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大喜,“愿意愿意,到进我们一家人都去,绝对不会耽误你们时辰。”
白芷点头:“如此最好,回去吧。”
张氏和白二柱朝白芷道谢后离开,刚走到院门口,赵兰又匆匆追了上去,手里端着一只带盖的白瓷大碗。
赵兰将碗递到了张氏面前,淡笑道:“这是芷丫头做的饺子,刚出锅的,你们拿回去尝尝。”
“这,这怎么好!”张氏受宠若惊,赶忙推辞。
赵兰道:“从前在白家,我心里很清楚,你不止帮过我一回,虽然都是些小事,可我也一直记在心里,如今能帮你,我很高兴。”
赵兰将碗往她手里一塞,转身走了。
看着赵兰渐渐消失的背影,张氏的眼中终是落下泪水,她从前帮赵兰,也是带有私心的,从未真心实意的帮过她,而如今,赵兰母女却这般回报她,她于心不安呐!
白二柱叹道:“从前我也不知是被什么蒙住了心,这么好的人,竟从没给她好脸色过,我可真是混账。”
张氏抹净脸上的泪水,长舒了口气道:“从前的事过去就算了,从今往后,咱们好好做人,再不要学你娘和你大嫂那样就行。”
夫妻二人拿着东西往张三水家走,张三水家距离白家还挺远,但要去张三水家,需得往白家那方向拐一圈,正巧刘氏在外头瞎溜达,远远让她瞧见了二人手里拿着的东西,两个袋子一个纸包,还有一只带盖的白瓷大碗,尤其是这只大碗,张氏那么小心的端着,肯定里头装了啥好东西。
能用碗装的,必定是食物,行啊,这两口子倒是挺有本事,家里的米刚吃完,他们又弄了吃的回来,看来她晚上又能吃上一顿了。
刘氏眼巴巴的看着他们往她这头来,正打算迎上去‘搭把手’,却见二人又拐进了里道,那个方向可是去张家的方向啊。
刘氏心里那个急啊,赶忙冲上前问:“你们这是要去哪?”
白二柱头也不回道:“不劳你费心,管好你自己。”
刘氏还不死心,追在后头问:“你们这拿着啥?瞧着挺沉的,让我来帮你们一把吧。”
☆、432.第432章 肯定是好东西
她得瞧瞧里头是啥,若是米粮,怎么着也得弄些回去。
张氏冷哼:“用不着,这可都是肉包子,若给了狗,还能要回来吗?”
肉包子?给狗?那白瓷碗里装的是肉包子?给狗是啥意思?
刘氏正想问,脑子突然一个灵光,她这是在骂人啊,骂她是狗,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可等她反应过来,想去质问时,张氏和白二柱已经到了张三水家门口,张三水正在劈柴,瞧见姐姐和姐夫来了,立马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
刘氏不敢再上前,那张三水虽说是张氏的弟弟,可平日待张氏,却像大哥一般照顾,若知道她偷了张氏的口粮,不得找她麻烦?
可又不甘心就这样走,便站在不远处偷听。
张三水问:“你们来啦,珍珠和富贵都等了好一会了,问他们啥事他们也不说,究竟咋了?”
张氏笑道:“芷丫头给了我们一些吃食,我们拿来跟你们一起吃。”
张三水是个爽快人,平日也没少帮衬姐姐,姐姐有东西拿来给他们吃,他自然高兴,也觉着理所当然,都是一家人嘛。
白二柱接着道:“我从们芷丫头那里赊了些米面,她还给我们包了几块月饼,这几日我们就先在你家里凑伙食,你看行吗?”
张三水立马道:“行啊,怎么不行?别说你拿了米面,就算没拿东西,想来凑伙你们就来,不必客气,都是一家人,有我的,自然就有你的。”
张氏的娘死的早,张三水比张氏小八岁,打小便是张氏将这弟弟给带大的,于张三水而言,张氏是和母亲一样亲的亲人。
张氏也和这个弟弟特别亲近,对别的兄弟姐妹说不出口的话,都能对弟弟说。
弟媳也是个老实厚道的人,从前她在这里小住长住的,从来没有二话。
眼看着张氏和白二柱随张三水进了屋,刘氏气的牙根痒,他们从白芷那死丫头处弄来这么多东西,竟然不拿回家去,还往这外人处送,真是反了天了,不行,她得去告诉老太婆,让老太婆来收拾他们。
刘氏着急忙慌的回了白家,老太太一天只吃了半碗稀粥,这会又饿得难受,坐在院里唉声叹气,想想从前的好日子,想想现在的苦日子,越想越窝火!
刘氏匆匆忙忙的回来,一瞧老太太在院里,赶忙上前道:“娘,你知道二弟他们一家子现在去哪了吗?”
白老太冷冷的瞟她一眼,“你把他们最后的口粮给吃了,他们若不去张三水家弄吃的,回来等着饿死不成?”
刘氏小声嘀咕:也不是只我一人吃了,你不也吃了么,同进又暗叹老太太虽然年纪大,可这脑子确实活,都不说她说,就知道二柱一家的去向。
“可您知道他们都带了什么去吗?”刘氏一脸惋惜的模样,成功勾起了老太太的兴趣。
“带东西?又捡着鱼了?”白老太问。
刘氏摆手:“不是鱼,他们也不知使了什么本事,间从白芷那死丫头处弄了米和面,还有月饼,还有一大碗不知是啥的吃食,用那么好的碗装,肯定是好东西。”
☆、433.第433章 有信回
老太太一听这话,立马从竹椅中站了起来,扯着嗓子问:“你说他们带着东西去张三水家了?”
刘氏点头:“那还能有假,我亲眼看见的,说要在他们家一起吃呢。”
老太太心里那个窝火呀,白养这儿子了,有吃的不拿回家,竟给别人送去,这不傻吗?不知道她这老太婆还饿着肚子?
刘氏见老太太一脸怒气,可就是不动弹,呆呆的站在原地,她心里急呀,那些东西可别吃完了,现在去说不准还能拿点回来。
“娘,你还愣着干嘛?赶紧走吧!”
白老太斜眼看她:“走?走去哪?”
刘氏一脸的理所当然:“当然是去张三水家了,老二的东西,怎能便宜张三水?咱们这一家子还饿着肚子呢。”
白老太冷哼:“饿着肚子?我看只有我老太婆饿着肚子吧,你们一家子中午不都吃得饱饱的吗?”
刘氏干笑:“您不也吃了吗?我们吃的还没您多呢,也就小峰多吃了两口,我和大柱两人一共都没吃一碗。”
两人吃一碗?当她老太婆是傻子?大柱那声饱嗝可不是打假的,只吃半碗稀粥能打饱嗝?
老太太懒得和她争,慢悠悠的做了回去,“要不是你偷了老二家的米,他们能拿着东西上张三水家吗?他们这是防谁你心里不明白?吃东西时不想着老太婆我,现在要冲锋陷阵了,就想到老太婆我了?”
现在无论刘氏说什么,她也不会信了,这女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可信。
真是后悔啊,若是老大老二还没分家,她老太婆的日子也不至于这么惨,现在可倒好,存了一辈子的钱都让老大给败光光,冬天的口粮也没了,她这日子可怎么过下去?
————
京都,孟府。
“公子,公子——”金小安兴奋的冲进了孟楠所在的书房。
孟楠正在看书,头也没抬道:“又怎么啦?”
金小安扬着手里的信道:“公子,白姑娘回信了。”
孟楠猛的抬头,瞧见金小安手里果然抓着一只信封,他立马扔了手中的书,冲到金小安身前一把夺过。
“瞧你这猴急样,若让老爷夫人瞧见了,还道你——”
孟楠利索的拆着信,咧着嘴笑:“说下去啊,还道我怎样?”
金小安赶忙咳了两声,拼命的给孟楠使眼色。
孟楠这会哪有心思看他的眼色,双只眼睛粘在了信封上,刚抽出信封里的信纸,还没看上一眼,信纸就被人夺走了。
“我倒要看看,让我儿子整日心神不宁,一日往门房跑八趟的信,究竟长什么模样。”
孟母徐氏捏着手里的信纸,眼睛却盯着一脸错愕的孟楠。
孟楠伸手欲将信压回,徐氏这时却将手反在了身后:“怎么?为娘看不得?”
孟楠皱着眉道:“母亲,这是我的信,你怎能随便看我的信?我已经长大了,我有我自己的生活和朋友。”
徐氏冷笑:“瞧你急成这样,是个姑娘吧?就是因为她,所以才不肯和雪儿订亲?”
☆、434.第434章 莫要怨我
孟楠也沉下了脸:“母亲,这事和她没关系,我不喜欢郑如雪,自然不能和她订亲。”
“果然是个姑娘,我倒要看看,这姑娘,究竟是何方神圣,竟将我们孟家的公子迷成这样。”言罢,徐氏退后了两步,两个丫头挡在了她身前,她这才拿出信来看。
信上的字实在说不上好看,顶多能算是工整,没有风骨清韵,就是她身边丫头写的字都比这好,一看就不是大家小姐能写出来的字。
信上倒也没说什么,看字里行间的意思,应是给孟楠的回信,只说一切都好,让他勿念,还说不想来京都,多谢他的好意。。。
也就是说,他的儿子看上人家姑娘,想接人家姑娘来京都,人家姑娘不肯?
他儿子被拒绝了?
究竟是什么样的姑娘,竟然连他们孟家的公子都看不上,那眼界得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