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若宁把头埋在汤老太太怀里,一双漂亮的猫眼则偷偷地瞅着罗天都,小脸红红的十分惹人爱,罗天都很想上去掐一把。
汤夫人首先发现这个异状,还没开口问什么,青梅察颜观色,就先回答了:“下午的时候,我瞅着方大嫂忙着蒸米粉,就带着罗小娘子陪小公子玩了一会。”
老太太仿佛这才想起叫方氏来的目的,感叹了一句:“不怕你笑话,我活了这么大半辈子,就这么一个乖孙,他自来了这边,便没什么胃口,饿得脸都尖了,我心里急得,昨日他爹让人送了一盆子米茧子来,这孩子居然吃了一碗,我这才舍了脸面,让汤晗去接了你们过来。”
说到养孩子,方氏还能插上两句,她见汤老太太果然慈眉善目,十分亲切,心里的怯意也少了几分,勉强回了两句,又和老太太交流了一会育儿经。
“咱们乡下人,没什么讲究,大人们要忙农活,也没人整日看着,孩子们都跟皮猴子一样,只要不玩火下水,都由着他们闹腾,饿了回来,有口吃的能填饱肚子就成,磕磕碰碰地长大了就好了。”
方氏人耿直,见汤小公子那么大了到哪都被大人抱着,难怪胃口跟猫儿似的。她觉得小孩子还是该活泼好动的好,哪怕皮了些,这样才长得结实。
可是县太爷家的公子,怎么能跟乡里泼猴一样放养?方氏一番好心,却不见得被人领情。汤夫人首先就挑起了眉,她出身南方名门世家,历来只重学识品性,自小家中子弟就这样被抚养长大,也没什么不妥。
汤老太太活得久了,倒是点头赞同:“你家的两个小娘子,虽然瘦了些,身子骨倒也结实。”她又摸了摸汤小包子的小背脊,对青梅道:“以后也不要总抱着他走,让他自己多活动活动,晒晒太阳。”
“咱们这一辈子,不求富贵,只求儿孙平平安安地长大,这就是福气了。”
“正是,我只想这两个孩子一辈子平平安安,其他的也不强求了。”这倒是方氏的心底话。
青梅笑道:“方大嫂这般谦虚,我看两位小娘子,将来怕是有大缘份的。”说完,又拉着罗天都道,“小娘子虽小,也是个能认字的,指不定以后有多大的福份。”
汤老太太揉了揉汤包子的小脑袋,惊讶地道:“这般年纪,就能识文断字了?可了不得,不知师从何人?”
不怪汤老太太惊讶,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别说是贫穷人家,就是有些豪门大户生的千金小姐,大字不识一个也是有的。
这种场合是指望不上方氏的,罗天都只好又上前道:“平时我爹看书的时候,也会抽空教我认几个字。”
青梅在一边解惑:“小娘子的爹是秋水镇的罗秀才。”
“罗秀才?”汤老太太想了一回,觉得这名字有点熟,“昨天汤晗还打发人来说了个笑话,说有个秀才在‘聚福楼’吃酒不给钱,把大嫂押在那里的,好像也是姓罗吧?”
满屋子的人都捂着嘴笑起来,只有方氏臊得脸通红。
罗天都暗暗皱眉,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她可不想跟着罗白翰一起背黑锅。当下眼珠子一转,脆生生地道:“那是我二叔。”
汤老太太这才惊讶地道:“他是你二叔,那被押在酒楼里的就是你们母女了?”她一直当笑话来听的,没想到居然是真事。
罗天都虽然痛恨罗白翰的行径,但到底都姓罗,不管私底下两家有多看不顺眼对方,在外人眼里那都是正正经经一家人,如今罗白翰丢了脸面,传出去罗白宿脸上也不光彩,她也只能想办法找个借口替罗白翰稍稍挽回点面子。
“二叔从小就被送进学堂,眼里只有圣贤书,不通俗务,那日只是忘了带钱,正好我们母女路过,他脚程快急着取钱,若不是汤管事叔叔赶到,我们还不知要等多久才能回去。”家丑不可外扬啊!
汤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也是大宅门里斗出来的人精,如何不明白,当下便笑道:“这么说来,你们家倒是一门同时出了两名秀才,别说是晋雍县,就是华溪府,也是百年没有的事。”
说完又对青梅道:“前儿得了几块好墨,老爷用了一块,两块送了人,还有一块新的,拿来给你方大嫂子带回家去,正好罗秀才用得上。”
方氏连连摆手,口称不敢,罗天都却两眼放光。
这年头,读书人的玩意都贵啊,她们辛苦一整年都买不齐一套笔墨纸砚,汤老太太一开口就是一块墨,能让她都赞一声好的,必定不是便宜货,她爹正好用得上。
青梅去取墨的时候,汤夫人对身边的一个小丫鬟使了个眼色,那丫鬟便笑着跟青梅一起出去了。
回来的时候,青梅手上捧了一个大木匣子,跟着一起出去的小丫鬟手上抱了一匹布。
“我想着库房里还留着两匹蓝布,家里人都不爱这个颜色,放着也是浪费,方大嫂拿回去给孩子裁两身衣裳也好。”
汤老太太点了点头,对着方氏道:“正是,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不要推辞。”
方氏接也不是,推辞也不是,站在那里,十分尴尬。
青梅将手中的木匣子放到方氏手边,道:“这里是一套笔墨纸砚,罗秀才正好用得上,也是我们老太太的一点心意。”
老人家体力不济,再说了一会话,就眯起了眼,方氏便带着两个孩子起身告辞。
青梅送她们到门口,笑着道:“你们难得来一回,多留几天,县城里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多逛逛。”
方氏手中无钱,便不怎么想留在县衙逛县城,她担心罗白宿一个人在家,白天要去挑堤,晚上回来还要自己做饭,一心想着早点回去。可是两个孩子好不容易跟着她出来一趟,哪里都没有逛,就回去也有些不忍心,下一回再来县城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她心里犹豫不决,不想罗天都比她还归心似箭,大清早就起床了,催着她回家。
“难得来一回,你不想到县城里逛逛再回去?”
【)
第23章
罗白宁见被发现了,也不觉得羞愧,反而理直气壮地走了过来,冲着罗名都手一伸:“拿来!”
罗天都真心对逛晋雍县城没什么太大兴趣,她是那种手里没钱就不想逛街的人,空着手逛街,要是碰上了喜欢的东西,却没钱买,那该多糟心。()
方氏又征求了罗名都的意见,最后三人一致决定赶清早回去。
回去时还是坐的县衙的马车,罗天都仍被颠得七荤八素的,她想这辈子估计都不会习惯这种“奢侈”的出门方式。唯一让她感到稍许慰藉的是手中的匣子,沉沉的,她都抱不动,昨天青梅没明说,她也知道这只匣子里除了笔墨纸砚,肯定是钱,虽然不清楚确切数目,光这重量就知道有不少。
“娘,咱们今年饿不死了。”她心里高兴,便是坐马车的颠簸难受也减了几分。
方氏也是满心喜悦,将她搂在身边,道:“你是娘的心肝,娘只要还有一口气在,绝不会让你饿死。”
“那大姐呢?”罗天都仰着脸问方氏。
方氏乐了,把罗名都搂在另一边,道:“这也是我的心肝。”
罗天都哈哈笑起来,两眼亮晶晶的。
大约是心情好的缘故,回程的马车似乎特别快,罗天都趴在方氏腿上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就快进村了。
村里很少有人见到这种高级马车,方氏母女一进村,就引得村民不停地驻足观看,议论纷纷,暗里猜测不知道是谁家来了什么富贵亲戚。
村里头孩子多,一个个野得跟猴似的,一窝蜂地追在马车后头跑,看到马车停了,呼啦啦全围过来了,像看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似的打量个不停。
这回赶车的是县衙里的老车夫,急着回去交差,方氏不好多留他,拿了五文钱递给车夫,当做赏钱,多了她也没有。
车夫道了谢,帮着方氏将马车上的东西拿下车,赶着车回去了。
方氏这才进了门,将蓝布卷好锁进箱子里,然后才坐回到炕上。
罗天都谨慎,还特意去将门窗都关牢了,这才让方氏打开木匣子。
木匣子分两层,第一层是一个做工精致的礼盒,里面摆了一方砚台,两支湖笔,一块墨,一支笔架,再加两方纸镇。
不用想这是罗白宿的,方氏将礼盒也锁进箱子里,接下来就是娘儿三个最喜欢做的事了。
方氏打开中间的隔层,里面是一封十五两的白银,另还有三吊钱,用红绳穿好了,整齐地码在匣子里。
三吊钱也有十几、二十斤,难怪她搬不动。
这年头,唯有官银、岁贡、军饷才用真金白银,市面流通的多数还是铜钱,想是汤家看她们三个女流,特意将铜钱换了银两,便于携带,不然十八吊钱,足足一百多斤,装也要一口大箱子才装得下了。
方氏还有些不敢相信,明明几天前她们一家还在发愁过冬的口粮,这下子突然就多了整整十八吊钱,仿佛做梦似的。
罗天都颇有些理解方氏的心情,她摸了摸手中的钱匣子,也暗地里感叹一句,原来不管哪个年代,有门手艺都比较容易养家糊口。
相似小说推荐
-
君宠妻娇 (蒋星梦) 起点女生网VIP2018-04-19完结一朝穿越成被拒亲的女子,亲人离世,面对冷嘲热讽,逼得她不得不离开,为了温饱,她给人...
-
[快穿]改变剧情的正确方法 (风月亭危) 2018-04-21完结 VIP强推奖章本文是主角江画为了成长,在各个晋江文库衍生而成的世界里改变原著剧情的故事。 ...