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农家种田忙 (钱钱)


  罗天都心道,家里有个现成的手艺最好的木匠,她何必要舍近求远,再找别人啊。
  “我要打个风车,吹谷子的。”她朝巫木匠比划,“大约这么高,顶上开一个做一个斗,倒谷子,左边做个出风口,底下再做个小些的木斗,中间做个楔子,像水车那样,要小些,木楔要大些,外头做个手柄,一摇就有风,谷子从斗里落下来,灰呀渣滓什和的就从出风口吹出去了,谷子就从下边的木斗落出来。”
  巫老头被她说得一阵头大,听她比划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有图纸没?拿图纸来,你这么比划,谁听得明白。”


第269章
  罗天都倒是记得,那风车并不十分复杂,原理也很简单,农村几乎家家都有。
  她便取了纸笔,草草画了一张风车的图,真的是一张草图,横线不直竖线也是歪的,圆圆的肚子更是七扭八歪画成了个怪模样。
  巫老头看着她的涂鸦哈哈大笑,罗天都也知道自己没有画图的天份,被巫老头取笑了,也不恼,道:“大约就是这个,你看得明白吧?”
  巫老头笑罢,拿起图纸细细看着,罗天都这图画得实在没有水平,也亏得巫老头手艺好,悟性高,竟然看明白了,道:“这图纸我拿回去重新绘一张,你这样的没人看得懂。”
  罗天都道:“行,有什么不明白的,再来问我。”
  巫老头便将那几张草稿纸往胳膊底下一夹,回去画图纸去了。
  过了两日,巫老头又来找罗天都,递给她一张画得工工整整的图纸,道:“小娘子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那图纸画得比罗天都的有水平多了,横平竖直,边上又画了一张风车叶子和转轴的剖面图,还添上了许多注解,连木材多厚,木板多长,底下出吹好的粮食的漏斗多高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罗天都心下大为佩服,她自问如果别人给了她那么一张草图,她是完全没有任何头绪的,这巫老头手底下果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就是这个。”
  巫老头点头:“这倒是个巧宗,造起来也不难,小娘子也学过这门手艺?”他倒是真好奇了,别说罗白宿是读书人出身,绝无可能会木匠手艺,就算罗家有人会,多半也是父传子,子传孙,绝不会传给女儿的,那她是从何处学的这些?
  罗天都笑道:“我自己看了《墨经》、《公输经》、《天工开物》后琢磨出来的,说起来还是受了老伯制作风筝的启发。刚才看见我娘在院子里筛绿豆,完好的豆子颗粒饱满比较重,灰尘、瘪壳和坏了的豆子却十分轻,我就想起老伯做的风筝,那风虽是来无影去无踪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却极有用,连几十斤的重物都能托起,若是有法子控制好了风速,让风大得能将这些杂质吹出去,但是又没有大到能吹动完好的豆子,那样不是就能够很方便的吹豆子了,不光是豆子,以后稻子呀小麦呀,甚至舂的米都能吹了。”
  说这话的时候,罗天都其实十分心虚,这种赤裸裸地剽窃广大劳动人民智慧和经验的感觉让她觉得十分羞愧,然而,这风车做出来实仍有利于民生的好事,她就厚着脸皮充当一回女鲁班了。
  巫老头有些若有所思,倒是没有再接着问了,两人又细细讨论了一翻,看看有没有什么要修改的,其实罗天都只是脑子里有个概念,甚至知道长什么样子,但是真论起动手来,她是压根不会的,还是完全得仰仗巫老头。
  因为前段时日城里一直修东修西,木料都是现成的,罗天都便让人取了木料来,都堆在巫老头院子里,巫老头也不啰嗦,取了工具,拿矩比划弹墨线开始忙碌起来。
  本来罗天都看巫老头都一把年纪了,木匠活虽说没有铁匠那么累,那也好歹是个力气活,原本想给他找两个徒弟,帮着做些粗活的,后来才想起这年头,手艺相当于传家之宝,不是人人都乐意往外收徒弟,把自家的独门绝活传授给别人的,于是再没有过问。
  一连数日,巫老头果然闷在屋里开始捣鼓那风车,也不来烦罗天都了,连饭都是差了人给他送到院子里吃的。罗天都看他总算有个正经事做着,不再成天想着怎么装上翅膀像鸟儿一样在天上飞,也放下心不管他了,还打算等风车做出来,再多让他捣鼓些东西做,比如打谷机什么的。
  进了七月天气越发炎热了,罗天都几乎整晚整晚的睡不着,只在清晨眯一会儿,她便把打拳的时间挪到了半夜,打了拳洗个澡,还能凉快一会。
  这一日,罗天都刚迷迷糊糊地睡着,就听到有人在外头的声音,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还有小孩儿欢快的叫声。
  罗天都将枕头一把蒙在脸上,堵了耳朵,声音果然小些了,然而天气热,枕头蒙着脸,一会儿就热得人受不了,满头满脸都是汗。
  罗家的枕头不像别家用的瓷枕或是木枕,特别是官宦人家,男人三更就得起床,来不及梳头,很多人睡觉时都不拆头发,睡瓷枕不会弄乱头发,早晨起来略打理一翻就能出门了。罗天都睡不习惯,总嫌那样的枕头太高了,而且太硬,磕得后脑勺都是青的,她睡的枕头都是用布缝了枕套,里头填充一些旧物丝绵之类的软枕,十分舒服,至于头发么,以前在罗家村住着时,家里穷,她那时年岁也小,也没那么多讲究,不拘找根带子,胡乱将头发绑了就是了,就是后来罗白宿授了官,家里宽裕些,她也很少在这上头花心思。
  罗天都烦躁地将枕头扔了,翻了个身继续睡,奈何外头实在太吵,想是睡不着了,她烦躁地坐起来,冲着外头喊:“别吵了别吵了,还让不让人睡了。”
  却是无人理她。
  她一肚子火气,人清醒了,也不想睡了,披头散发地跑出去,外头一个人也没有,就连把她看得最重的罗名都,此刻也不见人影,那声音像是旁边的院子发出来的,她循着叫声走到巫老伯的院子里,顿时愣住了。
  院子中间立了个木质的怪家伙,大约一人伸手到胳膊肘那么高,宽有两米多,顶上有个四方的漏斗,漏斗的下方是个滚圆的箱子,外头装了个摇把,左下方是一个斜斜的出口,底下刚好能放一只箩筐,箱子的另一头开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口子。
  此刻巫老头正摇着摇把,丁五抱着罗子衿站在出口那边,吹得眼睛都眯了起来,罗子衿嘴里还发出欢快的叫声:“风、风。”两人身后站了一排人,都在享受人工风车带来的凉爽。
  罗天都看得瞠目结舌,心道她造这风车出来,可不是为了当风扇使的,然后马上意识到不对,冲了过去,欣喜地大叫。
  “造出来了?这么快?”说完绕着那风车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看了个遍,又敲了敲那个圆形的装风车叶子的斗,还去试了试摇把,嗯,挺不错的,跟她预想的差不多。
  “罗天都!你那什么样子?!”方氏扭过头看她披头散发一副邋遢的模样,怒了,追着她打。
  罗天都抱着头飞快地跑了。
  她回到屋里,草草洗漱了一翻,到了巫老头院子里,方氏已经量了一箩筐粗粮出来,正在试风车好不好用。方氏端了一个撮箕正踮起脚尖往顶上的漏斗里慢慢地倒高粱米,在巫老头的指导下,时不时地调节漏斗下方的一块横板,控制漏斗开口大小和高粱米往下落的速度,巫老头自己则眯着眼摇着摇把,一边摇,里头的风车叶子转动起来,带动高粱米跳动的响声,灰渣和不饱满的谷料从出口吹了出来,干净的高粱米就从下方的米粮出口滑下来。
  巫老头一边摇摇把,一边弯腰拨了一小把高粱米到手里看,果然没什么灰渣杂质小石头一类的,十分干净。他朝罗天都竖了竖大拇指,那意思是称赞这东西好用。
  “小娘子想的这什么风车,挺实用的,值得推广啊。”巫老头将摇把让给一旁跃跃欲试的方氏,道。
  罗天都只觉得脸也有些发热,心道她哪里想得出来风车这种东西,那都是几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光让她一个人,别说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加起来都想不出。
  “以前小时候,我娘筛谷子,常常筛得两条胳膊都抬不起来,也打理不了多少,我就想着能有什么法子,让我娘不用那么辛苦就能把事儿做好了。”
  巫老头点点头:“小娘子有心了,有了风车,以后百姓们吹谷子也方便多了,木匠也好,铁匠也罢,总归都是做东西的,总要能用才好,若是造出来不实用,又有什么意思呢?”他仿佛是想明白了,觉得自己这么些年一骨脑地钻进那风筝里头,白白浪费了岁月,若是用心钻研,少不得也能钻研出几个像样的东西。他想着回头就把那风筝拆了,还是认认真真做个木匠罢。
  罗天都道:“巫老伯又偏激了,这个风车,照咱们现在的工匠水平,要制作出来并不算难,但是为什么之前都没有人想着打个风车出来呢?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技术和工具条件不成熟,关键在于没有人往这上头去想,把它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怎么说思想的一小步,是进步的一大步呢?”说到这里,她眨眨眼,又道,“巫老伯,若是您真能解决那个风筝动力系统问题,我敢说一定能给咱们的生活带来无法想像的好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