了润嗓子才道:“猜不到。不过看你还端了一碗粥来,想必是有大事要图谋,我现在性命还是无碍的。只是也有一句话,想要冒昧一问。”
话里说的是“冒昧”,可神态间却是非问不可的意思。
男人坐在那桌旁,看着她的目光又多了一线幽深,看着竟像是特别好脾气地顺着她话道:“问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