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都便道:“在村子里还真是这样。”
总归一句话,孝道压死人,为人子的若是过得比父母还好,那就是不孝,罗白宿在是县里挂了号的,愈加要谨言慎行,万不能再授人以把柄了。
顾伯一听,心里又活泛开来了,既然在村子里不能太招摇,那去上京总没有关系了吧?于是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定,怎么都要将罗白宿弄到上京去,总窝在这么个小地方算是什么事呢?有钱还不能花,还得藏着掖着,真不痛快。
家里盖房子,方氏自然要留在家里招呼,小吃摊的事只能落在顾伯身上了。
顾伯在这上面表现了相当的职业操守,也不嫌累,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将锅呀炉子什么的往车上一放,和罗天都推着车先去了镇上做买卖,罗名都则留在家里放牛喂猪。原本顾伯是想让罗名都跟着一起到镇上,这样他也能时不时地买点好吃的,给两个孩子开开小灶,只是家里实在短人手,罗名都虽然也有九岁大了,但是家里人也不放心她一个人走到镇上,是以罗名都只留在家里帮着方氏照看屋子。
开始摆摊后,顾伯又发现问题了,那就是他家的小孙小姐,居然对商贾之事十分精通啊,那算术学得比他还好,这让他内心又开始煎熬了。
顾家是书香门第,事关银钱的事,顾子谦虽说并不反感,却也是个不通俗务的,家中的事多半都是由顾伯来打理的,如今孙少爷家里居然养出了一个十分不务正业的小孙小姐,他究竟是该支持呢还是该反对呢?
顾伯又纠结了。
罗天都可不管顾伯怎么想,每天乐呵呵地出摊。说实话,跟顾伯一起上街卖东西,比和方氏还顺当,顾伯虽说年纪大了,却收拾得十分利索,对做买卖比方氏还圆滑,人又健谈,大约是经历得多,见的世面广,还会说许多故事,哄得那一条街的小孩儿没事就蹲在摊子前头玩耍,一天下来,生意居然比方氏在时好许多。
顾伯是真心疼爱罗名都的,每回收摊时,必不会空着手,总会带点小东西给罗名都,有时是几颗糖,有时是一包卤肉,有时是半只烧鸡。时间一长,方氏晚上都会刻意让罗名都少吃点,留着肚子等着顾伯带来的吃食。
顾伯对于方氏的这种识时务很是赞赏,破天荒地对着她也不摆冷脸了,偶尔还会刻意多买些,罗名都吃不完,他再装作漫不经心地留给方氏。
方氏是个疼孩子的,往往是拿到手里后,转个身,又收起来了,第二天再拿出来热给两个孩子吃。
一个多月后,罗家的屋子终于建成了。
就像预想的那样,前后两进,前头门房左右各两间,一边做厨房杂屋,一边作牲口棚。后头正屋留着方氏一家四口住,东屋留给了顾伯,西屋两间,一边当谷仓,一间收拾出来当成了客房。
罗天都望着新建成的屋子,感慨万千。
想想这一年多来的辛苦,到今天终于能摆脱姚氏,自立门户,心情十分激动。哪怕这只是一座土砖盖成的房子,那也是家啊。以前住在罗家的大院子里,感觉就像是住在别人家里似的,完全没有现在这种激动的心情。
新建成的屋子是不能立时搬进去住的,还得要等到砖墙晾干,屋子里没有潮气了才能住人。
一般说来,乡下盖了房子,必要找一天,摆了酒贺屋,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热闹一回,以示喜庆。
方氏便选了个罗白宿休沐在家的日子,摆酒贺屋。
家里的钱,盖房子的时候买木料这些用了不少,剩下的给帮忙盖房子的人开了工钱,也没有余下多少,摆酒的钱还是罗天都将这一个多月卖油炸食品得的钱贡献了出来,才算解了方氏的燃眉之急。
因为银钱不宽裕,方氏也没有那么讲究,仍是将北地最有特色的酸菜炖肉炖了一锅,又兼此时鱼便宜,买了几条,连头带尾整条红烧了,再将缸里腌好的榨菜取了几棵出来,切成细细的丝,混着肉丝炒了一碗,剩下的都煮了汤,然后再多炒了几道小菜,再打了几坛黄酒,便算齐活了。比照着以前别人家里的,并不算丰盛,也不显得寒酸。
照理,去吃贺屋酒,多少都要送些钱礼,寓意新居红红火火之意。罗家因为上次官司的事,得了村里人的照拂,便想趁着这个机会,好生答谢村里人,特意提前讲明了不上礼,只摆酒请村里人热热闹闹吃一回,意思一下便是了。
此时秋收已过,年关又尚远,大家都很久时间没沾荤了,听得罗家讲不上礼,村子里四十几户人家,居然都来了,有的还是拖家带口,全家齐上的,好在罗家虽然酒席备得不甚精致,量却是足够的,只是临时多摆两张桌子,多添几张凳子罢了。
罗白翰的那些几个同窗,不知道从哪里得知罗家摆贺屋酒且不上礼的消息,居然齐齐地过来了,不仅如此,那小半年不曾见到的齐大公子,也带着一个粉嫩嫩的小正太一同前来了。
罗天都对这群道貌岸然的所谓读书人真是彻底无语了。
罗白翰那几个牛皮糖的同窗也就算了,那是远近都有名的爱打秋风,有一口好吃的,就能把个读书人的脸面骨气通通丢得个彻底干净,谁家有事,只要沾得上关系的,必然会来蹭一回酒。那个姓齐的算是个什么事啊?
明明四月底的时候,才和罗白翰闹僵了,小半年没来往,这个时候又跑过来凑什么热闹?最最重要的是,这些酸腐书生也罢,齐公子也罢,那都是罗白翰的好友,跟她们一家是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啊,她们家摆酒,他们这些滥竽跑过来充什么人数?
罗天都懒得管,将这几个书生连同姓齐的,分了一桌,让罗白翰自去招待,省得他们跟村里的人坐在一起,说不上话,弄得双方都尴尬,场面不好看。
罗白宿自去招呼村里的同乡,至于罗老头和顾伯,则被请去陪着村里几个辈份较大的老人了。罗老头是罗白宿的爹,这种时候自然帮忙招呼客人,顾伯虽说自称奴仆,罗天都一家可都是拿他当正经长辈看的,没一个人拿他当奴仆使唤,再说他从上京来的,见多识广,年纪又摆在那里,用来招呼村子里的老一辈最合适不过了。至于女客和孩子,原本该是姚氏帮忙招呼的,可是姚氏领着罗白宁自入了席,便像尊菩萨一般,动也不动,方氏也不指望她,请了相熟的长辉娘帮忙照看着。
大人还好,坐在一起喝酒吃菜,小孩子却不好招呼,他们吃得少,才上席,大人帮着夹了一碗菜吃下肚,差不多就饱了,又不肯规规矩矩坐在席上等大人吃完,捧着碗你追我赶,不时发出一阵阵尖叫声,间或还能听到饭碗掉在地上打碎的声音,闹得人头疼。
罗天都看着真心疼,就算是陶碗,那也是钱买来的,打碎一个就是四文钱,要是任这群熊孩子闹下去,等到酒席吃完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碗碟。
她想了想,便叫方氏烧了炉子,支起了铁板,开始做铁板烧。
果然,那些打闹的孩子闻到铁板烧的香味,又兼看着新鲜,都停下来,聚在炉子跟前流口水。
“一人一串,不用挤,当心烫着啊!”罗天都熟练地烧着几串白菜,嘴里还不忘叮嘱那些小破孩离铁板远一点,要是烫到了,就算不起泡,也要红肿好半天。
不一会儿,铁板烧熟了,罗天都便一人一串,打发了那些小孩儿。
都是农家孩子,家家日子都过得节俭,哪里会像罗天都这样,搁了许多油,又下了各式调料,就为了焖熟几串青菜。见了这些好吃的,都把碗放下了,抓着竹签子“叭嗒叭嗒”吃起来。
【)
第92章
等到方氏去撤吃完的菜盘的时候,连同那些饭碗,一同收下去了,也不用再担心那些孩子闲得无聊祸害碗碟。
罗天都的铁板烧业务,不仅让家里的碗碟免受了一场灾难,还吸引了另两个半大不小的孩子。
一个是罗白宁,另一个就是齐公子带过来的那个小正太。
原本齐公子进来的时候,罗白宁看得眼睛发光,结果姚氏死死地将她拘在身边,不让她离开半步。罗白宁初时还有些不乐意,等到饭菜上桌,倒是安份了。
罗白宁好吃,不顾姚氏的白眼,一上桌就踮起脚尖将汤里的炖肉挑到自己碗里吃了,让同桌的女客都在心里偷偷翻白眼。
谁家没有三两个孩子啊,来吃酒席,多数都是带着让孩子好生吃一顿的念头,罗白宁倒好,一个人就将肉挑着吃了,惹得其他小孩儿哇哇直叫。
不少媳妇就在心里嘀咕:真是没见过这么馋的丫头,眼看着就要说亲事了,就这样的,谁敢娶到家里去?
罗白宁可不管这些,等自己吃饱了,肚子里实在再也装不下了才丢了碗,跑到罗天都前面,伸手就要。
罗天都可不想在这么喜庆的日子因为这个没眼色的丫头闹出什么笑话,取了两串给她。
罗白宁本来已经很饱了,可是禁不住美食的诱惑,硬是撑着吃光两串,又伸手要。
原本铁板烧味道就重,吃多了口干上火,要喝水,罗白宁在席上已经吃得撑了,又吃了两串铁板烧,罗天都怕她吃多撑着了,到时姚氏又找麻烦,就道:“小姑,这个吃多了上火,你少吃两串。”
相似小说推荐
-
君宠妻娇 (蒋星梦) 起点女生网VIP2018-04-19完结一朝穿越成被拒亲的女子,亲人离世,面对冷嘲热讽,逼得她不得不离开,为了温饱,她给人...
-
[快穿]改变剧情的正确方法 (风月亭危) 2018-04-21完结 VIP强推奖章本文是主角江画为了成长,在各个晋江文库衍生而成的世界里改变原著剧情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